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雨水利用融入日常生活(他山之石·走進一座城)

2020-12-19 人民網

圖①:村瀨誠向記者展示家中雨水收集裝置。圖②:墨田區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路地尊」的使用方法。 本報記者 劉軍國攝

核心閱讀

安裝雨水收集設施、建立雨水滲透系統、普及雨水利用工程……多管齊下,東京有效緩解了雨季城市內澇問題,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也讓人們樹立了環保節水的觀念。

東京多雨。雨水是這座城市的重要資源。然而,幾十年前,排水不暢、汙水倒灌一度是東京面臨的棘手難題。近日,記者探訪多地,了解東京雨水利用的經驗。

多座大型建築都建有蓄水池

窗外淅淅小雨,滴滴答答,落在屋頂,匯成小流進入管道。屋內廚房洗手池前,71歲的日本老人村瀨誠打開水龍頭,用玻璃杯接了半杯水,喝了一口後說「真甜」,然後給記者也接了半杯品嘗。這半杯水不是普通的自來水,而是雨水。濛濛細雨中,村瀨誠打著傘,帶記者參觀了房子旁邊3米高的蓄水池、院裡的小池塘、院外的小溪。與普通房屋不同,位於靜岡縣的村瀨誠家屋頂安裝了可以收納雨水的管道設備,那半杯水就來自雨水管道系統,經過過濾,符合飲用水標準。

上世紀80年代初,一場暴雨讓東京都墨田區遭遇嚴重內澇。下水道倒灌,多名住戶家中汙水橫流。墨田區政府保健所工作人員村瀨誠與同事們經過調研,決定將雨水儲存起來而不是直接排入下水道。村瀨誠告訴記者,當時正值日本知名運動場館國技館翻建。在他的積極建議和政府的支持下,國技館建造了一個容積為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這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雨水利用設備。國技館屋頂上的雨水經過收集、過濾後,既可以用於廁所、冷氣設備,又可以在冬天用於化雪,或作為儲備資源用於災害應急。目前,可容納1.2萬人的國技館,日常用水70%來自雨水。

國技館的廣泛知名度讓雨水利用觀念得到順利推廣。此後,墨田區的政府大樓、學校、博物館、酒店等新建建築,紛紛安裝雨水利用系統。「墨田區十分重視雨水利用,要求在新建公共設施和大型建築物時,應該積極安裝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墨田區政府環境保護課工作人員高橋奈緒對記者介紹,1995年墨田區修改《開發指導綱要》,規定企業在開發1000平方米以上土地時應積極利用雨水。

如今,雨水收集和利用設施在東京隨處可見。1000多座大型建築都修建了蓄水池,許多穹頂體育館將雨水利用作為場館基礎功能。在地標性建築東京晴空塔,除了屋頂,兩座空中觀景臺也能接取雨水。雨水經收集後被儲存在晴空塔地下2635立方米的蓄水池內,不必消毒,只需用沙子過濾雜質,就可以用於清潔廁所、澆灌地面和屋頂花園,並為屋頂太陽能板降溫,提高發電效率,有效節省了16%的自來水消耗量。

使年降水量的80%滲透到地下

在東京的人行道、停車場等地,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隨處可見,加上滲水井,這些設施都是為了加速雨水滲透到地下。

據悉,60年代,東京下水道系統按照每小時可排50毫米降雨的標準建造。建設時,東京大部分路面還是土地,滲水能力強。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水泥路面不斷擴展,滲水能力大幅降低,一旦下暴雨,城市內澇極易發生。

對此,東京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路面滲透能力,避免都市洪水的同時,使雨水成為地下水的重要補給,促進生態水循環。2001年,東京制定《東京都雨水滲透指針》,通過修建透水性路面、側溝、透水池、綠地等設施,使屋頂、庭院、運動場等場所的雨水滲入地下,避免積水。同時,政府嚴格規範施工標準和所用材料,目標是使每年降水量的80%都能滲透到地下。

東京都各區政府還積極鼓勵居民在自家住宅安裝雨水桶和雨水滲透系統,推出相應的補貼政策。例如,在東京都目黑區,政府對於私人住宅安裝雨水桶和雨水滲透系統最多可分別發放5.6萬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5日元)、40萬日元補貼,居民可在施工前憑施工計劃和設計圖到政府部門申請。

