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開「便利店」了,服務對象有限

2020-12-26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繼MUJI HOTEL和MUJI INFILL之後,不久前,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又有了新動作——MUJIcom。MUJIcom設在辦公樓內,承載部分便利店功能,售賣便當、湯品等產品。這家MUJIcom並不完全對外開放,無印良品中國總部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開店選址的前提是要有合適的商業合作夥伴,並不會局限於某一類的選址。」

中國首家MUJIcom設立在北京京東園區內,設有71席座位,提供麵包、當日現做便當、湯品以及各類飲品。除精選像香薰燈等部分商品外,還甄選了MUJI BOOKS部分與北京文化相關的書籍。此外,店內還創造了可以辦公的工作環境。

圖/無印良品供圖

京東一位馬姓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京東員工較多,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大家還是願意嘗試一下MUJIcom的。它的價格比食堂貴,一個便當大概28元-40元,也是正常商務工作餐價格。」有網友在微博曬出壽喜燒便當圖片,使用牛肉、大白菜、香菇、豆腐、魔芋等食材,價格32元。對於味道,該網友稱「一般」。

據京東員工馮女士介紹,「MUJIcom像共享空間,有吃有喝,還可以辦公。」不過並不涉及付費形式的「共享空間」辦公服務。

這家MUJIcom並不完全對外開放,其在京東大廈內部,只有員工和訪客才能進入。有網友對首店選址表示遺憾,「這家店只服務於京東員工,普通消費者進不去京東的辦公區域,沒辦法逛。」

對此,無印良品中國總部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開店選址的前提是要有合適的商業合作夥伴,並不會局限於某一類的選址。」首店落戶京東總部,貼合上班族的工作生活場景。第2家MUJIcom店鋪已在籌備中,計劃今年在上海開業。

不過,和君諮詢連鎖商業模式專家文志宏認為,「與京東合作開設一個店面,對MUJI無印良品來講是一種嘗試,但可能很難得到大規模複製。」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MUJIcom在日本早已開店。2019年7月,日本還開設了MUJIcom武藏野美術大學店,這是第一家開在日本大學校園內的MUJIcom。有去過的網友稱「日本的MUJIcom真的就是便利店模式」。

對於「便利店模式」的定位,無印良品中國總部稱,如果將MUJIcom單純定義為「便利店」其實不太準確,相較於便利店為人們提供便利生活的主旨,MUJIcom的意義更表現在匯聚與對話。

