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五行模式及其在《傷寒論》中的應用

2021-01-09 行止語默

「河圖」據傳為上古伏羲時代由龍馬背負出自黃河,故名。《周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公諸於世,應該始自宋。宋代道士陳摶,首次將河圖與洛書、先天圖、太極圖一起公諸於世,並由此而引出一場近千年的圖書之爭。信圖書為古傳者有之,疑之為後人偽作者亦有之,信之者與疑之者的千年論戰,止於1977年安徽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文物「太乙九宮佔盤」。此圖與《靈樞·九宮八風篇》首圖完全一致,小圓盤的刻畫則與河圖洛書完全相符。這一出土文物在結束了一場千年論戰的同時,同時也證明了《內經》對於河圖洛書必有取則,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取則才形成了所謂的河圖五行模式。

河圖五行模式的主要內容

其實河圖就是五行在紙面上的點數化表達。這裡說的數是五行的生成數,五行的生數與五行的排列次序有關,古籍中涉及五行次序的有很多,幾乎沒有相一致的。最早五行次序見於《尚書·洪範》,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這是現在可以見到的最早的五行次序。這一次序就是五行的生數,於是水生數一,火生數二,木生數三,金生數四,土生數五。後來又在生數的基礎上各加五而成各行之成數。同時古人對數字又有奇數為陽也為天數,偶數為陰也為地數的分法。將五行的天地生成之數按五行方位平鋪於紙上即是一張河圖。

我們所說河圖五行模式,指的是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將多方面的內容分類比附到五行,並複合到河圖之上而形成的一種五行模式。河圖五行模式主要內容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河圖五行模式中,土居中控四方,木火金水分居東南西北;其二,土王四季,木火金水分別配屬春夏秋冬;其三,以上兩方面內容是河圖五行的根基,並由此形成了中土為樞紐、為太極,水火南北(上下)交濟,木金東西(左右)迴環之態勢。在配屬五臟後,就形成了心上腎下、左肝右肺、脾居於中為一身之本的四時五臟體系。此種五行模式在《內經》中的運用相較五行的生克模式似乎更為廣泛。河圖五行模式,不僅在《內經》中被廣泛採用,對後世醫家的影響亦是相當深遠。

河圖五行模式的太極陰陽內涵

雖然我們在這裡主要是要討論河圖五行,然而事實是我們是無法脫開陰陽的,陰陽與五行本來是兩個起源不同的學說,至鄒衍將陰陽與五行融合到了一起。在《內經》也受到其影響,往往陰陽五行合論,如《陰陽應象大論》所涉內容既有陰陽,又有五行。馬蒔作出如此的解釋:「自太極而分為陰陽,陰陽分而為五行,故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馬蒔的這一解釋其實正體現了河圖五行模式蘊有太極陰陽之理的深刻內涵,我們可以藉助來知德的太極河圖(圖一)以理解。

圖一

在這一圖中實際上體現的的就是《周易·易傳》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過程。中間的小圓可看作是無極所生之太極,圍繞中心小圓流轉的一黑一白表示陰陽二氣的對待流行,亦即太極生兩儀。以河圖五行言之,則中土居中為太極、為中樞,外四行表陰陽二氣的對待流行。此圖中陽氣生於水、長於木、盛於火、消於金,陰氣生於火、長於金、盛於水、消於木。陰陽二氣盛於水火,故水火為陰陽徵兆,水為陰,火為陽,水中一陽為人身之陽之根,火中之一陰為人身陰之根,水借陽而上濟真陰,火借陰而下助元陽,水上火下而水火既濟。陰陽二氣消長於金木,故金木為陰陽二氣生成終始,木為陰中之陽,自水而升,體陰用陽,金為陽中之陰,自火而降,體陽用陰,人身水火之既濟有賴於木升金降。

河圖五行模式與《傷寒雜病論》

河圖五行是一種高度集合的五行模式,意涵十分的豐富,如河圖五行模式中,就有「四象五行皆籍土」的說法。所謂四象(或作四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會說左青龍(東)、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後玄武(北)來表示,並與五行在方位(東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應。

