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招貼這種城市「牛皮癬」,現在已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症。近日,大東一社區為治理小招貼,想出了一個新招,抓到貼招貼者就讓他「社區矯正」,把樓道內的小招貼都清理掉。這個辦法雖然初衷不錯,但是否合理合法引來諸多的爭議。
4月2日,記者就此進行了多方採訪。社區:此舉實屬無奈
記者就此採訪了該社區,對此社區的解釋是:「前段時間,政府對一些小區進行了樓道革命,粉刷了牆壁,清理了以前的小招貼。可沒幾天小招貼又捲土重來,門上貼的、牆上噴的,於是社區和一些居民決定蹲坑守候,看看到底誰在幹這樣的缺德事。大家犧牲了很多個人時間,終於抓到了幾個貼小招貼的人。考慮到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於是我們讓他將小招貼都清理掉,以此作為懲罰他的方式,否則就將他送到派出所。」「這麼懲罰是否有相應的依據呢?」面對記者的提問,社區是這樣回答的:「現在不是有種懲罰方式叫『社區矯正』嗎?我們這麼做只是想讓貼小招貼的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又能將小招貼清理掉。」
居民:效果才是關鍵
對於這種治理小招貼的新招,社區的多數居民是持贊成態度的,該社區的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小招貼實在可恨,才刷上油漆的防盜門上,沒幾天就被貼上小招貼了,以前我還往下撕一些,後來這清理的速度總跟不上他們貼的速度,索性也就不管了。這回社區的辦法我看很行之有效,也讓他嘗嘗這清理小招貼的滋味,估計這人一時半會不會再貼小招貼了。」
不過也有少數居民認為,畢竟這貼小招貼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沒必要這麼硬讓人清理。已退休的許大爺對記者說:「其實這貼小招貼的大多是外地的打工者,我問過一個孩子,他因找不到工作才貼的,貼100份才10塊錢,再說這治理小招貼,絕不是懲罰一兩個人就能解決的。」名詞點擊
簡介「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是當今世界行刑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發展趨勢,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區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心理和行為惡習。
律師:沒有法律依據
記者就此又諮詢了瀋陽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石主任,他向記者解釋說:「社區和居民的這種做法欠妥當。社區矯正是國外比較普遍的懲罰方式,目前在我國的一些城市先期試點,但執法部門必須是國家的權力機關,只有他們具有處罰權限。所以,社區這麼做沒有法律依據,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做法欠妥。」
社區和居民認為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而法律界人士認為這種做法欠妥,如果您對此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不妨撥打81673887的熱線電話與我們進行交流。本報記者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