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賺54億!國泰君安「中考」成績來了:這項業務仍扛大旗!更有國君...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章子林

券商開始陸續交出「中考」答卷。

8月12日晚間,一線券商國泰君安(港股02611)大秀肌肉,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收158.12億元,同比上升12.18%,實現淨利潤54.54億元,同比增幅達8.64%。

整體來看,機構金融撐起了國泰君安營收的半壁江山,此外,在投資者熱情被點燃之下,公司在個人金融方面也亮點頻頻,不僅代銷金融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1.1%,投顧布局也有較大進展。

不僅如此,資產管理方面,公司全資子公司國君資管已經啟動公募資格申報工作,同時發力主動管理效果顯著,主動管理佔比較上年末再次提升,高達62.8%。

營收淨利潤同比雙升

上半年淨賺54.54億元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劇烈。歐美日韓各國股市出現震蕩,除納斯達克漲10.05%,其他股指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跌幅從4%至20%不等。A股市場交投持續活躍,兩市日均成交額達7579.72億元,總成交額合計88.68萬億元,同比增27.95%。A股三大指數中,創業板指上半年大漲35.6%,深成指漲14.97%,其中科創板IPO不斷發行疊加個股上漲,板塊總市值增長超120%,表現亮眼。

今年上半年,券商積極把握業務機會,不僅逐步修復了疫情帶來的業務影響,還帶來了驚喜,不少券商今年有望迎來「大豐收」。國泰君安也不例外。

上半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收158.12億元,同比上升12.18%,實現淨利潤54.54億元,同比增幅達8.64%。

對於營收的增長,國泰君安在半年報裡表示,主要源於公司經紀業務和利息淨收入等業務收入的增長。其中,得益於上半年證券市場交易量的增長,公司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增加 5.01 億元,增幅 15.90%,此外,在兩融、孖展及貸款業務的增長之下,公司利息淨收入同比增加 3.09 億元,增幅達 12.14%。

機構金融撐起「半壁江山」

從主營業務來看,機構金融依然扛起了收入大旗,上半年攬入76.82億元,同比增長32.23%,對營收貢獻達48.58%,撐起了「半壁江山」。個人金融緊隨其後,上半年收入50.26億元,同比增幅達20.47%,對營收貢獻達31.79%。

具體來看,投行方面,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投行業務推行事業部制改革、優化運營機制,聚焦重點客戶和重點區域,著力推進 IPO 業務,承銷規模快速增長,項目儲備顯著增加,行業地位穩中有升。報告期內,集團證券主承銷家數 940 只、證券主承銷額 2970.6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49.7%和 54.0%,均排名行業第 3 位。其中,股權承銷額 304.8 億元、同比增長 32.8%,排名行業第 5 位;債券承銷金額 2665.7 億元、同比增長 56.8%,排名行業第 3 位。過會的併購重組項目涉及交易金額 71億元,排名行業第 5 位。

機構投資者服務方面,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機構客戶數達 4.5 萬戶,較上年末增加 5.8%,PB 系統期末客戶資產規模 1751.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48.4%。

交易投資業務方面,國泰君安堅持發展低風險、非方向性業務,穩步提升交易定價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報告期內,自營投資準確把握大類資產配置機遇,取得較好投資回報;客需服務加快創新,打造「國泰君安避險」品牌,大類資產避險業務全面展業,場外衍生品業務快速發展,報告期內新增規模 2308.4 億元,同比增長 133%。

上半年代銷金融產品

淨收入同比增長11.1%

今年以來,百億基金「爆款」頻出,不僅點熱了市場,也催熱了代銷平臺的產品銷售。

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代銷金融產品淨收入同比增長 11.1%,代銷金融產品月均保有規模 1688 億元、較上年增長 4.3%。

拉長到更長周期來看,從2017年至今,公司代銷產品規模一直處於穩步增長狀態,增幅約在76%。

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財富管理業務優化組織架構、加快轉型升級,加強中高端客戶服務,優化產品銷售機制,推動分支機構轉型和數位化平臺建設,強化投顧團隊建設,圍繞「客戶、產品、隊伍、渠道」整體打造財富管理體系,綜合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2020 年 2 月,國泰君安在業內首批獲得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資格,目前已完成驗收並正式展業,而從半年報也能看出公司目前在投顧方面的布局和相關進展。

報告期內,公司富裕客戶及高淨值客戶較上年末分別增長 10.8%和 12.8%,集團投資顧問人數 2950 人,較上年末增長 9.3%;投資顧問籤約客戶 20.2 萬戶,較上年末增7.8%。此外,報告期內,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市場份額 5.79%,繼續排名行業第 1 位。

國君資管上半年淨賺3.74億元

已啟動公募資格申報工作

2020年上半年,國君資管優化組織架構和業務結構,強化投研體系,細分客戶群體,提升銷售專業化水平,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

