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流行的中國菜,大多是粵菜和川菜,代表是點心和麻婆豆腐

2020-12-24 瑾丫頭的家常事

首先,作為中國人,我個人喜歡的烹飪方式有紅燒、清蒸和爆炒,個人喜歡的菜系是淮揚菜。中餐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很多人說中餐種類繁多,是的,原因是幅員遼闊。盆地的溼潤氣候誕生了川菜,亞熱帶的氣候和海風誕生了粵菜,當然還有粗獷豪邁的蒙古新疆菜系,精緻細膩的江南菜系等等。

各個菜系都有各個菜系的風味。當然,在海外流行的中國菜大多是粵菜和川菜,代表是點心和麻婆豆腐(和火鍋)。很多中國人在國外開的中餐店也很正宗,味道很讓人思鄉,也有味道改良的中餐,更多是本地人開的快餐。我所在的地區亞洲餐廳比較多,有泰國菜、韓國菜、日本菜、中餐。去的人也很多,大多是附近的學生和附近的白領。四國餐館的流行度難以排個名次,有時候門庭若市,有時候冷冷清清。

對於本地人來說,他們更願意把亞洲菜放在一起。事實上餐館與餐館之間區別也沒有很大,泰國菜有絕佳的炒飯,中國菜有正宗的牛肉麵,韓國菜有甜辣的烤肉拌飯,日本菜自然是拉麵壽司。中餐在國外成為了亞洲菜中和日餐一樣流行菜系,趨勢是逐漸分成了點心和麻辣兩股力量。dim sum(點心)我認為是最為流行的中國菜,蝦餃、叉燒包、腸粉這些沒有很強烈的味道,但鮮、香,讓點心能夠符合大多數人的胃口。

而麻辣,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當然愛之者趨之若鶩,恨之者一輩子都不會去嘗試的,所以麻辣在海外中國人和小部分麻辣愛好者(比如郭傑瑞)心目中成為了心靈的歸宿。最後還有不能忘記的北京烤鴨,香脆甜,自然可以俘獲很多人的味蕾。當然,很多人會說中國那麼大,八大菜系都是頂級美味,為何就提川菜和粵菜?下面就是我們認為好吃的部分中餐為何在海外並不很流行的關鍵——口味重。很多菜系是以鮮香風味為主打的,而這種「鮮」來自對外國人來說過量的鹽。

比如(這裡是以外國人的美食標準來講的,不代表本人觀點)有一次去長沙,體會了什麼是鹹辣口味,一道香菜炒牛肉讓人吃出了眼淚,你問我好不好吃,好吃,口味重,特別。你問我外國人也喜歡把?我會說,不好意思,他們可能吃不下去。為什麼?這就要扯到西方料理的特點了。西方料理,或者說非微波爐料理的西方料理,講究的是味全。什麼是味全,其實你可以從一個漢堡裡看出味全:麵包的香,肉餅的鹹,芝士的微膩,生菜的脆鮮,色拉醬的酸甜,酸黃瓜的酸衝,胡椒的微熱。

西餐講究的是味的平衡,一個也蓋不過另一個,就像Gordon Ramsay有一次吐槽的一樣,一盤菜是a party in your mouth(嘴巴裡面的派對)。當然,一個派對如果一方太嗨就是a match to your stomach了。在烤魚上面放一點檸檬汁和一點牛油果,披薩上面放一點甜椒和菠蘿,西餐的味講究層次感,把多種味道混合為一體,讓你吃一道菜品嘗到了幾道菜的感覺。在美國流行的中餐,比如像orange chicken,像beef and broccoli,味道更像是一種甜鹹脆的結合。

這種味道的緩衝混搭,更加符合西方美食的評判標準。最後,我認為,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認同我們的美食,發揚我們的美食,傳播我們的美食,但同時要客觀了解別人的料理,沒有味道的優劣之分,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沒有簡單複雜優劣之分,簡單的做法同樣有極致的味道,沒有高級不高級之分,國宴也是融合中西的做法,米其林廚師也要環遊世界尋找靈感。了解別人,認同自己,這是我們對於我們中餐最好的尊敬,也能讓中餐最終得到別人的尊敬。

