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開平,元宵節要吃油飯,你吃過嗎?

2020-12-23 花弄

在廣東江門開平,元宵節不吃湯圓,而是要吃油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開平人家家戶戶都煮油飯,油飯就是用瘦肉、臘腸、菜果頭、蝦米、冬菇、大蒜、蔥、麥豆、胡蘿蔔切粒炒熟,飯是用糯米煮成的,加點鹽和油,再放進這些炒好的佐料拌均勻,然後做成一碗香噴噴的油飯。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開平家家戶戶吃油飯的日子,我以前一直想:為什麼我們這裡不像中國大部分地方一樣在元宵節吃湯圓,而是要吃油飯呢?後來才知道開平吃油飯的傳統,乃是由赤坎關族從福建傳入開平的。開平的飲食文化是由閩系、客家系和四邑系揉合而成,閩系飲食便是北宋時期關氏由福建傳入開平。關族帶入的福建文化很多,比如開平話赤坎口音中就有一點閩南話的味道,而關族也有吃雞酒、煮油飯的風俗,這些便是從福建傳入,再在碉城落地開花,自成一派。油飯源於福建風俗,在幾百種風味各異的福建小吃中,只有油飯在福建人的生活中有著無可替代的角色。福建人在所有的大時節都會吃油飯,有著豐衣足食之意,所以這種風俗必定隨帶到開平。

元宵節這天,開平家家戶戶都會吃油飯。油飯是用糯米跟粘米拌在一起,加點油和鹽來煮,再將臘腸、瘦肉、蝦米、蔥蒜粒、麥豆、菜果頭切粒、胡蘿蔔切粒拌在一起炒熟,放進快要煮開的米飯裡,隨著米飯一起焗熟,揭蓋後將其拌均勻後就可以開吃了。油飯十分好吃,開平人家家戶戶都十分愛吃。而且滿滿的是肉菜油鹽的一碗飯,更是象徵著新一年豐衣足食。我後來明白,開平的油飯之所以演變成現在這樣,是跟開平本土的地理生活有關,從前,人均生活水平一般,餐桌上菜多肉少,於是便將油飯的配料添加了本土盛產的瓜菜,漸漸的,演變成我們今天所食的「開平油飯」。

元宵節吃油飯

另外開平人元宵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通心粥」。所謂「通心粥」就是煮一鍋粥,再在粥裡加入一些新年吃剩的雞雜,然後放入青蔥煮來吃。由於青蔥為空心狀,而開平話「空」又跟「通」同音,故曰「通心粥」。其好意頭為「事事亨通,通曉明理」之義。「通心粥」有兩個說法,一說是過年大家吃多了油膩,就在正月十五這天吃點清淡的蔥花粥養腸胃,還有一說就是「開悟」,因為開平話通心乃開悟之意。於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通心粥,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學會開竅頓悟。

開平人元宵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

關於為什麼要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這天吃油飯?據當地人介紹,因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於是開平人便在這天煮油飯,根據鄉間說法,菜肉豐盛的「油飯」寓意著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油菜肉滿。元宵節是新年過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人們要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真正進入新一年的生產生活,並且,元宵節象徵著團圓,所以一定要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頓飯。一家人聚首最大的意義不僅在於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希冀,更象徵著團圓和美,日子越過越紅火。小夥伴們,在廣東開平,元宵節要吃油飯,你吃過嗎?

