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業的名片——野柳地質公園

2021-02-07 圖看兩岸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攝影師 莊東威)

野柳風景區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攝影師 錢靜)

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攝影師 錢靜)

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接下來,在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造成野柳的奇巖怪石。(攝影師 錢靜)

野柳風景區分三大區:第一區仙女鞋、乳石、俏皮公主等,第二區豆腐巖、龍頭石等,第三區海蝕壺穴、海狗石、女王頭等。(攝影師 錢靜)

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巖所組成,海岬與海灣的形成是因軟弱的巖層被侵蝕後凹入形成海灣,而堅硬、抗蝕力強的巖石便相對突出形成海岬。(攝影師 鄧學輝)

野柳地區含有姜石景觀的巖層厚度大約在50公分左右,從海岬的東北端延伸到西南端,呈連續的帶狀分布;由於地層傾斜,在海岬東北段的海崖上以及海蝕平臺上都可以看到。(攝影師 鄧學輝)

巖層中含有不規則結核,當結核周圍較軟的質地經侵蝕後凹下,使得較硬的結核露出地表,接著再經風與海浪侵蝕,形成飽經風霜的粗糙外表。姜石表面縱橫交錯的紋路,則是當結核還深埋在地層中時,因地殼擠壓所造成的破裂面。因粗糙的外表,再加上灰中帶黃的色澤,與做菜用的老薑十分相似,所以稱做姜石。(攝影師 賈德斌)

單面山是指一翼坡度陡急、另一翼坡度較為和緩的山形。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地層被不等量抬升而形成的一種構造地形。野柳有兩座單面山,兩山之間由狹長的海蝕平臺相連,為區別起見,公園入口處附近的單面山以「大單面山」來稱呼,而位於岬角末端深入海中的單面山,則用當地人慣稱的「龜頭山」來區別。(攝影師 王從民)

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由於它的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攝影師 吳鵬)

在野柳尚未成立風景區時,有一隊臺灣大學的學生到這裡來郊遊;其中有一名叫張國權的學生,在海邊一塊大石上攝影時不慎失足墜海。當時在附近販賣東西的漁民林添禎,不顧天候惡劣,奮勇下海救人。經過一番掙扎,最後兩人還是不幸溺斃。林添禎捨身救人的故事傳開後,感動社會各界,並設立銅像以倡導林添禎的義勇事跡。(攝影師 朱增祥)

遠眺野柳岬時,它就像只烏龜般俯臥在海中,所以又稱為」野柳龜」。野柳早期為大陸帆船至基隆港貿易的必經航道,因海域險惡,經常發生船難。因此民間傳說昔日有烏龜精潛伏在海中作祟,玉皇大帝得知消息,便命仙女騎著大象,手持寶劍下凡收妖。仙女抵達野柳時,對著烏龜精大罵:你這野蠻的野柳龜,害人無數,我這寶劍一下,讓你不死也只剩半條命。烏龜精中刀後元氣大傷,之後每當天候惡劣時,野柳岬便會冒起一股白煙,村民看到便會說:半死的野柳龜又在喘息了。(攝影師 朱增祥)

野柳「瘋狗浪」。(攝影師 莊東威)

野柳「瘋狗浪」。(攝影師 莊東威)

——————————————

中國臺灣網圖片庫(pic.taiwan.cn)由中國臺灣網承建,致力於為媒體及攝影愛好者提供豐富而優質的圖片內容產品及專業服務。網站平臺採用先進的技術理念,分類詳盡實用,搜索簡明快捷,您可以快速準確地尋找到您所需要的圖片及新聞。同時,我們與多名優秀攝影師籤約,與臺灣、香港及國際知名圖庫合作,有良好的銷售平臺,可為您代理您的愛片。歡迎加入QQ群280415005與我們交流。

