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這幾天,「火車票預售期延長至60天」成為網上熱議的話題,而話題的中心集中在超長的預售期或導致春運期間退票激增。業內人士和普通旅客大多認為,超長的預售期對於日常甚至暑運、「十一」黃金周等旺季都是利好,但對於春運來說,無疑將加大旅客退票可能性,將對鐵路和旅客本身帶來資源浪費。
春運車票改籤後退票統一收20%退票費
根據鐵路總公司的安排,從2014年12月1日起,用一周時間,鐵路網際網路售票、電話訂票的預售期將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長至60天。12月7日,就將發售2015年春運第一天即2月4日的火車票。根據往年的經驗,春運節前15天(2015年是2月4日至2月18日)火車票將非常緊張,以此推算,2015年春運「搶票季」將提前至2014年12月7日至12月21日,尤其是12月21日之前的一周左右將是搶票最高峰。但是,整整2個月之後哪天返鄉、出遊,對於很多旅客來說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春運期間火車票過於緊張,對一些旅客來說,將面臨一到搶票季「搶也不是、不搶也不是」的尷尬。
鐵路部門也已注意到,預售期越長,旅客行程變更的機率就越大,退票、改籤的數量也將由此增加。退票費方面,平時按梯次退票,退票費按不同退票時間分5%(提前48小時以上)、10%(提前24小時至48小時)、20%(24小時之內)三檔收取。而對於春運期間的車票,改籤後的車票乘車日期在春運期間的,退票時統一收取20%的退票費。
拉長預售期最大的好處是方便調配運力
鐵路總公司表示,之所以延長預售期到60天,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鐵路「認為」不少旅客希望延長預售期;二是充分利用鐵路運力資源,及早掌握客流情況,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調配運力、加開列車;三是延長預售期後,旅客不僅可以提前購買春運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車票,還可以提前買到返程車票,還可以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車的高峰期錯開。
攜程旗下鐵友運營負責人王玉琛認為,提前60天售票,意味著鐵路客運邁入運力收益管理的新模式。預售期改變將帶來兩種出行趨勢:一方面,鐵路總公司與地方鐵路局能更從容地協調運力配置熱門班線,一定程度上能進一步緩解高峰壓力。另一方面,800公裡以上長途客運汽車班線將受到進一步擠壓,旅客可以選擇高鐵中轉巴士線路,長短結合,機票春運客流預計將有部分分流,主要影響的部分是往年買不到火車票而轉機票的用戶。
行程改變和多重訂票造成的退票或增加
2013年春運,火車票預售期第一次拉長至20天,當時就已出現退票過多的情況。據上海鐵路局提供的數據,2013年春運期間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3倍,同比增長110%。具體到張數,2013年節前春運日均退票數量在萬張以上,單日最大退票量超過2萬張,以當時春運上海地區每天發送旅客30萬人次計算,至少30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退票,這個比例不可謂不高。
按照以往的經驗,春運退票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旅客對電話訂票的取票時間規定不清楚或忘記取票,導致到了期限也沒去取票;二是預售期較長,行程發生改變;三是一些旅客為了保險起見,往往電話也訂,網絡也訂,如果都成功了,就得退掉「多餘的車票」——預售期拉長至60天後,後兩者造成的退票數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新民晚報記者金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