從收入來看,今年上半年,國君資管實現營業收入 10.05 億元,同比小幅下滑3%,實現淨利潤3.74億元,同比下滑10.53%。此外,截至2020年6月30 日,公司總資產為 69.09 億元,淨資產為54.87億元。

在轉型主動管理的共識之下,資管行業規模持續下滑。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截至2020年6月末,證券公司受託資金規模合計11.67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5.0%。

行業規模下滑之下,今年上半年,國君資管實現資管規模 6432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7.8%,其中,主動管理資產規模 4036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3.9%,主動管理佔比62.8%。根據基金業協會的統計,2020年上半年,其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排名行業第 2 位。

對於券商資管來說,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仍為重點工作之一,而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國君資管大集合改造進度進展順利。

今年上半年,國君資管完成2隻大集合改造,而從其繼首批獲得大集合公募改造試點資格後,已累計完成4隻大集合產品的參公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券商中,中信證券(港股06030)、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港股01776)等均無公募基金牌照,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需求之下,公募牌照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泰君安在半年報裡透露,國君資管在上半年已經啟動了公募資格申報工作。有業內人士指出,若拿下公募基金牌照,其公募業務將獲得巨大發展。

收入與規模齊飛

華安基金上半年淨賺2.8億

華安基金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也新鮮出爐。

今年上半年,華安基金實現營業收入11.56億元,同比增長36.8%,實現淨利潤 2.8 億元,同比增幅為28.44%。

此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安基金總資產為41.94億元,淨資產為30.23 億元。

2020年上半年,華安基金優化產品布局,首發規模顯著增長,資產管理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期末管理資產規模467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2%,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4157.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2%。

