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國有資產脫鉤時出現種種匪夷所思,凌豐集團尚涉嫌隱瞞重大關聯方。
發行前,公司共有原始股東109名,全為自然人股東。但招股書中,明確身份者僅36人。換句話說,多達73人的身份不詳,他們合計持3475.47萬股、佔公司發行前總股本達33.27%。
根據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號―招股說明書》,由於公司持股較為分散,部分原始股東確實無硬性規定要求予以披露。但是,新快報記者發現,同樣為招商證券保薦上市、同樣地處新興縣的大華農,卻在其招股書中對發行前196名自然人股東的身份予以逐一詳細披露。可見,披露與否,取決於公司或保薦機構的意願。那麼,同為招商證券所保薦的凌豐集團為什麼不願意披露所有原始股東的身份?當中有何難言之隱?
根據招股書,截至去年12月31日,凌豐集團控股子公司、孫公司共有16家,包括凌豐香港、凌豐銷售、凌豐五金、凌豐玻璃、先豐公司、前豐公司和銀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以及凌豐國際、凌豐英國、CS國際、AD德國、CS亞洲、第一德國、CSAG、查特豪斯國際和CS廚具9家控股孫公司。同時,公司尚參股合中廣運、合源小額貸款和新興農信社3家公司。
但是,新快報記者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除上述公司外,凌豐集團與供應商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複雜程度超乎想像。
獵人谷:第五大供應商的關聯真相
最應引起重視的一家企業則是新興縣獵人谷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曾用名為新興縣凌豐獵人谷貿易有限公司,下稱「獵人谷」).
據披露,獵人谷在2009年時是凌豐集團的第五大供應商,涉及採購金額為1907.67萬元,佔公司當期總營業成本的3.62%,採購內容為「配件」。招股書中,凌豐集團對該公司僅有一句描述:「成立於2005年3月,是廣東省新興縣主要五金鑄件、不鏽鋼餐廚具配件的供應商之一,主要從事五金鑄件,不鏽鋼餐廚具配件、五金配件的生產和銷售。」並稱,「本公司與上述供應商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
事實果真沒有關聯關係嗎?
新快報記者查閱工商登記資料發現,在2008年3月19日前,獵人谷的法人代表正是葉燦雄,兩名股東分別為凌豐集團工會(持70%股權)、凌豐集團(持30%股權),註冊資本為900萬元。簡而言之,在此之前,獵人谷是凌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隨著上市披露截止年份2009年的臨近,凌豐集團著手清理與該公司的關聯關係。2008年3月19日,凌豐集團工會、凌豐集團所持股權分別轉讓給了溫仲昌、鍾衛權兩名自然人。伴隨一系列的增資擴股,目前獵人谷的6名股東全部為自然人,分別為溫仲昌(持80.39%股權)、鍾衛權(持15%股權)、梁錦華(持1.28%股權)、葉永球(持1.11%股權)、鍾維俊(持1.11%股權)及伍達浩(持1.11%股權),註冊資本為1800萬元。
即便如此,作為凌豐集團報告期內的重要供應商,獵人谷依然與凌豐集團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裡需要引出4個人:溫仲昌、鍾衛權、陳潔如、梁錦華。
首先是溫仲昌和鍾衛權,前者接替葉燦雄成為目前獵人谷的法人代表,曾供職於凌豐集團,;後者現為獵人谷的副總經理。兩人除持有獵人谷股權外,也是新興縣三川飲品有限公司(下稱「三川飲品」)股東。根據工商登記資料,三川飲品發起股東為獵人谷(持100%股權),法人代表為葉燦雄之兄葉燦文。2008年4月23日,該公司法人代表由葉燦文變更為歐金富,後者現持凌豐集團246.41萬股、佔總股本的2.36%,身份為凌豐集團的監事、品質管理部經理。2011年5月13日,獵人谷將所持三川飲品股份轉讓給溫仲昌(持60%股權)、鍾衛權(持40%股權),三川飲品的法人代表自此變更為溫仲昌。至此,溫、鍾二人至少接手了兩家凌豐集團旗下的子公司,雙方間究竟存在何種關係?
