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日本快餐業,「飯打不過面」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鈦媒體APP

鈦媒體註: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讀懂日本(ID:dudongriben),作者為玉琴。

太長不看版:

第二季財報顯示虧了87億,吉野家在日本也過得不好,自宮本部裁員40%,只留300人;

日本餐飲業100家上市公司數據,7月底關閉門店有1200家;

雲雀餐飲集團赤字191億日元,食其家(すき家)赤字63億日元;

米飯打不過麵食:幾大快餐巨頭只有日本麥當勞有44億日元的黑字(盈利),王將餃子3億日元黑字;

新冠檢測餐營業周轉周期僅半年不到。

第二季財報顯示虧了87億,吉野家在日本也過得不好

吉野家控股近日發布2020年第二季財報,本期赤字87億日元(上一期黑字39億日元),這是吉野家控股連續11年來的第一次赤字。主要原因雖然是新冠疫情,但是吉野家的投入產出比等問題也逐漸顯現。

自2003年吉野家大量開設門店以來,經營方向一直受到質疑。在2007年,吉野家財報顯示,第二期虧損15億日元,利潤縮減91%,當年的主要原因是集團預測到薄利多銷遇到瓶頸,開始轉攻M&A,飲食店鋪還是持續盈利的。

之後日本少子高齡化,人手不足,再加上經濟疲緩等一系列原因,吉野家的牛肉飯業務一直低迷。2019年日本吉野家15億日元赤字,評論指牛肉飯360円薄利多銷模式已達極限。上個月吉野家宣布明年2月底前在全球關閉150家門店,佔旗下店鋪總數5%,如此大規模縮減海外業務也是因為如此。

吉野家揮刀:人員精簡到300人

吉野家除了縮減海外門店以外,準備在下一個財報周期內縮減成本70億日元,主要是人員在配置和辦公合理化,本部500人將會裁員200人。也會在日本進行一輪撤店。

M&A也將停止,並且將之前盤下的「京樽」和「牛排丼」等不掙錢的品牌賣掉。最近也在對牛肉飯進行改造,比如推出超級牛肉飯等各種活動。

總體下滑,但麥當勞逆勢盈利44億

但是其他快餐業過得更慘,截止到7月29日,日本餐飲業100家上市公司,門店關店的1200家。甘太郎居酒屋更是關了196家門店,日式定食Joyfull關店200家。

財報更不好看,2020年4月到6月的第二期財報顯示,日本70%的快餐總體業績為赤字。

雲雀餐飲集團(SKYLARK GROUP,旗下有Cafe ガスト等)赤字191億日元;

日本門店最多的是食其家(すき家)赤字63億日元;

幾大快餐巨頭只有日本麥當勞有44億日元的黑字;

王將餃子3億日元黑字。

飯打不過面:新冠之下餃子和漢堡的優勢

很明顯,可以外帶是麥當勞和王將餃子盈利的最重要原因,快速打包帶回家,放在微波爐叮30秒,漢堡和餃子還能保持原來的味道。有著傳統的日式牛肉飯、雲雀旗下主打的意面等無法比擬的優勢。

米飯必須在店裡趁熱吃,還要配上美味的味增湯,才能算是有儀式感的吃上一份餐;意面也要趁熱拌上意面醬,不然就沱了。

同為牛肉飯吉野家也打不過松屋?市中心戰略成本太高

但是相比於在市中心大量布置店面的吉野家,打郊區戰略的松屋,在本次疫情之下受到的衝擊要小很多。松屋的牛肉飯在日本更便宜,主打三四線和郊區,店鋪數量也是排名日本第三。

吉野家的市中心戰略一方面受到居家辦公的影響。另一方面,人員疏散的郊區和三四線城市,新冠期間外出吃飯影響力沒有市中心大。

而且,日本便利店最近幾年的小菜和快餐質量不斷上升,熱鬧的市中心人群,為了減少與人的接觸時間,直接在便利店買外帶食品的也更多。

但是最重要的是,最近5年的業績上吉野家也是一直保持低利潤率。吉野家過去五年的平均營業利潤率僅1%多一點,不及松屋食品控股4%的水平。吉野家這幾年的運營成本一直較高。

數據顯示,最近3年,吉野家的固定費用(職工薪水、租金、折舊費用等)與可變費用(小時工薪水、食品相關費用等)比率平均為97%,高於相同條件下計算的松屋食品控股(91%)和主要上市餐飲業(約90%)的平均值。

這幾家牛肉飯你喜歡哪一家?

餐營業周轉周期僅半年不到

新冠也檢測了各行業的資金循環周期,日經有數據顯示,應對疫情不振,餐飲業頂多能撐0.47年,住宿行業0.56年,醫療和福利0.75年,出現資金周轉不靈,這些行業會受到滅絕性災難。

且吃且珍惜,搞不好哪天連一碗熱乎的蓋飯和味增湯都吃不上了。老闆給我來一份餃子配飯打包帶走。(第一次在日本吃餃子配飯很是震驚,是的,日本的餃子是菜啊!)

