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國鍍金的留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1-01-08 看鑑

#留學#曾幾何時,海外留學絕對是塊實打實的金字招牌,甚至於很多牛掰公司、高級職位,都把海外留學經歷的人當成香餑餑!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人家的科研能力、教學質量確實走在前面,跟著先進學,隨著先進走,這也是追求上進的一種表現。

曾經一度,「先進不先進,關鍵看留學!」坊間更有說法:「海龜上岸,土鱉完蛋!」

可是這幾年,人們突然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大批海歸回國參加公考。

有人就說了:海歸也來搶鐵飯碗,那當初又何苦費勁巴拉的出國呢?這是典型的內卷吧?

01

近現代的精英留學

說到留學,曾幾何時,中國才是留學的目的地。

著名的遣唐使,其實就是來中國學習先進的理念、制度和文化的。

可是,時光荏苒,當歷史的車輪來到近現代,曾經領先世界的中華文明,已經嚴重滯後於時代。

古老而輝煌的文明,與近現代世界的節奏格格不入。

在19世紀七十年代,在留學第一人——容閎的建議和曾國藩的主持下,中國人開始了向外留學。

這些被連哄帶騙弄出來的「天選之子」大都是10-16歲的孩子,留學期為15年。如果一切按照計劃,他們歸來時正值壯年,正好可以肩負起國之重任。

雖然這個留學行動一共只進行了4次,總共也只選派了120人,但他們中有22人考入了耶魯,其餘的則考入了哥倫比亞、麻省、哈佛等名校,成材率≈100%!

這些人中,有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有後來的內閣總理唐紹儀,還有北洋大學創始人蔡紹基,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真正的星光璀璨!

而到了20世紀初,大清帝國已經搖搖欲墜,可是中國留學事業卻正在進入另一次高峰。

因為庚子退賠!

得益於梁誠先生等人的堅持,清廷外交取得了罕見的勝利——美國的庚子退賠,而繼美國退賠之後,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俄羅斯等國也開始了退賠。

也正是這些庚子退賠的巨額款項成了國人留學的一大「引擎」——這些款項專款專用,只能用於教育事業。

比如清華大學最初就是一所留美預科學校。靠著這筆巨額款項,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一共派出了931名留學生。

需要說明的是,1870年那120名留學生,是容閎連哄帶騙湊夠的,而這931人,卻是真正憑實力考出來的!

他們之中,有梅貽琦、胡適、趙元任、竺可楨、徐志摩……

當然,除了官派留學和庚款留學,那些年,還有其他的留學方式。

魯迅先生,就是通過「洋學堂」考上的公費留學。

當然,那年月自費留學的也不在少數,畢竟,留洋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時尚!畢竟,連蔣介石、閻錫山等軍閥,都以留學經歷為榮!

值得一提的是1919-1920年間的留法勤工儉學,雖然僅僅2年,可是卻先後有20批1600多人赴法留學。

他們之中有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聶榮臻、錢三強、嚴濟慈、徐悲鴻、冼星海、巴金、錢鍾書、趙世炎、王若飛……這一長串名單,可就實打實的是新中國的脊梁了!

正是他們帶回了世界先進的文化、思想、知識,沒有清末民初的這些留學生,就沒有中國的近代化、現代化,甚至沒有新中國的誕生!

每讀及這段歷史,我們都會向先輩致敬!致敬偉大的留學時代!

02

再看如今留學的亂象

可是,當我們步入21世紀,中國的大門與外界幾乎無縫銜接,出國留學的門檻也越來越低:很多大學、實驗室,甚至中學,都與國外大學有直接或者間接地關聯。

而中國嚴酷的高考選拔,則讓那個很多留學機構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想讓你家孩子彎道超車嗎?想讓你家孩子不用苦逼地參加高考嗎?直接出國留學!

不得不說,這種終南捷徑式的誘惑對很多中國家長來說是致命的!

畢竟,不用參加高考,就可以獲得國外的學位,這種好事可不是天天有!

更何況,留學的目的地,基本都是歐美發達國家——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

但有一個前提——錢給夠!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金光閃閃」的海外學歷,那點錢算什麼!

於是,很多無法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學生,便走上了自費留學這條捷徑!

2012年的《非你莫屬》中,求職嘉賓劉俐俐就坦言自己出國的原因是——在國內,考不上好大學。

但,捷徑好走,成功——卻不易!

曾經出國深造的留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不但天賦異稟,而且刻苦求學。

就說偉人們在巴黎留學的那段時間,當時物質條件很差,無論開會、辦刊,統統擠在周總理在巴黎租住的一處小房間裡。

據說朱老總後來也去了巴黎,在周總理的寓所見到了鄧小平。

三個偉人在一起,正式談事情前,周總理先關心了鄧小平的身體,吃得怎樣,營養是否跟得上。(鄧小平跟周總理等人年齡相差懸殊,周總理是以老大哥的口吻關心小兄弟。)

他們吃的經常是麵包加白開水,連蔬菜也時有時無,工作忙碌,生活艱苦,而內心卻充滿希望。

唯有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歐美高校中「一夕成名天下驚!」

可是,很多走捷徑的學生,並沒有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學習的思維和方式,在國內是「玩兒」,出國還是「玩兒」!

