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學:這些神奇的植物竟能捕食動物!

2020-12-18 百家號

相信大家的一般的觀念中都是高等動物吃低等植物,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會造就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今天要和朋友們介紹的逆著食物鏈的——會捕食動物的植物。

會捕食動物的植物叫食肉植物,能是捕捉、殺死和消化動物有機體。和所有植物一樣,食肉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由於他們通常生活在土壤質量差的地區,他們必須用消化動物的營養補充他們的飲食。和其他開花植物一樣,食肉植物也會用一些技巧引誘昆蟲。這些植物長出了專門的葉子,用來引誘並誘捕毫無防備的昆蟲。

食肉植物有幾個屬和數百種食肉植物種類。以下小編個人比較喜歡的食肉植物:

捕蠅草

捕蠅草,可能是最著名的食肉植物。花蜜引誘昆蟲進入口狀的葉子。昆蟲一旦進入陷阱,就會碰到樹葉上的細小毛髮。這在植物內部發出脈衝,觸發葉子閉合。位於葉子上的腺體釋放酶來消化獵物,營養物質被葉子吸收。蒼蠅、螞蟻和其他昆蟲並不是捕蠅草能捕捉到的唯一動物。青蛙和其他小型脊椎動物有時也會被植物困住。金星蠅生活在潮溼、營養不良的環境中,例如沼澤、潮溼的熱帶稀樹草原和沼澤。

毛氈苔

毛氈苔屬於茅膏菜屬。這些植物生活在潮溼的生物群落中,包括沼澤、沼澤和沼澤。太陽花上覆蓋著觸鬚,產生一種粘性的露珠狀物質,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昆蟲和其他小生物被露水吸引,當它們落在樹葉上時就被卡住了。然後觸手會靠近昆蟲,消化酶會分解獵物。太陽花通常捕獲蒼蠅、蚊子、飛蛾和蜘蛛。

豬籠草

熱帶豬籠草或猴杯屬於豬籠草屬的植物。這些植物通常在東南亞的熱帶森林中發現。豬籠草的葉子顏色鮮豔,形狀像豬籠草。昆蟲被鮮豔的顏色和花蜜吸引到植物上。樹葉的內壁上覆蓋著蠟質的鱗片,使得樹葉很滑。昆蟲會滑倒在豬籠草分泌消化液的底部。眾所周知,大型豬籠草能誘捕小青蛙、蛇,甚至鳥類。

北美投手

北美豬籠草屬於瓶子草屬。這些植物棲息於草地沼澤、沼澤和其他溼地。馬齒莧屬植物的葉子也形狀像豬籠草。昆蟲被花蜜引誘到植物中,並可能從葉子的邊緣滑到瓶底。在一些物種中,昆蟲在水罐底部積聚的水裡淹死後就會死亡。然後它們被釋放到水中的酶消化。

狸藻

狸藻屬營養物質的種類被稱為狸藻。這個名字來自於位於莖和葉上的類似膀胱的小囊。狸藻類植物是一種在水生區域和溼潤土壤中發現的無根植物。這些植物具有捕捉獵物的「活板門」機制。囊有一個小的膜蓋,起「門」的作用。它們的橢圓形狀形成了一個真空,當它們觸發「門」周圍的毛髮時,就會吸進微小的昆蟲。然後消化酶被釋放到囊內消化獵物。狸藻類植物以水生無脊椎動物、水蚤、昆蟲幼蟲甚至小魚為食。