相關焦點

  • 川菜VS粵菜,各有千秋,誰能更勝一籌
    川菜就是代表四川菜,是中國傳統特色四大菜系之一,八大菜系之一,中華集大成者美食文化。四川火鍋川菜的代表菜品有: 四川火鍋、重慶水煮魚、麻婆豆腐、辣子雞丁、回鍋肉、泡椒鳳爪、板慄燒雞、香辣蝦等等。其特點講究紅味,麻、辣、香、鮮。
  • 粵菜點心和川菜都有提供,銀杏金閣(銀杏川菜酒樓),非常氣派!
    到了成都,朋友推存的這家,作為消夜來說,有點太高大上了,主打粵主式是點心,佐以四川小吃,味道都是超級棒,蒜香骨,鳳爪,擔擔麵,三大炮,牛肉餃,生魚片粥真的很好喝,每一道菜都很特別,最奇特的是夜間還有刺身供應,三文魚和北極貝還都很新鮮,真是沒有辦法解釋,值得品嘗。
  • 川味文化:川菜獨有的麻婆豆腐 原來日本人也喜歡
    有一句話,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位於西南地區的四川菜,因其具有鮮明的地方性特徵而揚名海外,如果說京菜具有官府氣,蘇菜,粵菜具有商賈氣,那麼四川菜則具有明顯的鄉土氣、家常味,猶如淳樸的山民,適合普通市民和勞動人民食用。
  • 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最出名的有四大名菜!
    魯菜味道濃厚,喜歡蔥蒜,以海鮮、湯菜和內臟為主。因為魯菜對其他菜系的影響頗大,所以魯菜為八大菜系之首。代表才有灌湯包、醬豬蹄、香酥雞等。最出名的有「四大名菜」:蔥燒海參、糖醋鯉魚、九轉大腸、宮保雞丁!川菜中的經典菜太多,好像說哪個都耳熟能詳,但是還要選兩個,個人覺得宮保雞丁和重慶火鍋可以代表了吧,宮保雞丁是川菜中急火快炒的典型,味道也是麻辣鹹鮮帶小酸甜,不但全國人知道,就連外國人也都喜歡,所以做為川菜的代表不為過,重慶火鍋更是風靡全球,哪個不知,誰個不曉,因此,這兩樣完全是川菜中最有名氣的。
  • 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
    毛肚火鍋2 川菜:即四川菜系。以成都菜為代表。四川菜系各地風味比較統一。主要流行於西南地區和湖北地區,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川菜館。川菜是中國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間最大菜系。   川菜風味包括重慶、成都和樂山、內江,自貢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點在於味型多樣。辣椒、胡椒、花椒、豆板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風味,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
  • 那些海外的冒牌中國菜 在中國沒人愛
    全文如下:在海外,它們是大言不慚的中國菜肉骨茶、天津飯、炒雜碎,還有它們背後的嚴肅邏輯就像我們在國內會看看各種用外國餐外衣包裝過的中國餐一樣,在海外,老外也流行在那些看起來就不像中餐,吃起來更不像中餐的中餐館吃飯。
  • 甜辣味的麻婆豆腐,酸辣味的擔擔麵,川菜在日本變成了什麼樣子
    彼時傳入的是易於攜帶的點心,在日本被製作為「卓子料理」。之後在逃往長崎的明清人改良推廣下,逐漸在京都大阪等城市流行開來。到了日本的大正昭和時期,也就是民國到近現代時期,幾經改良的「中華料理」已經作為平民美食長期存在於日本餐館的菜單中。日本流行的幾樣平民美食也都是在此時從中國傳入的。
  • 有川菜大師說「川菜發展受到粵菜衝擊」!粵菜說「這個鍋我不背」
    近來,有川菜大師說:「川菜這些年受到粵菜的衝擊很大!」粵菜表示:「這個鍋,我不背!!!」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集眾家之所長,融會貫通,成自身之特色。以麻辣鮮香為基礎上,形成菜式多樣、調味多樣、口味多樣的特點。「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這就是對於川菜最好的評價。「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要爭氣。」隨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開始,勤勞的四川人民開始走向全國各地。他們的到來不僅增加了城市的勞動力,還將美味川菜帶到了每一個角落。
  • 中國四大菜系,你的家鄉吃什麼菜?
    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鬱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川菜以家常菜為主,高端菜為輔,取材多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鮮。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鮮、香;白味口味多變,包含甜、滷香、怪味等多種口味。
  • 上海購物中心餐飲菜系之爭:粵菜和川菜誰稱王?
    ,每座購物中心都有多個粵菜及川菜品牌。川菜有以成都、樂山為代表的蓉派川菜;以自貢為代表的鹽幫菜,包括宜賓菜、瀘州菜和內江菜;以重慶江湖菜、萬州大碗菜為代表的重慶菜,各色川菜幾乎都能在上海能找到。總體而言,眉山、樂山和宜賓川菜在上海門店相對較少,川菜主打單品的餐廳很多,酸菜魚、沸騰水煮魚、肥腸魚幾乎能在每個購物中心找到,川菜小酒館近年來在上海日漸吃香。暫時撇開四川火鍋,下次單獨講。
