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創新城市發展思路(他山之石·走進一座城)

2020-12-06 人民網

在巴塞隆納一處「超級街區」的公共活動區內,一名當地兒童正在玩耍。巴塞隆納市政廳供圖

在巴塞隆納一處「超級街區」的公共活動區內,當地居民坐在長椅上聊天休息。巴塞隆納市政廳供圖

位於22@區的媒體—信息技術大樓是一幢創新環保建築,可以將白天吸收的太陽光用於夜晚照明。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獨特的建築風格、流淌的藝術氣息、頂尖的足球俱樂部讓西班牙巴塞隆納為世人熟知。在創新城市發展思路上,巴塞隆納也獨樹一幟:老工業區改造,迸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公共空間還給居民,探索以人為本的人居關係;打造智慧交通,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重塑老工業區,通過規劃與改造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四通八達的道路延伸至港口,地標建築阿格巴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座座節能建築頗具設計感……這裡是位於巴塞隆納東北部、以高新技術與創意產業聞名的「22@區」。

這片充滿活力的區域曾是歷史悠久的老工業區,一度陷入蕭條。2000年,巴塞隆納市政府正式啟動22@區改造計劃,進行產業升級,打造知識密集型產業集聚區。

改造不是推倒重建。通過工業遺產保護計劃,政府對百餘處工業廠房進行修復,同時新建大量節能創意建築。新成立的城市發展創新中心就坐落於一座改造過的19世紀工業廠房內,配備了全新的節能和智能控制系統。「22@區改造計劃的亮點在於,並非簡單將舊建築拆除重建,而是通過規劃與改造,對舊工業區進行更新。」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教授約塞普·羅卡說。

為了吸引新興產業,當地政府出臺了面向信息和通信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傳媒等知識密集型產業的辦公用地優惠政策等,大批初創企業、教育和研究機構相繼落戶。據統計,22@區改造後已吸引4500家企業入駐,創造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許多本土和跨國企業也紛紛將總部遷至此地。該區為巴塞隆納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使其產業結構更加多元、可持續。

這裡還是城市創新的先鋒。「22@區改造項目還對人居關係進行了創新探索。為了提升區域的活力和融合性,規劃打破了工作與居住空間的分割,建設多樣平衡的複合街區,實現居住、工作和服務功能的協調。」羅卡表示。目前,該區內修建了近4000套政府限價公寓和22萬平方千米的公共設施和綠地,未來計劃提供更多限價房。

打造「超級街區」,實現街道從「為了通勤」向「為了生活」轉變

從空中俯瞰巴塞隆納,會發現其街區設計很獨特:一個個八邊形網格有序排列,如同棋子整齊「碼」在棋盤上。每個八邊形都是一個社區,規劃有綠地和公共活動空間,以保障通風和採光良好,方便居民社交娛樂。這種設計最早可追溯至1859年,因其獨特優勢沿用至今。

然而,隨著城市規模擴大,人口、車輛增多,原有街道愈顯狹窄。公共空間壓縮讓生活於此的居民頗感不便。巴塞隆納市政府決定在原有基礎上打造「超級街區」,提出讓街道從「為了通勤」向「為了生活」轉變。「超級街區」內部包含多個八邊形塊狀社區。大貨車和非居民私人車輛禁止入內,私家車、救護車限速每小時10公裡以下。街區內部儘可能縮減機動車道和停車位,並建造地下停車場,將地上空間改造為綠地等公共活動區。

「目前85%的城市公共空間都被機動車佔據,『超級街區』規劃正是為了減少車流量,使居民在社區內步行更加方便、安全。」巴塞隆納城市生態管理局主任薩爾瓦多·羅艾達介紹說,該方案只需將機動車道調整為單行道,並對原有機動車道和停車位面積進行適當縮減,成本低、利於推廣。據統計,「超級街區」所在區域車流量減少了13%,釋放了70%被機動車佔據的空間。

新村「超級街區」就是一例。「計劃剛推出時,也有不少質疑聲。但隨著項目的實施,反對的人改變了想法。」新村「超級社區」居民希爾維亞·卡索蘭說,「以前社區內擠滿車輛的公共空間被改造為兒童玩耍的小公園,社區內增設了桌子、椅子甚至是桌球臺,前來休閒放鬆的居民越來越多。」綠化多了,車流量及噪音少了,步行體驗好了,許多居民樂於就近購買生活用品和服務,街區內商鋪銷售量增加了30.7%。居民還成立了鄰裡聯合會,4年來組織電影放映、集市、兒童遊戲比賽等上百場活動。鄰裡間增進了了解,友愛的社區氛圍讓人們生活得更加舒心。

