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像還糟糕!」外國教授一席話很扎心

2021-01-17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當代社會,但凡有經濟實力的家庭都會將孩子送出國留學,可中國留學生們在出國之前的心理,都存在著焦慮,可能會質疑自己的能力。

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一個未知且陌生的環境,會給人造成無形的壓力。

讓他們去國外鍍一層「金」,再回到國內工作,前途可比在國內上大學要好得多,不得不說,目前職場確實對海歸的人另眼相看。

但海歸的能力真比國內上大學的人更強嗎?其實這個問題,早在一位國外教授口中有了答案:「在我的眼中,中國留學生比很多人想像的要糟糕很多。」

這種言論對真正有實力的海歸來說,可能會覺得受到了侮辱和蔑視,但經過許多真實的例子也證明了這位國外教授說的話。

現在,很多海歸畢業後很難在國外生存下去,因為他們的能力不一定比國內大學的人強,更有甚者,連普通大學畢業生都不。

追根究底都是中式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在我國教育體制下出來的學生,大都存在以下問題:

沒有靈活的思辨能力

應試教育是我國教育制度中最明顯,也是考驗學生學習成績最常見方式。如果門門功課都能拿到滿分,那麼老師、家長就會將這個學生當作天才。

相反,如果學生考試總是排名倒數,那麼便會直接被認定為差生,拖班級的後腿。

在應試教育中,學生為了應對這種考試,必須背誦大量知識去吸收課本的內容,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知識,一旦考試結束,取得了滿意的成績,過後不久便會因為時間推移而遺忘。

所以,中國學生經常會複習,主要的複習對象就是被自己遺忘的課本知識以及課外輔導資料。

因為對課本和資料的依賴,所以中國學生對資料的信任度非常高,不會去質疑這些知識點,認為只有將這些東西背誦得一絲不差,在應試考試中足以應對所有題型,便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可等到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後就會發現,自己寒窗苦讀了十幾年,卻無法在工作中學以致用。

花費了大量時間去背誦知識,到頭來對自己的工作甚至生活都沒有實際幫助,沒有價值的優異應試成績,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所以,在眾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中,很多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中並沒有獲得太大的成就,甚至可能還不如曾經的一個「差生」,這就是沒有靈活的思辨能力造成的反效果。

社會實踐能力低、表達能力差

這一點是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去國外後,在完全開放式教育下的最明顯弊端。

那位國外教授曾在一個節目中公開說過:「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很排斥參加社會活動,也不願意主動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觀點,更是不會主動參與和表達的社交活動。」

究其原因,是在中國應試教育下造成的所謂「死背書,不實踐」的結果。

就像很多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連基本的複印機、印表機都不會用,但又不願意請教別人,因為拉不下面子,也沒有主動實踐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嚴格地說,教育也不可能是形式主義的,它要麼是等於「白做」,要麼反而變成「反面教材」。

因此學生學習、讀書,並不是為了給老師和家長一個完美的成績單,而是要真正了解和實踐。

教授說:「很多中國留學生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可能在許多留學生心中,留學並不是自己真正期盼和喜歡的,而是被家長安排好的路,甚至將留學當成了一次人生旅行,只是去欣賞不一樣的風景。

留學、海歸是一張披在他們身上的好看皮囊,他們可能沒有錯,或者說有可憐之處,因為中式教育下讓學生失去了自我做主的能力,只能跟著應試教育忘我地拼命學習,完成老師和家長給予的厚望和要求。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參考資料:Penelope Lockwood. 2006. 「『Someone Like Me Can Be Successful』: Do College Students Need Same-Gender Role Model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30(1): 36-46.

