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蘿開花,我記憶深處的愛

2020-12-14 深秋道城

很小的時候,到星海公園去玩,就見過枝條柔軟,枝幹被人用手把持的泛著亮光的彎彎曲曲的植物,只知道它和別的樹不同,別的樹是聳立的朝天挺拔的生長,而它,卻是懶散的攀繞著,沒有形狀,自由自在的生長,與它配套的是有一個架子,讓枝條攀延著生長,枝葉茂密時刻,它的生長倒是讓人在夏天多了一個乘涼之處。

長大後,知道了這種植物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紫藤蘿,它的有些扭曲的樹幹叫藤,藤條很結實,難怪有人坐在藤條上晃鞦韆,把藤條磨的鋥亮放光。後來發現,凡事有紫藤蘿的地方,都有石桌石凳,或者在紫藤蘿架的兩側各有一排長條木椅或石椅。原來,紫藤蘿架下是人們休憩的場所,不僅,對紫藤蘿多了份喜愛之情,有時,也在藤條上坐著搖晃著,悠哉悠哉的不亦樂乎。

1987年夏天,漫步星海公園,第一次見到了盛開的紫藤蘿花。在紫藤蘿花盛開的時節,這個富有生命力又十分獨特的花,紫色的花向下垂直,宛如一條條紫色的瀑布,海風吹拂顯得繁盛而富有氣勢。那柔韌的藤條,感覺它無論遇到什麼,都不會輕言放棄。那濃鬱的馨香遠遠的撲鼻而來,讓人增添了喜悅。

恰逢公園裡有擺攤照相的,那些脖子上掛著海鷗照相機的照相師傅,不時吆喝著攬著生意,旁邊的落地鏡框裡有放大的照片,美女帥哥,在海邊在草地在岸邊留下了美麗的倩影。突然,我發現一張拍攝獨特的照片,那是在紫藤蘿花下拍的照片,照片從中心向四周散射著,動感極強。這張照片深深地吸引了我,問詢下得知,這種拍攝方法叫爆炸拍攝,於是,把地址留下,照相師傅說等洗好片後會寄給我。交費,選址,我和愛人在紫藤蘿下拍了合影,用爆炸拍攝方法拍的。

拍完了照片,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收到這張被稱作用爆炸方式拍攝的照片。去過星海公園,再也沒有見到那位攝影師。有時也不願承認自己有被騙的可能,始終認為是不是照片郵寄丟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後來出現了傻瓜相機,手機,像素越來越高,除了專業攝影,大眾對拍攝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現如今又有了讓人自娛自樂的自拍杆,美好的生活,難忘的瞬間隨手即可定格永恆。如今,美顏美圖軟體,讓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富有自信和勇氣,可謂是最美的時光送給最美的自己。

又到了紫藤蘿花盛開的時節,紫色瀑布散發著濃鬱花香,令人陶醉,一簇簇形似槐花瓣的紫藤蘿花,為世界增添了風採。

翻開的記憶,回到現實中,張開雙臂擁抱這蔓藤纏繞的紫色花瀑,手捧著一個個希望,感悟著幸福的生活。

可謂是:

紫色花瀑麗眼前,

夏日蔭涼藤下間,

美好生活如藤繞,

年年歲歲落甘甜!