相關焦點

  • 在廣東恩平,元宵節要吃鹹湯圓,你吃過嗎?
    正月十五元宵節,人月兩團圓。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一天。除了猜燈謎、舞獅子,美食也是吃貨們非常看重的。不同地區飲食文化不同,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而在廣東江門恩平,元宵節吃的是鹹湯圓。
  • 廣東開平有一種特色粽子,叫做「駙馬粽」,鹹香可口,你吃過嗎?
    在廣東開平,當地的村民除了端午節外,平時也會包粽子吃,特別是老人生日、小孩滿月、逢年過節時,一定會包粽子,並且他們都稱自己包的粽子為「駙馬粽」。在開平人心目中,其他地方的粽子,怎麼樣也比不上這款粽子,要知道開平這種特色粽子,不單是一道美食,更是開平歷史源流的象徵!
  • 廣東開平有一種小吃,叫「豆腐角」,你吃過嗎?教你自己整!
    豆腐角是一種以豆腐為主原料的漢族傳統小吃,在廣東開平擁有悠久的歷史,其中以赤坎鎮的「豆腐角」最為有名。
  • 江門開平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禾苔」,你吃過嗎?
    在廣東江門開平,當地人們喜歡把稻米加工成不同的點心,這些米製品在當地就叫做餈,像牛欄餈、出餈、油餈、艾餈、菱粉餈、碗頭餈等……今天小編介紹的是江門開平的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禾苔」。江門開平特色美食「禾苔」,你吃過嗎?禾苔是開平的一種特色小吃,它還有個名字叫:銀針粉。是用熱水將粘米粉糊成粉團,用手搓為細粉條再炊熟製成的。禾苔最新鮮的吃法,就是用手拿著,蘸著花生油和醬油來吃,一碗好米蒸出來的米製品,用最原始的方法炊熟和進食,才能品嘗出大自然的米香。樣子雖然普普通通,不是很精緻,但蘸上醬油就已經很惹味了,蘸上醬油吃下去,心裡胃裡都舒服。
  • 開平旅遊吃什麼?能勾起無數人回憶的黃鱔飯,食過都話正
    廣東開平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所在地。來開平旅遊,除了看一下鄉土建築特色的碉樓外,這裡的地標美食-黃鱔飯也不容錯過。黃鱔飯是僑鄉開平的特色美食,它是以本地黃鱔和廣東絲苗米為原料,佐以薑絲、蔥花等調和而成,口感鬆軟,味道鮮美,享負盛譽。
  • 江門開平有一種風味小吃,叫做「豆腐角」,你吃過嗎?
    豆腐角是一種以豆腐為主原料的漢族傳統小吃,在廣東開平擁有悠久的歷史,其中以赤坎鎮的「豆腐角」最為有名。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開始慢慢長大,總會嘗過不同的菜餚,試過不同料理的風味,而不論接觸過的料理有多少種,總有一種是家鄉的味道。
  • 江門開平有一種地道小吃,叫做「鹹雞籠」,入口鬆脆,你吃過嗎?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江門開平的一種地道小吃,叫做「鹹雞籠」。在廣東江門,鹹雞籠是一道非常傳統和地道的開平小吃,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傳統的開平人家家戶戶都會做鹹雞籠應節。為什麼這種糕點的名字跟一個竹編的雞籠的名字如此相似呢?雞籠本來是開平地區的一種傳統的竹編手藝。為什麼叫做鹹雞籠,因為這種小吃的形狀像那種小半圓的雞籠,因而得此名。也象徵著豐足,它滿載著無數代開平人對生活的嚮往。
  • 油錘、面燈、粘糕……元宵節的美食你吃過哪個?
    元宵節快到了,非常時期大家還是選擇家裡蹲比較保險,不要聚餐,不要群歡。畢竟口罩也是戴一個少一個。不過,一個人過節,儀式感還是要的,小編趁著在家沒事,搜一下各地的元宵節美食,解解饞。先要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才算大功告成。以前的元宵也以甜餡為主,現在五花八方的都有,就看各人喜好了。除了這兩種「主流」食物,有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特別」的吃法。
  • 江門開平有一種地道的小吃,叫做「出餈」,你吃過嗎?
    在廣東江門開平,很多人都喜歡餈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餈,而且各種各樣的餈食都在不同的本土節慶裡佔有一席之地。今天小編介紹的是江門開平的一種地道的小吃,叫做「出餈」。出餈,是開平非常地道的一種小吃,平常在街上買不到,只有在鄉村或傳統婚嫁的時候,才能吃得上的一種點心,通常由女家親人做的。這口感十分好的出餈,你多久沒吃過了?傳統出餈,因為只在出嫁那天才吃,所以叫「出餈」。出餈,通常出現在開平傳統的喜慶宴席裡,一般是由女家親人做的。
  • 油飯,屬於臺山人的元宵節味道!