新京報記者 張潔

編輯 王琳 校對 楊許麗

相關焦點

  • 開酒店做家裝設「便利店」,無印良品能否借多業態突圍?
    MUJIcom中國首店服務對象有限中國首家MUJIcom設立在北京京東園區內,設有71席座位,提供麵包、當日現做便當、湯品以及各類飲品。除精選像香薰燈等部分商品外,還甄選了MUJI BOOKS部分與北京文化相關的書籍。此外,店內還創造了可以辦公的工作環境。
  • 無印良品在京東總部開了個「便利店」
    在官方披露中,京東店被稱為MUJIcom,是繼無印良品酒店(MUJI HOTEL)、無印良品家裝(MUJI INFILL)後在中國的一次新世代事業形態布局。新世代?這個業態是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便利店」概念業態的首次嘗試,主要提供日常必需品的售賣和離你更近的便利生活體驗。
  • 無印良品商品撤出日本全家便利店 雙方結束合作
    聯商網消息:1月28日,無印良品的商品撤出日本全家便利店,雙方結束合作。全家便利店方面的解釋是業績不好。無印良品商品的存在,是全家便利店與其它的便利店商品差異化特徵之一。原來全家便利店和無印良品都是西武流通集團的企業,無印良品的商品在集團內的西武百貨店和全家便利店等賣場均有銷售。1983年青山開設了第一家無印良品路面店開始,無印良品作為主力品牌產品開始獨立發展。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西武流通集團的主要企業開始逐漸衰退,良品計劃從西友手上買下獨立營業權。
  • 無印良品要在中國開菜市場了!
    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
  • 兩家老牌連鎖零售巨頭分手:無印良品撤出日本全家便利店
    看上去很登對的兩大連鎖巨頭無印良品全家的合作關係走到了盡頭。據聯商網報導,近期無印良品旗下的商品正在從日本全家便利店撤出。對此全家方面的解釋是,業績不佳。1972年成立的全家便利店,和1983年誕生的無印良品淵源頗深,它們都曾經屬於日本實業家堤清二所率領的Saison集團。而且全家一直是唯一一家銷售無印良品商品的便利店。事實上,雙方的合作還一度處於穩定的蜜月狀態。
  • 無印良品開始賣菜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其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 無印良品倒閉了?
    (順便提一下,同期誕生的還有優衣庫) 以至於當時日本的大街小巷,甚至便利店裡, 都有無印良品的貨架。 高價並沒有拉低無印良品的人氣, 15年無印良品上海旗艦店開業時, 你甚至需要排隊80分鐘才能進店。
  • 從無印良品到城市便利店,「新零售」還有哪些痛點?
    自 1989 年以雜貨起家,到今天服飾、家居等品類一應俱全,儘管「無印良品」的含義是拋開品牌印記,但它顯然已是炙手可熱的商業品牌。6 月,無印良品在新業態 Diner 中開售熱食,本篇文章解釋了原因和它反映的消費轉折點。中國正在經歷消費升級,市場狀況與無印良品誕生時的日本類似。
  • 無印良品在上海開了家餐廳:稱沒學宜家,還計劃到深圳開酒店
    2017年6月3日,號稱中國內地最大旗艦店的淮海中路無印良品旗艦店,已將原來的Café & Meal MUJI和MUJI BOOKS,改裝升級為全球首家MUJI Diner——無印良品餐堂。無印良品上海總部董事總經理山本直幸解釋,之所以選擇在中國開出一號店,是因為中國一直講究醫食同源,在營養均衡方面,包括飲食的營養方面需要採用對身體平衡的原則,這和無印良品、和MUJI Diner的理念契合。
  • 為應對消費環境變化,看看無印良品和日本便利店們是怎麼做的
    近日,無印良品和以7-11為代表的便利店們又迅速地更新了店面的形態,來應對變化的消費者群體和他們的消費需求。如今,中國的零售行業正面臨著從物質向服務體驗消費的轉變,零售商們也需要比較大的調整,在此之前我們先看看外國是怎麼做的。
  • 無印良品上海開菜場 日式雜貨店也有生鮮超市夢
    與國內的盒馬、永輝超級物種等生鮮超市類似,無印良品菜場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也提供了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此外,消費者還能親身參與料理製作,以及購買無印服飾、雜貨等常規產品。 圖片來源:MUJI官網   事實上,無印良品近年來的發展並不順利。今年7月無印美國子公司就因受疫情影響而申請破產。
  • 無印良品困局
    無印良品中國總部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媒體報導中提及的2款「天然水」產品,在中國大陸從未銷售過。無印良品日本官網聲明中提及的1款「碳酸水」產品,現在也沒有在中國大陸銷售。雖然本次涉事產品中國大陸地區未受影響,然而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這已是無印良品第二次蒙上致癌陰影了。
  • 無印良品將在滬開新店 售賣商品與「食」相關
    10月21日消息,據界面新聞報導,無印良品將在上海開設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國首店,預計開業時間為2021年。據了解,此前有媒體透露,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在招商會上稱,無印良品將在該商場開出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國首店。
  • 最前線|無印良品上海開菜場,日式雜貨店也有生鮮超市夢
    據悉,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是以食為主題的MUJI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並非無印良品在中國首創的新業態。此前,MUJI已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 其中,2018年開業的大阪Aeon Mall堺北花田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MUJI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
  • 京東入局無人貨架,無印良品新店帶自營酒店,日本便利店銷售額連續...
    為品牌商提供倉儲配送支持、地勤服務、門店營銷、數據分享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無人貨架正在成為巨頭的遊戲。   - 2 -   無印良品在京首家多業態門店將採用「店鋪+酒店」模式
  • 無印良品在中國開菜市場,買菜要年輕化、品牌化了?
    其實,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就已經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並且成為熱門的網紅打卡地點。 相比於大眾生活中接觸到的菜市場,嘈雜、熱鬧、打折、叫賣聲、以及凌亂的商品擺放等等,一切有關菜市場的認知標籤,在無印良品的菜市場似乎都是不存在的。
  • 無印良品也曾是配角 解析無印良品的前生後世
    不過,在這次發展當中,有一個非常奇特的例子,就是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在最初成立的時候,這並不是一家獨立的品牌,而是作為西友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而誕生的。當時的西友超市在日本已經非常有名,不過,那時西友總經理覺得日本的很多商品包裝過於奢華,完全扭曲了商品本來的價值,於是便希望開發一款更能突出商品價值,而不是過度包裝的商品,這就是無印良品最初開發的初衷。
  • 無印良品的失望與失意
    如今,提起無印良品,粉絲的心態是很尷尬的。作為將精緻美學、日式生活方式帶入中國的品牌,無印良品的「良品」形象正在坍塌。無印良品近日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6款家具材質「以次充好」的事件,與以往的質量「小毛病」相比明顯升級到「嫌欺騙消」。
  •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自救」
    在經歷了巨額負責、虧損、子公司破產後,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自救」了。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
  • 無印良品瓶裝水全球召回,中日「無印良品」商標糾紛引熱議!
    產品風格頗為清心寡欲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的發展就像一輛在高速公路上飛馳的汽車。現在,這輛車牌號為「MUJI」的車要想要開得又快又穩極其不易。本次召回的對象是500毫升裝(保質期到2020年1月25日)和330毫升裝(保質期到2020年2月7日)的天然水、以及430毫升裝(保質期到2019年7月26日)的碳酸水,共計3種商品。 這3種商品除在日本全國約400家無印良品門店和網絡銷售之外,還出口到了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