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大城市布局面臨優化 郊區組團、衛星城崛起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疫情之後大城市布局面臨優化,這幾類投資將成熱點

多中心的發展模式,意味著未來我國城市的空間布局將會出現一些明顯的變化,郊區組團、衛星城的發展將會加快。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也催生了人們對於選擇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的討論。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之後,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態勢不會改變,甚至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快。因此,如何提升大城市的韌性、優化城市布局顯得更為重要。

專家預計,郊區組團、衛星城將因此迎來快速發展,而連結這些組團、生活圈的各類交通基礎設施就會成為投資熱點。

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態勢不會改變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疫情屬於短期衝擊,不會改變中國城市空間演變的基本方向。未來,中國的中心城市仍然會得到較大發展。中心城市引領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群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路徑不會改變。

「由於疫情幫助我們找到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短板,隨著未來短板的修復,他們會在高質量發展上獲得更多的動能。」馮奎說,就城市品質而言,未來既要有正面清單,也要有負面清單,正面清單是比長板,負面清單是要查短板、補漏洞、找弱項。

疫情同時表明,遇到重大災變,自給自足的功能空間顯得尤為重要。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人口向大城市、優勢區域集聚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這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大城市的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和就業發展機會都是中小城市難以比肩的。

其中,在疫情之後,綜合醫療資源無疑是人們更為關注的重點。根據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2018年度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百強醫院榜單,北京共有21家醫院上榜,位居第一;上海18家,位居第二;廣州以9家位居第三。北上廣之後,武漢、西安、重慶、杭州4個城市以5家醫院位列第二梯隊;南京和成都均為4家;濟南、天津、長沙、瀋陽各有3家。

從頂級醫院的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直轄市、大區中心城市和強省會城市。而類似深圳、廈門、蘇州、青島、寧波等沿海非省會強市,也在積極補上醫療衛生方面的短板。

廣州鼎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明說,大城市不僅醫療資源雄厚,而且受關注度高,交通基礎設施好,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物資的運輸也更為便利。這些都是小城市難以企及的。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從醫療方面來說,很多中小城市的醫療資源較為薄弱,且很多醫療設備很昂貴,如果人口過於分散的話也不經濟,另外很多優秀的醫療人才也更願意留在大城市。因此,未來要通過大城市帶動中小城市發展,實行分級治療、聯動發展。

彭澎還表示,雖然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態勢不會轉變,但大城市內部是可以做很多調整的。比如城市的醫療資源儘量不要過度集中在某一個區域,尤其是不要過度集中在老城區,在空間布局上要更加合理。

隨著人口的聚集,未來大城市的基建投資也會更多。胡剛說,受疫情影響,未來大城市的韌性——城市受衝擊之下的快速應對和恢復能力廣受關注。倉儲、交通道路、公共場館、醫療救助、電力及供水設施等都是韌性城市建設的關鍵。大城市未來一定要有在常規和非常規時期的兩套不同的運營系統。

大城市布局優化:郊區、衛星城崛起

大城市的規模經濟效益無法阻擋,優化城市布局就顯得更為關鍵。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教授分析認為,大都市圈內的核心城市普遍受到交通、住房、環境、物價等問題的困擾,因此需要建立多中心、網絡化的大都市結構,形成若干中心來分散單中心。

多中心的發展模式,意味著未來我國城市的空間布局將會出現一些明顯的變化,郊區組團、衛星城的發展將會加快。

58同城、安居客近日發布的《疫情期間樓市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購房者未來選房時對室內空氣流通性、小區的人口密度、社區規模等將更為關注,佔比均超過50%;對於選房的地段傾向性,48.4%的購房者更傾向於購買居住條件較好的遠郊房源。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一方面是由於疫情影響,人群的出行受到相應限制,對於居住社區的外部環境、居住空間的內部尺度要求都在短期內得到明顯提高,這一需求在疫情結束後會出現一定下滑。另一方面也預示著人群對於理想居住生活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未來一二線城市產城融合的衛星城或郊遠區域,尤其是規劃好、環境好的區域的吸引力將愈加體現,這一現象尤其在一線城市將更為明顯。

