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稅下一步改革明確:徵收轉向批發零售 地方也能分錢

2020-12-19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收入規模超1萬億元的消費稅,「十四五」時期的改革方向已經明了,改革重點不再是前期稅目稅率調整,而是將部分稅目徵收環節從生產環節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並將部分收入劃歸地方,充實地方財政收入,健全地方稅體系。


  這些商品消費稅徵收環節或後移


  消費稅目前是我國第三大稅種,針對特殊消費品徵稅,目前包括煙、酒、油、車等15個稅目,目的在於抑制高汙染高能耗、不可再生資源、奢侈品等商品消費,並籌集財政收入。2019年國內消費稅收入規模高達12562億元,同比增長18.2%。


  消費稅改革是這一輪稅制改革的重頭戲,比如2014年以來成品油消費稅曾三次上調消費稅稅率,菸草消費稅稅率大幅提高,普通化妝品不再徵收消費稅,這使得消費稅改革與老百姓生活密切,備受關注。「十四五」時期消費稅改革還將有哪些動作?


  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期撰文談及「十四五」時期完善稅收制度時表示,將按照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結合消費稅立法統籌研究推進改革。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意味著消費稅「十四五」時期改革重點將是徵收環節從生產環節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並將作為中央稅種的消費稅部分收入劃歸地方。


  為了徵管便利,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消費稅稅目徵收環節都在生產環節。但捲菸在生產環節之外,在批發環節加徵一道消費稅。金銀首飾、鉑金首飾和鑽石及鑽石飾品則在零售環節徵稅。超豪華小汽車在生產環節徵稅外,在零售環節加徵一道稅。


  不少專家認為,消費稅徵收環節從生產環節後移至批發零售環節,可以減輕生產企業負擔,強化消費稅調節功能,增加消費稅收入,這有利於緩解當前大規模減稅降費背景下財政收入下滑難題,而部分收入劃歸地方,也有利於緩解地方財政困難,培育地方稅源,促進地區間稅收收入分配公平,健全地方稅體系。


  因此,2019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下稱《方案》),明確了消費稅的改革方向為「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


  正在立法進程中的消費稅也為改革預留空間。在去年底披露的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中,已經釋放出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改革的信號。比如,國務院可以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調整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和徵收環節,試點方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消費稅稅目稅率表》中,也首次按照生產(進口)環節、批發環節及零售環節分列稅率。


  相比於生產環節徵收效率高,監管成本低,收入不易流失等優勢,後端的批發零售環節對徵管要求比較高,因此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比較謹慎,採取「先易後難」原則,強調徵管可控。


  比如《方案》強調,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再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


  目前高檔手錶在生產(進口)環節按照20%稅率徵收消費稅。除了前述金銀等首飾在零售環節徵稅外,其他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在生產(進口)環節按照10%稅率徵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龐鳳喜教授認為,鞭炮焰火、摩託車、小汽車、遊艇、高檔手錶及部分奢侈品和高檔首飾可首先考慮在零售環節課徵消費稅。因為鞭炮焰火的零售實行專營或專賣制度,在零售環節易於對納稅人和商品進行控管。而摩託車、小汽車、遊艇等實行機動車、船舶的登記管理制度,在零售環節徵稅同樣有利於對商品進行控管。至於高檔手錶及部分奢侈品、高檔首飾,也大多由分布在全國各地相對固定的專賣店出售,且購買人通常有較強的票據憑證意識,因而也具備在零售環節徵收的條件。


  消費稅眾多稅目中,菸酒油車四大稅目貢獻收入超過九成,因此菸酒油車徵收環節是否後移備受市場關注。


  此前一位省級財稅官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僅從徵管來說,目前菸酒油車條件都已具備,只是還沒有成熟的收入分成方案,因此沒有全部推開。如果徵收環節後移,必然會導致菸酒等生產地稅收銳減,因此如何穩妥推進是關鍵。


