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白茶的5大誤區,有人因此損失數萬元,總踩坑的茶友,來看看

2020-12-2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白茶一直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

自打白茶紅了之後,它的八卦也就多了起來。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有茶的地方,也是一個小江湖。

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嘈雜,充斥著喧囂。

連帶著,白茶也變得複雜了起來。

這一切的源頭,均是因為有人存著不良居心。

企圖讓白茶為他牟取利潤。

有些人在茶界稱「帝」,自稱「大師」,但是說出來的話,卻令人貽笑大方。

很多時候,他們說出來的話,不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就是為了自己那些茶開脫。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和列位看官分享些,從他們口中傳出來的謠言。

一篇文章可能說不完。

之後會慢慢與茶友們分享,避免掉進那些不良掌柜的陷阱。

《2》

誤區一:白茶要悶泡才有滋味

這個恐怕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謠言了。

白茶真的要悶泡嗎?

當然不。

不單是白茶,六大茶類中,無論是紅茶、烏龍茶還是綠茶都不需要悶泡。

品質出眾的,內含物質豐富的茶葉,快出水的滋味就足以讓茶友們為之傾心。

所謂快出水,也就是在7-8秒內完成注水和大部分茶湯倒出的步驟。

一款優質白茶悶泡的話,只會讓泡出的茶湯滋味苦澀,難以入口。

這樣的湯水不僅不好喝,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在浪費好茶。

而且,悶泡後的茶湯之所以會苦澀,是因為其中含有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

這兩類物質適量攝入的話,對身體有好處。

但要是攝入過量的話,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很不舒服。

故而,品質出眾的白茶,完全沒有必要悶泡。

什麼茶,需要悶泡呢?

劣質茶,內含物質稀缺淺薄的茶需要悶泡。

沒有滋味物質,不悶泡的話,茶湯寡淡無味,自然不會受到喜歡。

由此,某些掌柜便開始宣揚,白茶需要悶泡才會有滋味。

以此來為自家的茶葉開脫,以此銷售出去。

列位看官,若是遇到有人說,自家的茶需要悶泡才有滋味的話,掉頭就走,不必理會。

《3》

誤區二:老白茶價格便宜

前段時間,有位茶友發了一張照片過來。

點開一看,是一餅黑乎乎的茶餅,一看就知道這是做舊茶。

隨後茶友便來留言說,這是我在某家買的10年陳老白茶,只花了200塊,你幫我看看品質怎麼樣吧。

10年陳老白茶,只要200塊,這價格真是廉價。

何時老白茶,價格變得如此低廉?

當和茶友說,這餅是做舊茶後,而且品質好的老白茶價格不會那樣低。

可誰想,茶友還有些不服氣。

他似乎有些生氣了,他說,我看市面上的老白茶價格普遍都是這個價,我買的還是價格比較貴的,怎麼就成了做舊茶了。

看來,在很多人眼裡,老白茶的價格都是很便宜。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如今做舊茶橫行霸道,佔據了很大部分的市場。

做舊茶的原料劣質,工藝不當,儲存隨便,成本低,價格自然就低了。

但是呢,真正的,品質出眾的老白茶,原料好,工藝好,儲存得當,這一切都需要成本。

高山茶青價格不便宜,在儲存的過程中,需要隔牆離地放置,抽溼機和空調常年運轉,不便宜。

成本不低的老白茶,怎麼可能價格那樣低廉。

而且還是10年陳,光是電費都不夠吧。

故而,價格低廉的老白茶,大概率是做舊茶。

茶友們,切莫上了掌柜低價售賣做舊茶的當了。

《4》

誤區三:白毫銀針不能長存

白茶作為可以長期存放的茶,可以存成老白茶。

白茶圈盛行一句話,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這樣的話,說到便是老白茶的價值很高。

但是,作為白茶中的一員,白毫銀針卻被說不能長期存放。

他們說,白毫銀針是全是單芽,很嬌嫩,不能長期存放,沒有價值。

以上,是某茶掌柜的原話。

我希望,這些掌柜可以多關心下茶圈裡發生的那些新鮮事。

比如,福鼎七夕節的那場拍賣會。

其中800克10年陳的白毫銀針,拍出了12萬的高價。

這件事,是否可以證明白毫銀針可以長期存放,而且價值很高呢?

那麼為什麼,某掌柜,某「大師」會說出,白毫銀針不能長期存放這樣的話呢?

