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媽育兒日
百科上對於「留學生」的解釋是:在母國以外進行留學等活動的學生,泛指那些留居外國進行學習或者是研究的學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很多學生在國內完成了學業之後,也都比較傾向於想要出國留學,以此來提升自己,現實一點說就是「鍍金」。
有一點我們不能否認,現在很多海外國家對比我們目前國內的情況,也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很多留學生也都是希望能夠通過留學的方式增強自身競爭力。
國外留學已成為「鍍金方式」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出國留學呢?主要原因就是出國留學回國之後,學生就像是被「鍍金」了一樣,也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在經過國外的深造之後,留學生們也都變成了海歸。也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人才」,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並不是所有留學生能成為人人口中的成功人士。
在眾多留學生當中能夠學生歸來的學生人數還是比較多的,能夠通過自己在國外學到的先進經驗、學識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是一件很值得稱讚的事情。
但也不能否認,在留學生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鍍金」而留學,真正學到的知識可能也並不多,這也是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
而最近,也有人翻出了一位外國教授在一檔訪問節目中提出:中國留學生可能比想像中的還要糟糕。
外國教授評價中國留學生,直言「比想的還糟糕」
過分依賴書本,沒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應該都知道,現在我們國家很多地區很多學校都在採用一種「應試」的教育模式,主要就是根據考試來教學生,而這種模式也會讓學生變得死板。
中國留學生在根本上還保留著原有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上過分依賴書本知識,對於任何知識都沒有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中國留學生當中很普遍。
學習能力很強,但是表達能力堪憂
中國留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不是以前的強,可能比很多發達國家、教育強國相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種學習能力可能相比較來說,也是一個劣勢。
這位外國教授提到,雖然說他們的學習能力都很強,但是很多留學生常常忽視了自我表達能力,缺少一種創新精神。在很多場所也很少會表達自己,所以這些學生的表達能力也不強。
存在混學歷的學生
在很多留學生的眼中,中國留學生非常的樸實也很好相處,在學習上也是格外用心,這一點是所有人都值得稱讚的事情。
但是在眾多留學生當中,也有一些是為了混學歷而留學的人,而且在很多國際名校當中也有這樣的情況,這一點也不利於中國留學生的整體發展。
勇於爭論、善於思考恰好是我們所缺失的
雖然說這位外國教授所說的這幾點是比較「扎心」的,但這也恰好說明了我們目前所接受的一種教育缺失。
很多人認為孩子能夠在中考、高考當中取得成功就萬事大吉了,但是大家恰恰忽略了孩子的想像力。在一開始,所有孩子都擁有很強的想像力,他們也善於思考善於爭辯。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善於想像的孩子變成了「小書呆子」。在學習上一切都以書本為重,為了各種考試而學習。
這也使得了很多學生失去了原有的想像力,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在「應試教育」的同時,也不要忽略的孩子的本心。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不要過分限制想像力
小孩子對於外界的事物是充滿著好奇心的,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上面也要注意,儘量讓孩子保持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之後,孩子們也會開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對於很多事物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作為大人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別去過多的限制,但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培養正確的三觀。
注重方式方法
在培養孩子想像力的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前一段時間我就看到了很多家長吐槽小學生練習冊上的練習題,各種問題也是五花八門,美其名曰是培養發散思維。
但是很多題目都並不符合實際,比如說小豬佩奇前面5個人,後面6個人一共幾個人。很多人想到的是12個人,但答案是11人,因為小豬佩奇不算人。
這樣的題目我是真沒發現和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有關係,所以也請大家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切合實際的去培養。
今日話題:你認同這位外國教授的言論嗎?或者你對於現在的教育制度有哪些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