更何況,這些所謂國外大學雖然號稱「一流」,但實際上水分很大!

甚至很多海外大學,根本就是中國人在海外辦的學校,這種學校外教基本沒有,教學質量就更別提了,即便出國,留學生在海外也是整天和中國人待在一起。

電視劇《歡樂頌》中王子文飾演的曲筱綃,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在國內就是霸道小公主,到了國外仍然是「吃喝玩樂」一條龍,幾年下來,不但知識一點沒學到,連口語都沒練會!

而曲筱綃這種現象,在留學生群體中並不鮮見。

更有很多國外學校本身都是「野雞大學」,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方鴻漸之流,所謂出國,不過是玩了兩年,最後杜撰一個「克萊登大學」的學歷。

而在現實中,中槍的就有打工皇帝——唐駿,他那張西太平洋大學文憑,堪稱現代版的「克萊登大學」。

簡單說,如今的留學生群體,已經不如曾經那樣光環滿身了。

與經歷了殘酷高考洗禮的國內學生相比,部分海歸的優勢也已經不太明顯,海歸群體甚至有「泯然眾人」的趨勢。

03

考公務員是不是「內卷」

在如今全面市場化運作的大潮下,很多企業、研究所,也正在逐步改變「海龜優先」的觀念——「有能者居之」!在很多崗位招聘中,海歸已經不佔優勢。

我們如今的公務員考試,面向的是全社會招聘,如果有能力的海歸能在工作崗位中,把自己學來的先進知識、經驗帶入到公務員工作之中,那麼,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時代潮流。

畢竟,所謂公務員,也不過是一個職業、一種個人選擇。海歸當公務員,也未必就是內卷!

再說了,參加公務員考試,你也得考上才行啊!