看了這些大家是不是覺得大自然特別神奇呢

相關焦點

  • 能預告天氣的植物
    人們在長久的生活中,尋覓到一點動物和天氣之間的規律。比如:蜻蜓低飛,不雨也陰、螞蟻搬家、魚躍水面等等,都反應出動物對天氣的預見性。實際上,不僅僅是動物,一些植物也掌握著預告天氣的小技能。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位植物界的「天氣預報員」。
  • 樹懶和植物的聯繫:唯一身上長植物的野生動物,植物卻是它保護色
    樹懶是一種奇懶的動物,人們也猜不透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生物進化成如此懶的個性。樹懶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森林中,外形和猴有些相似,但個性和猴類完全相反,猴類活潑好動,而樹懶做什麼都是懶洋洋,甚至懶得去吃,去玩耍等。據有關數據記錄:樹懶能在一個位置,靜靜躺著一個月都不移動一米!樹懶有多懶?
  • 植物科普:植物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是否有毒?
    植物科普,走進科學。在自然界中生存著許多生物,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以自己的姿態存活於世間。但是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之下,許多生物都進化出了一套保護機制。如我們熟知的毒蛇、毒蜘蛛這些動物,就會通過分泌毒液來保護自己,或用以捕食獵物。
  • 神奇的「光合動物」它們和植物一樣也能進行光合作嗎?
    這些動物利用光合作用獲取「食物」,包括常見的熱帶珊瑚、海綿、海葵、海鞘、和一些雙殼類動物,它們都可以部分地從太陽獲得能量。事實上,「光合動物」為人類提供食物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比如在人類餐桌上生存了至少10萬年的巨型蛤蜊。光合動物看起來和行為像植物嗎?事實並非如此。
  • 有哪些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
    在生物界,確實有些動物和植物存在難以區分的模糊情況。對於大多數動物和植物,都可以很容易進行區分,比如大部分動物可以自由行動、有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有明顯反饋;而大部分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細胞有細胞壁,無法進行自由移動等等。
  • 它們是植物還是動物?光合作用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自然界中除了形形色色的動物、植物之外,還有一種半植物半動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在歌山縣一處海濱,日本筑波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半植物半動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並把這一重大發現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新發現的微生物長約30微米,是單細胞鞭毛蟲的一種,有一個可推動自己行動的小尾巴。通過對野生 Hatena進行觀察,日本筑波大學的生物學家岡本和井上發現了 Hatena的生命循環是在宿主相與寄主相之間快速轉換的。
  •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時間:2017-03-04 12:56   來源:蘭嵐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奇不有!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 海葵 它看上去很像花朵,其實是捕食性動物這種無脊椎生物就是海葵。據一份最新研究稱,從基因編碼上看,海葵屬於動物和植物的混合種。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植物,男子剪開豬籠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植物,男子剪開豬籠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大家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耶叔看世界。大自然的世界總是神奇無比,自然界裡面有著自己的食物鏈,在底層就當然會有頂層捕食手,植物界裡也有著捕食獵手,這些植物靠著自己非凡的手段,在這個食物鏈裡站在了頂端。
  • 動物和植物也能預報天氣?專家怎麼說
    在驚訝和質疑中小編對「氣象樹」進行了檢索,發現除了大樹預報天氣,關於動植物能預知天氣的例子還有很多。 傳說能預報天氣的動物 蜘蛛結網
  • 自然界會吃動物的恐怖植物
