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滎陽-全球鄭氏華人的尋根所在!
國道交會處可可遠遠看到幾尊肅穆的紫銅雕像,那就是鄭氏三公像,鄭氏三公紫銅雕像高28.1米,於2004年10月29日在滎陽在滎陽舉行的「中國·滎陽首屆鄭氏文化節暨紀念鄭桓公受封立國2810周年」慶典大會上宣告落成。
-
祖乃三公 根在滎陽——丙申年世界鄭氏拜祖大典在滎陽舉行
初冬的清晨,寒意陣陣,卻阻擋不了鄭氏子孫們回家的步伐。來自海內外及全國各地的鄭姓代表首先前往滎陽城東南檀山腳下,瞻仰宏偉高大的三公像。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的雕像目視東方,腳步沉穩,駐足在滎陽的大地上。
-
祖乃三公 根在滎陽——丙申年世界鄭氏拜祖大典在滎陽舉行
初冬的清晨,寒意陣陣,卻阻擋不了鄭氏子孫們回家的步伐。來自海內外及全國各地的鄭姓代表首先前往滎陽城東南檀山腳下,瞻仰宏偉高大的三公像。天下鄭氏出滎陽深入人心,我代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歡迎海內外的鄭氏宗親到祖地來尋根謁祖。另外,鄭朝增先生為了鄭文化事業耗盡了精力、智力、財力,還因為去年慶典的操勞而患病,我們要對他表示敬意。
-
滎陽鄭氏與鄭成功溯源
目前,鄭衝後裔在福建省大田縣奇韜鎮東佳村已繁衍到43代,民族英雄鄭成功就是從桃源遷居南安石井的鄭衝後裔之一。位於大田桃源鎮梅裡洋村的鄭氏大宗祠——滎陽祠,被證實為鄭成功的祖祠,算起來這位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大田桃源鄭氏的第24代裔孫。 福建大田桃源滎陽祠是福建省最早的鄭氏大宗祠之一,是民族英雄鄭成功遠祖之祖祠,滎陽祠面積約600多平方米,木瓦結構、四欄拱井。
-
天下鄭氏出滎陽 滎陽鄭氏遍天下
全國各地的姓氏研究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並展開了火熱的姓氏研究,其中研究最為全面、深度最深、廣度最廣的應該是滎陽鄭氏的研究,他們憑藉著海內外鄭氏族人的大力支持,另 &34;的說法得到廣泛認同。滎陽鄭氏的研究成果也為我國姓氏研究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澳門同胞赴鄭氏祖地河南滎陽尋根考察
澳門同胞赴鄭氏祖地河南滎陽尋根考察 中新網鄭州3月5日電(王秋蘭)河南省委統戰部消息,日前,澳門同胞鄭鴻河到鄭氏祖地河南滎陽市尋根考察,他表示將號召更多的鄭氏宗親回祖地滎陽看看,為祖地的發展多做貢獻。
-
滎陽鄭氏遍天下
至1974年,當地又成立了一個世界性的鄭姓宗親組織「世界鄭氏宗親會」,下轄臺北、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香港、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或地區的33個分會,會址設立在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故宮博物館對面山坡上,佔地2000餘米,稱為滎陽鄭氏大宗祠暨鄭成功廟。1991年後,由該宗親會組織了多次到當年滎陽鄭氏祖居地之一的今河南滎陽市「尋根」活動,充分說明他們對滎陽鄭氏具有一致的認同。
-
滎陽鄭氏 • | 滎陽堂
世界鄭氏網,創立於1999年,世界鄭氏聯誼交流新媒體。
-
敬祖弘德 共聚滎陽——中國·滎陽第二屆世界鄭氏文化節成功舉辦
2015年11月10日至12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主辦,滎陽世界鄭氏聯誼總會、中國法治詩書畫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鄭姓委員會、河南省鄭文化研究院聯合承辦的「中國·滎陽第二屆世界鄭氏文化節」在鄭氏祖地河南省滎陽市隆重舉行。
-
福建鄭氏:黃帝後裔 以國為氏
千百年來,雖然行政區劃方式在不斷變更,但「滎陽」這個地名,似乎早已烙印在一些鄭姓家族的歷史中。 三國時,魏創建「滎陽郡」,轄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開封、中牟8縣。 從漢至隋唐,生活在那裡的「滎陽鄭氏」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名門望族,與隴西李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家族齊名。