  增量收入下劃地方


  隨著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全面推開,營業稅被廢止,地方失去營業稅這一主體稅種。為了彌補地方減收,增值稅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從此前75:25調整為50:50。而健全地方稅體系也成為財稅改革下一步關鍵。


  為了拓寬地方收入,《方案》明確,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改革調整的存量部分核定基數,由地方上解中央,增量部分原則上將歸屬地方,確保中央與地方既有財力格局穩定。


  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消費稅不會全部劃歸地方,而是將部分稅目的增量收入給地方。目前先從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這類收入很小的稅目入手,因為這類稅目徵管比較完善。未來在批發零售環節徵稅的消費稅稅目會更多,其中規模較大的成品油可能納入。部分消費稅的增量部分劃歸地方可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激勵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而改革的消費稅存量基數仍歸中央,也保障了中央收入穩定。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教授謝貞發建議,由於消費稅收入增長波動幅度大,且各省份差異也較大,因此,在消費稅下劃地方時須謹慎選擇基數年份,以保證中央與各省份的財力平穩過渡。基數確定後,建議將之作為各地固定上解中央的數額,並切斷其與各地消費稅收入增長的關聯。同時,對於該改革對地方財力的綜合影響及改革後消費稅收入在地區間的不均衡分布問題,應通過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制度來緩解改革對各地區財政收入的衝擊。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消費稅下一步改革明確:徵收轉向批發零售,地方也能分錢
    收入規模超1萬億元的消費稅,「十四五」時期的改革方向已經明了,改革重點不再是前期稅目稅率調整,而是將部分稅目徵收環節從生產環節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並將部分收入劃歸地方,充實地方財政收入,健全地方稅體系。
  • @各位消費者,消費稅徵收未來將移至批發零售環節,你買的「菸酒油車...
    每經記者:張鍾尹 每經編輯:陳旭本月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推進方案》),明確提出將「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
  • 聚焦消費稅立法:向批發零售轉移 轉為在消費地徵收
    聚焦消費稅立法聚焦消費稅立法:長期有利健全體系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消費稅改革需要,在消費稅法中設置了銜接性條款。根據徵求意見稿,國務院可以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調整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和徵收環節,試點方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消費稅改革的影響與下一步方向
    如果消費稅下劃給地方,還採取目前的徵收方式,將導致各地間消費稅極不均衡,因此徵收環節有必要後移至銷售環節。  消費稅改革的內容及影響  2019年9月,《關於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明確調整中央和地方財政分配關係的方案,消費稅方面則提出後移徵收環節和收入下劃地方的重大改革措施。
  • 一財朋友圈·羅志恆|消費稅改革的影響與下一步方向
    但與增值稅不同,消費稅是價內稅,作為產品價格的一部分存在,影響產品價格,而增值稅作為價外稅,其稅基是包含消費稅的;消費稅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企業生產行為產生影響。消費稅徵收方式不同於增值稅環環相扣的方式,徵收環節單一,多數在生產或進口環節繳納,但金銀首飾、鉑金首飾、鑽石及鑽石飾品改至零售環節徵收,捲菸在批發環節加徵一道消費稅,超豪華小汽車在零售環節加徵消費稅。
  • 成品油消費稅可能改為零售環節徵收 時間表未明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昨日報導稱,即將出爐的石化振興細則提出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消費稅將在零售環節徵收。記者昨日從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王孝峰處獲悉,石化業振興規劃細則中明確提出將成品油消費稅徵收由生產環節移至批發、零售環節,但規劃中並未提及明確的時間表。
  • 專家建議消費稅改為零售環節徵收 可劃地方稅種
