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快餐業的海底撈,能否複製過往的成功,拿下市場的口碑呢?

2020-12-16 貝果財經

最近一家主打性價比的麵館——十八汆成了網紅,炎熱的夏天,一碗麻辣涼麵僅9.9元。各種小涼菜、甜點不過四五塊錢,一杯飲料10元,一頓飯吃下來也就二三十元。想吃什麼自助取餐,自助結帳。

在這家網紅餐廳,全部工作人員也就5-6個人,後廚由一人負責煮麵。中午時分,客流量很大,但顧客等候的時間並不算太長。疫情期間,餐桌被隔成了單人桌,食客們都是一人一桌,吃完飯把餐盤放回指定回收處,頗有在食堂吃自助餐的感覺,尖峰時段翻臺率很高。

工商信息顯示,十八汆是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十八汆是海底撈的全資子公司。

《商學院》記者聯繫海底撈品牌公關部,對方表示:「麵館是公司員工自己報的創業項目,公司樂見其成。這是一種嘗試,目前還都在摸索階段。」

餐飲巨頭為何從正餐賽道進入快餐賽道呢?

勺子課堂創始人兼CEO宋宣告訴《商學院》記者:

這個背後其實是有一個邏輯叫做性價比餐飲,是疫情之後的一個最大的賽道。因為餐飲行業當中最大的賽道其實還是快餐。在這種情況之下,那麼其實快餐更容易被人選擇。

十八汆並不是海底撈第一次試水快餐賽道,此前還創立過子品牌U鼎冒菜。這次由員工內部創業開的麵館,也並非疫情之下才開出來的新品牌,而是巨頭在快餐賽道的一個新嘗試,背後的邏輯是性價比餐廳。餐飲行業當中最大的賽道就是快餐,疫情之下大家消費更謹慎,而快餐在餐飲業中佔比非常高,更容易被選擇。

十八汆麵館官方微信介紹,這裡所有食材均來自「蜀海供應鏈」。蜀海目前服務了包括海底撈在內的很多大商家,但對於中小商家來說,價格相對偏 貴 ,通過十八汆的嘗試,海底撈希望向外界證明,在極低的客單價,蜀海依然可以給商家帶來比較好的效率和效益。

實際上在整個的餐飲行業內,有兩個比較明顯的趨勢,一個會逐漸出現極致服務的堂食和高更高效的後廚。

快餐業並非把服務變沒,而是變得有一定服務,把環境變得更好,「便利店+餐飲」和外賣的模式正在替代效率化的快餐;而後廚是典型的成本中心,把熟制加工過程、粗加工的過程挪出一線門店是趨勢。