  • 為什麼中國最頂級的飯局國宴,不用川菜或者粵菜呢?而是用它
    導語:中國的美食名揚海外,各大菜系群英薈萃,獨具一格,我們一般接觸到的就是川菜、湘菜,或者是廣東菜,尤其是川菜,以「辣」為主,品種多樣,最受大家喜歡。很多人會好奇:那國家領導人平時都吃什麼菜?在招待外賓和知名人士的國宴會有什麼菜系出現?為什麼國宴上不用好吃的川菜和粵菜呢?
  • 名家聊菜|水煮牛肉和麻婆豆腐裡汪著川菜的真江湖
    石老的《我的川菜生活》,是很多人的啟蒙書籍,娓娓道來,把我們知道的不知道的川菜經典,寫出別樣的點點滴滴。如今石老上電視聊美食,給餐館當顧問,乃至自己開餐館,活得快樂而滋潤。他自我調侃說,是在夥食中找到了夥食。來看看石老對水煮牛肉和麻婆豆腐的追根溯源吧……
  • 在國外吃到的中國菜正宗嗎?
    麻辣的川菜過了海就只剩下了「辣」,做法複雜精細的粵菜在老外面前似乎就只有煎、炸和炒,更不用提那些根在海外的「中國」菜了。日本中華料理中有道名菜叫做天津飯,鳥山明的名作《龍珠》中的角色名字正來源於此。1980年代以後,海外迎來大量華人新移民。與第一次的不同,這回移民的華人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大多是商人和專業人員,有的甚至曾在國內從事餐飲行業,並有充足資本在海外開一家質量上乘的中餐廳。這一時期湧現的許多中餐館以做正宗中式正餐為己任,不少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唐人街鼎盛有名的粵式茶樓便是其中的代表。
  • 【老曼的食驗室】麻婆豆腐
    殊不知麻辣味只是川菜眾多味型中的一種,它的個性比較鮮明,但它根本不能完全代表川菜。舊時成都餐館,高級的叫「南堂包席」,所謂「包席」,是指必須事先預訂,前廳的師爺和客人商議後決定菜單,菜式多數要提前準備,季節、味型、烹製、刀法都要考慮進去,絕無當場點菜或換菜之理。
  • 川菜「出海記」:麻婆豆腐和宮保雞丁如何徵服世界的胃
    今天我們將繼續帶來川菜徵服全球的故事。如果要列一個最受外國人歡迎的中國菜榜單,那麼宮保雞丁一定位列榜首。要知道,宮保雞丁可是第一個進入英語詞典的川菜,有權威認證,足見其海外影響力之大。可以說,美國人眼中的宮保雞丁,就像是中國人眼中的肯德基和麥當勞,是毫無疑問的中餐代表作。有一位住在中國的美國小哥,每周記錄兩次中國美食與文化。這一天,小哥直接稱「我今天要吃的菜可能是世界上最大名鼎鼎的四川佳餚」,世界、最、大名鼎鼎,這幾個詞語足以證明宮保雞丁在世界美食界的地位。宮保雞丁一端上來,小哥就開始瘋狂安利宮保雞丁的優點。
  • 粵菜飄香海外 「洋名」五花八門(圖)
    他鄉粵菜   很多身處他鄉的粵菜廣受歡迎,但是他們的「洋名」卻沒有標準的表達。   潮菜:   護國菜成鎮館之寶   「護國菜」是粵菜中潮菜的傳統名菜,與川菜的宮保雞丁、閩菜佛跳牆一樣,都蘊含著生動的歷史典故。
  • 原來最普通的它們就是各菜系代表
    不同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各地人們千姿百態的生活方式,中國地大物博,擁有最富戲劇性的環境和氣候,人們因循自然,從食物中獲取能量,竭盡才智,用美味慰藉家人。經過千年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烹飪文化,成為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日為大家送上科普篇:中國菜之八大菜系每提到中國的菜,八大菜系總是先被大家掛在嘴邊。
  • 川菜的經典是什麼?去川菜館必點的4道菜,吃出川菜的「靈魂」
    提起中國的八大菜系,大家經常吃的當屬川菜,它不像粵菜、徽菜那樣選用山珍海味,很多常見的蔬菜都能被其所用,所以川菜的價格比較親民,也因為其麻辣爽口、十分美味的特點倍受大家青睞,所以很多人在外出聚餐時都會選一些正宗的川菜館去吃,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說幾道去川菜館裡一定要點的菜,如果大家沒有點
  • 川菜好吃,可以風靡大江南北,粵菜也很好吃,為什麼很難走出兩廣
    作為上班族一定有無數次會在公司附近的餐館中選擇了川菜那家。因為自己喜歡吃辣?倒也未必。關鍵是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川菜的口感和味道。換句話說風靡大江南北的川菜已經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無需多言,選它就對了。不過我們中國菜系這麼多,難道只有川菜才好吃?講究營養和口感的粵菜它不香麼?為什麼除了兩廣地區很少有人選擇粵菜?
  • 這家店同時融入川菜、粵菜和港式點心,花樣雖多,出品卻毫不馬虎
    在中國,你能吃到的美食其實是蠻多的。之前在上海試過一次花悅庭。這家餐廳,以北方菜為基礎,同時融入川菜、粵菜、港式點心等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雖然品種多樣,但出品卻一點也不馬虎,樣樣菜都做得可圈可點。尤其是它的招牌果木烤鴨,是我試過這麼多家裡面留下印象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