    據了解,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時設置的,目前共有煙、酒、汽車、成品油等14類商品被徵收消費稅。消費稅實行價內稅,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以後的批發、零售等環節,因為價款中已包含消費稅,因此不用再繳納消費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 消費稅能否轉移到零售環節徵收?
    有媒體報導稱,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消費稅新的徵收辦法,即將過去從生產廠家徵收改為在消費者購買時徵收。簡言之就是消費稅徵收環節下移,將消費稅變為地方稅。
  • 消費稅法公開徵求意見 三方向推進消費稅改革攻堅戰
    因此,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的說明」中,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提到,制定消費稅法的總體考慮之一,就是將已實施的消費稅改革和政策調整內容體現在法律草案中,將《條例》上升為法律。主要體現在,根據徵收環節變化,統一調整納稅人範圍表述;結合改革成果,補充和完善稅目稅率表。
  • 新一輪消費稅改革 能解地方政府的「近渴」嗎?
    不過上個月初,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其中對於國內消費稅的改革意見引發市場關注。比起徵收環節後移,本次消費稅改革方案更引人關注的,是未來消費稅將穩步從中央下劃至地方。目前消費稅究竟如何徵收?這次改革又能從多大程度上解決地方政府的收入問題?
  • 稅制改革向何處去?從企業為主轉向個人為重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這意味著我國稅收將從企業負擔為主逐步轉向個人負擔為重。
  • 消費稅徵收後移何時普惠汽車業?
    前不久,財政部在《關於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1570號(財稅金融類169號)提案答覆的函》中明確表示,下一步消費稅的改革方向,主要是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目前正在按照國務院部署,逐個品目論證可行性和方案,統籌推進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改革。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10月9日國務院發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提出保持增值稅「五五分享」比例穩定,調整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三項改革措施。其中,前兩項改革措施是增值稅改革的延續,第三項關於消費稅改革市場較關注。
  • 消費稅改革將如何影響消費
    近日,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消費稅品目的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
  • 消費稅下放:促消費 緩壓力
    收入劃分調整後,地方形成的財力缺口由中央財政通過稅收返還方式解決。經濟觀察報記者從一位財稅專家處了解到,關於此次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原來想做個大方案,延續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特別是現在事權與支出責任的改革逐步到位的情況下,捋清收入劃分和事權匹配,當時考慮了消費稅下劃,增值稅不動,其他稅種也在考慮如何進行調整。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 稅收改革利好車市
    房地產稅的改革徵收,將逐漸改變地方財政過於依賴房地產發展的情況。目前地方財政的主要收入很多即來自房地產行業,因為地方政府往往無視房地產的暴利,地方政府除了拿到高額的出地出讓金和名目繁多的稅費,高房價的成本都由消費者來買單,導致消費者債務負擔過重,抑制正常消費。未來房產稅的到來,從消費環節的前期一次性徵稅,逐漸轉向保有環節的徵稅。
  • 繼日本上調消費稅後,我國消費稅改革也要跟上了
    最近「消費稅」一詞有點火,先是日本消費稅自10月1日起,從當前的8%上調至10%,導致日本民眾消費「被升級」。再到10月9日,我國國務院宣布了推進減稅降費的方案,重點強調了要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提高地方政府促進消費積極性。這就意味著我國第四大稅種消費稅的改革正式啟動了。
  • 成品油消費稅:「價外徵收」是改革方向?
    「價外徵收」是未來改革方向   自2012年9月起就有消息傳出,成品油消費稅下一步的改革將會由「價內徵收」改「價外徵收」,讓消費者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也能進一步增強消費稅的引導功能。然而在有關部門11月28日公布的調整方案中,徵收方式並沒有進行改革。那麼,為什麼只是提高了消費稅,沒有進行更深入性的改革?
  • 消費稅稅目表單列徵收環節,鋪路徵管環節後移
    西北政法大學席曉娟副教授告訴第一財經,本次徵求意見稿稅率稅目表有一個新的變化,即在規定稅目稅率的同時,增加徵收環節的規定。根據消費稅生產(進口)環節、批發環節及零售環節分列稅率,明確不同稅目所在徵收環節對應的稅率,明晰同一稅目多環節徵收時不同的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