相關焦點

  • 日本快餐業競爭加劇 吉野家全國店鋪實施限時降價促銷
    據RecordJapan網站1月20日報導,日本吉野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控股公司18日宣布,將在1月25日上午10點至31日下午3點期間,針對全國吉野家店鋪實施限時降價促銷活動,原價為380日元(約人民幣30元)的吉野家招牌牛肉飯(中等份量)將降至270日元,此外,牛肉飯便當、牛鮭套餐等也都將在限定期間降價
  • 進軍快餐業的海底撈,能否複製過往的成功,拿下市場的口碑呢?
    各種小涼菜、甜點不過四五塊錢,一杯飲料10元,一頓飯吃下來也就二三十元。想吃什麼自助取餐,自助結帳。在這家網紅餐廳,全部工作人員也就5-6個人,後廚由一人負責煮麵。中午時分,客流量很大,但顧客等候的時間並不算太長。疫情期間,餐桌被隔成了單人桌,食客們都是一人一桌,吃完飯把餐盤放回指定回收處,頗有在食堂吃自助餐的感覺,尖峰時段翻臺率很高。
  • 老湯麵讓位給排骨菜飯 杭州麵店悄悄轉型
    他走到民航售票中心邊上的「九佰碗」吃碗麵,卻沒想到門面全換了,橘紅招牌寫著「米兒歡」,裡面也沒有任何一款老湯麵,而是多款以排骨飯為主打的簡餐,店內牆紙上還隱約有「九佰碗」標記。  「這同樣是九佰碗出品,對我是個全新的挑戰。」九佰碗創始人孫宇表示,經過2年多的醞釀才推出的新品牌,這也關係到「九佰碗」的二次創業走向。
  • 疫情下日本學生的營養午餐竟被吐槽比牢飯還慘?
    目前日本的疫情日漸趨緩,各所學校陸續開學,為保護校內人員的安全,學校也想盡了防護措施。 比如有學校要求學生戴好口罩和面罩來上課。
  • 日本4月外食收入創最大降幅,快餐業僅損失15%
    共同社消息,日本食品服務協會25日公布4月在外就餐銷售收入(以全店為準)較去年同期下滑39.6%,創1994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報導分析,這主要是由於實施疫情防控政策後,日本餐飲業停業,縮短營業時間。
  • 菲律賓最大快餐品牌快樂蜂,連麥當勞都「打」不過它
    但在菲律賓快餐業中,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快餐店Jollibee(中文譯成「快樂蜂) 幾乎是他們心中第一選擇,Jolibee在菲律賓快餐業是絕對的霸主地位,對於一些想用簡單的美味來招待家人的人來說,Jolibee一直是他們的答案。
  • 【開飯】年夜飯,遊子念:滿堂盛宴,抵不過一碗細面!
    特色3:秘制蜜汁平底鍋中倒入醬油稍微加熱,倒入碗中加入麥盧卡蜂蜜,用攪拌器打勻調成醬汁。但就是這碗簡單的面,頓時化解了張弓在外的所有辛苦,那一刻他切實地感受到了回家的安心踏實,與他而言,那一碗麵重要的並不是它的味道,而是那份家的溫度。推薦此菜有兩個理由:1. 此菜極其簡單易學,用料極簡,無論你身在何地都可以完美還原!2.
  • 海底撈進軍快餐業 首家快餐廳「十八汆」落地北京酒仙橋
    據職業餐飲網消息稱,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正式進軍快餐業,旗下首家快餐廳「十八汆」(cuan一聲)麵館開業,選址於北京酒仙橋!十八汆公司的股東為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是海底撈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 生活不過一碗麵
    說來也是,一個中年大老爺們,上有老下有小的,可不得省著點兒花麼?這不,趕上出門在外花銷大,單位的飯菜吃膩味了,下館子就成了不二選擇。館子的飯可以挑著吃,可得錢包扛得住才行,要不說啥都白搭。有一次,忍不住對遠方回來的老朋友吹噓這家店,老朋友不服氣『聽你在這兒白話,別忘了,論做手工面,我也是一把好手,哪天去嘗嘗看!』老朋友也是個急性子,沒過兩天就嚷嚷著讓我帶他一家人去嘗面,這一嘗不打緊,連聲稱讚『不錯不錯!好吃好吃!算你識貨!』
  • 「國民美食」日本拉麵的靈魂究竟是面還是飯?
    無論城市大小,不管你是人口密度最高的東京,還是遠至少人問津的村莊,拉麵店似乎就和陽光一樣,遍布日本的每一個角落。如果說拉麵是日本飲食帝國的霸主,那麼恐怕就沒有一項美食能夠撼動它的地位。拉麵、牛丼和咖喱飯並稱為「日本三大國民美食」,這形容毫不誇張。
  • 日本人一些餐桌上的習慣,吃完飯從不打包,吃麵要發出聲音