-
老馬西行記之一八九(滎陽——廣武鄭氏文博苑)
上午遊覽了李商隱公園、象棋公園、滎陽植物園、參觀了劉禹錫紀念館、補拍了鄭氏三公像。 下午原計劃去鄭州黃河文化園景區的,但在參觀鄭氏文博苑時,聽說有位週遊中國搜尋鄭氏文化的人將要來此,我便想與其一晤,聽他談談旅途見聞,向其學習長途旅行的經驗。趁他還沒到的時間,先去黃河名勝風景區探了一下路字,去遊覽了附近楚河漢界古戰場景區(鴻溝古戰場)、桃花峪風景區。
-
《微姓氏》——南安鄭氏溯源
武公襲周司徒,並在滎陽一帶受封建立新鄭國。至 三世 友公時,鄭國進入鼎盛時期。爾後政局風雲變幻,族人紛紛以國為姓,成為黃帝子孫中之望 族。至十五世魯公時,鄭被韓所滅,紛遷黃河中下遊各地,郡望滎陽。據《福建通志》載,晉懷帝永嘉二年,中州板蕩,衣冠南渡入閩者八族,即林、陳、黃、 鄭、詹、邱、何、胡是也。晉後,鄭氏又廣泛遷播於長江中下遊及南中國,並逐漸分布於全 國各地。
-
鄭氏宗祠 • | 滎陽堂
世界鄭氏網,創立於1999年,世界鄭氏聯誼交流新媒體。
-
中原鄭氏歷史文化
這個提法,加上次年新編「滎陽鄭氏遍天下」一句,便形成了一個著名的口號。即:「天下鄭氏出滎陽,滎陽鄭氏遍天下」。在滎陽人士的大力推廣下,常見於相關書刊和網絡。按滎陽籍人士的說法,此口號有三個相關的依據:一是「東遷始祖鄭武公都滎陽」出自鄭樵所稱「始祖東遷都滎陽」;二是「漢時,桓公二十七世孫鄭奇為河南太守,又把鄭姓舉族遷回滎陽,滎陽鄭氏以此為基、進行繁衍」。
-
【鄭氏頭條】全國各地鄭氏字輩匯總!
廣東惠州葵坑鄭氏字輩:開基派:「錢妣發祥甚攸長宗家芒秀奕世昌伯仲慈和敬禮義蘭桂騰芒立綱 常繼志鳳規千載永崇功尊訓重年香子孫蔚啟大明朝廷上文武經邦有滎陽」; 語江支派:「光國崇文德安邦建武功紀先雄繼志勳業際昌隆」; 石井支派:「越明別食作則天子惟君萬邦百官承色」; 海澄支派:「祭用蒸嘗仰酬祖德禮循昭穆克序人倫文章綿世澤家國慶綏安」 。
-
鄭氏宗祠 • | 滎陽堂
世界鄭氏網,創立於1999年,世界鄭氏聯誼交流新媒體。
-
世界鄭氏宗親聯誼會組團到新鄭尋根拜祖
4月19日,世界鄭氏宗親聯誼總會首席會長鄭世進一行到新鄭市尋根拜祖。 世界鄭氏宗親聯誼總會首席會長鄭世進一行首先前往鄭武公陵墓,祭拜了鄭氏先祖之後,立刻來到黃帝故裡祠拜謁始祖軒轅黃帝,以拳拳遊子之思告慰先祖。 鄭姓出自姬姓,是周王室的後裔。鄭武公姓姬名掘突,是鄭國第二代國君。
-
260名馮氏後裔到滎陽尋根祭祖
3月29日至31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馮氏工作委員會在馮氏的發源地滎陽市海龍大酒店召開第三屆中華馮氏文化節暨全國馮氏企業家論壇活動,來自海內外的260名有影響的馮氏後裔參加此次會議。 此次文化節活動以尋根、傳承、聯誼、交流、合作、發展為宗旨,參會馮氏後裔先後到高村鄉馮寨始祖墓地和馮城馮氏宗祠參加尋根、祭祖活動,併到「中華馮氏文化廣場暨愛國教育主義基地」參觀學習。同時,來自海內外馮氏企業家舉行企業論壇和宗親聯誼會,他們紛紛表示,願為祖地經濟和文化建設做貢獻。 俗話說:「水有源、樹有根」。中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祥地,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一脈相承。
-
失聯百餘年,杭州留下東嶽鄭氏認祖「義門鄭氏」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黃鶯 通訊員 諸敏芳2019年的清明節,對於杭州西湖區西溪東嶽義門鄭氏家族而言,意義非凡——歷經十年,他們終於認祖歸宗,回歸失聯百年的大家族「義門鄭氏」。同時,歷時三年首修完成《西溪東嶽義門鄭氏宗譜》已順利地完成編修和印刷任務,全族近200位宗親,按照傳統風俗舉行「祭祀家宴」。尋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東嶽鄭氏為此走了不只十年。1933年出生,東嶽義門鄭氏家族第25世孫鄭發楚,是「尋根」的牽頭人。
-
南湖鄭氏入莆世系
有感於廣大南湖鄭氏後人之期盼,修撰增補,編寫了《南湖鄭氏通書》。溯古追今幾千年,崇功報本頌英賢。馳騁縱橫數萬裡,南湖世澤競相衍。 1、《通書》是一部南湖鄭氏世代傳衍發展史 《南湖鄭氏通書》旨在疏理南湖鄭氏傳衍史,展現南湖鄭氏從南朝入莆到唐宋開莆的發展全貌。綜觀八閩大地,史上鄭氏主要有三次入閩,均源於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