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阿里牽手一周年 BAT決戰B端市場拉響集結號?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美股研究社

2018年8月,星巴克宣布與阿里巴巴(美股BABA)全面合作,其實關於兩家公司的合作報導一直不斷,最終星巴克下定決心牽手阿里,這也算是它在中國市場做出的最大一次改變。眾所周知,阿里這幾年在新零售上動作不斷,它能夠獲得跟星巴克這個巨頭的合作,也能看出阿里的實力,畢竟此前星巴克跟騰訊微信合作密切。

隨著兩個不同領域的巨頭展開親密合作,這也揭開了星巴克數位化改造的序幕,對於星巴克來說這雖然是一次新嘗試,但也會面臨一定挑戰,畢竟咖啡這種飲品受到很多客觀因素影響,稍一不慎很有可能影響到消費者對它的口碑評價。雙方合作一年的時間,外界也很好奇所謂的數位化改造到底給雙方帶來了什麼樣的回報?

除了星巴克與阿里在新零售上的合作希望外界關注之外,其它網際網路巨頭他們也在積極跟其他零售巨頭達成深度合作,他們也在新零售領域有更多探索,試圖讓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更加密切,或許這將是未來發展趨勢?在網際網路巨頭重視TOB服務的道路上,B端市場將成為他們下一個市場爭奪焦點?

星巴克與阿里巴巴牽手各取所需 巨頭強強聯手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回顧星巴克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據說也是馬雲多次跟星巴克高管交談之後用誠意贏得的一次戰略合作,畢竟之前星巴克還是跟騰訊的微信合作更多。今年是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的第20年,儘管通過服務在中國市場獲得不少口碑的外資品牌之一,但星巴克也看到了中國市場的變化,尤其是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實體店帶來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它選擇變與不變其實對於它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對於星巴克來說,最終選擇與阿里合作,在美股研究社看來主要有兩點原因影響。其一是星巴克需要獲得更多新用戶,儘管作為第三空間,星巴克成為不少顧客首選的休閒場所,但要想獲得新用戶單純靠門店、靠品牌影響力帶來的流量增長在放緩。阿里作為國內電商巨頭,不論是淘寶、餓了麼、盒馬等都有可能為星巴克線上引流。

其二去年瑞幸咖啡(美股LK)算是咖啡行業的最強黑馬,它以網際網路模式經營咖啡,靠燒錢補貼在線上大肆搶奪用戶,尤其是在線下廣開門店,並且開店速度很快,短短的時間甚至開店規模有望趕超星巴克。在燒錢搶市場的前提下,瑞幸咖啡也迅速在咖啡行業獲得知名度,這種商業模式一定程度上讓星巴克感受到一些威脅,它需要在線上有所行動來阻擊瑞幸的擴張。因此,星巴克推出外賣服務也是受到競爭對手的刺激情勢所迫。

對於阿里來說,與星巴克合作對於它是一舉多得。一方面儘管作為電商行業的巨頭,儘管阿里獲得很高的市場份額,但用戶增長放緩是不爭的事實,挖掘新的流量除了是線上的之外,線下的用戶同樣重要。阿里率先在業內提出新零售的概念,這需要它跟更多在線下有很大流量的品牌展開深入合作,如何藉助對方的流量為它平臺各種服務應用導流也是一個方向。

另一方面對於阿里來說,TOB市場也是它戰略發展目標裡的一個重要市場。與星巴克的合作儘管也能夠為它帶來新的流量,但站在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其實這是阿里深謀遠慮布局的B計劃。儘管TOC服務仍然是阿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但為了挖掘更多業務增長潛力,B端市場也成為它發力的重點,阿里為星巴克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其實也是它的另一獨角獸螞蟻金服在發展的重要業務,這其實是更加完善阿里的生態版圖的。

從去年8月雙方宣告達成戰略合作,到如今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合作已經有一年的時間。其實在合作之前,關於他們的合作形式有很多組合猜測,但根據報導的內容來看,雙方的合作渠道還是很全面,餓了麼、盒馬、淘寶、支付寶、口碑都成了星巴克線上和門店的入口,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但其實也是能夠看到合作之後帶來的效果。到底星巴克跟阿里的合作有哪些實質性的回報?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與零售巨頭展開合作 線下流量入口爭奪戰分外激烈

巨頭之間達成戰略合作,期望的效果自然是希望1+1能夠大於2,尤其對於星巴克來說,它之前的財報業績已經顯示它的營收增長放緩,藉助電商巨頭的平臺能否刺激到它的業務增長也很關鍵。在外界看來,星巴克與阿里的合作,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似乎利好的消息更偏多。