從小樹立合理利用水資源觀念

走在墨田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名為「天水尊」的雨水桶和「路地尊」的地下儲水設施。在一座「路地尊」前,記者看到幾名嬉戲的兒童。「希望更多孩子來玩,了解『路地尊』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從小養成利用雨水的習慣。」一位年過七旬的當地居民對記者表示。

「天水尊」主要由個人修建,雨水經屋頂管道流入這裡,可用於澆花、洗車、房屋清潔。「路地尊」位於地下,可通過抽水泵將儲存的雨水抽出,也可與其他水利設施連接。除供日常使用外,遇到火災、地震等突發災害時,人們可以將「路地尊」貯存的雨水抽出用以救災,或過濾後作為飲用水應急。

為鼓勵企業和個人修建「天水尊」等儲水設施,墨田區政府1995年設立了雨水利用補貼,家庭和企業修建0.5立方米以下的雨水罐最多可獲得2.5萬日元補貼,中等規模的儲水罐可獲得補貼30萬日元,5立方米以上的地下大規模儲水設施最高可補貼100萬日元。截至2019年3月,在面積為13.75平方公裡的墨田區,共有670處雨水利用設施,可蓄水24396立方米。

在公共部門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雨水利用已經融入東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一種生活理念。在每年7、8月的酷暑時節,日本各地有戶外潑水降溫的習俗。在戶外潑水活動中,東京都政府呼籲大家使用儲存的雨水,得到民眾支持。成立數十年的東京「雨水市民之會」經常辦講座、出書籍,向民眾宣介雨水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呼籲人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參與到雨水利用之中」。東京都彩虹下水道館等場館定期舉行科普講座、互動遊戲、模擬職業體驗以及「一日遊」參觀活動,讓孩子們從小樹立合理利用水資源的觀念。

(本報東京電)