目前,十八汆在北京僅有酒仙橋一家門店,主打性價比、自助服務的這碗「講究的面」,能如海底撈火鍋般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嗎?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進軍快餐業 首家快餐廳「十八汆」落地北京酒仙橋
    據職業餐飲網消息稱,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正式進軍快餐業,旗下首家快餐廳「十八汆」(cuan一聲)麵館開業,選址於北京酒仙橋!十八汆公司的股東為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是海底撈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 大喜屋IPO:如何複製海底撈的成功?
    而在港股市場,餐飲股也備受追捧,前陣子九毛九上市打新盛況空前,更早前的海底撈登陸港股後股價不斷攀升…… 如今,作為香港日式放題料理龍頭的大喜屋已經通過聆訊,將於1月24日—2月4日開始招股,正式衝刺IPO。大喜屋會否再度引爆投資者打新熱情,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頂天立地不如鋪天蓋地,海底撈進軍快餐市場
    餐飲市場是高度分散的,海底撈市場份額僅為2%左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擴張迅速,盈利能力穩定  2018下半年公司同店銷售增長了6%,同期肯德基增長2%、麥當勞增長約4.7%、呷哺呷哺增長2%,海底撈的表現要優於同行。  海底撈在2018年新開了接近200家門店,截至2018年末共擁有466家餐廳。
  • 海底撈正式進軍韓國 首爾首家門店10月20日正式營業
    一向以極致服務聞名的四川餐飲火鍋品牌「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不僅在國內開得風生水起,近年來還走出了海外,向美國和新加坡拓展,如今,又正式進軍韓國。,加上海底撈新加坡店,其共擁有直營門店多達100家。
  • 從6張桌椅到500家連鎖店,它能否複製海底撈資本市場奇蹟?
    地域美食能否再次破圈,複製海底撈走向全國的資本模式? 2014年,九毛九加速擴張,進入了武漢和南京市場。從2013年至2015年,九毛九的店鋪數量從55家增長到143家。
  • 張勇:海底撈提供「地球人拒絕不了」的服務
    其實地球人都很清楚,那就是海底撈成功的法寶「服務」。上述網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說:「本來火鍋送餐服務只是一些人開玩笑的構想,但沒想到海底撈卻將這一想法變成了現實,而且服務和店裡一樣好。」  在將自家的火鍋成功打入用戶的餐廳後,海底撈又有了新的計劃———讓海底撈的火鍋佔領美國人的餐桌。  今年五月,海底撈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被媒體曝光。
  • 海底撈明年美國開店 人均消費定位50美元內
    海底撈決定走出國門了。昨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海底撈明年將在美國開出兩家店,在新加坡開出兩家店,其中一家已經籤約。這家在國內市場靠服務名聲大振的中式火鍋餐飲店,能否克服文化、消費市場等各方面的國別差異,將其成功複製到海外市場?
  • 海底撈進軍香港,這個時機怎麼樣?
    據媒體報導,海底撈集團計劃今年進軍香港市場,現已經在香港旺角地區尋得一間店鋪,並進入合同談判階段。海底撈集團表示,若是合同順利,海底撈集團在港首家旗艦店或將於3個月後試運營。 國內增長放緩,海底撈開拓其他市場 海底撈自2012年在新加坡開設第一家海外分店以來,現陸續在已美國、韓國等開設了8家海外店。
  • 客單價75元的「太二酸菜魚」急速開店:九毛九IPO能否複製海底撈
    不過,餐飲市場競爭一向激烈,酸菜魚等大眾化品類更是對手雲集,激進的擴張策略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數。二次IPO,利潤增速超海底撈早在今年8月28日,九毛九餐飲集團就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香港主板IPO上市。此前,九毛九曾嘗試在A股申請上市,但未能如願。2016年,九毛九曾向中國證監會遞交A股上市申請。
  • 海底撈要進軍香港市場了? 2017年內地重點拓展近40個城市
    據了解,火鍋界傳奇的海底撈,誕生於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於一體的大型直營連鎖企業。其此前公布的資料顯示,2013年-2015年三年中,四川海底撈集團總收入分別為43.5億元、49.9億元和50.85億元。   那麼,海底撈進軍香港餐飲市場,會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 《秘密森林》預告曝光,裴鬥娜曹承佑能否複製《信號》的成功?