這裡邊,就與茶葉的品質有關了。

含水量不達標的白茶,不能長期存放,而且會生出類似巧克力味,可可粉味,這些不好聞氣味。

白毫銀針的結構,決定了它工藝難度比較大。

它如筍殼狀,內裡有5-7層,每一層都有著細密的白毫,在烘乾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經驗。

不然很容易溫度過高,破壞茶葉的品質,溫度過低,就會使得茶葉烘不幹,含水量不達標,不能長期存。

這樣說來,想來列位看官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有人會說白毫銀針不能長期存放了吧。

《5》

誤區四:顏色黑是年份高的表現

老白茶,顏色越黑,年份越高?這樣的話科學嗎?

當然不,完全錯誤。

年份再高的老白茶,顏色都不會變成黑色。

它們的顏色只會變得更淡一些,變得更深,更沉些。

一款白茶若是變黑了的話,那必然是遭受過不良工藝的摧殘。

看起來黑的茶,或許經歷過不良渥堆。

渥堆,並不是白茶的工藝。

白茶的工藝,國標中寫得清清楚楚,是以萎凋和烘乾為主。

不良渥堆,就是將白茶的茶青厚厚地堆積在一起,讓其產生不良發酵。

堆積在一起的茶青,內部會聚集大量的熱量,會使得葉片中的葉綠素部分受損,由此也就會使得茶褐素,茶紅素數量增加,讓茶葉看起來顏色黑。

看起來黑的白茶,或許經歷過高溫烘乾或暴曬。

在製作白茶中,都是講究溫和柔和,儘量不破壞茶葉外表和內含物質。

但是有些人為了利益,會利用這些工藝,使得茶葉看起來陳舊,看起來蒼老,以此當作老白茶售賣。

顏色黑,並不是年份高的代表,相反,顏色黑的白茶,是劣質茶。

列位看官,在看到黑乎乎的茶餅,避開就是了。

《6》

誤區五:所有白茶都需要洗茶

很多人喝茶一定要洗茶,說茶葉不乾淨需要洗一洗。

關於茶葉是否需要洗茶,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喝茶時,無論白茶,還是巖茶,紅茶等。

在官方給出的標準中,審評一款茶,並沒有洗茶這一概念。

反倒是像破案一樣,不錯過任何一絲細節,從中找出優點和不足之處。

洗茶與否,看品質。

劣質茶,有必要洗,但能否洗乾淨就要另說了。

品質出眾的茶葉,產區生態環境好,空氣清新,土壤通透肥沃。

白茶在加工的過程中,攤晾在離地70公分的水篩上,全過程都是用心的,乾淨的,衛生的。

本身就沒有雜質,根本沒有洗茶的必要。

但是對於劣質茶來說,產區環境不佳,制茶過程以及倉儲條件,全部都沒有被用心地對待。

茶樹周圍環境裡,有汽車尾氣,有路邊的揚塵等,最終做出來的茶葉藏著很多雜質,甚至深入骨髓。

那些雜質單單用水清洗一遍,也難以清洗乾淨。

故而,什麼茶需要洗茶?

當然是劣質茶,而且洗不乾淨。

好茶,就沒有洗茶的必要。

頭道茶湯中,具有的豐富的白毫,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捨棄的話很可惜啊。

《7》

關於白茶圈的那些謠言誤區,還有很多。

但是,一條一條被擊破,被推翻。

在未來白茶圈,一片茶香。

我們愛茶,我們喜歡分享。

所以,會將好茶推薦給列位看官,讓大家都喝到好茶。

市場太魚龍混雜,學會辨真偽很是關鍵。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幾個謠言,明天幾個,後天幾個。