製圖: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2日 17 版)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提案工作創新實踐
    【他山之石】提案工作創新實踐 2020-12-22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那亞——老城古貌展新顏(他山之石·走進一座城)
    始建於12世紀的熱那亞聖牛之門幾經修繕,將古老外觀與現代建築結構相融合,如今依然屹立於繁華的城市中心地段。影像中國熱那亞老港區一景。影像中國走出熱那亞火車站,廣場上聳立著的哥倫布塑像分外醒目。這裡是哥倫布的家鄉,也是《馬可·波羅遊記》的誕生地。歷史上,依山傍海的熱那亞與威尼斯、比薩比肩齊名。今天,它依然是地中海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 巴塞隆納—創新城市發展思路(他山之石·走進一座城)
    重塑老工業區,通過規劃與改造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四通八達的道路延伸至港口,地標建築阿格巴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座座節能建築頗具設計感……這裡是位於巴塞隆納東北部、以高新技術與創意產業聞名的「22@區」。這片充滿活力的區域曾是歷史悠久的老工業區,一度陷入蕭條。
  •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取他山之石 為「十四五」高...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取他山之石 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畫出最大同心圓 2020-11-29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令哈一座雨水中變綠的城
    「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一座雨水中荒涼的城。」  20多年前,詩人海子的一首短詩使德令哈這座高原城市平添了幾份荒涼和悽楚。  不錯,德令哈大部分地區為高寒荒漠半荒漠草場,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區域水資源總量為10.12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64.6毫米,平均年蒸發量為1429.2毫米,乾旱缺水是德令哈的一大自然景象。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淳安縣政協派駐民主監督小組調研臨安上田...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淳安縣政協派駐民主監督小組調研臨安上田微法庭 2020-12-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寧,一座會「呼吸」的城
    2016年4月,西寧市入選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以來,利用「山-水-城」的典型空間結構,綜合制定了「治山、理水、潤城」的海綿城市建設路徑,採取綜合施策海綿化建設,確立了青藏高原半乾旱地區具有典型的海綿城市技術路徑,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 來自生活之城,成都設計師對臺灣日常生活中的設計會有怎樣的共鳴?
    實錄「走過一座城 輕輕的領略了一點當地的風情 淺拾了一點人文和情懷 略微連結起了一些情感和記憶 人 總是這樣 無論是當你喜歡一個人 還是一座城 總想多和他(她)呆一呆 總想再在這個城市多停留 多呼吸 有更多情緒和記憶的流轉 或許 這就叫吸引」—
  • 他山之石系列:英國票據市場
    前言 從這篇開始,我將陸續寫一個關於國外票據市場的系列——他山之石系列,為大家揭開國外票據市場的神秘面紗。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非遺之美 融入日常 浙江活化利用傳統技藝與民俗文化
    「非遺不是靜止的,它必須適應當下的生活狀況,否則就容易走向瀕危,所以我們著力推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讓居民、遊客共同加入保護和傳承的行列。」浙江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郭藝說,非遺的傳承創新,也是增強文化自信、推進文旅融合、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 行走丨西安,一座走進心裡的城
    關於西安,對它最直接的認識,一座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是絲綢古道上的城,是有山相伴,有水流過的城,是黃土高坡上一曲秦腔能抒發胸懷的地方,是關中大地上一座粗狂又隱藏內涵的城....看到它的名稱演變,就仿佛看到這座城深遠的過往和故事:西周時它稱為「豐鎬」,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
  • 有泉州古城元素的創意 正融入越來越多日常生活用品中
    以獨特「心」字為創作素材的飾品­  走進泉州的每條街巷,處處都有不同感受,它帶給你的也許不是精細和貴重,但勝在有著融入骨子裡的別致和匠心。設計師將這些書法巧妙地與茶道相結合,融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放心石衍生別致文創­  不知你可曾留意開元寺西塔下方那塊放心石,那是袒樸祖師在上面寫下的「心」字,他把心中的那一點改在底下。石頭經歷千年的風霜,仍舊持心以觀眾生萬象。很多過往遊人紛紛去揣摩這樣一個「心」字有何含義,最後給它添加了一個「提起千般煩,放下萬事空」這樣一個眾人皆認可的寓意。
  • 《東京散步》旅行,就是融入當地的生活
    毫無疑問,咳咳、太多了,比如東京鐵塔、銀座、歌舞伎町、明治神宮、淺草寺等等,這些都是網紅打卡地,怎麼能錯過呢!但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也許不在於這些地標性的景點,而是去感受那裡的人文和生活氣息,真正的融入其中,用善於發現美的眼光挖掘出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 《東京散步》旅行,就是融入當地的生活
    毫無疑問,咳咳、太多了,比如東京鐵塔、銀座、歌舞伎町、明治神宮、淺草寺等等,這些都是網紅打卡地,怎麼能錯過呢!但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也許不在於這些地標性的景點,而是去感受那裡的人文和生活氣息,真正的融入其中,用善於發現美的眼光挖掘出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 讓憲法融入日常生活!
    讓憲法融入日常生活!它神聖不可侵犯,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一個中國公民,都在憲法保護之下!2020年國家憲法日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出 生身為中國公民的我們,自發出人生的第一聲啼哭開始,就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人,自此便和憲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了。
  • [分享]溼地雨水回用系統資料下載
    以全國首個山地海綿城市試點——悅來新城為起點,正努力打造一座「會呼吸」的山水園林城市。      兩江新區實現雨水循環 重慶構建「會呼吸」園林城市      作為內陸第一個國家級開放開發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成立之初便以生態文明為先導,積極探索發展綠色經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以全國首個山地海綿城市試點——悅來新城為起點,正努力打造一座「會呼吸」的山水園林城市。
  • 了解一座城從博物館開始!走進博山各大博物館,發現博物之美
    伴著雨水與暑熱,我們迎來了八月,這兩天的天氣像是給山城蒙上了悶熱的網。出去玩戶外就不要考慮啦!但是開著大空調,還能漲知識的博物館,想想真是夏日遊玩的最佳去處,既擺脫了悶熱和粘膩的清風又開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 他山之石 | 一堂顛覆你認知的就業與創業直播課
    他山之石 | 一堂顛覆你認知的就業與創業直播課 2020-03-23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中轉國際的他山之石
    與之相比,不少北美機場異軍突起:   - 北卡夏洛特、拉斯維加斯、德州休斯頓、舊金山、多倫多、墨西哥城等紛紛入榜;   - 達拉斯從客流量的第十二升到起降架次上的第四,   很多同行看到這一點已經明白了——寬體率問題。
  • 「李子柒式」的生活成日常!國慶小長假,相約神石上的村落——麗江魯納古
    這個國慶,想好去哪裡尋找鍾愛的生活了嗎?如果您還沒想好,小編想為你推薦,神石上的村落——魯納古! 納西族,能歌善舞,對於他們來說,歌舞不是節日的儀式感,而是日常生活。而在世代居住著納西族的魯納古村,歌舞就是他們的精神食糧,在魯納古的每一個人都擅長歌舞,無論是60多歲的老人,還是年幼的孩童,都可以隨意唱上一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歌舞是他們的精神食糧,也是他們生活的調節劑,因為歌舞,他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