    去年,tvN推出的《信號》收穫了高口碑,豆瓣上有7萬人評價,評分9.1,故事設定是讓不同時代的刑警通過一部無線電對講機對話來破案。而新劇《秘密森林》則是把推動劇情發展的矛盾內部化,設置成了警察破案與檢察官內部反腐兩條線並行。曹承佑在劇中飾演了一個正直的檢察官黃時牧。這個角色十分聰明,但是因為童年時的一場腦手術失去了所有的情感感知能力,因此傾向於依靠理性推理來判斷世界。
  • 海底撈的「另類」商業經,全靠年輕人!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帶她去海底撈。如果你討厭某個人,那就帶她去海底撈過生日吧。之前經常看到這樣惡搞海底撈的段子,但似乎笑話越多,海底撈的曝光率就越高。以「極致服務」為亮點,海底撈已成為一個服務貼心的火鍋市場。
  • 依靠「湊湊」挑戰海底撈,呷哺呷哺能夠轉型成功嗎?
    隨著海底撈即將在港上市,火鍋界掀起一片譁然。呷哺呷哺(00520-HK)身為「全國火鍋連鎖第一股」自然而然的被市場拿來與海底撈做比較。面對海底撈的強勢來襲,呷哺呷哺又會採取怎樣的發展戰略?面對中高端人群定位的海底撈如此火爆,讓一直秉承著「廉價快捷」理念的呷哺呷哺倍感壓力。同時,這也是「湊湊」誕生的原因,彌補呷哺呷哺在中高端市場的空白。就目前來看,市場上主流的火鍋品牌呷哺呷哺人均消費在50元左右,海底撈在100元左右。
  • 海底撈「決戰」火鍋之都重慶大獲成功 到底做了哪些準備?
    海底撈無法進入重慶的傳言不攻自破!   從不被看好到大排長隊,海底撈做了什麼讓重慶人紛紛叫好呢?   海底撈口味是否會水土不服?   海底撈開業以前,受到的最大質疑就是口味,很多人認為海底撈的辣是不能被重慶本地人接受的。
  • 海底撈、盒馬……大牌加速進軍!2020市場迎來大爆發?
    我們以業內兩大龍頭海底撈和盒馬先生舉例:日前,海底撈在海底撈App等多個電商平臺上推出了自家的系列半成品菜「開飯了」。目前,暫限北京地區購買,後續隨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深圳、廣州、上海和西安也將於3月陸續上市。「開飯了」系列產品總共包括12道菜,4種湯,食材已預先做熟,消費者加熱3-5分鐘即可食用。
  • 中國手機能否拿下日本市場
    原創: 亞通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前幾天,小米手機在東京舉行了一次發布會,宣布小米手機要進軍日本市場。這一場發布會,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高度關注,當天晚上,日本多家電視臺報導了中國小米手機要打入日本市場的消息。
  • 另尋增長點 海底撈再發力飲品
    火鍋品牌海底撈再次瞄準飲品生意。近日,海底撈推出了多款茶飲產品,目前覆蓋了全國多個城市的部分門店。從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的情況來看,海底撈正在將多款不同的飲品分別投放在不同的門店進行售賣。從海底撈啤酒到推出「火鍋伴侶」乳酸菌飲品,海底撈一直在放大「飲」的角色。
  • 海底撈:撈金中國市場,養肥新加坡銀行的吃裡爬外
    海底撈其實不過是一個統一標準的產品,如同肯德基、麥當勞,到哪裡都可以很快複製,統一的標準意味著沒有特色,才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服務,沒想到人們依然趨之若鶩。早在開業之前,海底撈就是眾多餐飲業裡叫苦叫得最醜陋的,那叫聲像極了養豬場沒吃飽的豬,慘叫連連,振聾發聵。海底撈的漲價很快被消費者聲討,事情很快發酵到網絡上,海底撈的回應是:我也沒辦法,生存需要。豬就是豬,自己能吃飽就可以。後來市場部介入此事,不然現在的海底撈都得改叫吃人火鍋。
  • 【開店】海底撈接手俏江南臺北三年前舊址,挑戰以服務著稱的臺灣餐飲
     提示:點擊上方"餐飲大師傅"↑↑↑可關注海底撈進軍臺灣市場第一站選擇了就在臺北最繁華的信義商圈、三年前俏江南的原址,9月14日已經試營業了。記者被告知,前兩日電話開放預訂,現在一周之內全被訂滿,到21日才有訂位。  對於開業的火爆,臺北海底撈客戶經理康靜說出乎預料,餐廳一共有217個位子,試營業期間只開放了一半餐位。康靜是四川姑娘,在海底撈工作了七八年。臺北海底撈基本招收的是本地員工,並且先後送了六七批將近30多位臺灣年輕人到深圳海底撈南山店受訓三個月。在應對當地媒體圍觀採訪時,康靜顯得並不適應。
  • 雙12做5折,口碑、支付寶拼命,為何肯德基、海底撈們還主動加入
    可即便有高折扣要求,依然有100多萬商家主動參與口碑的雙12大戰,其中不乏海底撈、肯德基、星巴克、家樂福等大牌。有它們壓陣,雙12,剁手黨才會動力不減,熱情爆燃。其實,在此以前,這些大牌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總不是那麼爽利,它們就怕賠本賺吆喝,最後還給他人做了嫁衣,畢竟,在商言商,利字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