從《傷寒論》所載醫方名稱來看,如大小青龍湯、白虎湯、玄武湯,其受河圖五行模式的影響是沒有疑問的。這種判斷從《輔行訣》中的一些文字亦可以加以佐證,如其書中曰:「青龍者,宣發之方,麻黃為主;白虎者,收鎮之方,石膏為主;朱鳥者清滋之方,雞子黃為主;玄武者,溫滲之方,附子為主。」又言:「交互金木,既濟水火。」就此來看這就是明白無誤的河圖五行模式。而此書又言「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4]比較兩書所載諸方,也可說大同小異,應該是本出一家,這也足可證明《傷寒論》受到河圖五行模式的影響。

另外從仲景書中的一些內容,亦可以明白的看出其對於河圖五行模式的採用,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中說:「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這一觀點說明的脾胃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明白的看出以脾胃為本的觀點,這一說法與《內經》中土王四季的看法是一脈相承的。仲景以脾胃為本的觀點還不僅於此,如仲景在辨病別證時,非常重視脾胃,傷寒論中在各經的辨證中,時時以保胃氣為其要務,認為胃氣直接關係著人體正氣的強弱,決定病變的轉歸,在辨病的整個過程,無不以胃氣的盛衰來把握病情,作為辨病機、定治則、決預後的重要依據。在六經的傳變上,仲景認為亦與脾胃元氣的強弱有著重要的關係。

如果我們細細觀察《傷寒論》諸方,我們不難發現仲景之方處處以脾胃為本,處處以脾胃為陰陽之樞,從後世應用廣泛的桂枝湯,小柴胡湯等方劑我們或可一窺究竟。桂枝湯中,桂枝辛溫發散助陽,芍藥苦平收降助陰,二者相伍實有調和營衛、陰陽之功,而方中生薑、大棗、甘草,實為脾胃要藥,且方後註明「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實亦助脾胃之法。又如小柴胡湯中,柴胡入肝輕清升散,實有舉陰之力,黃芩入肺清肅降熱,二者相伍則可使陰昇陽降、內外宣通,氣機條暢,半夏、人參、甘草、生薑、大棗,調理脾胃之意可見。兩方中脾胃為陰陽二氣之本、之樞的意思應該是很明顯的,至於陰陽二氣有賴於木升金降,似乎亦可從其用藥中看到一些端倪。

我們知道在河圖五行模式中,陰陽升降於木金,木為青龍主宣發,金為白虎主肅降。以此觀《傷寒論》中大小青龍、白虎湯頗為合拍。水為真武為陰極生陽、降已而升之地,以此觀之,治水之法,法當溫滲,而真武湯之意亦確實如此。且以上諸方對脾胃的重視人所共知,其原因就在於仲景對於河圖五行模式的採用

以上對於仲景之學的研究,雖屬管窺,但已經足以證明仲景對於河圖五行模式的採用。如果我們能夠正視河圖五行模式,並在研究和學習《傷寒雜病論》中加以運用,我想一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或使我們更加接近仲景本意。