對於星巴克來說,與阿里的合作不僅帶來了流量也帶來了業績。除了依託餓了麼的外賣業務之外,雙方的合作涉及從智能網點、會員整合、咖啡製作到30分鐘配送整個流程深度合作。目前星巴克已經在100個城市上線了專星送,3000家門店支持外賣業務。此外,星巴克每日新增會員中有50%來自阿里。

根據星巴克公布的2019 Q3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星巴克營收68億美元,同比增長7.93%,淨利潤14億,同比增長64%,盈利和銷售額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其外送業務銷售額約佔總銷售額的6%,同時,星巴克在中國的活躍會員數量超過了900萬,較上季度增長了10%。

這種合作新嘗試也讓星巴克正在創造出一個第四空間,咖啡存在於線上線下的多個渠道,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它能夠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並且不僅僅局限於星巴克店內這個第三空間。星巴克與阿里的合作之後,對於喜歡星巴克的用戶而言,他們可以免去排隊購買的環節,直接在線上下單就能喝到新鮮的咖啡,這種效率也獲得不少用戶認可。

對阿里巴巴而言,星巴克不僅是阿里商業作業系統的「重要客戶」,同時也是新零售合作的標杆案例。雙方的合作成果,不僅驗證著阿里商業作業系統的有效性,星巴克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也錘鍊了阿里商業作業系統持續升級,共同打磨出以消費者為核心、高度產品化的行業解決方案,這將進一步提升阿里在B端服務領域的競爭力。

除了阿里跟星巴克的合作引發外界關注之外,其實像騰訊、京東(美股JD)、蘇寧易購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在積極爭取與各個領域的零售代表企業展開合作。儘管目前他們在C端市場的競爭很激烈,但其實B端市場也逐漸成為另外一個重要戰場,服務更多廣大中小商家,在他們身上挖掘新的增長潛力是重點。

去年,沃爾瑪中國與騰訊共同宣布正式結成深度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各自產業的優勢,重點圍繞購物體驗提升、精準市場營銷、全面支付服務、強大會籍增值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的數位化和智慧化零售合作。

目前騰訊已經完成了入股永輝超市、家樂福中國、海瀾之家、步步高超市等線下零售布局,而騰訊京東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則入股了居然之家、高鑫零售、銀泰百貨、蘇寧雲商、三江購物、新華都等。從網際網路巨頭選擇的線下零售合作方來看,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在重要繁華地段佔據流量入口,是消費者線下高頻購物的場所,這種資源入口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來說是很看重的資源。

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來說,他們的較量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線上,線下用戶流量搶奪同樣很重要,這也是為何在重要的購物節促銷像618、雙11這樣的購物大戰中,線下的各種優惠也是緊跟潮流,營造出一種線上線下雙入口搶奪的戰爭。

對於巨頭來說,藉助各自的技術、流量、資源等實現新零售上的升級,未來他們在B端市場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只是B端的金礦真的那麼容易被瓜分嗎?

TOB服務成為巨頭業務增長新動力 B端市場的金礦真的容易挖掘?

2018年算是網際網路企業的變革之年,除BAT之外,其它網際網路巨頭小米、美團、滴滴、ofo、58集團等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完成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巨頭們這一動作也意味著他們在B端市場正式發力,隨著2C紅利的逐漸消退,更為廣闊的2B市場儼然成了網際網路企業們追逐的目標。

去年9月30日,騰訊率先宣布對企業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將原有的七大事業群將壓減至六個,包括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300043,股吧)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和微信事業群(WXG),以及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而原有的另外三個事業群將不復存在,旗下業務也都各有歸宿。

去年12月18日,百度(美股BIDU)發出由李彥宏署名的架構調整信,宣布技術體系架構整合。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智能雲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ACG),由尹世明負責,直接向張亞勤匯報。這意味著,百度也和AT一樣,將雲計算服務上升到更為重要的戰略地位。

2018年11月份,阿里巴巴進行組織升級。升級之後,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在阿里巴巴2019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表示,面向企業的服務(to Business,以下稱to B服務)與面向消費者的服務一起,(to Consumer,以下稱to C服務)已經成為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增長的兩大引擎。

為何巨頭會對於B端市場這麼重視?以新零售為主要起點的B端時代開啟,網際網路巨頭們不僅僅只是喊喊口號,而是開始資本運作、親身實驗的方式深度參與到了B端市場當中。根據阿里、騰訊、京東的幾個業務部門來看,它們都有單獨設立B端市場上的業務組,這說明在C端市場增長漸漸達到飽和的前提下,B端市場成為它們的挖掘業務增長的新藍海。

為了搶奪更多B端市場的份額,網際網路巨頭在技術、業務布局、資源上的競爭很激烈,他們都想要成為B端市場的霸主獲得更多話語權,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他們會跟越來越多的企業展開合作。只是對於巨頭們來說,這場競爭不亞於C端市場競爭,要想獲得更多市場還是很不容易。