目前該計劃已在巴塞隆納多個區域實施,獲得越來越多民眾的積極反饋。政府計劃未來將其推廣到更多區域。巴塞隆納建築師布蘭卡·阿雷亞諾建議,如果希望「超級街區」獲得更大成功,還需要加強配套設施,如擴建地下停車場、加大公共運輸覆蓋範圍等,這樣才能使其與城市發展更加協調。

探索智慧出行,緩解停車難題,為可持續交通提供更多選擇

將道路讓給居民,也對交通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歐洲最「智慧」的城市之一,巴塞隆納的智能交通方案也有頗多看頭。

巴塞隆納地鐵9號線不僅是歐洲最長的地鐵線路之一,也是一條「智慧」地鐵線。該線路南段15座新車站共配備52部裝有智能控制系統的電梯。這些電梯系統與地鐵運行時刻表聯通,當列車到站前自動移動到站臺這一層,加快了乘客流動,減少了擁擠和等待時間。電梯還根據尖峰時段、客流量等實時數據優化運營:當客流量大時,提升至最大功效;如果乘客較少,部分電梯將自動調整至節能待機狀態,減少能耗。

在巴塞隆納著名景點聖家族大教堂附近的4條街上,164個停車感應器實時收集信息反饋至管理中心。大巴司機可以從手機應用或電子信息牌上獲取停車位空置信息,合理安排出行,避免遊客過長等待。在市區多條街道,停車位都設有這種感應器,智能停車系統讓巴塞隆納的「停車難」問題得以緩解。

為了減少市中心車流,政府引入停車轉乘項目,在部分地鐵和城軌站點周圍開闢免費停車場,鼓勵在市郊居住、在市中心工作的私家車主將車輛停放於此,繼而轉乘公共運輸前往市區。其中不少停車場還設置了無線感應器,分析車輛停放信息,進而調整停車場容量。

智慧出行方式給家住郊區的市民克裡斯蒂娜帶來極大便利。「以前我開車去市區上班,不僅難以找到停車位,還經常堵車。現在通過提前查詢停車空位,我可以更快捷停車並轉乘地鐵到市區,節省了通勤時間。」克裡斯蒂娜說,「希望這一出行方式繼續推廣,讓更多人享受到便利。」

(本報馬德裡電)

製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9日 17 版)

