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20日消息:從12月1日起,鐵路部門將用一周時間,將目前20天的火車票預售期逐步延長至60天。可別小看這延長預售期,它引起的蝴蝶效應不小,尤其是圍繞著「退票」的種種爭議,更是牽動著萬千旅客的心,也提醒著鐵路部門應更周全地考慮問題、更便捷地提供服務。
首次將現「離過年兩個半月就買票」
預售期拉長至60天,平時火車票不緊張的情況下,對於旅客來說絕對是好事,起碼做到了「想什麼時候買票就什麼時候買票」「一次買票就可以搞定往返車票、而不必等返程票進入預售期分兩次購買」這兩個方便之處,因為平時火車票不緊張,你想提前60天預訂好行程也可,提前一周甚至當日去買票也沒問題。
但對於「傷透中國人腦筋」的一年一度的春運來說,60天超長預售期極有可能引發「退票潮」。按照2015年春運安排和預售期安排,今年12月7日就可以購買春運第一天(2015年2月4日)的火車票了。由於春運火車票尤其是節前火車票基本屬於「秒殺」級別,所以12月7日起就要開始在網絡和電話上搶春運火車票了,這讓很多旅客「更傷腦筋」:「離過年還有兩個半月,很難定下來哪天出行啊,我這是搶還是不搶呢?」
事實上,「不搶是不行的!」因為你在今年12月份放棄搶明年春運的火車票,極有可能就意味著你將無法乘坐火車回家過年。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下一張火車票再說」成了很多旅客的打算,但提前量越大,未來改變行程的可能性也越大,屆時退票的數量也就越大。
「先改籤再退票」可規避20%退票費
預售期長短確乎關係退票量大小。2013年春運時,火車票預售期第一次從11天延長至20天,並沿用至今,當年春運的退票量就急劇增長。據上海鐵路局提供的數據稱,2013年春運期間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3倍,同比增長110%;上海地區單日退票量超1萬張,單日最大退票量超過2萬張,而當時春運上海三大火車站每天發送旅客也就30萬人次左右,15到30個人中就有1人退票,可見預售期拉長對於退票量的影響。
預售期拉成至60天,讓很多旅客對於春運車票抱著「先買一張、大不了到時候退票」的心理。這就要說到退票費了。鐵路部門目前實行梯次退票辦法,即按退票時間不同收取不同比例的退票費,具體如下:比開車時間提前48小時及以上退票,支付5%的退票費;提前48小時至24小時退票,支付10%的退票費;在24小時之內退票,支付20%的退票費。
這一梯次退票辦法其實是有漏洞的,因為除了退票,還有改籤之說。事實上,現在很多「聰明」的旅客都是用「先改籤再退票」的辦法規避20%的退票費。舉例來說,小明買了一張11月20日下午2時的火車票,他11月20日上午10時想退票,這時屬於「24小時內退票」範圍,本該支付20%的退票費,但他可以免費改籤到11月22日下午2時同車次的車票,依然在11月20日上午10時退票,這時就變成「48小時及以上」範圍了,他只要付5%的退票費。
預售延長使「春運退改籤」形同虛設
鑑於春運期間車票資源寶貴,退票量尤其巨大,鐵路部門又出臺了退票「額外條款」,就是繼續執行2014年春運辦法:正常退票按照原階梯退票辦法執行,改籤後的車票乘車日期在春運期間的,如果再退票,則將需收取20%的退票費。
這「額外條款」在20天預售期的時候還是管用的,一旦預售期拉長至60天,這一條款也如同梯次退票辦法一樣,因鐵路內部各規定之間諸多漏洞而形同虛設。舉例來說,2015年春運是2月4日至3月15日,小明買了一張2月14日的車票準備回家過年,結果2月14日當天他走不了,這時候小明就面對著選擇:要麼改籤到他能走的2月15日,但春運期間票源太緊張,他改籤的話極有可能沒有座位;要麼付20%的退票費(因在24小時之內退票),再選擇別的交通工具回家。
那麼問題來了:退票的話,能不能如平時那樣改籤到遠一點的日期,以規避20%的高額退票費呢?按照「春運特殊退改籤」辦法,如果預售期是20天的話,小明的車票最多只能改籤到2月23日,改籤後乘車日期還在春運期間,小明再退票還是要付20%的退票費;現在預售期拉長到了60天,小明的車票最遠能改籤到4月14日,乘車日期早已不在春運期間,這時小明再退票就只要付5%的退票費了。
不怪科技太強大隻怪規定有「漏洞」
正是因為鐵路自己的各種規定之間是矛盾的,不僅使得旅客會想辦法「逃避」20%的退票費,也令一些火車票服務網站用技術手段「幫助」旅客省錢。例如攜程與旗下的鐵友火車票移動端,最近已推出「一鍵退票」服務,購買了火車票的旅客想退票,無論哪種情況,計算機系統會自動幫助旅客找到改籤後只需支付5%費用的日期、車次。
攜程及鐵友移動端是否涉嫌違規?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攜程和鐵友雖然有自己的面對消費者的服務界面,但對於火車票來說,購票、改籤、退票等一系列操作都必須通過中國鐵路總公司唯一官方票務12306網站來操作,也就是說,攜程和鐵友的所有操作都必須符合12306的規定、流程;再換言之,攜程和鐵友只不過充當了旅客的「助手」,並利用了自身的科技手段,面對12306,它們也只是「合法的客戶」。
猶如一到春運購票高峰,各種搶票軟體使出各種招數,瘋狂搶客。「約談」也好,「叫停」也罷,搶票軟體依然沒有銷聲匿跡,今年12月的搶票高峰也註定還會出現搶票軟體的身影。原因很簡單,搶票軟體和「退改籤助手」一樣,符合規定,只是運用了技術手段。對於鐵路來說,如何增加運力、通盤考慮、完善服務、提升體驗才是「王道」,「怪別人太厲害,不如自己先練好內功。」
【焦點關注】
超長預售期預示:「提前預訂有折扣」?
僅僅是延長預售期,就引發了網友的期待:超長預售期,是否預示著鐵路正研究「提前預訂有折扣」?
通觀世界鐵路業和民航業,購票一般都遵循「最早預訂折扣越大」的規律。但中國大陸鐵路鮮有打折(此前僅限極少量的時刻特別早或晚的高鐵班次、短途臥鋪等),網友的期待不無道理,「如果提前60天買火車票能打8折,提前40天能打9折,豈不是很好?當然暑運、『十一』黃金周、春運等特殊旺季可以取消折扣。」不過鐵路部門對此暫無表示。
至於退票費用,鐵路也可以向民航學習。我國民航業早已廢除按退票時間來收取不同的退票費的規定,而選擇「不同折扣不同退票比例」的辦法。也許,鐵路也可以摒棄「不同時間不同退票費」的辦法,轉而按折扣高低決定退票比例高低,但前提還是鐵路要先實施折扣或梯次票價。
考慮到春運期間旅客發送量巨大,馬上實施「提前預訂有折扣」的做法可能會有一定難度。那麼,是否可以從平常時段開始試點,成熟後再推廣到特殊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