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久違了!看哭!這些舊時的海口味道:豬雜辣湯套飯、水巷口炸排骨……

2021-02-27 南海網

(戳圖查看往期「海南食遊記」)


在海南小島的風日裡

已然渡過了第五個年頭

鐫刻在我身上清透又深刻的瓊式印記

不僅僅來自海風溼潤日光暖陽

亦或傲然俊逸的濃綠棕櫚

海口老街斑駁古牆

散落傾斜的樹影裡

細碎腳步踏過慢悠悠的時光中

用五年的時間去親近騎樓老街

在解放路亦或水巷口踱步徜徉時

陳舊的騎樓剝落的塵埃與力透紙背的印記裡

也記錄了

      我的一段成長時光      

我是一個道地的北方姑娘,讀大學前每載都會渡過分明的四季,春草依依冬雪霏霏的日子裡,不曾經歷暖風夏夜的大排檔與打邊爐,小島居民溫情記憶裡阿婆的薏粑(bua),滾油中飄香的炸炸或是每日早餐一碗厚重鮮甜的醃粉對我而言,都是生疏而新奇的。


如果說回憶裡的舊時味覺印記可以觸碰到人們柔軟心底,那麼徵服一個異鄉姑娘的海口老巷,也許首先是騎樓斑駁老牆上散發的南洋的旖麗風情、露臺與窗楣、浮雕與廊柱沉靜的美,浮光裡淺淺的暖調傳達而出雅致精巧的氣質。

騎樓由橫跨人行道而得名,最初西班牙和英國人在南洋殖民時傳到南洋,華僑將騎樓的形式傳播與生活習俗帶回沿海地帶,慢悠悠的生活與老街巷中的飄香飲食更使人興致盎然。


海南食遊記亦在本周末的午後鑽進了海口老巷來一次吃吃逛逛的尋味之行。

        

由鐘樓慢慢逛進中山路,穿行而過翻新的風情街,水巷口飄揚的辣湯香味在午後也分外撩人。


豬雜辣湯套飯

水巷口的辣湯飯家家戶戶的風味各不相同,每一家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獨特的過人之處。

辣湯由香濃的豬雜小火慢煲加入酸菜提升香味,強烈的胡椒辛辣味道和恰到好處的鹹味,豬雜嫩而韌滑。啜一大口鮮鹹微辣的湯汁汩汩地流到胃裡,暖暖香香打一個舒適的嗝。

鬆散的秈米飯細細咀嚼有淡淡的甜味兒,辣湯拌飯加一塊蔥花蛋餅,煎得流油脆甜的臘腸閃著紅而油亮的光,煞是好看。

水巷口炸排骨

斜斜走過辣湯被立刻被炸排骨的香味席捲包裹起來,吳日彪炸排骨亦是老海口人心心念念的街頭美食。買來嘗鮮的過程中食客絡繹。

蒜香濃重的豬排骨外殼炸得金黃酥脆,南乳煨過有著恰到好處的鮮鹹微甜。咬一口厚實的內裡,嫩肉微微透著新鮮的粉紅。 豬排骨牛排骨抑或炸雞翅炸鵪鶉皆同一價格45元一斤,下午茶點或正餐佐食皆十分相宜。

西天廟的古早味

沿著義興街向前行至西天廟亦是懶洋洋午後的好去處,西天廟是海南現存為數不多年代久保存較好的古廟,青灰中紅牆黛瓦裡有著老海口人活色生香濃濃的市井民生印象,而令我們慕名而來的,則是古廟屋簷下布陣擺攤阿婆的小食。


糖水面,甜薯奶,九層糕,紅豆湯是食客們最熱愛的甜口小吃,最受歡迎的糖水面是將勁道紮實的粗麵條下入粘稠香甜的薑汁紅糖裡,啜一口會即刻被微微辛辣芬芳的甜蜜包裹起來。



香噴噴的炸物是西天廟下另一種備受歡迎的小吃,臨高韭菜餅、炸蝦餅、南瓜餅、炸地瓜炸芋頭吸引的則是一批黃髮小童。韭菜餅炸得外脆內軟糯,韭菜碎的鮮香直衝鼻腔。一元錢三枚熱騰騰站在路邊咀嚼吞咽,有一種小孩子的歡欣。