胡剛分析,在疫情結束之後,人們對於居住環境、小區的要求會提高,很多人會傾向環境更好的小區。「在市中心已有一套房的,有條件會選擇在郊區買一套。」

實際上,在不少大城市,郊區、外圍區域人口佔比在不斷上升。以杭州為例,近年來杭州老城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幹區、拱墅區、西湖區、名勝區)常住人口增幅遠低於全市;周邊地區(濱江區、經開區、大江東、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是杭州常住人口增長的主要區域。

在廣州,近幾年增城、南沙、蘿崗等外圍區域人口增長迅速,這些區域的地鐵客流量增長迅猛。

馮奎預計,在未來城市發展中,會更加重視城市組團、半小時生活圈、一刻鐘生活圈等形態。連結這些組團、生活圈的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當然就成為投資的熱點。

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尤其是市域快軌將成為基建補短板的重要內容。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共計6730.27公裡的城軌交通運營線路中,市域快軌達715.61公裡,佔比10.63%,成為地鐵之外最重要的制式。可見,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向中心城市、都市圈的集聚,市域快軌的作用日益凸顯。

胡剛分析,市域快軌的時速一般可以達到100~160公裡,很多原來需要一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半個小時就可以到了,這也使得中心城市的拓展範圍更廣了,使得周邊的外圍郊區、衛星城成為人們日常可以居住生活、通勤的區域,這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大城市的空間布局。

在人口郊區化、郊區及衛星城發展的過程中,圍繞這些區域的道路、停車場、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大幅增加,大城市的基建投資會更多。

彭澎說,未來中心城市、大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要做一些優化調整,比如對外圍區域板塊的教育、醫療加大投入,提高外圍區域的吸引力。新城區、外圍區域建設一定要高標準,公共基礎設施要完善。在外圍區域舒適度提升的情況下,加之房價等因素的作用,外圍區域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他認為,在不少人轉移到外圍區域,中心城區「抽疏」之後,中心城區可以安排更多的廣場、公共空間,這些地方可以作為應急救援的重要場所,進而使得城市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