以上是我的觀點,我們一起探討,喜歡的勞駕點擊關注。

本文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和實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王路梅:校園「紫藤蘿」
    2020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校「紫藤蘿讀書會」一周年了。每每想到那紫色的花,心中的記憶就如潮水般湧出。幾年前,學校在兩個教學樓之間,建造了一個南北向呈弧形的文化長廊,它的長度正好與坐東朝西的學校大門的寬度一樣,同時也在長廊的東側種了幾株紫藤蘿,深灰色的蔓也就手指那麼粗,左旋纏繞,當時很好奇它的形狀,莖蔓也稀稀疏疏的蜿蜒屈曲著,匍匐在長廊的頂部,很不顯眼,靜靜的趴著,不吵也不鬧,慢慢也就淡忘了這事。有一年,紫藤蘿開花了。
  • 紫藤蘿想要觸摸天堂(小說)
    樹王愛上了紫藤蘿,願意讓她攀附在自己的身上,將手伸向天空。紫藤蘿只能依靠樹王才能觸碰天堂,而樹王只有擁有紫藤蘿才有活下去的理由,他們相依相偎,紫藤蘿一點一點地接近夢想。」「多麼美好的故事啊!」「美好?」肖洛臉上浮現了捉摸不定的神情,「知道傳說的結局嗎?
  • 紫藤蘿花與繡球花,點染隨園春色
    紫藤蘿花又開了!百年老藤,就那麼幾串花,孤零零的,像紫風鈴,點綴四月天。側耳諦聽,聲音清越,在這萬物勃發的世界中激揚。那一穗,這一串,紫花苞,像一個個鼓起的小帆,劈波斬浪。每一個生命的花開竟如此昂揚。不知道為什麼,每遇紫藤蘿花,總想起宗璞先生,想起她筆下的《紫藤蘿瀑布》。
  • 中山公園賞紫藤蘿
    看著眼前繁花灼灼的串串紫藤蘿,不由想起宗璞描寫紫藤蘿的著名散文《紫藤蘿瀑布》中的語句:「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 校園裡有了紫藤蘿花,淡紫色的夢重新來過
    不經意間,我發現一株藤蘿頂端竟擎著幾穗花,裹著淺淺暖陽,在風裡飄逸。上淺下深的紫色總是那麼明亮搶眼,夾雜著剛剛抽出來的點點新綠,那紫色更是咄咄逼眼。偌大校園,此時此刻,只有這幾串紫風鈴,孤孤伶伶的,飄蕩並瞭望著校園生機盎然的春天,滿眼儘是綠,唯有點點紫。
  • 紫藤蘿花,五月掛枝頭,正是觀賞好時節
    紫藤蘿花,五月掛枝頭,正是觀賞好時節!四月,空氣中瀰漫著香甜的紫藤蘿花的味道,花香四溢,濃鬱逼人。紫藤蘿樹幹粗硬,宛如一個成人的小臂一樣結實,紫藤蘿花盛開的時候花朵在搖曳在樹枝上隨風飄蕩,寧靜淡雅,讓人挪不動眼睛,屬於爬牆型花卉,特別適合庭院,別墅花卉,農家小院種植。
  •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愛是一種內心深處最美好的記憶
    不知道是怎樣的一種力量一直牽動著我,讓人走不出來,於是很想寫一點東西記錄一下。這一篇不能叫做影評,就是一篇簡簡單單的抒情小文,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來看這部電影。影片的劇情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士兵和一個美國女士悽婉和並不完美的愛情,不想過多的介紹劇情,想談談電影所表達的三種感情。自己總結了一下就是:親情、友情與愛情。
  • 《記憶深處》南京上演:用無聲的舞蹈,回望和銘記「南京記憶」
    這是《記憶深處》第二次亮相國家公祭日,作為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歷史背景的原創舞劇,由江蘇省演藝集團等出品的《記憶深處》不以「美」為前提,而是以「真」為前提,全劇從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探尋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角度切入,並以此為線索貫穿始終
  • 溫柔到爆的神仙句子|在我的記憶深處,還是只喜歡你一個人
    在我的記憶深處,還是只喜歡你一個人你知道嗎,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圖碎銀幾兩,可是在我的記憶深處,還是只喜歡你一個人啊。Do you know, the world is in a panic, but it's just a few pieces of silver, but in my memory, I only like you.
  • 記憶深處的味道
    一張燒餅,一縷焦香,一碗掉落在記憶裡的黑芝麻粒,承載了一道飄香的美食味。正所謂「上得了電桿,下得了廚房」,用這句話來形容王恩華再合適不過了,技能和手藝並存。疫情期間,王恩華為這些背井離鄉的青年員工們帶來了家的溫暖。古有「武大郎燒餅」(始稱炊餅)名揚四海,現有「老王燒餅」與之相媲美。