          

解放路邊茶店

解放路不僅有服裝批發市場,沿路一直前逛,路邊沒招牌的茶店的點心也是安逸午後的心頭之好吧?gaya包裹滿厚重的椰子醬,蔥香包淡淡的鹹味芋頭餅的甜蜜,配上一壺本地清茶坐上一個下午談天說地,也是盡興而歸。

 東門市場的邂逅

隱匿在老街的東門市場是海口有名的乾貨市集,你可以於此地採買到優質的海鮮乾貨抑或是優質的張雄牛肉乾。溫暖柔和的昏黃燈光中紅褐色的牛肉乾碼齊擺滿,忍不住買一點兒入了口,鬆散溼潤而耐嚼味道厚重香甜。臘腸的晶瑩油量中透著誘人的紅色,暖意融融的光暈中明亮而香氣撲鼻。入口處小攤的涼茶涼粉、龜苓膏與薏粑(bua)是街邊巷口最常見的小吃。



正值午後,身後的老街巷融入了一片碧藍晴空。

       


十三小魚煲

晚飯時我們輾轉至十三小。不僅是熱油滾燙飄香的十三小炸炸備受好評,十三小魚煲也是被口耳相傳的特色美食。魚煲店坐落在十三小附近一條不起眼的小巷,昏黃燈光裡的古樸店鋪並不容易找尋得到。

走進小巷子卻是熱氣騰騰一片別有洞天。

魚煲有大中小份三款選擇,捧來一口熱氣騰騰的砂鍋,撥開表層碧綠的空心菜,柔嫩的魚塊與雪白的豆腐營養搭配十分均衡。配菜的芋頭梗、酸菜、筍片口感頗為爽脆。湯底濃鬱香滑有著淡淡的鹹味,趁熱撮一口魚肉湯,脂肪的香氣會迅速溫暖腸胃。醬料是最為特色的蒜泥金桔燈籠椒與什錦醬,酸甜爽口。

值得一提的是魚煲店門口的果汁攤,果汁阿姨屢屢進門點單,互相依存式的經營有著濃濃人情的暖意。而百香果金桔汁真是太驚豔爽口了!真材實料的果肉淡淡的糖水甜味,在魚煲葷香厚重的味道中宛如一股酸甜清涼的泉水。

一碗椰子水清補涼

晚飯後閒閒散步而至新華南,你是否也在夜晚習習清爽的夜風裡吃過一碗老彭記椰子水清補涼?

沒有椰奶厚重的香膩感,蜂蜜水的清爽搭配表層厚厚的嫩椰肉咀嚼起來十分滿足。舌頭是嘗得出一份清補涼滿滿的用心的,煲得入口即化的花生蜜豆薏米雜糧,淡淡甜美而澄澈的湯水裡傳達出對食客溫柔的善意。


人民西裏海南粉

翌日清晨來到人民西裡,清晨一碗粉是一個符號式的海南習慣亦是小島居民欲罷不能的嗜好。海南粉,米粉酸菜筍乾肉乾魚絲滷湯和一勺芝麻鹽。鹹中鮮甜溫熱的粉、脆餅的香酥醃筍的獨特香氣在人民西裡的清晨氤氳而出。小小的巷子裡有一位叫宋亞瓊的老人創立的宋記海南粉傳承老店,曾獲得海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粉》代表性傳承人認證,亦有羅家杏海南粉,南大橋正宗海南粉等老店。一碗免費的海白湯可以摻在粉中去膩增鮮。


來海南的幾年時光裡,老街裡斑斑駁駁的石板路面也有過我細碎的腳步與記憶。

也曾與心儀的男孩子在羅家杏裡捧著海南粉呼嚕呼嚕吃得滿頭大汗互相打趣嬉笑,他騎車載我穿過小巷時傳堂而過清爽的風裡我們好像自由的飛鳥;也曾在老彭記謙讓共喝一碗椰子清補涼,甜滋滋的蜂蜜味一直沁到心底;也曾在夜裡一同苦苦尋找老街巷一家沒有招牌的雞飯店結果魚刺卡喉只能去醫院折騰;大排檔打邊爐他為我剝開的蟹腿我拿在手上,捨不得送到口裡。我記得夏夜清涼的風,溫暖的手心,老巷子昏暗的光暈和他細碎的頭髮無聲的笑容,混為一團鐫在了我的腦海裡。

