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圖查看往期「海南食遊記」)
在海南小島的風日裡
已然渡過了第五個年頭
鐫刻在我身上清透又深刻的瓊式印記
不僅僅來自海風溼潤日光暖陽
亦或傲然俊逸的濃綠棕櫚
海口老街斑駁古牆
散落傾斜的樹影裡
細碎腳步踏過慢悠悠的時光中
用五年的時間去親近騎樓老街
在解放路亦或水巷口踱步徜徉時
陳舊的騎樓剝落的塵埃與力透紙背的印記裡
也記錄了
我的一段成長時光
我是一個道地的北方姑娘,讀大學前每載都會渡過分明的四季,春草依依冬雪霏霏的日子裡,不曾經歷暖風夏夜的大排檔與打邊爐,小島居民溫情記憶裡阿婆的薏粑(bua),滾油中飄香的炸炸或是每日早餐一碗厚重鮮甜的醃粉對我而言,都是生疏而新奇的。
如果說回憶裡的舊時味覺印記可以觸碰到人們柔軟心底,那麼徵服一個異鄉姑娘的海口老巷,也許首先是騎樓斑駁老牆上散發的南洋的旖麗風情、露臺與窗楣、浮雕與廊柱沉靜的美,浮光裡淺淺的暖調傳達而出雅致精巧的氣質。
騎樓由橫跨人行道而得名,最初西班牙和英國人在南洋殖民時傳到南洋,華僑將騎樓的形式傳播與生活習俗帶回沿海地帶,慢悠悠的生活與老街巷中的飄香飲食更使人興致盎然。
海南食遊記亦在本周末的午後鑽進了海口老巷來一次吃吃逛逛的尋味之行。
由鐘樓慢慢逛進中山路,穿行而過翻新的風情街,水巷口飄揚的辣湯香味在午後也分外撩人。
豬雜辣湯套飯
水巷口的辣湯飯家家戶戶的風味各不相同,每一家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獨特的過人之處。
辣湯由香濃的豬雜小火慢煲加入酸菜提升香味,強烈的胡椒辛辣味道和恰到好處的鹹味,豬雜嫩而韌滑。啜一大口鮮鹹微辣的湯汁汩汩地流到胃裡,暖暖香香打一個舒適的嗝。
鬆散的秈米飯細細咀嚼有淡淡的甜味兒,辣湯拌飯加一塊蔥花蛋餅,煎得流油脆甜的臘腸閃著紅而油亮的光,煞是好看。
水巷口炸排骨
斜斜走過辣湯被立刻被炸排骨的香味席捲包裹起來,吳日彪炸排骨亦是老海口人心心念念的街頭美食。買來嘗鮮的過程中食客絡繹。
蒜香濃重的豬排骨外殼炸得金黃酥脆,南乳煨過有著恰到好處的鮮鹹微甜。咬一口厚實的內裡,嫩肉微微透著新鮮的粉紅。 豬排骨牛排骨抑或炸雞翅炸鵪鶉皆同一價格45元一斤,下午茶點或正餐佐食皆十分相宜。
西天廟的古早味
沿著義興街向前行至西天廟亦是懶洋洋午後的好去處,西天廟是海南現存為數不多年代久保存較好的古廟,青灰中紅牆黛瓦裡有著老海口人活色生香濃濃的市井民生印象,而令我們慕名而來的,則是古廟屋簷下布陣擺攤阿婆的小食。
糖水面,甜薯奶,九層糕,紅豆湯是食客們最熱愛的甜口小吃,最受歡迎的糖水面是將勁道紮實的粗麵條下入粘稠香甜的薑汁紅糖裡,啜一口會即刻被微微辛辣芬芳的甜蜜包裹起來。
香噴噴的炸物是西天廟下另一種備受歡迎的小吃,臨高韭菜餅、炸蝦餅、南瓜餅、炸地瓜炸芋頭吸引的則是一批黃髮小童。韭菜餅炸得外脆內軟糯,韭菜碎的鮮香直衝鼻腔。一元錢三枚熱騰騰站在路邊咀嚼吞咽,有一種小孩子的歡欣。
解放路邊茶店
解放路不僅有服裝批發市場,沿路一直前逛,路邊沒招牌的茶店的點心也是安逸午後的心頭之好吧?gaya包裹滿厚重的椰子醬,蔥香包淡淡的鹹味芋頭餅的甜蜜,配上一壺本地清茶坐上一個下午談天說地,也是盡興而歸。
東門市場的邂逅