在美股研究社看來,技術和場景才是B端用戶真正需要的。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通過資本運作的手段不斷加大線下場景的搭建,試圖通過場景的豐富化來實現商品與用戶的無縫對接。隨著巨頭們在B端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可以預計到的是巨頭們的廝殺會更激烈,到底誰能在B端領域獲得更多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星巴克牽手阿里,是雙人舞還是「邯鄲學步」?
    一、星巴克的困局   星巴克中國早在幾年前,已經出現了增長的疲勞態勢。為此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包括線下門店增加甜點比重、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等,但還是以其星享卡會員體系為主,並沒有打通線上下,效果有限。
  • 當阿里承包了星巴克的外賣
    阿里果然要幫星巴克送外賣咖啡了。今天(8月2日),星巴克和阿里巴巴在上海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馬雲和老朋友舒爾茨(星巴克創始人)終於結成真正的同盟。阿里會為星巴克打造全渠道中臺系統,將智慧門店與星巴克的會員系統打通,幫助星巴克利用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盒馬、口碑等任一入口進行所謂的「全域獲客」。當然,阿里也不會白白做出這些貢獻,作為回饋,星巴克會把自己700萬的會員信息對接給阿里。
  • 星巴克、阿里合作一周年 提前完成100城3000店專星送覆蓋
    星巴克、阿里合作一周年 提前完成100城3000店專星送覆蓋來源:聯商網2019-09-23 17:34蒼山洱海旁,星巴克送到了手邊。星巴克和阿里巴巴,這兩大各自行業的領導者,通過一年合作成果回應了外界期待:這一歷史性的合作,不僅解開了咖啡餐飲數字業務增長密碼,更通過對新零售的探索,再一次革新了咖啡消費的用戶體驗。
  • 星巴克將把阿里新零售經驗複製到美國
    不久之後,顧客在星巴克消費時,在星巴克App、手機淘寶、支付寶、餓了麼均可完成外送服務下單、支付和星享卡積分,星巴克能通過虛擬門店對阿里生態內多個平臺的消費者進行精細化服務和運營。  星巴克還宣布,要把在中國市場沉澱的數位化建設經驗應用到美國市場,在第二季度之前通過UberEats將外送業務覆蓋到美國四分之一的門店。
  • 與餓了麼牽手一周年 星巴克把中國外賣經驗帶向全世界
    9月23日「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日」上,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分享,餓了麼和星巴克合作開展「專星送」外賣服務已上線一年,上一季度外賣銷售約佔星巴克中國區總銷售額的6%。9月,星巴克與餓了麼達成戰略合作一周年。
  • 星巴克選擇阿里:美團王興會在餓了麼為張小龍點一杯星冰樂外賣?
    2016年1月12日,馬雲出席了成都舉行的星巴克員工大會,馬雲在會上表示,「星巴克不僅僅是一杯咖啡,是一種生態態度;淘寶也不僅僅是網購,是一種生活」。從星巴克天貓店到馬雲出席星巴克員工大會,星巴克與阿里的牽手,似乎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故事。
  • 星巴克的2018年:面臨三大挑戰 戰略攜手阿里和雀巢
    中國區原本是星巴克在美國市場外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屬於星巴克的基本盤之一。基本盤出現問題,對其警醒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區出現問題,很大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競爭太過激烈。新模式、新門店層出不窮,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咖啡機咖啡、便利店咖啡、外賣咖啡、快餐咖啡以及專業咖啡館咖啡這些不同的模式、產品相互交融。
  • 星巴克和阿里「結婚」,這後面真的不簡單
    實際上,星巴克和阿里巴巴此次牽手,絕不只是送外賣那麼簡單。合作涉及阿里巴巴生態餓了麼、盒馬、淘寶、天貓、口碑、支付寶等多個業務線。阿里巴巴還為星巴克定製了「新零售智慧門店」,雙方會員體系也將全面打通。等等。星巴克最近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 跟阿里合作後,星巴克大賺一把,現在回美國「露一手」
    專星送成下一世代王牌為了應對網際網路咖啡的衝擊,星巴克管理層經過討論,最終選擇投入了「阿里爸爸」的懷抱,與阿里達成一攬子合作協議。星巴克總裁兼CEO Kevin Johnson在上海表示,星巴克中國區正和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牽手,利用餓了麼的平臺送咖啡外賣同時打造智慧零售門店。
  • 牽手阿里玩新零售 星巴克外賣咖啡,喝嗎?
    除了外界一直期待的餓了麼送咖啡外,阿里還將打通旗下包括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與星巴克全面對接,並展開新零售戰略合作。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消費者不僅可以享受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未來還可以通過天貓、淘寶購買咖啡,並享受一系列星巴克的會員服務。 星巴克外賣 30分鐘可送達 隨著網際網路咖啡品牌接連入局,關於星巴克上線外賣服務的消息便多次傳出。