相關焦點

  • 大賺86億!國泰君安年報秀「肌肉」:機構金融撐起半壁江山!國君資管...
    3月24日晚間,一線券商國泰君安披露2019年經營數據。2019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業收入299.49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86.37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31.83%和28.76%。國泰君安董事長賀青表示,今天的國泰君安依然是一家「創業公司」,依然要保持熱火朝天、只爭朝夕的創業氛圍,向著打造「本土全面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金融服務商」的目標再出發。
  • 龔德雄出任國泰君安資管董事長
    證券時報記者 楊慶婉  國泰君安資管人事變動終於塵埃落定。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上海證券原總經理龔德雄已赴國泰君安資管出任董事長,而上海證券總經理一職由原國泰君安董辦主任李俊傑接任。  接任國君資管董事長  大約三個月前,國泰君安副總裁顧頡因個人原因辭職,他擔任的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一職也一併卸任。  這對國泰君安而言,是繼萬建華離開之後的又一起高管變動,對國泰君安資管而言更是較大的人事地震,在經歷了總裁更替之後又出現董事長離職。一時間,誰將接任董事長一職成為市場關心的問題。
  • 2520萬港元罰金創紀錄,國泰君安旗下公司做了什麼?
    繼今年2月份,申萬宏源(0001666.SZ)和華泰證券(601688.SH)因反洗錢工作不到位被罰款之後,國泰君安和國信證券香港公司也在此業務上碰壁。其中,國泰君安香港公司被罰的金額更是創下業內新高。
  • 國泰君安推出「開放金融雲」
    國泰君安顯然更傾向於成為後者——借   目前,國泰君安財富管理業務線、交易投資業務線已經率先在開放金融雲上面上架和推出了智能交易、場外金融雲兩大開放業務服務。目前國泰君安量化交易全鏈路延時兩市綜合排名第一。   國泰君安認為,2019年已經有29家證券公司機構交易份額佔比超過50%,而在機構交易中,活性最大,增長最快的是量化基金。數據統計,2020年公私募量化產品數量超過8000隻,8年增長了20倍。在此背景下,智能化交易服務將成為改變經紀業務格局的突破口。
  • 國泰君安風波不斷 國企管理風格引人事鬥爭
    「國泰君安作為國企,管理模式上難免有國企風格。人員機構臃腫、部門職能重疊是大部分國企都有的毛病。」上海一家大型私募合伙人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國企的管理風格或許也是國君出現內鬥的深層原因之一。任(澤平)博士來的時候我就對他挺好,我們之間工作上交集甚少,也從未有過任何過節,直到目前為止,我對任澤平沒有過任何批評,今後也不會攻擊他的。這是我對此事的個人回應,至於公司什麼態度,請記者們聯繫公司領導。」  一位是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一位是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而矛盾的公開化迅速在圈內蔓延,同時曝出高管失聯,一時間國泰君安被推上風口浪尖。
  • 國泰君安董事長楊德紅將離職,曾帶領實現「A+H」上市
    2014年去往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國泰君安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楊董的過往經歷雖然與券商交集不多,不是土生土長的券商人,但是在國泰君安期間,主導推動國泰君安A+H上市,補短板,充實了公司資本實力。他也提煉出了《國泰君安共識》,確立了國泰君安的價值導向,奠定了公司內部的『基本法』,管理能力上有獨到之處。
  • 國泰君安董事長將由70後賀青接任,國君之圍難解
    9月20日就有消息傳出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將發生變動,楊德紅即將辭職,繼任者為前太保董事長賀青。24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公告證實了這一消息。在新任董事長賀青任職之前,由副董事長王松先生履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香港聯交所授權代表職責。
  • [公告]國泰君安:公開發行2018年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面向...
    ,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君安證券指本公司前身之一,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國聯安基金指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由本公司派生分立而投資管理公司指設立的公司國泰君安資管指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期貨指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國泰君安創投指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
  • 楊德紅卸任國泰君安董事長 太保總裁賀青接棒
    國泰君安內部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情理之中的是,賀青是年輕有能力的上海市管幹部,在上海國資體系內的調動也很正常。有業內人士認為,賀青擁有豐富的銀行、保險行業經歷,若再加上證券行業的管理崗歷練,賀青將是非常優秀的金融系統儲備幹部。
  • 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怎麼樣
    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怎麼樣: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具有商品期貨經紀業務和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是國內首批獲得金融期貨全面結算業務資格的期貨公司。國泰君安期貨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一號會員,同時也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會員資格和交易結算席位。
  • 攜手京東企業業務開啟智能採購 國泰君安打造證券業首個採購全流程...
    近日,作為證券行業頭部券商之一的國泰君安與京東企業業務正式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在數位化採購系統搭建與管理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將京東採購管理、履約、服務等優勢資源與國泰君安實現打通,為其遍布全國的網點日常經營、辦公採購、員工福利、市場營銷、渠道激勵等場景帶來智能化的採購體驗。
  •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怎麼樣成為行業領頭羊的?
    隨著周期性和消費性板塊持續走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轉向股市以及國內頭部券商們,尤其是近期變革較大的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對內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對外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等多個基建項目建設,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下面就來具體看看國泰君安證券公司怎麼樣發展為國內頭部證券公司的?國泰君安證券公司怎麼樣?
  • 國泰君安:綜合金融服務商的家國情懷
    面對時代提出的要求,作為一家證券行業大型上市公司,國泰君安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金融報國 服務實體經濟  國泰君安總裁王松在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國泰君安對自己的經營目標、願景、使命等作了一個高度的概括,提出了要有「金融報國」的理念。
  • 方正富邦創新動力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在國泰君安證券開通定投業務...
    為滿足廣大投資者的理財需求,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決定自2012年3月16日起通過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開通方正富邦創新動力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基金代碼:730001)的定期定額投資業務。
  • 世紀天鴻(300654.SZ):控股股東與國泰君安開展融資融券業務_個股...
    世紀天鴻(300654.SZ):控股股東與國泰君安開展融資融券業務
  • 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證監會核准
    01-03 19:23:05 來源: 證券日報 舉報       本報訊 1月3日晚間,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
  • 華為金融開放創新聯盟與國泰君安合作打造新一代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5月22日宣布,聯合華為金融開放創新聯盟的核心成員華銳金融技術,與國泰君安證券合作打造新一代分布式證券公司核心業務系統。當前,有相當數量的證券公司核心系統採用小型機或者基於傳統資料庫的集中式架構,很難滿足證券核心業務對系統可靠性和交易性能的極致追求;同時在系統的橫向擴展性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滿足證券業務網際網路化和機構業務蓬勃發展雙重背景下交易峰值的需求。華為公司、華銳和國泰君安致力於實現證券行業核心業務的低時延分布式架構轉型,聯合打造相關解決方案。
  • 2020年報風雲丨國泰君安機構業務營收創5年新高,多核心業務市佔率...
    從2015-2019年數據來看,國泰君安的第一大業務機構金融業務,近5年營收呈不斷上升趨勢,創5年新高,且對總營收的貢獻度同樣位於5年來高位。2019年末,國泰君安企業機構客戶數約4.3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2%;客戶資產規模2.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但由於機構金融業務的成本同樣位於5年高位,導致2019年該業務的毛利率位於5年低位。
  • 國泰君安「甩手」國聯安早有先兆 太保接盤尚未落定
    對於此次股權轉讓,國泰君安表示,「本次交易的目的主要是為整合公司業務資源,優化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布局。」   國聯安基金市場部人士則向記者回應稱,「公司股權變動是股東層面決定的事宜,我們對此不發表意見,也不作其它回應。」   事實上,國泰君安意欲賣掉國聯安股份的消息由來已久,尤其在2013年該傳聞一度甚囂塵上。
  • 10大ETF營業部:最大據點福州 國泰君安佔四席
    NO.2  國泰君安北京知春路證券營業部  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路17號  深A席位:045900;深B席位:227000;  電話:010-62358885  國泰君安證券北京知春路營業部是一家有歷史的營業部,它在1994年11月就已經成立,是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全國營業部中規模最大、交易設施最完備的證券營業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