相關焦點

  • 北京老城區人口壓力過大 衛星城尚未被全面接受
    比起宣武區較為方便的就醫條件、就近的菜市場、較多的就業機會等,可以理解城區居民搬遷到郊區後,在生活便利上確實存在某種落差。不過任何城區的大規模建設,都要經歷這些階段。任何衛星城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好,都是一個不短而又無法跨越的過程。  記者又來到團河路,這裡是連接大興老城區和亦莊新城的中間地帶。團河路上的車輛眾多,時常發生堵車現象。這也顯示著這裡的欣欣向榮。
  • 板橋將成南京西南衛星城
    晨報訊南京西南面將崛起一座新的「衛星城」。昨日,在板橋新城發展戰略研討會上,雨花臺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板橋新城項目是南京市西南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造城運動」。到2012年,一個60平方公裡、擁有35萬人口的濱江「衛星城」將展現在市民面前。
  • 南寧又將崛起一國際化衛星城 明陽工業園區開建
    微信「掃一掃」關注住朋網(點擊二維碼關閉) 南寧又將崛起一國際化衛星城明陽工業園區開建 ——南寧又將崛起一國際化衛星城 明陽工業園區開建   廣西  | 來源:南寧政務信息網  作者:  時間:2005-08-24
  • 南陽房價「超過」一線郊區?過來人坦言:大城市也不一定有大空間
    如今的南陽房價,可以說已經超出了大多數工薪階層的能力,動輒破萬的價格,著實高高在上,僅就房價而言,價格已經遠遠不能與南陽「準三線」的農業大市「標準」,幾乎成了除了北上廣深這樣的「老牌一線城市」的郊區外,南陽的房價可以與其他任何一線城市的郊區價格相媲美,那麼究竟該如何選擇?
  • 金邊5大衛星城強勢崛起,未來將全面爆發
    金邊5大衛星城強勢崛起,未來將全面爆發 伴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柬埔寨人口不斷增長,城市規模急劇擴張。
  • 【功能布局篇】優化功能布局特色 兩江新區布局7大自貿組團推動...
    【功能布局篇】優化功能布局特色 兩江新區布局7大自貿組團推動自貿區體系建設 日期:2017/03/28 14:21:53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編輯:劉春雪   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片區是重慶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區域,同時,兩江新區的自身產業基礎和功能布局也為自貿區的落實
  • 疫情改變美國人口流動?是時候逃離紐約等大城市了?
    紐約、洛杉磯和舊金山等美國超級城市裡的精英階層就面臨著這樣的難題。在通訊技術和防疫措施允許個人長時間遠程辦公時,城市中心的高生活成本顯得有些「奢侈」。在舊金山一家軟體公司就職的毛甜(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她並未打算搬離現在的居所,但她的朋友中想離開的並不少。「我的一位朋友年薪14萬美元左右,他的職位在康乃狄克州起薪是8.5萬美元,但是生活成本可能會減少一半。
  • 發展前景看好 五大因素推動大型超市向郊區發展
    從國內一些大城市商業布局流向看,向郊外轉移似乎是一個不容置疑的正確答案。北京王府井商業區曾有過日客流量80萬人次的紀錄,而目前平時客流量只有14萬人次左右,近年來三環以外新商業區卻很紅火。上海也是,傳統商業街如南京路的客流,現在主要是外來流動人口,而越來越多的居民隨著住地的外移、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的改變,更樂意到郊外的大型超市購物。
  • 北京商圈沉浮錄,新商城喚醒「沉睡之城」,郊區商圈崛起是必然
    但隨著衛星城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睡城」不但實現了產城融合、職住平衡,還因大型購物中心的湧入,成為商業「不夜城」。通州萬達廣場讓通州告別睡城,提升區域商業品質北京晚報記者上周走訪發現,在城區老商場艱難轉型之時,近郊的新商城,正因為交通的延伸、人口的流動,形成新的商業中心。
  • 安徽又一城市崛起,毗鄰江蘇將成為南京「衛星城」,是你家鄉嗎?
    藉助這股春風,安徽境內的有一座城市有望崛起,它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有望成為南京的「衛星城」,這座城市就是滁州。但是從直線距離來看,它毗鄰江蘇還是離南京更近,而南京因為自身空間不足有時不得不將產業外移,滁州就可以趁此機會抓緊成為南京的「衛星城」,傍上了南京這個「大哥」,持續發展不是很難。
  • 優化門店布局 Gucci成都仁和春天百貨店關閉
    Gucci關閉西南區形象店Gucci在華門店正面臨全面洗禮。記者了解到,位於成都的Gucci仁和春天百貨店日前關閉,這家店曾是Gucci挺進西南區的重要形象店。根據Gucci官網門店查詢結果顯示,Gucci仁和春天百貨店信息仍然在列,但撥打電話已無人接聽。
  • 陝西第二大城市:總人口377萬,如今卻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命運
    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我國許多城市又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正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城市地位不斷鞏固,成為交通樞紐,而有些城市則因為國家鐵路布局的原因,地位大大削弱,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今天,我們要談到的陝西寶雞,就是一個例子。
  •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
    立足溧水城市總體定位,從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積極探索特大城市郊區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徑。要充分認識區域協調發展的趨勢性 當前區域協調發展呈現「三大新趨勢」: 一是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
  • 鎮江市區鎮村布局將優化
    金山網訊 (袁園 方良龍)鎮村布局規劃是優化村莊布局、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村莊規劃管理、規範農民建房等工作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