相關焦點

  • 巴塞隆納—創新城市發展思路
    在創新城市發展思路上,巴塞隆納也獨樹一幟:老工業區改造,迸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公共空間還給居民,探索以人為本的人居關係;打造智慧交通,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重塑老工業區,通過規劃與改造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四通八達的道路延伸至港口,地標建築阿格巴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座座節能建築頗具設計感……這裡是位於巴塞隆納東北部
  • 【他山之石】提案工作創新實踐
    【他山之石】提案工作創新實踐 2020-12-22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塞隆納 | 創新與融合之都
    除了這些「官方」介紹之外,巴塞隆納更是知名的旅遊勝地,是一座充滿設計感的城市,是美食的天堂。之後經歷了羅馬帝國時期、中世紀、大航海時代和資產階級革命,這座城市不斷地發展,形成了現在的規模。04 美食之城圖 | 歐洲旅遊委員會如果讓小歐挑選最喜歡巴塞隆納的一點,那一定是這裡
  •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取他山之石 為「十四五」高...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取他山之石 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畫出最大同心圓 2020-11-29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塞隆納:一座令人瘋狂的城市
    巴塞隆納:一座令人瘋狂的城市 讀書會:世上只有一個巴塞隆納 如今,這座城市因新藝術運動風格,即加泰隆尼亞人稱為現代主義的建築林立而享譽盛名。 城中,19 世紀後期和20 世紀初期的各式建築交相呼應。
  • 他山之石 | 一堂顛覆你認知的就業與創業直播課
    他山之石 | 一堂顛覆你認知的就業與創業直播課 2020-03-23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那亞——老城古貌展新顏(他山之石·走進一座城)
    始建於12世紀的熱那亞聖牛之門幾經修繕,將古老外觀與現代建築結構相融合,如今依然屹立於繁華的城市中心地段。影像中國熱那亞老港區一景。影像中國走出熱那亞火車站,廣場上聳立著的哥倫布塑像分外醒目。這裡是哥倫布的家鄉,也是《馬可·波羅遊記》的誕生地。歷史上,依山傍海的熱那亞與威尼斯、比薩比肩齊名。今天,它依然是地中海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 巴塞隆納:世界設計、創意和創新之都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有這樣一個地方,素有「伊比利亞半島的明珠」之稱,哥特風古老建築與高樓大廈交相輝映是它的起點,終點是一條令人迷醉的天際線。它是西班牙著名的文化古城——巴塞隆納。亞洲年度國際級設計、創新及品牌盛事「設計營商周2015」,於今年特別邀得巴塞隆納擔任夥伴城市,此次也為其在國際設計舞臺上展現多元文化魅力迎來絕佳機會。
  • 一泓深藍的湖 一座生態的城——雲南澄江:因水而秀因石而名
    9月26日,由澄江市委、市政府和雲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澄江市委宣傳部、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宣傳策劃中心承辦的「一泓深藍的湖 一座生態的城——2020全國黨媒走進澄江市」啟動儀式在澄江舉行。此次「2020全國黨媒走進澄江市」活動為期三天,活動期間,來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日報、北京日報、雲南日報、浙江日報等多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的記者齊聚澄江撫仙湖畔,走進「詩與遠方」。
  • 巴塞隆納,一座高迪之城
    巴塞隆納,一座高迪之城。你很難用語言描述你所看見的一切,在自然面前,人足夠的渺小。而在人類傑作面前,人又足夠的偉大。這座刻滿字的門,叫做福音書之門。上面記載了耶穌生命最後兩天發生的事進入教堂內部,睜大雙眼好好感受一下什麼叫視覺震撼!
  • 東京——雨水利用融入日常生活(他山之石·走進一座城)
    本報記者 劉軍國攝核心閱讀安裝雨水收集設施、建立雨水滲透系統、普及雨水利用工程……多管齊下,東京有效緩解了雨季城市內澇問題,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也讓人們樹立了環保節水的觀念。東京多雨。雨水是這座城市的重要資源。
  • 接軌大上海——椒江城發集團第一時間行動,赴楊浦、松江「取經」
    地點:上海楊浦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容:創新經營模式(考察楊浦城投集團)他山之石項目建設方面,圍繞「政府的要求、市場的需求、群眾的訴求是城投的追求」,在保障房徵收開發和政府代建項目上已形成成熟體系
  • 他山之石 淺析新加坡市場打車類App
    首頁 > 模式 > 關鍵詞 > 新加坡最新資訊 > 正文 他山之石 淺析新加坡市場打車類App
  • 巴塞隆納 旋律上遊走的高迪之城
    漫步在巴塞隆納,她的魔幻建築是世人如何讚頌都不為過的瑰寶。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如巴塞隆納這般桀驁不馴,世界上也沒有一座城市如巴塞隆納這般,因一個人而熠熠生輝。鬼才建築師高迪(Antoni Gaudí Cornet),用源於自然的靈感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傾心為巴塞隆納注入一道道生命之彩。在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項被列入西班牙國家重點保護文物,7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走進獨特的巴塞隆納
    所以聖家堂至今還未完工,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座還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現在已建好、可以參觀的是「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 「。全部建築預計2026年方可完工。2.米拉公寓米拉公寓( Casa Mila)是現代主義建築師安東尼高迪的代表作之 也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座私人住宅,建於1906-1912年。米拉公寓的外觀以及寬大的窗戶組成。
  • 巴塞隆納,一個絢麗多彩的城市,旅遊的天堂之地
    當人們提到巴塞隆納,你會想到什麼呢?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聖家族大教堂了。參觀完聖家族大教堂,可以走去米拉之家和巴特約之家繼續參觀這兩個景點。在這附近,你可以在這裡逛街購物,品嘗這裡當地的美食,會這裡會讓你感覺心情愉悅,放鬆。在太陽快下山之前,我想你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地中海的落日。
  • 巴塞隆納 旋律上遊走的高迪之城
    漫步在巴塞隆納,她的魔幻建築是世人如何讚頌都不為過的瑰寶。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如巴塞隆納這般桀驁不馴,世界上也沒有一座城市如巴塞隆納這般,因一個人而熠熠生輝。鬼才建築師高迪(Antoni Gaudí Cornet),用源於自然的靈感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傾心為巴塞隆納注入一道道生命之彩。
  • 巴塞隆納:智慧城市如何兼顧經濟增長和民生福祉丨WeCity檔案
    作為一座南歐城市,巴塞隆納在全球智慧城市的發展史上具有較為獨特的地位,一方面雖然未誕生或孵化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企業,但其對新興數位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極具敏銳度、效率與熱情,強調技術價值的同時又明確「人是城市的目標」,以「日拱一卒」的方式不斷用技術重構了城市與人的關係;另一方面來自於極強的智慧城市營銷與品牌拓展能力,使2011年誕生的巴塞隆納全球智慧城市展(SCEWC)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淳安縣政協派駐民主監督小組調研臨安上田...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淳安縣政協派駐民主監督小組調研臨安上田微法庭 2020-12-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山之石丨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通州臺湖演藝小鎮
    11月28日,「雙雙」和參加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攝影採訪活動的140餘名記者走進了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近年來,臺湖鎮定位於原創精品劇目集中孵化地,堅持「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的發展要求,突出「生態+藝術+演藝」核心特色,以創意創作、展演交流為核心功能,以藝術推廣、文化旅遊為衍生功能,打造全時活力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