相關焦點

  • 知識小科普:五行的源起以及應用
    《黃帝內經》為了滿足構建生命科學知識體系的需要,將「五行生剋等價思維模型」,結合具體內容,改造為多種五行結構模型:如《素問·太陰陽明論》論「脾病而四肢不用」的發病機理時,構建了「中土五行思維模型」(也可稱為「重土」);《素問·靈蘭秘典論》為了論證五臟六腑機能配合關係,強調心為主導的觀念時,構建了「中火五行思維模型」(也稱「重火」);《素問》的《咳論》《痿論》,
  • 《輔行訣》的出土,解開了《傷寒論》中「陽旦湯」之謎
    《傷寒論》在論述傷寒誤服桂枝湯致變證及隨證施治之法時曾自設問答,從而引出了「陽旦」證。「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攣而譫語,……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幹,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故知病可愈」。
  • 河圖洛書隨筆
    《易傳·繫辭》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在中國人的歷史記憶中,河圖洛書是與聖人之修相連,與高維空間,天界、龍馬等有著隱約的密切聯繫。 一 河圖洛書之同異看見幾學群中,指導老師對河洛這樣解釋:「在五數為戊陽土,十乃己陰土。中空之五,乃先天之數。
  • 傷寒論--傷寒例全文原文翻譯
    歷代醫家對《傷寒例》之爭《傷寒例》在宋本《傷寒論》中放於六經之首,《金匱玉函經》中不載。明以前醫家在引用《傷寒例》內容時或冠以仲景雲或冠以叔和雲。如《千金要方》有:「王叔和曰: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傷寒總病論》中說:「王叔和云: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
  • 《傷寒論》六經非《內經》六經
    其實,《傷寒論》和《內經》屬於兩個不同的醫學流派、理論體系。因《傷寒論》序文中有「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這一內容,故歷代諸多醫家認為《傷寒論》的理論來源於內經,但歷來醫家以內經釋傷寒,越解越難明。晉代皇甫謐指出:仲景論廣《湯液經》而成《傷寒論》。
  • 宇宙魔方,河圖洛書
    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為風為氣,地之形為龍為水,故為風水。乃天星之運,地形之氣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納天地五行之氣也。河圖定五行先天之位,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間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圖五行相生,乃萬物相生之理也。
  • 論八宅風水選樓用法與河圖洛書的關係
    以樓層的層數作為五行的特徵進行形象描述。二,搭配運用十二地支的方法: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分別對應五行中的水土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來進行生克樓層五行的形象描述。蘭溪諸葛八卦村河圖洛書與八宅運用方法中的關係:一,樓層所屬五行關係實際運用於河圖原始靜態特徵時的方位:
  • 我眼中的傷寒論三
    傷寒論全文太陽證佔篇幅幾乎一半,原因在於傷寒論主要探討的六淫之邪犯表而引起的各類本證,兼證和並證。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太陽。傷寒論和後世醫家對太陽證有很多研究,對於太陽經本證,一般採用下列方劑,再通過兼證加減。一,太陽傷寒證,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身痛,欲嘔逆,脈陰陽俱緊者,麻黃湯主之。二,太陽中風證,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桂枝湯主之。三,太陽夾溼證,除了太陽基本症狀外,見身重及其他溼證見證的,如煩渴等,九味羌活湯主之。
  • 河圖洛書——上古星圖,宇宙魔方.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 宇宙魔方,河圖洛書,無字天書的真實秘密在此!
    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為風為氣,地之形為龍為水,故為風水。乃天星之運,地形之氣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納天地五行之氣也。河圖定五行先天之位,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間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圖五行相生,乃萬物相生之理也。
