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成工業園內的凌豐集團現代產業升級基地內,由凌豐集團自主設計、自行研發、自主安裝調試的1#不鏽鋼製品自動化生產線(以下簡稱「一號線」)正式點火運行,這也是全國不鏽鋼餐廚具製品行業內第一條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
與傳統生產相比,自動生產線的生產工人使用量由原來的130人降到30人,產品在線生產平均時間由5天降到3小時以內,大幅提高產品的合格率,綜合成本比傳統生產降低約10%。
3小時內能見產品綜合成本降低一成
據了解,凌豐產業基地是按照中國製造2025及
工業4.0的未來目標進行設計建設,固定資產投資4.9億元,現已完成2.5億。一號線設備投資約2880萬元,凌豐集團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三年的設計試驗,按照一體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設計思路,使用自動運輸、快速裝模、研發自動設備、購買自動設備、引進
機器人等五種升級形態。
與傳統生產相比,自動生產線的生產工人使用量由原來的130人降到30人,產品在線生產平均時間由5天降到3小時以內,大幅提高產品的合格率,綜合成本比傳統生產降低約10%,年人均產值提升一倍以上。
凌豐產業基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是國內第一條自主設計建設的不鏽鋼製品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凌豐集團在2010年開始研發自動化設備代替人,特別是自動拉飛卷系統和自動磨邊系統,已大批量
應用到凌豐現有工廠,並提供給國內主要的同行工廠,並出口南美、越南以及國內愛仕達等眾多國內外工廠使用。
以這條生產線的拉深工序為例,它應用了凌豐集團工程技術中心自主研發的新型自動拉深系統,該系統榮獲了國家發明專利,新型自動拉深系統有非常高的工作效率,使用高速伺服電機,送料效率相對人工作業提升20%以上,生產效率可達300件/小時;包含了凌豐自主研製的輥組式自動塗油系統,塗油均勻,油量大小可控,餘油自動回收可循環使用,保證拉深質量的同時又降低了成本,節省了1名塗油工;具備雙料盤自動供料系統,兩個料盤自動進行切換,工人只需要定時為空的料盤補充圓片即可。還具備先進的煲爆檢測系統,防止工件卡在上模使之出現雙重拉深導致爆煲的現象。
如何轉型升級?自動化生產線或為明燈
新興縣的不鏽鋼餐廚具製造業起步於1984年,近些年來,新興不鏽鋼製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以良好的企業信譽、可靠的質量,新興企業開發生產的優質高檔不鏽鋼製品吸引了眾多客商前來訂貨、合作經營和投資辦廠。不鏽鋼製品行業已經成為新興縣域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佔全縣財政收入的近20%。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新興縣不鏽鋼製品產業產值達93.89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近44.12%,出口創匯4.82億美元,同比增長33.51%。
近年來,中國製造業都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新興的不鏽鋼行業也是如此。新興不鏽鋼製品行業在企業規模上、產品質量檔次上,在國內有一定的優勢,但新興縣不鏽鋼製品行業產業集群的總量不大,只有60億元左右,「在規模上不如江門新會、潮州揭陽地區」;新興的不鏽鋼餐廚具行業目前以為國外企業貼牌生產為主,新興不鏽鋼餐廚具企業的自主品牌在整個行業所佔份額不到20%。
儘管代工生產的發展模式,有助於新興的不鏽鋼產業更好利用國外知名品牌的先進理念,快速走上高端路線,在全國不鏽鋼行業站穩了腳跟,但隨著國際經濟大環境的疲軟,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的外貿有所回落,長期為歐美高端品牌代工的弊端也開始顯現,新興縣不鏽鋼餐廚具的行業空間利潤被局限在賺取「加工費」上。
改變高產值、低收益的局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困擾著新興的不鏽鋼行業。隨著國際市場的萎縮,新興不鏽鋼行業都在調整生產,轉型升級成為大勢所趨。他們意識到,只有通過轉型升級調整生產,創建自主品牌開拓新市場,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找到合適的定位。唯有生產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才能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不鏽鋼產業將面臨新一輪的優勝劣汰,行業轉型升級、以機器替代人已是不可擋的趨勢,現在市場對不鏽鋼產品要求越來越高,也更強調功能化,這就要求不鏽鋼企業創新意識、技術革新、優化管理、生產設備轉型升級。」新興縣不鏽鋼商會副會長區榮炎認為,凌豐現代化餐廚具產業基地中的第一條自動化生產線,給不鏽鋼行業回答了「如何轉型,如何升級」這一問題,也給不鏽鋼企業「指明了方向」。而對比以往,在鍋子造型上改一改、把鍋子的質量提高一點、成本上降一降、效益上增一增,那只能算是最簡單的「轉型升級」。
企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模式
凌豐集團董事長葉燦雄回憶,凌豐產業升級基地建設一年多來,正值全國實體經濟的寒冬時期,新興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多次來到基地現場辦公,為企業解決了交通、水電及發展難題。「一號線正式運行後,設計產量400件/小時,年產量為240萬件,實現年產值1.2億元,同時提高產品品質,縮短交貨期,降低工傷事故風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一號線運行的另一大意義在於,為新興縣不鏽鋼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起到示範效益,按照計劃,凌豐集團將在產業基地規劃建設10條自動化生產線,連同傳統生產線基地,總產出為每年18億元人民幣。
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新興縣不鏽鋼產業發展規劃專家組組長惠青山認為,凌豐集團1#不鏽鋼製品自動化生產線的運行,從某種程度上展現了政府促進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效果。
「這也是新興縣支持不鏽鋼企業『20條』這一政策效果的實在體現。」他認為,自動化生產線是一個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這種新模式屬於企業自主研發並裝備流水線,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根據企業自己工藝的特點、實際情況進行生產設備,相比於進口設備,自主研發的流水線能更好地適應企業本身需求。「這種新模式是值得全國不鏽鋼行業學習,可以說是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標誌性模式。」
新模式帶來了新效益,包括經濟和社會效益。經濟方面,自動化生產線的使用後能提高生產效益,如原來生產一個產品需要10天的時間,現在僅需要4個小時;生產的產量由原來一天生產1000件,現在每天生產3000件,產量增長了3倍;人力方面也由原來的200人縮減為30人,相當於原來的七分之一。社會效益方面,原來有一個拋光的工序,都是純人工操作,並且會產生較大的粉塵。現在有了這個自動化生產線,拋光過程都是全封閉,不用人工操作,減少了對工人身體的傷害,改善了生產線上的工作環境。「以後,工人可以穿白襯衣、西裝上班,現在的80後、90後產業工人,更青睞這種整潔乾淨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