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出國深造是一種開拓眼界的方法,在出國之前都會認為自己出國回來之後就是海歸人士了,工作資歷和見識都會有所提升,出國留學也會成為自己在國內工作的一塊敲門磚,自己的學歷也會成為自己日後求職的重要優勢。可是海歸留學生真的就如此優秀麼?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外國教授的一句話震驚了很多人。
在國內留學生似乎是能力的標杆,可是留學生在外國人眼裡卻遠不像我們想像中的樣子,一位外國教授曾經指出: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非常糟糕。具體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這位外國教授大談中國留學生。本以為是國際歧視,但仔細聽他分析過後卻又覺得句句在理。
那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是什麼樣的呢?
1、基礎好,只是停留於書本,不會靈活運用。
在意老師講的課本上的內容,不善於運用到實際生活他認為中國學生是很複雜的,他們的基礎都非常好,對待學習也十分努力,但又缺少實際運用,總是缺點什麼。
在之後的採訪中,他說因為在中國式教育的影響下,中國學生過於依賴書本上老師講解的知識了。
在美國學生眼中,老師講的知識也好,書面的教材也好,都是幫助自己更快更好地學習知識的輔助而已,並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遺世獨立的見解和看法。
大多數中國學生只會把老師講的內容照搬,把書本上的知識當成真理,不想也懶得去探索,這已經背離了學習的初衷,所以中國學生的思維能力往往比不上外國學生。
2、缺少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教授說的第二點就是中國留學生缺乏創新,缺乏創造的思維,並不是他們不喜歡思考,而是他們並不會想思考書本上知識的來源,也不會去質疑教材,與自己相比他們更願意相信教材,對教材上的知識點深信不疑。
這就是中國式教育的弊端,他大大的打壓了孩子們的活力,讓孩子們更軍事化更系統化的接受教育,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在家裡要聽父母的話,要相信老師教的東西,我們的試卷也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工廠批量生產的商品,讓孩子們丟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去相信書本。
3、學習能力很好,但是表達能力欠佳
外國教育非常重視孩子的表達能力,而中國學生相對比較膽怯,害怕表達自我,有很多能力非常不錯的中國留學生一到正式場合就表現得非常緊張。
這位教授還表示,中國應該重視孩子的表達能力,在國外就有很多戲劇表演課和演講課程,這些課伴隨孩子長大,讓他們越來越外向。
4、相對缺少批判性思維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老師講題講錯了卻不敢提出質疑,在國外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有學生發現一定會提出質疑,因為他們更喜歡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中國留學生受到國內的影響一般不會質疑老師。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兒童思維訓練遊戲書》,很巧妙地運用了遊戲思維來給孩子進行思維訓練,全書一共4冊,對應4大主題,通過讓孩子反覆地應用這一思維,可以讓孩子很快掌握這個重要的思考方式和過程。
就是一套非常難得的益智繪本:專門為0~4歲寶寶精心設計的,創意令人驚喜、充滿童趣和藝術之美、讓孩子在一次次的讚嘆、好奇、驚喜中充分刺激大腦發育,啟發創造性思維!
在這個寶寶玩和找的過程中,他需要不停地觀察和思考,邏輯、抽象、幾何的思維能力就會被一遍遍得到激發和鍛鍊!
品質這麼好的書,原價是168元,團購價58元,簡直不能更划算!
5、參加討論的積極性不高,不擅長闡述自己的觀點
相較於外國人,中國留學生不願意闡述自己的觀點,害怕受到質疑,大家上學時應該也有這樣的經歷,自己總是小組裡面的小透明,總是被別人的觀點左右,不敢表達自己,不敢發生正面衝突。
看到教授這樣講,本來覺得憤慨,現在卻覺得句句在理,中國式教育讓孩子獲得了紮實的基礎卻也讓孩子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教會了孩子懂禮貌講文明卻也讓孩子只懂得乖乖聽話不敢去批判去質疑,然而我們也期盼著我國教育環境越來越好,讓孩子們更有活力更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