  • 你是我心靈的歸宿,也是我愛的最深處
    人生,有喜有憂,有苦有澀,有圓滿,也有殘缺,人生經歷風風雨雨,才懂得生活是一種平凡的快樂,人生,有過天真,有過浪漫,有過開心,有過難過,在歲月的長河裡,漸漸步入平淡,光陰在走,時間在沉澱,很多的事情都在改變,唯獨對你的這份愛,這份掛念,打上了永恆的烙印,成了生命中的永恆不滅。
  • 村頭的苦楝樹,長在我的記憶深處
    有一年的秋天,兒子、女兒跟著我回老家看望母親,鄰居家的小狗狂吠嚇哭了女兒,九歲的兒子看嚇哭了妹妹,想著報復那隻小狗,他從苦楝樹下撿來了苦楝果,扔給狗吃,那小狗精靈的很,聞了聞就走開了。兒子問我:「爸爸,小狗為啥不吃藥狗豆子,我想藥那條嚇哭妹妹的小狗。」
  • 靈魂深處的根-小村記憶
    到了快退休的年齡,屬於自己的時間漸漸多起來了,腦海中不斷浮現兒時的生活場景,今天第一次有勇氣拿起筆把記憶的碎片串起!從百度地圖查看我出生和中小學生活的村莊,小村莊那個紅色的圓環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娘娘山西側,四面群山環繞,林木鬱鬱蔥蔥。
  • 記憶深處爆米香
    在我下班回家的路上,人流擁擠的轉角拐彎處。經常看見一個穿著樸素、被炭火燻得黝黑,飽經歲月滄桑的老頭。他蹲坐在小馬紮上,枯樹皮一般的手,搖動著爐子頭上的鐵柄。還是童年時的場景,還是記憶深處爆米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困難,家裡兄弟姐妹們又多。村裡來個爆米花的,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刻。那個老頭,冬閒時候來得多,春荒秋收,冬日有餘糧嘛。
  • 2017年中考滿分作文範例:那個人,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那個人,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可他,卻有一雙不普通的眼睛,一手不普通的技藝以及不普通的精神。     一個清淨的午後,金色的陽光暖暖地灑了下來,愜意得讓人不由心升困意。我漫步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生無聊。這時,耳畔忽然傳來了一陣動聽的笙聲。
  • 《記憶深處的恐懼》——成長道路上的墊腳石
    記憶深處的恐懼文/194 謝玉珠人一生的經歷就像一個個故事,在記憶中如電影般放映著,一放便是十三載,便留下了一些回憶,可我的記憶深處藏著一份恐懼。蔚藍海岸,金黃沙灘,媽媽和我們一起去珠海旅遊,陽光照臨在我們身上。
  • 賽爾號:一直活在老玩家記憶深處的精靈,神獸是永遠的神獸!
    賽爾號:一直活在老玩家記憶深處的精靈,神獸是永遠的神獸!大家好,小編很高興你們能在這裡觀看小編的文章,小編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就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爆胎,飛鳥落地, 巧煮排骨 奇香無比 盪氣迴腸 獨自吞享 ,只恨天下蒼生 有眼無珠 空殘香味獨餘恨的「我說小娛樂」,希望大家多看一下小編我的文章。
  • 記憶中的紫藤餅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這個說「我媽媽有一道拿手好菜」,那個說「我爸爸又自創了一道驚悚的美味」。家裡的菜總是創意十足。  你們家的傳家菜是什麼?別藏著掖著了,趕快來露一手吧,把創意菜譜發至郵箱xdkbchihuo@126.com。  在我們魯南的農村老家,鄉下田間的野菜有許多種。每年早春時節,不經意間,地裡冒出一朵朵、一簇簇嫩黃的小芽來,沒幾天,這些小芽被風兒輕輕一吹,就變成綠綠的小葉了。
  • 採草莓,記憶深處幸福的事
    說起草莓,最好的味道在我的記憶深處。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工作在秦嶺深處的礦山坑口。這裡的人們習慣把這個地方稱為「工區」。離開工區已經近二十年了。對工區的記憶總是令人魂牽夢繞。像採草莓這樣的活動,我和父親很少陪他,一般都是讓阿姨們帶了去。「爸,晚飯後陪我去採草莓吧,我知道哪裡草莓最多!我採的草莓可甜了!」孩子眨巴著眼睛,哀求著我。兒子很懂事。知道我和爺爺都忙,平常輕易不說這樣的話。看著兒子期盼的眼神,一陣心酸湧上心頭,我爽快地答應他了。很久沒有陪兒子玩了。也從來沒有帶他採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