大家一起努力,讓茶圈只有純潔的,乾淨的茶香。

我堅信,那天不遠。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不是做舊老白茶難分辨,是你買茶太貪便宜!
    抱怨做舊茶太難分辨害得許多人頻頻踩坑先別急著訴苦看看自己有沒有犯了這個錯文 | 小白01「妹子,又買到做舊茶了有位茶友向小白抱怨自己又一次踩入了做舊茶的坑。哎,說起這位茶友啊,他也是剛入我們白茶圈,並且一心執著於老白茶。掰著指頭數著,這半年來他已經買到了不下五塊做舊茶了。無奈的回覆,「這次又是花了多少錢入手的?」「29.9包郵。」
  • 散、餅、珠、磚,細數白茶這些年變化過的形態!
    散茶的形態下的白茶之所以可以流傳久遠,一直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是因為散茶形態之下的白茶有著自身特別的長處。散茶,是白茶不炒不揉,萎凋乾燥工藝優勢的最好的展示品。沒有經過任何其他大動作,而是用最溫和、溫柔方式被天然陽光曬製得來的茶葉,保留著白茶最真實的狀態與最完整的營養成分。
  • 答茶友問:小罐裝的白茶,能存到明年嗎?
    長期儲存的白茶,有個講究,不能經常打開箱子。茶是有茶香的,如果經常的將箱子打開,香氣散開到空氣中,便如潑出去的水一般,再難收回。為了減少茶香的散失,給出的應對方式是:拿一個茶葉罐,做分裝。如此這般,就能夠避免長期存茶的大箱子重複打開。
  • 購買白茶「四大坑」,有多少茶友中過招?都是真金白銀買的教訓
    再聊回選茶的問題上,不少茶友在買白茶的時候,常是心有「掛礙」的狀態。陷入了誤區內,不好走出來。於是,平白的,錯過了不少的好茶。今天便來分享,選購白茶時,要注意規避哪些誤區呢?《3》誤區二:春壽眉冒充的白牡丹白茶的江湖裡,不同的茶之間,存在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原本,像是楚河漢界般的界限,不容逾越。然而面對著利字當頭,市面上難免會有人,不為其所動。
  • 細數宋城演藝踩過的十二顆雷:投資需警惕的風險
    近期先後閱讀了2010年以來的年報、數篇券商研報以及一些大V的專欄文章。在這裡誠心推薦@徐鳳俊先生關於宋城演藝的分析文章。在我看來,徐先生對宋城的研究深度遠超一般券商研究員和雪球上的部分大V,其文章值得細讀慢讀反覆品味。與徐先生相比,我就是個打醬油的!好在我打醬油的熱情特別高漲。今天我向大家呈現一下宋城演藝歷史上及現在踩過的12顆雷。
  • 8個熱瑪吉的誤區,不要踩坑了!
    誤區2:只有白皮膚的人才能做熱瑪吉 因為有人認為熱瑪吉是通過光波照射來達到美容效果,所以如果皮膚色比較黑的人做此項手術會有反作用,但其實並不是。色素基團並不是熱瑪吉的目標,不管是白皮膚、黑皮膚、黃皮膚都能進行此項手術,在術後也不會出現色素加深膚色加重的現象。
  • 細數中國六大茶類常見五大誤區
    老蘇曾為它專門寫詩: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月季花的別名有很多,長春花,四季花、鬥雪紅、斷續花、月月紅等,多到讓人數不過來。然而在現代社會裡,提到月季花,大家往往會將它的名字認錯。情人節裡的玫瑰,或粉或紅或橙黃,色彩繽紛。
  • 細數名創優品的「雷區」,很多女生都被坑過,用一次就想扔!
    這些坑物雖說價格不高,但是就算再便宜也不會有人喜歡。本期我們就來細數一下那些名創優品的「雷區」,很多女生都被坑過,用一次就想扔,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踩雷吧!01糖果粒壓縮面膜之前有很多人吹糖果粒壓縮面膜,因為攜帶便捷的緣故,許多人都心動了。
  • 法國蜜月旅遊攻略 細數新人不可錯過5大景點
    導讀:法國蜜月旅遊攻略,細數新人不可錯過5大景點,如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去法國拍婚紗照必拍的5大景點,
  • 煮新茶、低溫衝泡、悶泡白茶,圖解白茶新手常犯的五大衝泡誤區!
    對於新朋友而言,下文所說的五個衝泡誤區,務必要規避。《2》誤區一:白茶味道淡?一律靠悶泡不知道從何時起,白茶味道清淡在圈內流傳開來。甚至於「白茶悶泡才有味道」這類謠言甚囂塵上。有此錯誤的想法,在於對白茶的不了解。什麼是白茶?「六大茶類之一」、「漢代名茶」等是它的標籤,更重要的印記是:製作時不揉不捻不炒,經萎凋和乾燥後得來。
  • 水果批發生意,這5大誤區一定要避開,有人因此一蹶不振!
    水果批發生意,這5大誤區一定要避開,有人因此一蹶不振!1、盲目跟風這是很多剛進入水果批發行業的新人,最容易犯的忌諱,總以為什麼東西幹的人越多越有利,要知道「蘿蔔多地皮緊」。,總想著什麼時候談來幾個大單子,一口吃成胖子。
  • 存白茶二三事,存出老白茶不是問題,學會了省大幾萬,教程來了