隱匿在老街的東門市場是海口有名的乾貨市集,你可以於此地採買到優質的海鮮乾貨抑或是優質的張雄牛肉乾。溫暖柔和的昏黃燈光中紅褐色的牛肉乾碼齊擺滿,忍不住買一點兒入了口,鬆散溼潤而耐嚼味道厚重香甜。臘腸的晶瑩油量中透著誘人的紅色,暖意融融的光暈中明亮而香氣撲鼻。入口處小攤的涼茶涼粉、龜苓膏與薏粑(bua)是街邊巷口最常見的小吃。
正值午後,身後的老街巷融入了一片碧藍晴空。
十三小魚煲
晚飯時我們輾轉至十三小。不僅是熱油滾燙飄香的十三小炸炸備受好評,十三小魚煲也是被口耳相傳的特色美食。魚煲店坐落在十三小附近一條不起眼的小巷,昏黃燈光裡的古樸店鋪並不容易找尋得到。
走進小巷子卻是熱氣騰騰一片別有洞天。
魚煲有大中小份三款選擇,捧來一口熱氣騰騰的砂鍋,撥開表層碧綠的空心菜,柔嫩的魚塊與雪白的豆腐營養搭配十分均衡。配菜的芋頭梗、酸菜、筍片口感頗為爽脆。湯底濃鬱香滑有著淡淡的鹹味,趁熱撮一口魚肉湯,脂肪的香氣會迅速溫暖腸胃。醬料是最為特色的蒜泥金桔燈籠椒與什錦醬,酸甜爽口。
值得一提的是魚煲店門口的果汁攤,果汁阿姨屢屢進門點單,互相依存式的經營有著濃濃人情的暖意。而百香果金桔汁真是太驚豔爽口了!真材實料的果肉淡淡的糖水甜味,在魚煲葷香厚重的味道中宛如一股酸甜清涼的泉水。
一碗椰子水清補涼
晚飯後閒閒散步而至新華南,你是否也在夜晚習習清爽的夜風裡吃過一碗老彭記椰子水清補涼?
沒有椰奶厚重的香膩感,蜂蜜水的清爽搭配表層厚厚的嫩椰肉咀嚼起來十分滿足。舌頭是嘗得出一份清補涼滿滿的用心的,煲得入口即化的花生蜜豆薏米雜糧,淡淡甜美而澄澈的湯水裡傳達出對食客溫柔的善意。
人民西裏海南粉
翌日清晨來到人民西裡,清晨一碗粉是一個符號式的海南習慣亦是小島居民欲罷不能的嗜好。海南粉,米粉酸菜筍乾肉乾魚絲滷湯和一勺芝麻鹽。鹹中鮮甜溫熱的粉、脆餅的香酥醃筍的獨特香氣在人民西裡的清晨氤氳而出。小小的巷子裡有一位叫宋亞瓊的老人創立的宋記海南粉傳承老店,曾獲得海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粉》代表性傳承人認證,亦有羅家杏海南粉,南大橋正宗海南粉等老店。一碗免費的海白湯可以摻在粉中去膩增鮮。
來海南的幾年時光裡,老街裡斑斑駁駁的石板路面也有過我細碎的腳步與記憶。
也曾與心儀的男孩子在羅家杏裡捧著海南粉呼嚕呼嚕吃得滿頭大汗互相打趣嬉笑,他騎車載我穿過小巷時傳堂而過清爽的風裡我們好像自由的飛鳥;也曾在老彭記謙讓共喝一碗椰子清補涼,甜滋滋的蜂蜜味一直沁到心底;也曾在夜裡一同苦苦尋找老街巷一家沒有招牌的雞飯店結果魚刺卡喉只能去醫院折騰;大排檔打邊爐他為我剝開的蟹腿我拿在手上,捨不得送到口裡。我記得夏夜清涼的風,溫暖的手心,老巷子昏暗的光暈和他細碎的頭髮無聲的笑容,混為一團鐫在了我的腦海裡。
而此刻老巷子裡踟躕著繼續吃吃逛逛走走停停的只有我一人。
來源:海南食遊記
文字:宋佳花(L&B)攝影:甘小靜(L&B)// 視覺編輯:宋佳花(L&B)
小編:婷婷
■ 「海南食遊記」由南海網、李子兄弟聯合打造的獨家原創欄目
■ 致力於發掘海南本土特色美食,開啟舌尖上的海南之旅!
海南微信排行榜﹠南海網客戶端
開啟「飯點」欄目
免費發布推介海南特色美食
歡迎更多美食餐飲企業加盟合作~
有意合作者請聯繫
加盟電話
(0898-66810302)
微信加盟
關注-南海網微信公號(hinews0898)
加盟-南海網微信排行榜美食欄目
微信回覆:我要衝榜+微信公眾號+微信號+美食類+聯繫方式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