大賺86億!國泰君安年報秀「肌肉」:機構金融撐起半壁江山!國君資管...

2020-12-21 證券之星

3月24日晚間,一線券商國泰君安披露2019年經營數據。2019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業收入299.49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86.37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31.83%和28.76%。

從數據來看,2019年,機構金融撐起了國泰君安營收的半壁江山,此外,公司在個人金融方面也亮點頻頻,不僅代銷金融產品規模五年實現翻倍,全年投 顧人數也同比增長 26%,與此同時,公司全資子公司國君資管發力主動管理效果顯著,去年主動管理規模佔比大幅提升至60.2%,較上一年上升了近19個百分點,是近幾年來提升最快的一年。

國泰君安董事長賀青表示,今天的國泰君安依然是一家「創業公司」,依然要保持熱火朝天、只爭朝夕的創業氛圍,向著打造「本土全面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金融服務商」的目標再出發。

去年營收淨利潤雙升擬分紅34.74億元

2019年,證券市場行情回暖,交投活躍,股債市場主要指數均有所上漲。滬深兩市股票日均成交額為5,165.75億元,同比增長 40.04%。

行情向好之下,券商業績也水漲船高。2019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業收入 299.49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86.37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31.83%和28.76%。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102.8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34.35%;投資收益達73.11億元,佔營收比例為24.41%,實現利息淨收入52.27億元,營收佔比為17.45%。

在業績增長的同時,國泰君安也大方「分紅」。

2019年,公司利潤分配方案為以本次分紅派息的股權登記日的公司總股本為基數,向分紅派息的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A股股東和H股股東,每10股分配現金紅利3.9元(含稅)。若按照國泰君安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89.08億股計算,分配現金紅利總額為34.74億元,佔2019年度合併口徑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40.22%。

機構金融撐起半壁江山

從業務構成來看,2019年,機構金融對公司營收貢獻度最大,155.7億元的營收撐起了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

其中,投行業務方面,因股票承銷和債券承銷收入均同比上升,2019年,國泰君安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49億元,佔總營收的6.51%,同比增加27.52%,營業利潤率同比上升14.11個百分點。報告期內,證券主承銷家數1379隻、證券主承銷額564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1%和47.4%,分別排名行業第3位和第4位。

機構投資者服務方面,2019年,公司實現機構投資者服務營收為136.21億元,同比增加39.89%,主要是機構業務中的大宗商品買賣產生的其他業務收入大幅增長。

具體來看,機構經紀業務方面,公司公募業務深化矩陣式管理,創新銷售模式,基金分倉份額顯著提升,期末共服務各類資管產品8413隻、較上年末增長 22.4%,規模1114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3%;其中託管公募基金規模780億元,在證券公司中繼續排名第1位。交易投資業務則堅持發展低風險、非方向性業務,穩步提升資產交易定價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報告期內,公司自營投資優化資產配置,取得較好投資回報,建立了覆蓋 E-FICC 領域的完整產品線,產品品種日益豐富、規模持續增長。

代銷金融產品規模五年實現翻倍

全年投 顧人數同比增長26%

此外,受證券市場行情影響,零售經紀業務收入增長,2019年,國泰君安個人金融實現營收78.96億元,同比增加20.35%,對營收貢獻度僅次於機構金融,達26.36%,。投資管理和國際業務對營收的貢獻度則分別為10.31%和9.28%。在個人金融中,零售經紀與財富管理業務亮點頻頻。

2019 年,國泰君安堅持差異化策略,推動財富管理轉型,優化 O2O 零售展業模式,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報告期內,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為49.6億元,排名行業第一。

與此同時,2019年,國泰君安代銷金融產品月均保有規模1619 億元,較上年增長 13.9%。值得注意的是,從2015年至2019年,五年的時間,國泰君安集團代銷金融產品保有量一直穩步增長,從2015年的797億元至今已增長113%。

2020年3月,國泰君安在業內首批獲得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資格,而從去年年報也能看出公司在投 顧方面的布局。2019年,國泰君安提高對富裕客戶和高淨值客戶的覆蓋度及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富裕客戶和高淨值客戶數量同比增長35%和28%,全年集團投資顧問人數達到2698人,較上年末增長26.3%,投資顧問籤約客戶 18.7萬戶,同比增長24.4%。

國君資管去年實現淨利潤7.35億元

主動管理規模佔比大幅升至60.2%

作為國泰君安全資子公司,國君資管2019年經營情況也隨之曝光。2019年,國君資管實現營業收入20.58億元,同比上升11.97%,實現淨利潤7.35億元,同比增長22.5%。