 而此刻老巷子裡踟躕著繼續吃吃逛逛走走停停的只有我一人。

來源:海南食遊記

文字:宋佳花(L&B)攝影:甘小靜(L&B)// 視覺編輯:宋佳花(L&B)

小編:婷婷

■ 「海南食遊記」由南海網、李子兄弟聯合打造的獨家原創欄目

■ 致力於發掘海南本土特色美食,開啟舌尖上的海南之旅!


海南微信排行榜﹠南海網客戶端

開啟「飯點」欄目


免費發布推介海南特色美食

歡迎更多美食餐飲企業加盟合作~


有意合作者請聯繫

加盟電話

(0898-66810302)


微信加盟

關注-南海網微信公號(hinews0898)

加盟-南海網微信排行榜美食欄目

微信回覆:我要衝榜+微信公眾號+微信號+美食類+聯繫方式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相關焦點

  • 海口騎樓老街區,怎能不吃「辣湯飯」,辣湯裡面沒辣椒
    這是騎樓老街區裡的一個小巷,叫做水巷口街。水巷口街的古名叫毓秀坊,全長僅有205米,寬9.4米,因河流到街口而得名,西側是海口市最早的渡口碼頭,曾有著海口「威尼斯」的美譽。1924年海口拆牆擴城時,河流被填埋,修築了道路。
  • 穿過半個海口,吃下一碗辣湯飯
    生活在水巷口的人們,七點剛出頭,還在睡夢中就被一股「辛辣」的味道叫起來,這就是水巷口的「街霸」——辣湯飯 騎著小電動一路「殺過來」,終於,一陣奪人心魂的香味鋪天蓋地的襲來,在身邊久不散去......就這樣,發現妹停留在了姚記辣湯飯的門前。
  • 牛腩飯、豬雜湯、甜薯奶,騷年你還記得老街小吃的味道嘛?
    博愛南路129號牛腩店,絕對是一家老字號的「名牌店」了,就是這家僅僅幾十平米的簡陋的老店,沉澱了許多老海口人的味道記憶。簡陋的玻璃櫥窗邊擺放著豬腳、豬尾巴、牛腩、牛雜之類的特色美食,坐鎮的老闆揮動大刀嫻熟地剁著各種肉類,最後再從那口老鍋裡舀上一勺傳統滷汁,讓肉浸在濃濃滷汁中……
  • 海口老街市井的尋味與印記
    豬雜辣湯套飯水巷口的辣湯飯家家戶戶的風味各不相同,每一家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獨特的過人之處。辣湯由香濃的豬雜小火慢煲加入酸菜提升香味,強烈的胡椒辛辣味道和恰到好處的鹹味,豬雜嫩而韌滑。啜一大口鮮鹹微辣的湯汁汩汩地流到胃裡,暖暖香香打一個舒適的嗝。
  • 海口美食日記,辣湯飯,海南粉 太好吃了!
    辣湯飯講真,這個放在第一位真的因為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了。騎樓水巷口一條街都是辣湯飯店,而且每一間都是老字號(陳記,姚記,梁記)。說是飯店,其實不過是騎樓下的一間間小鋪,菜單就薄薄的一張紙。除了辣湯飯,還可以任選小菜,一般默認的選項是臘腸和煎蛋,還有芋梗、竹筍或豬血之類的,一份不過三四塊錢。
  • 海口騎樓老街區裡,有條「寶藏小街」,晚上逛好吃又好玩
    緊鄰騎樓集散廣場的就是水巷口街,相比大名鼎鼎的中山路,這只是一條不起眼的小街,但水巷口街卻是海口最早的騎樓街區,整個騎樓老街區就是從這裡延伸開來的。夜幕下的水巷口街,儼然成了美食一條街。本圖是一家網紅的「吳日彪炸排骨」,據說暢銷了20年。據說在每天開門之前,經常會有客人排起了小隊,等著吃彪哥親手炸的排骨。食客們都說香脆的排骨很入味,連裹挾在排骨表面的澱粉都酥脆美味,有時會吃到同樣被炸透的蒜粒,蒜香濃鬱,回味無窮。