相關焦點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糟糕!」,外國教授一席話扎心
    出國深造,貌似成為很多中國學生必備的課程,它就像高考一樣,很多學生無論是高中畢業後,或者大學畢業後都想出國深造。因為對於國內的人來說,出過國的人就是度過金的,不管你去的是哪個國家,只要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那就是非常厲害的,可是到外國留學真的就是成功的標杆嗎?
  • 外國教授: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慘
    如此一來,便很好的闡述了中國孩子與外國孩子之間的差別,中國孩子或許懂得很多,理論知識很豐富,但可能出現說不出來和做不出來的狀況;外國孩子的理論知識或許不足,但不得不說,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非常強的。不僅如此,前段時間外國某知名教授更是直接表明:「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遠比你想像的要慘,要糟糕!」
  • 外國教授直言:「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可能比你想的還糟糕!」
    可是海歸留學生真的就如此優秀麼?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外國教授的一句話震驚了很多人。在國內留學生似乎是能力的標杆,可是留學生在外國人眼裡卻遠不像我們想像中的樣子,一位外國教授曾經指出: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非常糟糕。具體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這位外國教授大談中國留學生。本以為是國際歧視,但仔細聽他分析過後卻又覺得句句在理。那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是什麼樣的呢?
  • 外國教授評價中國留學生,直言「比想的還糟糕」,你怎麼看?
    而最近,也有人翻出了一位外國教授在一檔訪問節目中提出:中國留學生可能比想像中的還要糟糕。    外國教授評價中國留學生,直言「比想的還糟糕」   過分依賴書本,沒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應該都知道,現在我們國家很多地區很多學校都在採用一種「應試」的教育模式
  • 我眼中的「合肥鳥巢」,比你想得還不堪!杜拜教授這一席話很扎心
    旅遊目前是很多國家都在發展的一個項目,中國同樣也非常看重旅遊業的發展。和其他的行業發展比起來,旅遊是一個消耗少、收益高的行業。所以一個城市或者是一個國家,如果想要快速提升它的經濟發展的話,最好的選擇就是在旅遊業上大力發展。
  • Supreme和Gucci成中國留學生必備品,而外國學生鍾愛背心大短褲?
    其實有部分人去留學的目的,單純是為了了解街頭潮流,對潮流感興趣,但是,如果你在辦理籤證的時候,跟籤證官說你是想學習潮流,感受街頭氣息的話,那就涼了。甚至看過滑板視頻的朋友,會看到板仔們被保安追著打,所以,種種跡象表達出:在"正常"的外國人眼中,街頭潮流是不務正業的表現。
  • 京都吸引外國留學生
    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和林一樣,選擇到日本京都讀書,這裡有著歷史悠久的寺廟和神社,傳統手工藝蓬勃發展,自然風光宜人。    據京都統計機構收集的數據顯示,儘管日本總體留學生數量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峰值14.1萬人下降到13.5萬人,京都的外國學生數量卻在上升,已經從2009年的5157人升至2013年的7017人。
  • 中國留學生在韓屢遭排擠孤立,韓國學生:又吵又髒還不會說韓語
    中國留學生佔在韓外國留學生比例近半 據韓國MT網站消息,如今韓國校園裡盛行著一股「厭惡外國人」的風氣,其中韓國學生對中國留學生的厭惡情感更是嚴重。 一名22歲的中國留學生委屈道:「韓國學生對我們的偏見很嚴重,他們認為中國人是『討厭、骯髒』的。我們也是和美國人一樣的留學生,但卻受到完全不一樣的待遇,很難受。」 經營學專業的中國留學生青尚(音譯)無奈地說:「團隊項目的課題都很重要,但從來沒有隊友會幫助我。他們甚至還孤立我舉行了小組聚會。」
  • 日本留學生:蔬菜管夠吃,我愛中國,更愛中國的自助餐
    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交通越來越便利了,留學生漸漸的多了起來,有中國留學生去外國學習知識的,也有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文化的。那麼,外國留學生對中國有什麼看法呢?今天,我們就聽一聽這位日本留學生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
  • 崔教授對歌曲《山丘》的解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崔教授對歌曲《山丘》的解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期節目中,魯豫採訪崔教授,他對歌曲《山丘》的解讀,刷新了我的世界觀。真可謂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們來感受一下!魯豫:這兩天我在聽那個李宗盛的《山丘》,我還是不太明白但我能感動,就是他說在心裏面還是那個年輕人,但其實已經白了頭。崔教授:那是歌。魯豫:對,但是不是這種狀態,就別人看你年過半百,但你心裏面我還是那個小青年啊。