    自然界會吃動物的恐怖植物世界上有些植物可以吃掉動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恐怖的植物,會活活的把動物給吃掉。佛手狀如手指,故名佛手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水晶蘭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它是屬於鹿蹄草科植物。全身沒有葉綠素,從不進行光合作用,是靠著腐爛的植物來獲得養分。被稱為死亡之花。水晶蘭的花朵在陰暗潮溼的地區,冒出晶瑩潔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狀的菸鬥,微微下垂的花朵,單生於植株的頂端,在幽暗處發出誘人的白色亮光,引人駐足欣賞,是傳說中來自陰間的植物。蝙蝠花一種觀賞性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亞地區,適宜在溫暖的氣候下生長。
  • 《山海經》中的不止動物很神奇,植物們也有話說
    所以說,我們小時候聽的很多故事的雛形都來自於《山海經》,這些奇異的故事豐富了我們的童年。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山海經》中記載的各種奇異動物很感興趣,這些上古動物不僅長相奇特,還有很多神奇的藥用價值
  • 植物是有記憶的!你悉心照料的植物,它也能感受和記住你的好
    動物有記憶,相信沒人會反對,多年離家的老狗也能找回曾經回家的路、闊別幾十年的人和猩猩,也能相擁而泣,動物如同人一樣有感知和記憶,這是我們喜愛養寵物的原因之一。那麼植物呢?很多朋友都有養植物,比如辦公室裡的菜豆、幸福樹、你桌上的綠蘿,家裡的蘭花、月季、多肉等等,在你們悉心照料它們,給它們澆水施肥的時候,是否有想過這個不起眼的玩意,竟能感受和記住你的好?關於植物是否有記憶的試驗研究在上個世紀就有一些考證了,其中一個比較經典的實驗是,一位叫白克斯特的人,叫他的一位學生去弄死家裡兩株植物其中一株。
  • 食蟲植物——小人物逆襲之路上的典範
    將植物與動物比較而言,通常人們傾向於動物是更為強勢和智慧的一方:因為植物紮根於大地不能自由移動還會被動物取食。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被視為弱勢一方的小人物——植物——能否逆襲成功?  我喜歡食蟲植物,不僅因為它們有著炫酷的捕獵技能和亮麗的外表,而且因為這些植物總在不斷上演著小人物逆襲的故事。
  • 植物愛上吃肉 或是環境逼出來的"重口味"
    如今,在國內某網購平臺上搜索「食蟲植物」,會出現數百條結果;專賣食蟲植物的店鋪數不勝數,皇冠店鋪就超過20家,單個店家粉絲量在10萬+也不是稀罕事。隨著暑期到來,中小學生的科普活動又迎來新高峰。世界上的食蟲植物多不多?在漫長的歷史中,植物如何演化出食蟲(即食肉)「愛好」的?它們又是怎麼捕食動物的?
  • 水裡的魚會影響陸地上植物的繁殖?怎麼做到的?
    這是我多年來生態學課堂上的一個經典案例,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喜歡這個故事。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學生朋友能看到這個故事,藉此能體會到生態學的神奇魅力,激發出未來對生態學的濃厚興趣。根據這種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生態學家把各種不同的生物歸在不同的營養級中,能夠光合作用的各種植物,它們不能「捕食」其他生物,所以它們就處在第一個營養級,而各種以植物為食的草食動物呢,就被歸在第二個營養級,而吃草食動物的動物呢,自然就是第三個營養級,...,依此類推。
  • 植物逆襲竟然開始吃人?探索地球上的食人植物謎團
    然而我們人類吃了植物幾億年了,世上莫非還有能夠吃人的植物嗎?對此,科學家們還真的展開了調查研究。食人植物這個描述並不準確,應該叫做食肉植物,食人植物單指傳說中能夠捕食人類體型動物的食肉植物。順便一提,我們常說的食人花真名叫大王花,連食肉植物都不是,人家只是長的恐怖了點,其實是人畜無害的。
  • 食人花是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它真的會吃人嗎?
    而且一些電影和小說中會一些關於食人花的怪異情節,加深了人們對於食人花的印象,那麼,食人花是動物還是植物呢?它真的會吃人嗎?因為食人花沒有葉子,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它不是植物。事實上,食人花的的確確是植物,它可以進行少量的光合作用,但不足以養活自己,所以經過蠻長時間的進化,它們發明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 植物愛上吃肉 或是環境逼出來的「重口味」
    如今,在國內某網購平臺上搜索「食蟲植物」,會出現數百條結果;專賣食蟲植物的店鋪數不勝數,皇冠店鋪就超過20家,單個店家粉絲量在10萬+也不是稀罕事。 隨著暑期到來,中小學生的科普活動又迎來新高峰。世界上的食蟲植物多不多?在漫長的歷史中,植物如何演化出食蟲(即食肉)「愛好」的?它們又是怎麼捕食動物的?在學界,人們對食蟲植物有哪些新的研究、又有哪些爭論?
  • 遊戲王:暗黑世界結合的捕食植物,你的怪獸都是我的融合素材
    這次我們就來說一下捕食植物,我們曾經說過一期捕食植物植物,其實並沒有說出他們很強的本身特色,因為當時捕食植物還沒有推出什麼新卡,現在捕食植物推出了他們的新卡捕食霸種融合,這使得他們原本是和魔玩具進行搭配的,現在也可以使用和黯黑世界來進行搭配。
  • 這些植物會吃蒼蠅,吃青蛙……看起來很高等,實際上基因是最少的
    眾所周知,植物只需要光、水和二氧化碳就能生產富含能量的生物量——這也就是為什麼它們總是處於食物鏈的開始階段的主要原因。但是食肉植物似乎已經扭轉了局面,它們大多數時候甚至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因為它們會捕食昆蟲和青蛙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