在營收淨利潤雙升之下,國君資管主動管理規模也在持續增長。2019年,國君資管聚焦主動管理,優化產品體系,持續推進業務模式轉型升級,主動管理能力穩步提升。

截止2019年末,國君資管的資產管理規模為6974億元、較上年末減少7.1%,其中,主動管理資產規模420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5.2%,主動管理佔比提升至 60.2%。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5年開始,國君資管的主動管理規模佔比就一直穩步提升,從2015年的35.67%上升到去年的60.22%,五年的時間,規模佔比提升了逾24個百分點。特別是去年,公司主動管理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從2018年的41.37%大幅上升了近19個百分點,是近幾年來提升最快的一年。

與此同時,2019年,國君資管首批獲得大集合產品參公改造試點資格並完成2隻大集合產品參公改造,其中首隻參公改造產品獲得122億資金認購,震驚業內;新發行集合產品131隻、同比增長167%,新發數量位居行業第2位;推進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業務規模同比增長20.9%。根據證券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末,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受託資金規模排名行業第3位。

此外,截止2019年末,國君資管總資產為77.01億元,淨資產為51.13億元。

華安基金去年淨賺4.5億元

華安基金2019年的經營情況也新鮮出爐。2019年,華安基金實現營業收入18.52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淨利潤4.50億元,同比上升6.89%。此外,截止2019年12月31日,華安基金總資產為38.12億元,淨資產為29.16億元。

2019年,華安基金推動創新業務發展,優化產品線布局,產品首發規模顯著增長,主動權益產品加權回報率居行業前列。期末管理資產規模4092億元,同比增長 16.1%,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351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27.6%。