  • 外國留學生:中國學生擠六人間,給我單人宿舍,獨立浴室,很感動
    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在不少高校裡都可以看見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人,那究竟是什麼在吸引著他們來中國學習和生活呢?他們又是怎麼評價中國的留學生活呢?外國留學生近日,筆者在蘇州大學採訪了一位美國留學女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見解吧。Alice Beklay是一位美國女孩,出生於亞利桑那州的梅薩市。談起為什麼要來中國留學,她說最吸引她的便是中國的文化了。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要學會尊重
    (原標題: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不要自我為中心)韓國學生「搓麻」感受中國文化(視覺中國)海外網9月16日電據韓國《首爾新聞》報導,如今幾乎在每所韓國高校都能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9月開學季更是如此
  • 中國留學生眼中的朝鮮:「我對平壤有3個『沒想到』」
    談到來朝鮮兩個月的感受,他說朝鮮和他之前想像中和聽說的完全不一樣。平壤市倉田大街一家咖啡店內售賣西式甜點的櫃檯↑「我本以為朝鮮生活物資匱乏,來平壤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他告訴記者,生活用品在平壤各大商店都能買到,吃穿用根本不用愁。在宿舍,有一名朝鮮學生與王明同住。
  • 中國留學生眼中的朝鮮:沒想到……
    今年4月被選派到朝鮮金亨稷師範大學學習的留學生王明對記者說。2018年建成運營的平壤大同江海鮮餐廳。新華社記者程大雨攝21歲的王明是四川外國語大學朝鮮語專業2年級的學生。談到來朝鮮兩個月的感受,他說朝鮮和他之前想像中和聽說的完全不一樣。
  • 對外國留學生和來中國的外國人超國民待遇你怎麼看
    中國的大學拼命招攬外國留學生,尤其是非洲的黑人留學生,這些人在本國也許就是學渣,但在這中國卻接受中國學生都無法學到的高等教育,這些人不僅無需繳納學費,而且給予高額的獎學金,舒適的生活環境,如果是自己花錢倒也罷了,實際上都是我們的大學生花錢和納稅人養的。人家歐美國家大學依靠外國留學生賺錢,而我們則恰恰相反,處處花錢。
  • 中國留學生為日本景區完善接待外國客環境建言獻策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最近,就讀於名古屋工業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參與了外國遊客對日本旅遊景區滿意度問卷調查。近日,中國留學生在岐阜縣中津川市的中津川商工會議所發表了調查報告,並為完善接待外國遊客環境建言獻策。  據日本《中日新聞》消息,近日,名古屋工業大學研究生院教授松本直司和中國留學生等人員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外國遊客對岐阜縣中津川、惠那兩市的自然景觀感到滿意,但對於外語嚮導標識和手冊少感到不滿。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不要自我為中心
    對此,韓國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申光英(音)指出:「要學會尊重和理解文化差異,消除對中國人的偏見和誤解。同時,應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報導稱,對於「嫌惡中國學生」現象,比如在課堂小組作業中,中國留學生往往語言不通,韓國人會儘量避免與他們一組做課堂發表。大學剛畢業的韓國學生樸某表示:「在國語國文專業課上,跟韓語生疏的學生一組真的很尷尬。」
  • 中國留學生在韓國遭嫌棄 韓教授:要學會尊重和理解文化差異
    ­  海外網9月16日電 據韓國《首爾新聞》報導,如今幾乎在每所韓國高校都能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9月開學季更是如此,大量中國留學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近年來,韓國大學裡「嫌惡中國人」現象也愈發凸顯。對此,韓國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申光英(音)指出:「要學會尊重和理解文化差異,消除對中國人的偏見和誤解。同時,應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 中國留學生眼中的韓國:首爾生活壓力大,特別會熬夜,明洞套路深
    我在韓國留學幾年後,知道的這些真相: 首爾作為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中心,雖然佔地面積只有韓國的0.6%,但人口卻達1004萬之多。要知道,「泡菜國」總人口也只有5100多萬。可想而知,首爾的交通物價房價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 日本神奈川縣外國留學生增加 中國留學生最多
    日本神奈川縣外國留學生增加 中國留學生最多 2014-09-28 09:22: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何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