——————————————

相關焦點

  • 智庫解析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12月初我在臺灣,6日組委會安排我們參觀野柳地質公園(Yehliu Geopark),讓我有機會二十年後重遊勝地。野柳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野柳地質公園以其獨特的地形地貌吸引著遊客,號稱世界十大最美海岸之一。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2014-12-04 08:51:34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
  • 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7月19日上午,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雲臺山、野柳景區主要負責人代表雙方籤約,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調研員郭繼山,焦作市旅遊產業推廣團團長米紀文,臺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許晉睿出席籤約儀式並鑑籤。  雲臺山和野柳同為地質公園,在市場開發、保護地建設和發展等方面都有著成功的經驗。雙方締結為「姐妹公園」,對強化市場建設、促進交流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 焦作: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7月19日上午,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舉行。雲臺山地質公園與野柳地質公園締結為「姐妹公園」,這是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的重要成果。
  • 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2019年07月26日 13: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圖片來源:焦作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26日訊 7月19日上午,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
  • 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國劍通訊員程芳    7月19日上午,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這是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的重要成果。海峽兩岸旅行商及媒體代表百餘人見證了籤約儀式。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近日,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並開放夜間遊覽,讓遊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野柳石光。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乘上車子時天氣還可以,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狂風暴雨中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玩興大減,還要穿雨衣玩,雨傘根本沒用,經常是雨橫著過來了,被灌個落湯雞,有機會晴空萬裡的時候一定再來一次。這個就是景區大門,公園不大,隨便看看,1小時最多了,如果你慢慢欣賞慢慢體驗,應該也就2小時差不多了。
  • 臺灣野柳 不可錯過的地質奇觀
    (圖/來源於網絡)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造型各異其趣,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海天一色,最是令人心曠神怡;除了地質景觀,野柳亦是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寶庫。
  • 江西遊客臺北遇「女王」 野柳地質公園迎贛首發團
    在野柳地質公園,來自江西光大國旅的遊客在海岸線高呼:臺灣太美了。   透過野柳地質公園看臺灣海峽 走出野柳地質公園,到處都是購買臺灣特產的地方。   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據悉,位於臺北縣萬裡鄉的野柳地質公園為臺灣北部著名的地質公園。  導遊解說稱:萬裡鄉為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 臺灣的名片,著名的女王頭,這個地質公園的石頭是世界奇觀之一!
    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野柳地質公園是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位於臺灣島基隆西北方約15公裡處。這塊形狀像鯊魚的尾巴這些奇石是因為波浪侵蝕、巖石風化及海陸相對運動、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的影響乃生成罕見的地形、地質景觀。著名的女王頭,它堪稱臺灣旅遊業的名片。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因其頸部修長、線條優美,神態極像昂首靜坐的女王,因風、雨等自然現象的侵襲,女王頭預計會越來越細,不久就會斷掉了!
  • 祖國寶島臺灣行--野柳地質公園回眸
    我們又繼續乘車前往參觀著名的"野柳風景區",那是奇巖世界奇觀之一,因波浪侵蝕,巖石風化,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乃導致形成罕見的地形,如馳名中外的女王頭,仙女.   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造型各異其趣,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海天一色,最是令人心曠神怡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美景引客來
    4月5日,遊客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遊玩。; ; 臺灣新北市萬裡區的野柳地質公園以其奇特的海岸地質景觀和周圍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吸引眾多遊人前來參觀遊覽。 4月5日,遊客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遊玩。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獨特地質風貌令人心醉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獨特地質風貌令人心醉 2013年07月11日 08:13 來源:新華網臺灣頻道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夏雲)臺灣見聞之五——野柳公園:鬼斧神工地質地貌
    (夏雲圖文)臺灣面積不大,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風景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和特殊的地質景觀,其中以臺灣東北部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引人注目,在「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它超過了知名的玉山主峰和日月潭名列第一。
  • 野柳地質公園
    到臺灣後,第一個旅遊景點就是距離基隆市不遠的野柳地質公園。 因為對臺灣的不熟悉,所以整個行程全憑導遊安排,對景區的了解,除自己眼見外,也是全憑導遊的介紹。前往野柳地質公園的路上,導遊就問我們知道不知道去野柳主要看什麼?沒人回答。估計多數人和我一樣,皆因這趟旅遊才知道野柳這個名字。 經導遊介紹,我終於知道去野柳主要看什麼了。
  • 海洋地質奇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是一個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蘑菇)、姜石(食用姜)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了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加上周圍豐富的多元地貌,使野柳成為最具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景點。
  • 科學網—走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奇特的地質景觀形態各異的蕈狀石 去過臺灣的朋友,無不讚美野柳地質公園的神奇與美妙,它是臺灣北海岸的一顆耀眼明珠 野柳,不是樹木,而是臺灣一個漁港村莊, 距離基隆市約15公裡,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長約1.7公裡,其間最寬的地方不及300公尺。據臺灣導遊介紹,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
  • 臺灣十大地質景觀票選 野柳地質公園拔頭籌(組圖)
    臺灣十大地質景觀票選,野柳地質公園拔頭籌(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林務局」首屆「臺灣十大地景票選」歷經兩個多月網絡票選及專家評選,近日公布結果,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在91個票選名單中拔得頭籌。
  • 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的奇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變幻莫測。 新華社發   遊客在流光溢彩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遊覽拍照。新華社發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20日晚迎來奇妙一夜——在第一沙灘區的迷離光影中,600餘名島內外遊客斂聲屏氣,或坐或站,靜候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左手骨折傷愈復出後的「起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