  • 如何認識《傷寒論》之厥逆證?
    《傷寒論》認為的厥逆證,皆以手足厥冷為共有症狀,而陰陽氣不相順接,則是各種厥證的共同病機,不論何種病證,凡陰陽失去平衡,表裡之氣不能協調、貫通,便會產生厥逆。從病因病機上劃分,可有如下厥逆證:陰陽兩虛證,誤發其汗,致陽氣更虛,不能四布而厥,治以溫中扶陽,方用甘草乾薑湯,重在溫復中焦陽氣,中陽得復,則陽能四布而厥自愈。陰寒內盛,陽氣大衰,治以回陽救逆,方用四逆湯。
  • 《傷寒論》:辨析煩躁可以判斷疾病的傳變和預後,更能指導用藥
    《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心中鬱熱不安為煩,手足擾動不寧為躁」。《傷寒論》中有論煩者,有論躁者,有煩躁並論者,還有論躁煩者與煩躁欲死者。其辨證論治又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不同,而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不同的表現形式,代表著不同的病因和病機,論治方法也不盡相同。
  • 值得研究:傷寒與金匱中的脈象
    《金匱要略》中記載遲脈18次。屬虛寒者9次,屬實邪阻滯者7次(其中實熱2次,寒實4次,寒熱難定者1次),另有1次為虛實夾雜,1次為熱退身涼,虛寒證略於〈〈傷寒論〉〉,但未超過半數。五、弦脈,《傷寒論》中記載的弦脈只有8次。
  • 探析《傷寒論》欲解時,認識陰陽離合、兩儀三才、表裡絡屬
    經絡裡面的表裡絡屬、《傷寒論》裡面的六經病,你是不是有點理解了?註:大家學陰陽的時候,往往容易受西方思維文化的「非此即彼」所影響,因此就會覺得陰陽學說很難理解,甚至產生誤區;其實在中醫文化裡面,陰陽是一體的,兩者的特性雖然有區別,其劃分的區域也具有一定的對立性,但這種對立性是建立在「一體性」的基礎上的。
  • 五行山牆是什麼鬼?@扒一扒電影《八卦風雲之河圖》裡你不知道的...
    (神秘千年八卦古村的來由·電影【八卦風雲之河圖】預告片)河圖、洛書是中華文明之根,由此衍生出的易經八卦是華夏文明之源而八卦村則是基於中華八卦文化在建築應用上的瑰寶。(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黎槎八卦村,廣東省十大古村落之一)炎黃先民自上古時代在拓野開荒聚居時就形成了八卦村落的雛形——村中各家各戶,面面相對,背背相依,巷道縱橫,有如迷宮,有效地抵禦了野獸和外敵的侵害,無論從安全角度還是建築美學角度或是使用角度
  • 六十甲子納音五行原來是這樣計算得出的——以後不背也知道啥命了
    據《易隱》《易冒》等書記載,六十甲子納音最先只有五行,而沒有取象,即金只論金,火只論火,不說海中金還是劍鋒金,爐中火還是山下火,本來是沒有這個區別的。納音五行取象是後世發展起來的。據說,六十甲子納音五行原本來源於幹支的範圍先天數和大衍之數四十九(五十置一不用以象太極,實際只用四十九)。用大衍之數四十九減去某對幹支的範圍先天數相加之和,再連續除五(小於或等於五不除),剩下的小於五的餘數配以河圖五行數,該五行所生的五行,就是該對幹支的納音五行(怪不得說納音五行輩分小,正因為是正五行生出來的)。
  • 中國援助義大利中藥源自《傷寒論》,日本已搶註書中絕大部分古方
    #驚險蜜月旅遊地#最近這兩天,義大利很多街巷中唱響著中國的國歌很多人在猜測,中國援助義大利的醫療物資中有什麼?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介紹說:其中有兩副中藥中藥,連花清瘟和金花清感。這其中,尤其以連花清瘟最為著名,在中國古代諸多瘟疫襲來的時候,總有它的身影,金花清感藥方來自古方麻杏石甘湯,已經有近2000年歷史,記載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
  • 整理《易經》中河圖與十天幹之間的對應關係
    《河圖》是學習和研究易經最重要的基礎知識點。河圖與十天幹之間的關係?十天幹相合與《河圖》之間的聯繫?五行與八卦之間的關係,一直困擾著我。帶著這些問題,來開啟今天的《易經》學習之旅。河圖與天幹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易經》中河圖與十天幹之間的關係:一、河圖中圖像對應的數字關係
  • 薦書丨新型地理計算模式及其在雙評價中的應用
    薦書丨新型地理計算模式及其在雙評價中的應用 2020-04-11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藥是否能用於急救,《傷寒論》中這幾個方劑是最好的解釋
    筆者總結了《傷寒論》中的急救方劑,流傳了千年的古代先賢們的智慧的結晶,無不說明了中醫藥也能在急救方面貢獻力量。古代醫家的急救思想有別於現代,在那個遙遠的年代,缺乏各種檢查手段,沒有血常規、沒有心電圖、沒有CT,人們只能習慣用一些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去認識疾病,結合陰陽觀、辯證觀,取象比類,來實現急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