  • 海口水巷口「辣湯飯」:飯香不怕巷子深(圖)
    「老闆,我要辣湯飯套餐,再加根臘腸。」「我也要一份辣湯飯,多加豬雜和酸菜。」……清晨的海口市水巷口,溫和的陽光剛灑在老房子裡伸出窗外的三角梅上,巷子兩旁的辣湯飯店裡卻早已是人聲鼎沸。   百年騎樓的南洋風格,賦予了水巷口別樣的風採與歷史悠久的風韻,而這裡的辣湯飯和這裡的建築一樣有名氣,林林總總不下十餘家。一根臘腸,一塊煎蛋,一碗辣湯配一碗飯,是辣湯飯的標配。
  • 海口家喻戶曉的特色小吃,16元1套名不副實,不是飯點也坐滿人
    被稱為海南威尼斯的水巷口,是幾代海口人的美好記憶,這裡的歷史文化痕跡深厚,一座座南洋風情的騎樓讓人流連忘返,忍不住舉起手機拍照留念,走到水巷口,就仿佛回到了上世紀,讓人有一種穿越的感覺,這裡的美食也是早古味,每一樣都是傳統的手藝,傳統的味道,尤其是辣湯飯店,特別多。
  • 那是你沒去海口
    ,水巷口的蒜香炸排骨憑藉「一店之力」成為海口最獨特的標誌美味之一,更是成為當地人心中不會過氣的網紅小吃。添加肉桂粉、黑白胡椒等秘制香料醃製的排骨被炸得恰到好處,並散發著濃鬱蒜香,每次出鍋不久就會被搶購一空。
  • 這口辣湯飯,是許多海南人忘不掉的家鄉味兒……
    而一碗能讓人幸福感提升的辣湯飯,會讓你覺得所有的等待都那麼值得。水巷口曾被譽為海口「威尼斯」,早年間是瓊州府的官渡和繁華埠頭,也是海口最早的渡口碼頭。早期,當地居民都以捕魚為生,漁民們大多凌晨三四點就出海捕魚。一是為了趕潮,可以多捕幾網新鮮的魚;二是為了趕早市。
  • 海南最好吃的地方是海口
    :海南粉,牛腩飯,石山乳羊,瓊山齋菜煲,紅樹林鹹水鴨,酸菜豬雜辣湯飯。吳日彪蒜香豬牛排-炸排骨還有生於海口的酸菜豬雜辣湯飯。這碗辣湯名副其實,辣度上線,本省土產的白胡椒是辣味擔當。湯裡是滿滿的白切豬雜,和澄邁大茂產的酸菜。
  • 海口 | 這裡只有雞和海鮮?那你太天真了!
    這座城市的味道一半是四川海鮮大排檔,看似明碼標價,其實水相當深,一半是東北大亂燉,飛了幾千公裡,為了一鍋排骨燜豆角?去海南過冬,明明最應該去的是海口啊!海口也有一眾屬於自己的美食:海南粉,牛腩飯,石山乳羊,瓊山齋菜煲,紅樹林鹹水鴨,酸菜豬雜辣湯飯。這裡才有阿爸阿媽阿公阿婆常吃的海南風味:鍾愛在地取材,烹飪方法簡單直接。嘗到嘴裡,第一感覺就是鮮。吃肉要白切,白切雞鹹水鴨白蓮鵝,蘸料前先空口嘗嘗感受原味。
  • 瓊州海峽經濟帶 | 海口和湛江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嗎?不然怎麼會...
    湛江炸蝦餅VS海口炸蝦餅  一定要吃炸蝦餅!  湛江市區及各城鎮,遍布油炸蝦餅小檔,香氣流溢。湛江炸蝦餅最大的特色是餅香、脆口、好味,並夾帶著海蝦的清香,味道讓人一嘗試難忘。吃炸蝦餅有講究:先沾上椒鹽,然後包上生菜。
  • 湛江是海口「失散多年的姐妹」?原因是……
    △△△海 口 炸 蝦 餅每個海口人記憶裡都有炸蝦餅。它是個神奇的食物,吃上一口炸得金黃香脆的蝦餅,有媽媽的味道、外婆的味道,還有海口大街小巷的味道。△臨高當地的炸韭菜餅(內有鮮蝦)一定要吃豬雜湯!喝豬雜湯是湛江人不可缺少的生活習慣。新鮮豬雜加上時令瓜菜簡單煮熟即可,可拌飯也可拌粉吃。