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關焦點

  • 大賺54億!國泰君安「中考」成績來了:這項業務仍扛大旗!更有國君...
    8月12日晚間,一線券商國泰君安(港股02611)大秀肌肉,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收158.12億元,同比上升12.18%,實現淨利潤54.54億元,同比增幅達8.64%。整體來看,機構金融撐起了國泰君安營收的半壁江山,此外,在投資者熱情被點燃之下,公司在個人金融方面也亮點頻頻,不僅代銷金融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1.1%,投顧布局也有較大進展。不僅如此,資產管理方面,公司全資子公司國君資管已經啟動公募資格申報工作,同時發力主動管理效果顯著,主動管理佔比較上年末再次提升,高達62.8%。
  • 龔德雄出任國泰君安資管董事長
    證券時報記者 楊慶婉  國泰君安資管人事變動終於塵埃落定。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上海證券原總經理龔德雄已赴國泰君安資管出任董事長,而上海證券總經理一職由原國泰君安董辦主任李俊傑接任。  國泰君安資管作為規模超過5000億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去年經歷了首席執行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官章飈及部分骨幹離開、今年又逢董事長顧頡辭職,在其他券商大力拓展資管業務的發展期面臨調整,所幸規模和收入排名雖有所下降但至少保住了前五。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2020年報風雲丨國泰君安機構業務營收創5年新高,多核心業務市佔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國泰君安3月24日晚間披露年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99億,同比+32%;歸母淨利潤86億,同比+2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82億,同比+41%。每10股分配現金紅利3.9元(含稅)。
  • 國泰君安:綜合金融服務商的家國情懷
    「樹立起這個理念,就回答了一個問題:在遇到長遠利益、國家利益和眼前利益、公司利益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怎麼做選擇。」王松說,國泰君安認為,公司利益和國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短期利益和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要以國家利益為先。
  • 2520萬港元罰金創紀錄,國泰君安旗下公司做了什麼?
    繼今年2月份,申萬宏源(0001666.SZ)和華泰證券(601688.SH)因反洗錢工作不到位被罰款之後,國泰君安和國信證券香港公司也在此業務上碰壁。其中,國泰君安香港公司被罰的金額更是創下業內新高。
  • 國泰君安去年賺86億擬10派3.9元 全年員工在線培訓超96萬小時
    86.37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31.83%和28.76%。看點一:手續費及佣金是收入第一大來源從去年年報的收入結構來看,國泰君安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達到102.86億元,佔營業收入34.35%;投資收益73.1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4.41%,利息淨收入52.2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 17.45%。
  • 國君資管的十年基金「專業買手」 分享百裡挑一的選基心得
    據了解,在投資框架上,國君資管君得益採用「自上而下」資產配置和「自下而上」優選基金相結合的方式。君得益的投資經理之一李少君,原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總量團隊負責人,兼具全球視野和總量思維,負責搭建「自上而下」的研究和投資框架。
  • 中國電子與國泰君安籤約,推動「科技+金融」融合發展!
    中國電子與國泰君安籤約,推動「科技+金融」融合發展!12月14日,中國電子與國泰君安在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網絡安全、信息化服務、金融服務等領域進行全面深入合作。中國電子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國泰君安董事長、黨委書記賀青參加活動並見證籤約。
  • 金融科技升級!國泰君安推出「開放金融雲」
    開放證券:國君金融科技新理念   雖然頭部券商們都在大力宣稱自己發展金融科技,但各家券商在發展金融科技上,選擇出的方向是不同的。   其中,「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可以說是在新的金融科技發展理念指導下,一個比較核心的產品。   ——什麼是「國泰君安金融科技雲」?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稱,「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是一個載體,它就像一艘巨型貨輪,裝載著公司的各項標準化的開放產品貨櫃,安全運達到各生態合作夥伴的港口。
  • 國泰君安風波不斷 國企管理風格引人事鬥爭
    當天出席策略會的一位私募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同一家機構的兩位宏觀分析師,一位喊『現金為王』,另一位喊『熊市結束』,讓客戶感到有點困惑。」  「國泰君安作為國企,管理模式上難免有國企風格。人員機構臃腫、部門職能重疊是大部分國企都有的毛病。」上海一家大型私募合伙人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國企的管理風格或許也是國君出現內鬥的深層原因之一。
  • 國聯安基金去年賺了1.34億元 但國泰君安想賣了它
    除了賣掉國聯安基金,此前國泰君安也意欲購入華安基金20%股權,但經幾度加價和等待,目前項目仍未順利落地。據國泰君安年報顯示,2014年4月9日,國泰君安創投公司與上海電氣(8.420, 0.00, 0.00%)籤署了上述股權交易的產權交易合同。到2015年中旬,國泰君安當期半年報顯示其創投公司已支付了交易產權交易合同項下的全部價款,交易只待證監會核准。
  • 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證監會核准
    01-03 19:23:05 來源: 證券日報 舉報       本報訊 1月3日晚間,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
  • 2017年券商基金託管座次排定:國泰君安公募託管規模第一;招商公...
    券商也盯住機構客戶大發展的戰略機遇,積極優化資產託管外包業務為基礎的PB業務綜合服務體系。券商中國記者從已公布的券商年報中發現,2017年券商在基金託管領域的市場格局已經落定。國泰君安託管公募基金規模 538 億元,在證券公司中排名第 1 位;招商證券公、私募基金託管家數排名第1。
  • 深度:揭秘國君資管、東方紅、興全三款網紅基金的爆款基因,4大共性不紅也難!
    下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選取了券商資管領域裡的國泰君安資管、東方紅,公募基金領域的興全基金作為樣本,從公司管理層、發行時點,長期業績、職業投資人的角度來琢磨一下,看看他們有哪些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儘管不是首隻此類集合產品,但在9月16日,國泰君安資管的君得明單日募集資金仍然達到了122億元的戰績,不僅遠遠超過了國君資管內部30億元的預期,也讓整個券商資管行業側目。先看一下國泰君安資管的權益團隊戰績:
  • [公告]國泰君安:公開發行2018年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面向...
    《債券持有人會議規則》指有人會議規則》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國泰證券指本公司前身之一,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君安證券指本公司前身之一,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國聯安基金指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由本公司派生分立而投資管理公司指設立的公司國泰君安資管指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國泰君安資管公司副總經理成飛:券商資管怎樣不輸在起跑線上?
    券商資管已成為債券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7月20日,國泰君安資管公司副總經理成飛在「2019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之債市投資主題論壇上表示。  數據顯示,目前券商資管債券投資規模已超過4萬億,而券商自營、公募基金的債券基金投資規模還不到4萬億。但在當前的市場中,券商資管往往被貼上了通道、嵌套之類的標籤。
  • 去年逾九成券商集合理財賺錢 海通資管逆襲收益居首
    同樣債券投資佔比較大的國泰君安資管,在2014年有意轉向以權益類投資為重點。基於對2014年下半年行情的預判,該公司去年6月份開始發行了多隻重倉藍籌股的產品,規模超過50億,其中分級產品國泰君安君享藍籌次級成立3個月以來有62.2%的收益。  除了分級產品外,2014年非分級集合產品也獲得不錯的回報。
  • 國泰君安證券:指數投資的下一個十年
    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間,被動型交易在美國股票基金裡的市場份額一路攀升至45%,幾乎佔據半壁江山。近期,國泰君安金工團隊發布報告《指數化投資的未來10年》,就以上關鍵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2008年-2018年,美國ETF資管規模的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20%,而傳統的共同基金則只有6%。
  • [公告]平安銀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發行人已聘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及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證券」)作為本次發行的聯席保薦機構(以下簡稱「聯席保薦機構」或「保薦機構」)。(四)發行對象 本次優先股發行對象為包含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資管」)在內的符合《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規定的合格投資者,包括:1、經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和保險公司等;2、上述金融機構面向投資者發行的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銀行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