    日本人一些餐桌上的習慣,吃完飯從不打包,吃麵要發出聲音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餐飲文化,所以每個國家的用餐方式都不相同。日本的文化都是從我國偷學過去的,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日本人也以我國的文化為基礎,發展出了自己的餐飲文化,其中有些文化十分特別,就連外國人都很難接受。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日本的餐飲衛華,日本人在參觀吃完飯後,從來都不打包,還有一些餐桌上的「潛規則」,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 陝西西安「biangbiang」面等等中國料理在日本超受歡迎
    這兩天,7-11便利店就推出了地區限定商品「biangbiang面」,在推特上引起討論。不過這次7-11推出的可不是方便麵,而是用新鮮食材製作、當日食用,口感可媲美店家的盒裝「biangbiang面」。這個面在去年被日本媒體報導,連這個難寫的名字一起被大家討論。
  • 日本空姐沒飯吃 航空公司讓她們下神社當巫女去了!
    不過我們卻又在「成神之日」的相關話題下,看到有人說《博人傳》都比《成神之日》催淚。這好像《博人傳》在鄙視鏈上又有了更下一層的層級?而細看就發現,原來最近麻枝準不知道怎麼就把自己的推特也關閉了,不少小夥伴就猜測,這可能是因為麻子的新動畫《成神之日》的口碑不太好的關係。之前就有人說《成神之日》前面還好,後面越來越拉胯,虎頭蛇尾,預想中的催淚效果完全沒有起來,所以也有不少噴麻枝準的聲音。
  • 日本快餐玉子屋,穩坐老大寶座,他的成功秘訣是每天只做一種飯
    日本快餐玉子屋,穩坐老大寶座,他的成功秘訣是每天只做一種飯在日本工作的白領,可以有人不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卻無人不知玉子屋。這是一家快餐公司,他用每天只做一種飯的商業模式,打敗了同行,穩坐日本快餐頭把交椅,這是個奇蹟。
  • 當快餐業擁抱人工智慧,麥當勞如何加碼布局AI?
    他們幾乎不知道這種體驗正發生在他們身上,因為我們擁有動態數字菜單板,而在顧客開始下訂單時,菜單板響應於訂購過程,因此更有可能為客戶推薦想要的商品,並且不太可能顯示客戶不太想要的項目。當然,機器學習可以幫助您改善這一點,特別是考慮到我們在整個業務中擁有的交易水平,我們可以非常快速地學習。
  • 疫情下的一「面」之緣: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整個疫情期間,#宅家泡麵都被玩壞了#、#泡麵炫富大賽#、#花式泡麵大賽#等話題頻上熱搜。一直以來,我們與方便麵都保持著一種「不會經常吃,太久不吃又一定會想念」這樣一種長久的美好關係。在這個春節,泡麵成為繼口罩、酒精、消毒液,之外熱銷的硬通貨,仿佛囤得越多,心裡的安全感就越多。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收集了一些溫暖的、與面相關的小故事,希望這些故事,也能給你帶去一點溫暖。
  • 美國麥當勞員工罷工抗議低薪百人被捕 快餐業罷工波及30多國
    位於紐約的智庫德莫斯研究所最近在一份報告中說,2013年美國快餐業的執行長與普通員工薪水比例超過了1000比1。示威者與警察對抗在上周四(5月15日),美國150座城市的快餐業員工已經開始舉行罷工,以要求每小時15美元的最低工資,以及組織工會的權力。
  • 裝備先進火炮,人口是日本11倍,清朝還是打不過日本
    而我們周圍的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為何如此強大的清朝晚期卻打不過日本呢?民以食為天「,連飯都吃不飽,戰鬥力肯定就會下降一個檔次。我們就先來看看當時的清朝和日本之間經濟農業水平的強弱。先說清朝,在甲午戰爭發動的時候,清政府的財政體系還是封建時期的老一套,從稅收制度來看。清朝的稅收制為「攤丁入畝「,大概意思是,朝廷不會直接向老百姓收稅,朝廷只向地主收稅,而老百姓向地主交稅。這個做法聽起來挺合理的,可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弊端。
  • 做蘿蔔餅好吃有訣竅,不醒面不揉面,暄軟勁道又入味,特下飯
    導讀:做蘿蔔餅好吃有訣竅,不醒面不揉面,暄軟勁道又入味,特下飯說起蘿蔔,相信大家都挺熟悉的,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年前的時候,我一次買了20多斤蘿蔔,醃了10斤蘿蔔,剩餘的蘿蔔,除了炒著吃,就是做成小餅吃,其實蘿蔔的吃法有很多種
  • 生活不過是一碗麵
    撿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來,翻開花花綠綠的菜單,在眾多有特色的麵條中挑了一個素菌面,順帶要了兩個小菜,燥熱的夏天,帶肉的面實在吃不下。等餐的間隙,有空兒環顧小店的環境,很簡潔也很清新,這是小店裝修後,我第一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