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鄭婷婷 黃興利 北京報導
中式快餐品牌「九毛九」將在1月15日赴港上市的消息傳出後,業界期待著下一個海底撈的出現。就在今年10月份,海底撈上市一年後股價漲幅便超過100%,以往較冷門的中餐股開始進入投資者視線。
擁有九毛九、太二酸菜魚等多個知名餐飲品牌的九毛九集團,預計2020年1月15日在港交所上市。九毛九預計,上市後將大力擴張「太二酸菜魚」和「九毛九」等門店,以實現穩定增長。不過,餐飲市場競爭一向激烈,酸菜魚等大眾化品類更是對手雲集,激進的擴張策略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數。
二次IPO,利潤增速超海底撈
早在今年8月28日,九毛九餐飲集團就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香港主板IPO上市。此前,九毛九曾嘗試在A股申請上市,但未能如願。2016年,九毛九曾向中國證監會遞交A股上市申請。2018年,由於整體A股審查流程延長並且上市時間表不確定,九毛九撤回A股上市申請。
有分析指出,九毛九衝擊A股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藉助資本過度擴張,財務狀況不佳。這是因為2013年至2015年,九毛九淨利潤分別為2766萬元、4390萬元和3105萬元,2014年和2015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8.68%和-29.26%。
內地中餐企業陸續出現IPO的跡象的原因之一在於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的快速增長市場總收入從2014年28925億元增至2018年42716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10.2%。不過,雖然目前港股的餐飲公司已超過40家,但普遍市值較小,100億市值以上的只有海底撈、呷哺呷哺、大家樂集團。A股的餐飲公司,主要有廣州酒家、全聚德、ST雲網(曾用名:湘鄂情)。
「中國的餐飲企業上市比較難,而且都比較晚,難以做大,至今都沒有改變這種狀況。一直以來,都有餐飲公司衝擊A股、港股IPO,但很多企業最後都撐不住。主要原因是餐飲行業的天花板很低,市場競爭和行業波動的風險較大,這些企業去上市面臨的審核會更加嚴苛。相對來說資本市場會更青睞高新科技、生物醫藥等門檻較高、更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格隆匯行業研究員林圓圓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據悉,九毛九集團成立於2005年,定位為中式快時尚餐飲品牌。集團創始人和控股股東是管毅宏,持有61.4445%的股份。一旦九毛九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管毅宏也將身價暴漲。
九毛九共經營5個自營的品牌,包括以西北菜係為主的品牌「九毛九」餐廳147間;以老罈子酸菜魚為主的品牌「太二」餐廳98間;2顆雞蛋煎餅餐廳22間、慫餐廳1間、那未大叔是大廚餐廳1間,以及加盟模式下的41間2顆雞蛋煎餅餐廳,共有269家餐廳。
目前,「九毛九」和「太二」是九毛九集團的主力品牌,總收入超過98%。招股書顯示,九毛九集團2019年上半年營收12.37億,同比增長41.9%;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87.5%,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11.64億元、14.69億元、18.93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8年,「九毛九」在中國西北菜餐廳排名第2,「太二」在中國所有酸菜魚餐廳中排名第1。
此外,九毛九的門店數量從2018年的241家增長到2019上半年的297 家,增速高達 50%。華南市場門店佔比 78.1%。九毛九品牌和太二酸菜魚的客單價也分別從2018年的53元、72元提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56元、75元。在林圓圓看來,九毛九的業績成長性很好,港股餐飲龍頭海底撈在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速為40.9%。
「但我們要客觀看待這樣的增速。2018年公司的利潤比2019年較低,一部分的原因是2018年下半年鱸魚價格波動造成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增加、員工成本增加等。其次,是得益於餐廳數量的快速增長、客單價和同店銷售提升。不過,這樣的盈利增長速度是否可持續,靠什麼來實現可持續,是我們要思考的。」林圓圓表示。
「太二」門店猛擴張
在九毛九集團所有品牌中,雖然九毛九營收佔比最高,但太二酸菜魚收入增速最快。僅2019年上半年,九毛九營收達6.83億元,同比增長5.8%,營收佔整體比重達55.21%;太二營收達5.38億元,同比巨幅增長146%,營收佔整體比重為43.38%。
九毛九表示,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公司會將業務滲透到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和周邊城市等新興市場。2020年及2021年分別開設18家及20家九毛九餐廳;80家及100家太二餐廳。可見,未來的發展重點在「太二酸菜魚」。
美團點評《2018酸菜魚市場發展報告》指出,酸菜魚品類仍然處於高增速的爆發期。2018年全年增長率為63.6%,酸菜魚品類移動端搜索次數在2018年已超過黃燜雞,並遠高於同為川菜單品的水煮魚。
雖然酸菜魚品類熱度居高不下,但競爭對手並不少,目前除了「太二」,市場上還有「魚你在一起」「九鍋一堂」以及「嚴廚老壇酸菜魚」等多個同類品牌,其中,「魚你在一起」門店數已超過200家,遠超太二的98家。在客單價方面,有報導顯示,其客單價控制在35元左右。九毛九若成功上市,仍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
關於未來下沉市場發展規劃以及九毛九集團的競爭力等問題,九毛九相關人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暫不接受媒體採訪,關於上市還有很多不確定的細節,沒到敲鐘那一刻都不確定,具體關於未來規劃的問題以後會有公開活動公布。
根據招股書,2016至2019年6月30日,來自太二的收入佔比由5.8%增至43.5%,九毛九的收入佔比由93.8%降至55.2%。九毛九翻座率維持約2.4次/天,太二的翻座率維持約4.9次/一天,兩個核心品牌的主要市場均在華南地區,截至2019年8月20日在華南地區總共有177家店,但在華中及華東、西部和華北地區,總共僅有66家店,未來擴店選區或遇地區口味差異的風險。
相比之下,已在港股上市的海底撈2018年的整體翻臺率為5次/天,新店的翻臺率僅為4.5次/天,二線城市能達到5.3次/天。「太二酸菜魚」的營運水平與海底撈相差無幾。
「太二的開店速度、翻座率是行業鼎盛時期創下的,行業增速未來有可能會逐漸放緩,經營利潤、餐飲回本時間都會大打折扣,開店速度自然會受到影響;九毛九主要往北方擴張,這些地方同類競品會更多。相對而言,「太二酸菜魚」同質性嚴重,品牌知名度尚未打開,資金回籠得不到保障,最終影響店效和開店速度;要快速複製,最需要跟上的是管理能力(供應鏈、員工等等),在這些方面九毛九公司或許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核心競爭力。」林圓圓對記者分析道。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