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APP
鈦媒體註: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讀懂日本(ID:dudongriben),作者為玉琴。
太長不看版:
第二季財報顯示虧了87億,吉野家在日本也過得不好,自宮本部裁員40%,只留300人;
日本餐飲業100家上市公司數據,7月底關閉門店有1200家;
雲雀餐飲集團赤字191億日元,食其家(すき家)赤字63億日元;
米飯打不過麵食:幾大快餐巨頭只有日本麥當勞有44億日元的黑字(盈利),王將餃子3億日元黑字;
新冠檢測餐營業周轉周期僅半年不到。
第二季財報顯示虧了87億,吉野家在日本也過得不好
吉野家控股近日發布2020年第二季財報,本期赤字87億日元(上一期黑字39億日元),這是吉野家控股連續11年來的第一次赤字。主要原因雖然是新冠疫情,但是吉野家的投入產出比等問題也逐漸顯現。
自2003年吉野家大量開設門店以來,經營方向一直受到質疑。在2007年,吉野家財報顯示,第二期虧損15億日元,利潤縮減91%,當年的主要原因是集團預測到薄利多銷遇到瓶頸,開始轉攻M&A,飲食店鋪還是持續盈利的。
之後日本少子高齡化,人手不足,再加上經濟疲緩等一系列原因,吉野家的牛肉飯業務一直低迷。2019年日本吉野家15億日元赤字,評論指牛肉飯360円薄利多銷模式已達極限。上個月吉野家宣布明年2月底前在全球關閉150家門店,佔旗下店鋪總數5%,如此大規模縮減海外業務也是因為如此。
吉野家揮刀:人員精簡到300人
吉野家除了縮減海外門店以外,準備在下一個財報周期內縮減成本70億日元,主要是人員在配置和辦公合理化,本部500人將會裁員200人。也會在日本進行一輪撤店。
M&A也將停止,並且將之前盤下的「京樽」和「牛排丼」等不掙錢的品牌賣掉。最近也在對牛肉飯進行改造,比如推出超級牛肉飯等各種活動。
總體下滑,但麥當勞逆勢盈利44億
但是其他快餐業過得更慘,截止到7月29日,日本餐飲業100家上市公司,門店關店的1200家。甘太郎居酒屋更是關了196家門店,日式定食Joyfull關店200家。
財報更不好看,2020年4月到6月的第二期財報顯示,日本70%的快餐總體業績為赤字。
雲雀餐飲集團(SKYLARK GROUP,旗下有Cafe ガスト等)赤字191億日元;
日本門店最多的是食其家(すき家)赤字63億日元;
幾大快餐巨頭只有日本麥當勞有44億日元的黑字;
王將餃子3億日元黑字。
飯打不過面:新冠之下餃子和漢堡的優勢
很明顯,可以外帶是麥當勞和王將餃子盈利的最重要原因,快速打包帶回家,放在微波爐叮30秒,漢堡和餃子還能保持原來的味道。有著傳統的日式牛肉飯、雲雀旗下主打的意面等無法比擬的優勢。
米飯必須在店裡趁熱吃,還要配上美味的味增湯,才能算是有儀式感的吃上一份餐;意面也要趁熱拌上意面醬,不然就沱了。
同為牛肉飯吉野家也打不過松屋?市中心戰略成本太高
但是相比於在市中心大量布置店面的吉野家,打郊區戰略的松屋,在本次疫情之下受到的衝擊要小很多。松屋的牛肉飯在日本更便宜,主打三四線和郊區,店鋪數量也是排名日本第三。
吉野家的市中心戰略一方面受到居家辦公的影響。另一方面,人員疏散的郊區和三四線城市,新冠期間外出吃飯影響力沒有市中心大。
而且,日本便利店最近幾年的小菜和快餐質量不斷上升,熱鬧的市中心人群,為了減少與人的接觸時間,直接在便利店買外帶食品的也更多。
但是最重要的是,最近5年的業績上吉野家也是一直保持低利潤率。吉野家過去五年的平均營業利潤率僅1%多一點,不及松屋食品控股4%的水平。吉野家這幾年的運營成本一直較高。
數據顯示,最近3年,吉野家的固定費用(職工薪水、租金、折舊費用等)與可變費用(小時工薪水、食品相關費用等)比率平均為97%,高於相同條件下計算的松屋食品控股(91%)和主要上市餐飲業(約90%)的平均值。
這幾家牛肉飯你喜歡哪一家?
餐營業周轉周期僅半年不到
新冠也檢測了各行業的資金循環周期,日經有數據顯示,應對疫情不振,餐飲業頂多能撐0.47年,住宿行業0.56年,醫療和福利0.75年,出現資金周轉不靈,這些行業會受到滅絕性災難。
且吃且珍惜,搞不好哪天連一碗熱乎的蓋飯和味增湯都吃不上了。老闆給我來一份餃子配飯打包帶走。(第一次在日本吃餃子配飯很是震驚,是的,日本的餃子是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