其次則是陳潔如。在凌豐集團的招股書中,恰巧也有一名為陳潔如的原始股東,現持凌豐集團83.84萬股、佔總股本的0.8%,身份為凌豐集團現任董事兼總經理助理彭自堅的妻妹。彭自堅,現持394.64萬股、佔總股本的3.78%,為凌豐集團實際控制人之一。而據獵人谷官網顯示,至少在今年1月18日時,陳潔如仍為獵人谷高管,職位為副總經理。需補充的是,獵人谷總經理陸建新,也曾供職於凌豐集團全資子公司先豐公司。
如此關係之下,很難擺脫凌豐集團與獵人谷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不排除凌豐集團影響著獵人谷。
三大「豪強」齊聚凌豐集團
最後是持獵人谷1.28%股權的梁錦華。在凌豐集團招股書、相關企業的工商登記資料中,並沒有此人出現。但在同樣為招商證券保薦上市、同樣地處新興縣的大華農的公開資料中,此人赫然現身原始股東榜:梁錦華,大華農發行前持24.33萬股,在大華農實際控制人控股的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溫氏集團」)任
手接盤獵人谷?事實上,新快報記者調查發現,梁錦華僅是凌豐集團與新興本地「豪強」間千絲萬縷關係中的配角。
據悉,新興縣大型企業主要包括溫氏集團、凌豐集團及廣東翔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翔順集團」),3家企業分別以農業、不鏽鋼產業、房地產業而雄踞一方。
結合大華農與凌豐集團的招股書及相關公開資料,溫氏集團董事長、大華農的實際控制人之一及董事溫鵬程,身兼溫氏集團旗下6家子公司法人代表的、大華農的監事梁志雄,溫氏集團財務部資金管理室員工朱桂連、溫氏食品聯營公司財務部員工潘愛蓮,皆在2009年6月的凌豐集團最後一次增資擴股中火速入股,分別持有公司53.03萬股、25.61萬股、109.90萬股、50.47萬股,佔比0.51%、0.25%、1.05%及0.48%;同期,翔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崔健平及其妻蘇洪有也火速入股,分別持有183.21萬股、112.04萬股,佔比1.75%、1.07%。此外,截至去年初,梁志雄尚持有新興縣龍山翔順大酒店(原龍山外商活動中心)12%的股權。
不僅如此,2009年5月,凌豐集團、翔順集團、溫氏集團及彭自堅等10名股東共同投資設立了新興縣合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葉燦雄,目前凌豐集團持5%的股權。
顯然,3家企業間關係匪淺。而若此次凌豐集團成功上市,則來自溫氏集團方面的4名自然人股東所持的合計239.01萬股,市值至少將達2327.96萬元,來自翔順集團的崔健平夫婦,所持的合計295.25萬股,市值更將達到2875.74萬元。與凌豐集團的慷慨形成對比的是,去年成功上市的大華農,196名原始股東中無一來自凌豐或翔順。隨著調查的推進、身份證號碼的核對,本報將對此關聯關係進行進一步報導。
明萃系:似非而是的集團成員
除此之外,凌豐集團招股書中「實際控制人控制及重要影響的其他企業」一項,披露了「Goodlead International Limited」(下稱「明萃國際」),該公司設立時葉燦雄持有50%的股權。2008年10月10日,葉燦雄所持股份全部轉讓,但股權轉讓完成後,明萃國際並未辦理董事變更手續,直至去年5月31日葉燦雄才辭去董事職務。
根據工商登記資料,明萃國際目前全資控股新興縣明萃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下稱「新興明萃」),後者目前的經營範圍為「生產、銷售:不鏽鋼餐具、五金製品」。工商登記資料中新興明萃乃至明萃國際均與凌豐集團無直接關係。然而,新快報記者發現,在新興縣的官網上,2008年4月的「中國(雲浮)新興不鏽鋼餐廚具五金製品博覽會」參會企業名錄中,新興明萃的序號緊隨凌豐集團之後,名稱為「明萃(凌豐)」。而在凌豐集團的官網上,公司似乎也並不忌諱明萃與其間從屬關係(官網上關於獵人谷的新聞目前幾已無法搜尋),一則發表於去年1月的運動會新聞中,明萃赫然與公司其他分公司同列。不禁要問的是:在葉燦雄完成股權轉讓後至其辭去董事間,長達兩年半的時間裡,明萃系與凌豐集團究竟處於怎樣的關係?招股書中為何不予以詳細披露?
令人詫異的是,即便去年5月葉燦雄已辭去了明萃國際的董事一職,即公司在招股書上承諾的「該公司不再構成發行人關聯方」後,目前明萃國際的官網上仍稱新興明萃為「凌豐集團成員」。
之所以如此重視明萃系,是因為明萃國際同樣也是公司報告期內的重要供應商。據招股書披露,2009年至2011年,凌豐集團向明萃國際的採購金額分別為1620.15萬元、2256.36萬元、531.02萬元,採購產品為「餐廚具及餐廚具配件」,其中2010年度的採購額佔公司當期總營業成本之比達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