    其實,存白茶很簡單,存出好茶也很容易,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細節。前段時間,有位茶友來說自己把茶存發黴了,很心疼。聽茶友這麼一說,有些感同身受,畢竟將茶存壞是件很可惜的事情。在心疼後,還是要找出把茶存壞的原因,找出錯誤,規避錯誤。之後,細細地詢問茶友,平時存茶的細節,來一一排除找出原因。「請問存茶用的是什麼包裝?
  • 細數被屈臣氏坑過的經歷,胡亂推薦就算了,還有這一條「潛規則」
    屈臣氏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相信不少小仙女都被它「坑」過。其實,它這裡也不乏一些口碑不錯的產品,只是提成太低,銷售員不願給你推薦,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細數被屈臣氏坑過的經歷,胡亂推銷就算了,還有這一條「潛規則」PONDS胺基酸潔面面奶絕對秒殺同價位一切產品,性價比超高,超多美妝博主都推薦過。
  • 什麼時間喝白茶最好,一天這3個時間段,來一杯!
    《2》曾經有茶友問,一年當中怎么喝白茶最好呢?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茶友來說,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白茶種類太多了。就連一向果斷麻利的村姑陳,偶爾也會在陳列架前發呆一會兒,思考一下這會兒想喝什麼茶。不過,在一天當中喝茶,總有一些方法和規律可以尋找。我們把喝茶,分為三個時間段,一次是早、中、晚。不同時間段喝茶,有不同的側重點。來看看村姑陳和李麻花平時都是怎么喝茶的吧!
  • 細數一建備考路上的那些坑
    我很嚴謹,壓根不會踩坑繳納智商稅! 但事實上,備考一建之路並不簡單,很多環節的坑讓人防不勝防。也許,你已繳納的智商稅比自己想像得多。 今天紅蟋蟀就帶你細數一建備考路上的那些坑!小心中招哦~~
  • 逢茶必煮,任意投茶,大雜燴加料,細數秋冬煮茶時常踩的5大雷區
    之前有位鄰省的茶友,特意過來諮詢煮茶的問題。她說 ,為什麼是她最近煮出來的茶,味道都特別澀?後來才知道,她是特意用養生壺,煮了一鍋茉莉花茶。但清香四溢的茉莉花茶,不建議大家煮茶喝。可我感覺只是撬了片茶進去煮,不到半個巴掌大。」這就是問題所在了。白茶壽眉的散茶,經過壓成茶餅後,內部的體積很緊實。它像是塊壓縮餅乾,看似只有輕巧的一片,但實際份量卻不少。所以,為了煮茶時,投茶不多也不少,建議先稱重。
  • 實拍上海南京東路,名店林立興盛繁榮,有人卻在人行道旁踩了個坑
    幾乎每次來上海,都喜歡住在南京東路附近,這次也不例外,這條從清朝道光二十三年就開始興盛的商業街,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依舊是全球最佳的商業街之一,也是上海的十大商業中心之一。步行在南京東路,總有一種愜意感,復古與現代建築林立,百年老店和現代潮牌並存,中西方文化似乎在這裡相互融合,形成了南京東路特有的風格,包容而具有多樣性。在很早以前,這裡是上海的「十裡洋場」,最新式的別克轎車、才到埠上等法蘭西絨以及報時最準確的德國金表等等新鮮事物,總是第一時刻出現在南京東路。
  • 實拍上海南京東路,名店林立興盛繁榮,有人卻在人行道旁踩了個坑
    幾乎每次來上海,都喜歡住在南京東路附近,這次也不例外,這條從清朝道光二十三年就開始興盛的商業街,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依舊是全球最佳的商業街之一,也是上海的十大商業中心之一。步行在南京東路,總有一種愜意感,復古與現代建築林立,百年老店和現代潮牌並存,中西方文化似乎在這裡相互融合,形成了南京東路特有的風格,包容而具有多樣性。
  • 第1個可坑了不少茶友呢
    茶掌柜教了他很多關於茶的東西,之後習慣從那裡買茶,漸漸踩的坑也就少了。聽完這位茶友的故事以後,感受頗深。雖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但碰到一個良師益友,才能有所收穫。但按照現在的形勢,市場上的茶葉品類眾多,茶掌柜形形色色,就更需要茶友們依靠自己的分辨能力來避免踩坑。在此,總結了關於買茶的3大禁忌,不管是白茶,紅茶,巖茶或是普洱,都很適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看看國人對這8大旅行地點的誤區,也許你的想法會有所改觀
    人們走的地方多了,自然就有了對比,很多人喜歡在網絡上評論某些地方的好與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細數國內旅行的8大誤區、看看你都知道幾點?1.雲南全是坑。雲南坑確實不少,特別是早年跟團的時候,全都是買買買,不過如果你是自駕雲南,某些原生態的地方不妨去看看那你的人都特別純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