  • 攻略丨國慶大接待已經開始,這篇攻略可以讓你像個地道的海口通
    國慶去海口看你,希望回到從前一樣帶著我到處吃好吃的...」「阿花,我到海口了。推薦幾家味道正宗的海南菜。」對於毫無接待經驗的你,現在一臉懵逼。海南人,什麼都可以馬虎隨便,唯獨吃這件事一定是至高無上精益求精的。若吃膩了商場裡的餐廳,更不想排隊,想帶朋友來感受下真正地道的海口美食,這封能供你從早吃到晚的帖子也許能救你一命。
  • 好啦,陪你吃辣湯飯就是了
    文/陳妙蘭 圖/圖蟲網辣湯飯是一種很考驗彼此關係的食物。在海南,一個沒有「過早」習慣,對豬雜不熱衷的人願意陪你去吃辣湯飯,那足以證明你們之間有過硬的交情。畢竟,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願意犧牲掉自己寶貴的睡眠時間,大清早出門就為了陪你吃上一碗辣湯飯。邀請對豬雜無感的好友去吃辣湯飯是一個很有味道的操作,這個味道用好友的話來形容就是:簡直和辣湯飯裡的豬雜一樣,「騷」到喪心病狂。自古以來,豬雜一直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食物,大多數時候只能出現在街頭巷尾或港口碼頭,與販夫走卒為伍。
  • 海口這家蒼蠅館子,有老海南人離不了的辣湯飯,不拼桌根本吃不到
    「椰城」海口以獨特的風景,吸引著各方遊客到海口旅遊,除了觀景之外,當然要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海口的水果豐富而新鮮,讓北方很多遊客過足水果的癮,看著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水果,鮮嫩水靈的樣子,恨不能每一種都要嘗嘗。
  • 如果你來海口找「瓦」,「瓦」請你吃好吃的……
    >如果有機會 , 我真想帶著朋友們來嘗嘗海口這些纏繞著我靈魂的食物如果你來海口找我我會帶你去吃炸炸TA是海南本土一種特色小吃保證嘗了可能都要給老闆個麼麼噠呢我會帶你去吃吳日彪炸排骨那香味 , 幾百裡街都能聞到排骨被炸得金黃誘人 , 酥軟卻不塞牙
  • 在海口:如果有朋友來海口找我,我一定會帶她去吃水巷口的辣湯飯
    海口:如果有朋友來海口找我,我一定會帶她去吃水巷口的辣湯飯每一地方的特色美食既是當地人智慧的結晶,又是對於當地生活的側面體現,有著上百年歷史的水巷口辣湯飯同樣如此。這時候,在家裡等待丈夫回家的妻子,為了給出海的丈夫暖暖身子,便有做出了由豬心、豬粉腸、豬舌等豬內臟加以少量的胡椒粉和酸菜熬製成了,現在我們津津樂道的辣湯飯。辣湯飯的製作過程並不繁瑣,但是對於材料的要求卻是非常的高。
  • 海口 | 在土著看來,海南雞飯都是忽悠外地人的!
    你也想成為地道海口老饕?那就跟隨我們的腳步,用一天時間吃掉老海口。早晨九點,騎著電摩的小夥子和趿拉著拖鞋的阿伯聞「辣」而至,將水巷口深處的姚記辣湯圍得水洩不通。臨街的座位早已告罄,熟客會繞到操作間後面的祠堂落座,有種去主人家做客的奇妙感。斑駁的牆壁上張貼著辣湯的幾種簡單組合——大、中、小,加雞蛋、臘腸。如今是姚記的第三代傳人打理著店面,族人幫工,上菜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