  • 星巴克二度牽手微信:打造移動商業數字新基建
    炎炎夏日到來,星巴克與微信再度牽手。其實,早在2016年星巴克就率先接入微信支付,為億萬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支付方式此次作為雙方第二次的重磅牽手,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變化是可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直接下單外賣。夏日的炎熱帶來咖啡飲品消費的高峰,意味著數億用戶,即使足不出戶也可嘗到星巴克新鮮的現制咖啡。
  • 先點一份外賣,再來一杯星巴克
    今年以來,阿里一直鍾情收購,阿里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後是什麼?估計是在布局新零售線下實體消費場景。此次阿里與星巴克的合作內容涉及阿里旗下餓了麼、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通過阿里首次專為星巴克打造的全渠道中臺系統,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門店將與星巴剋星享俱樂部會員系統打通。這意味著消費者既可在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盒馬、口碑等阿里新零售生態裡下單買星巴克。
  • 星巴克攜阿里加入戰團,咖啡外送行情會怎麼演繹?
    今年9月中旬開始,星巴克將在北京和上海的300家門店通過餓了麼試點外送服務,並計劃於年底前延伸到全國30多個主要城市2000多家門店。星巴克自己做外送的消息早就有了,但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 星巴克有啥好?阿里和騰訊打起來了
    目前,星巴克似乎就成為他們角力的漩渦中心點之一。在星巴克,人們既可以選擇微信支付,也可以選擇支付寶支付。看起來,行動支付是阿里和騰訊試圖通過星巴克觸及中高端消費人群的最佳推廣方式之一。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二者的競爭又不止於此,場景的架設還在繼續,而星巴克在它們二者之間玩得是遊刃有餘——反正核心會員體系不會讓阿里和騰訊所觸及。
  • 點一次咖啡,你就看懂了阿里商業作業系統:星巴克「啡快」接入阿里...
    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 崔江7月21日,星巴克「啡快」服務上線支付寶、淘寶、口碑和高德,消費者可通過以上APP享受「手機下單、到店即拿即享」的便捷體驗。據了解,餓了麼也將隨後上線這項服務。這也是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深化合作的2.0版本。2018年,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基於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橫向打通數字平臺,緊接著依託餓了麼配送的外賣服務「專星送」上線,隨後的2018年底,星巴克會員體系與阿里數字經濟體的消費者服務全面打通,線上新零售智慧門店上線。
  • 送走蝦米,在線音樂迎接B端市場「全面開戰」?
    2019年6月,阿里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蝦米音樂被移出阿里大文娛,彼時,業內一度有傳聞稱蝦米音樂即將跟網易雲音樂合併,共同狙擊TME的消息。然而同年9月,阿里領投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佔股約10%。算是側面證實了阿里「戰術放棄」這一決策。
  • 這些在中國學到的絕招,星巴克準備在美國推廣
    今年1月剛慶祝了進入中國20周年的星巴克,準備把在中國學到的招數,如和流量大佬合作和開拓外賣業務,用回自己的美國本土市場了。他頗為激動地描繪了「出口轉內銷」的前景:中國國內的創新速度,現在是世界一絕,即所謂的「中國速度」。我們想把星巴克中國區正在做的創新、顛覆以及成功經驗推廣到星巴克其它的市場,包括美國。
  • 零售周報:鄰家便利店轟然倒塌 星巴克與阿里合作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7.30-8.5),北京鄰家便利店陷資金鍊斷裂,將關閉全部168家店;星巴克與阿里達成新零售全面戰略合作;蘇寧上半年營收1107億,淨利增長1957.38%;京東到家牽手三大便利店半年:單店銷售增6.3倍;拼多多黃崢就售假問題公開回應一切質疑……【頭條】1、
  • 阿里和星巴克不只要賣咖啡這麼簡單
    在美國西雅圖,這個星巴克文化的發源地,有全球唯一一家主打高端定位的星巴克烘焙工坊,星巴克創始人將其形容為「一張承載咖啡、戲劇和浪漫的魔毯」。今天,星巴克和阿里巴巴聯手打造的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正式開業,除了展示原汁原味的咖啡文化,這也是星巴克第一次將 AR 技術用在了零售店中。
  • 星巴克的外賣業務終於落地,但餓了麼想要的不是咖啡市場這麼簡單
    對於餓了麼來說,在咖啡這一高頻詞消費品類領域,拿下具備頭部品牌和高端用戶的星巴克,對自身品牌和流量的意義巨大。但很顯然,這家曾經陷入焦灼戰爭,如今成為阿里新零售生態「馬前卒」的外賣公司,想要拿下的不只是咖啡新零售市場這麼簡單。星巴克的「光環」星巴克的外賣服務「姍姍來遲」。但早在幾年前,星巴克的「門檻」就快要被幾家網際網路公司「踏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