相關焦點

  • 8000中國留美學生被開除 網友:出國鍍金也得用點心
    還有網友稱出國鍍金也得用點心,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搞定一切。 8000中國留美學生被開除 網友:出國鍍金也得用點心 作為數據發布方的首席發展官,陳航在接受《留學》雜誌專訪時說,估算被明確開除的中國留美學生,佔留學生總數的3%左右,去年被開除的中國學生總數約有8000 人。這一數據並不包括無法畢業的中國留學生。
  • 英國小留學生「洄遊」,引發爭議,您會讓孩子從小出國嗎?
    近年來,留學熱度與日俱增,2017年的時候中國的留學生人數已經達到60萬人,2018年繼續快速增長到66.21萬元,其中非自費人員僅佔11%,也就是說接近9成的留學生是自費的,中國已經成為各國國際學生的最主要來源。現在國內出國留學的學生博士、碩士、本科、高中、初中、小學都大有人在,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國家化項目一定是備受家長青睞。
  • 許姓留學生事件,讓我們更多了解出國留學的好處
    許姓留學生事件發生已經快要三個月了,大家也一直在等待她的結果,雖然遲遲沒有動靜,但是大家對她越來越好奇,究竟她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如此的神秘莫測。同時對於留學大家也增長了很多的見識,許多富裕家庭送孩子出國苦心何在。
  • 乖乖女美國留學染上毒癮,出國留學那麼香?鍍金的風氣何時能止
    今年4月,國家包機從英國接回1.5萬名小學生,留學生年紀越來越小,隱藏的危害也越來越大。湖北十堰的李艾,19歲高中畢業被父母送出國留學,可當父母接她回家時,發現她已經染上毒癮並患有愛滋。出國留學有那麼香?鍍金的風氣何時能止?
  • 《眾神隕落》鍍金日食屬性怎麼樣 鍍金日食屬性分享
    導 讀 在《眾神隕落》這款動作冒險遊戲中有著非常多的傳奇裝備,鍍金日食是一把會造成火系傷害的傳奇長劍,會使命中的敵人爆炸並造成濺射傷害
  • 國外留學生李嘉欣,發現信用卡漏洞刷走2300萬,被發現後來怎麼樣
    曾經有一位在國外念書的大學生發現信用卡漏洞,刷走2300萬,被發現後無力償還,結果怎麼樣了呢?一、抓住餡餅這一個國外的留學生叫做李嘉欣,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中國的父母他們就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所以大部分比較好的孩子,他們都選擇中國而出國留學,他們所使用的卡一般是信用卡,信用卡是超額消費,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李嘉欣發現了自己信用卡的漏洞,
  • 為什麼國內很多人對出國留學的人員都充滿著惡意?
    學習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才也是會被很多地方搶著要的。我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學習,將來上一個好的大學,如果能夠出國上學,在一些地方人們會認為這家孩子有大出息了。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能夠出國留學鍍金,回國後一般都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 那些「吃大清飯,砸大清鍋」的清朝公派留學生們
    但他們都在各種機緣巧合下被清政府選中,獲得了公費出國的機會,這些人被稱為「公派留學生」。  按照清政府的想法,送這些人出國是為了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以服務於清朝的發展,正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但是這些留學生後來做的事卻讓清政府悔不當初。  這些本應在學習西方技術後回國建設大清的人,不僅不參與大清的建設,反而大部分人都參與了顛覆大清的革命,成為了大清的掘墓人。
  • 到底有沒有必要出國留學?出國留學之利弊分析
    2017年~2019年統計下來,出國留學人員每年穩定在60多萬。按照年齡段區分,有的從小學就送出去讀書,有的初中高中出去,在國外參加高考,也有的高中畢業後考取國外大學,還有的大學畢業後赴國外攻讀碩士、博士。基本上,目前出國留學已覆蓋所有求學的年齡段。
  • 那些大齡單身男,後來都怎麼樣了?
    還有一種男人由於自身原因,不得不單身,因為一直都遇不到那個合適的人。由於自身原因而不得不單身的男人,有時候挺享受單身的樂趣,但有時候又覺得如果有一個人陪伴在身邊是挺好的事情。而那些不得不選擇單身的男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呢?
  • 疫情期間,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怎麼樣?留學生透漏出實情
    疫情期間,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怎麼樣?留學生透漏出實情因為疫情的嚴重,各個國家對人員都進行了管控,很多留學生只能是留在國外,那麼疫情期間,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如何呢?留學生透露出實情,網友直言:這下你還會想要出國嗎?
  • 那些天天喝奶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天天喝奶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奶茶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不可缺的一部分。每天不來一杯奶茶,總感覺生活缺點啥。總之在強大的奶茶麵前,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任何一個點都可以當作喝奶茶的理由。雖然奶茶這麼善解人意,但是平時總有些反對奶茶的聲音。說奶茶不健康、糖分較高容易長胖等等。理論說的再多也不如實踐有說服力,我們先來看看經常很愛喝奶茶的周杰倫。
  • 外國教授評價中國留學生,直言「比想的還糟糕」,你怎麼看?
    文/安媽育兒日  百科上對於「留學生」的解釋是:在母國以外進行留學等活動的學生,泛指那些留居外國進行學習或者是研究的學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很多學生在國內完成了學業之後,也都比較傾向於想要出國留學,以此來提升自己,現實一點說就是「鍍金」。
  • 別人家都送孩子出國留學了!我們送還是不送?
    從北上廣深到內地三四線城市,都有許多家長把留學當作子女往上躍一個階層的渠道,以致中國有一支浩浩蕩蕩的留學大軍,2018年出國留學人數達66.21萬人,領跑全球,澳、英、美、新加坡、韓、日都出現了「中國班」。
  • 出國留學鍍金2年花費近百萬,找工作時卻傻了眼,回本遙遙無期
    很多人都知道找工作,學歷很重要。畢竟好的學歷就是一塊敲門磚,很多公司在招聘啟事中就有嚴格的學歷要求和限制,特別是一些好的大企業更是指明了只要高學歷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誌網站發表的一篇名為《留英中國學生對薪水預期「過高」》的文章中就曾指出,其實留學生回國以後找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優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留學不代表著它本身的能力強,有很多留學生甚至是因為考不上本國的研究生,所以才選擇了出國留學的道路。
  • 為讓兒子留學鍍金,杭州一對父母賣房拿兩百萬供兒子,如今後悔
    杭州一對夫妻,經濟條件並非十分出眾,但是他們為了給兒子鍍金,而選擇了留學,甚至不惜賣掉了房子,用賣房子的200萬供孩子讀書。值得深究出國留學曾經是賊有面子的一件事。如果你是一名留學生,人們的目光都包含著羨慕與敬仰:哇,知識分子中的頂級人士——海歸啊。但是,隨著國內留學趨勢的愈演愈烈,「海歸」跌下神壇,變得如同「海帶」一般,不再是人們敬仰的對象了。
  • 中國留學生命喪澳大利亞,其姨夫獲刑46年,四年後案件又迎新進展
    早些年的留學生幾乎都是肩負著家裡的希望出國念書的,因為他們的家人包括他們自己都認為,國外的教育比我們國家好。自他們出國讀書的那一天起,家裡人所做的事情基本就是圍繞著他們展開,家人都盼望他們可以早日完成學業,找到好的工作。
  • 那些買了泰拉蒙空氣淨化器的用戶,後來都用的怎麼樣了?
    那些買了泰拉蒙空氣淨化器的用戶,後來都用的怎麼樣了? 這個時代,一切都變得太快。曾經不可一世的蘋果,如今已然不再是那麼高高在上了。
  • 疫情期間堅持送孩子出國留學,「海歸熱」真的有那麼熱嗎
    一家子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出國完成學習,人力、財力沒少搭,並且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親戚朋友都勸他們不要去,到時候萬一感染就麻煩了,這對父母這樣解釋。他們說,在孩子十五歲的時候她曾去英國玩過,自從那一次後,孩子就深深愛上了英國這個國家。無論是環境還是氛圍都非常喜歡。
  • 山寨包出國「鍍金」專坑海淘族 警方智擒制假老闆搗毀小作坊
    (原標題:山寨包出國「鍍金」專坑海淘族 警方智擒制假老闆搗毀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