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維修車間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個小柜子,柜子上面放了一些關於介紹車輛的書。再往右手邊看,是一排排座椅,圍著一張小會議桌,這裡就是崔建立師傅在維修工作之餘,用來休息以及學習的地方。
崔建立師傅1989年底參軍入伍並開始學習機械維修,2000年進入廣州珍寶巴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珍寶巴士)。20年來,一直從事於維修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然而時代在不斷進步,伴隨車輛的不斷更新換代,維修車輛和學習鑽研維修新能源車輛貫穿了崔師傅的整個工作生涯。
廣州珍寶巴士維修工崔建立
20年的積累,對於維修傳統車輛,崔師傅很是拿手,聽聲辨位確定故障位置,各種維修工具如臂使指,腦袋裡裝著各種管路線路問題的處理方案。崔師傅說:「以往車輛的故障大多集中在發動機上,要維修發動機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一般情況下通過它的聲音或者運轉狀態等都能很快的發現問題位置,進行簡單的零件更換就算完成了維修。」
近年來,新能源客車產業發展迅猛,純電動公交以其零汙染、低運行成的特點逐漸被全國各地的公交公司納入線路運營,廣州珍寶巴士亦不例外。目前,廣州珍寶巴士運營的純電動公交已有上千臺,而純電動公交的電池、電動機、各種控制器和線路等需要用到各種測量工具,基於要頻繁的與電打交道,為了保證維修人員的安全和車輛正常維修,崔師傅等維修人員專門被安排去學習高壓電等課程。
崔師傅說:「在純電公交參與線路運營的初期,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電池系統這些構造對我們來說是一套全新的東西,可以說以往積累的維修經驗很多已經用不上了。」很多結構設置是崔師傅聞所未聞的,需要廠家過來指導,在故障車輛前一邊檢修一邊講解,還不斷的舉例子或者做假設等,崔師傅等人就一邊看一邊問一邊做筆記不斷學習。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困局,這種程度的學習遠遠不夠。廣州珍寶巴士決定派崔師傅等維修人員去到廠家上門取經,在各類車間接受培訓。幾個月後學有所成回到公司,崔師傅仍時常堅持找廠家售後交流學習,同時工作空閒時間主動查閱書籍資料學習補充自己,儘管自己年紀不小了,仍跟年輕人學著去網上查詢裝置構造和維修案例來為自己充電,崔師傅兢兢業業的態度令人敬佩。
長時間的不斷積累學習後,可以說效果顯著。崔師傅說:「一般司機報修車輛後,我會自己親身試車,和司機交流後再聯繫電工一起檢查維修。現在車輛80%到90%的故障問題我們都可以自己找出來維修,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節省了不少時間,還不耽誤車輛上路。」
採訪結束後,崔師傅又回到崗位上繼續去忙著排查修理故障車。崔師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上了一課:一定緊跟新時代的步伐,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技術,提高綜合能力,才能更好的在生活和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