    元宵佳節, 除了吃湯圓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外, 各地還有許多其他應節食品。 元宵節在臺山, 大多數人會在這一天,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油飯。
  • 【美食】又到了一年一度吃油飯的時候了!臺山人最愛這碗飯!
    是的,不得不告訴大家,大多數臺山人過正月十五的方式就是吃上一頓美味而溫暖的油飯(又稱菜果飯)!對很多臺山小夥伴來說,元宵節充滿「飯香」,是這個節日,應有的味道~老人家常說正月十五食用油飯喻意著「家肥屋潤」「金玉滿堂」這也是臺山人對新一年的祈福,是一年啟航的動力。馬上get起來吧!▼▼▼▼▼做「油飯」的只要材料有臘肉、臘腸、菜果、蝦米、蔥,其他的根據自己口味增添。飯雖是混合風格,吃起來滿嘴油香而不膩口!
  • 這3道廣東美食,嚇跑過外地人,你吃過「油炸鬼」嗎?
    很對人對廣東人的印象就是「會吃」,也就是會把各種東西都做成美食,也有人說廣東人什麼都吃,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廣東人不會吃福建人,今天包租公要給大家介紹這3道嚇跑了外地人的廣東美食,你都吃過嗎?
  • 就為了一份中國的油雞飯,老外大排長隊等了很久,你吃過嗎
    不管你問哪一位來過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美食肯定都是抱以讚賞的。作為中國人還是很驕傲的。一般來說,很多的美食店門口必會大排長龍,有一家店也是如此,前幾天小妖要去這家店的時候,排隊排了好久,結果在我們後面還有一個外國友人在排著隊等著買,大概等了十多分鐘就排到小妖了。
  • 浙江浦江的元宵節美食「麥餅」,又大又圓,寓意好,你吃過嗎?
    正月十五鬧元宵,你家鄉吃什麼?這一天,東北人吃凍果、凍魚肉;廣東人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在陝西,人們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即在熱湯麵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而在浙江金華浦江,人們有吃吃饅頭、麥餅的習俗。
  • 有一種味道叫做老廣,這幾個不錯的廣東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嗎?
    說廣州以吃聞名一點也不為過,吃是我們廣州人的一種歷史、一種文化,廣東人在食物中吃出風採吃出傳統。所以呀,有一種味道叫做老廣,這幾個不錯的廣東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嗎?沙灣姜撞奶:關於姜撞奶,曾有傳說。煲仔飯:煲仔飯也稱瓦煲飯,是源於廣東廣州地區的特色美食,屬於粵菜系。其種類主要有腊味煲仔飯、香菇滑雞、豆豉排骨煲仔飯、豬肝、燒鴨、白切雞等。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較靈活,煲出來的飯也較為香口,齒間留香,回味無窮。吃煲仔飯時,記得嘗嘗飯焦的味道,又香又脆,把熱氣的飯倒在湯裡泡一會兒再吃一樣可口。
  • 元宵節不吃湯圓,還能吃什麼?
    今天是元宵節,「湯圓or元宵」似乎又要掀起一場南北舌戰。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這可以說是大家所公認的吃食。但不一定每個地區都只吃湯圓或元宵,還有一些特色的地方美食!想不到吧!給親們介紹介紹!湯 圓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
  • 廣東江門「最地道」的美食有什麼?你都吃過嗎?
    江門地區的飲食主要是以粵菜為主,多吃海鮮、野味等,江門下屬的區及地級市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如恩平瀨粉、開平馬岡鵝、臺山黃鱔飯等,小吃最為出名的是粥、粵式點心、田螺。攤位集中的食街,尤其是夜排檔,燒、炒、燴、炸聲聲入耳,熱鬧非凡。
  • 在廣東開平,除夕團圓年夜飯,開平人會吃這些菜,寓意好!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一個晚上。在廣東江門,除夕這一天,是開平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的年夜飯是除夕的重要內容,此時,開平人不僅享受著滿桌佳餚,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
  • 廣東人真的是肥鵝不流外人田!你吃過四大名鵝之首「馬崗鵝」嗎
    廣東人真的是肥鵝不流外人田!你吃過四大名鵝之首「馬崗鵝」嗎中國人是非常會吃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連老外都知道。很多老外到了中國,品味到中國美食,也會覺得非常好吃,甚至吃完就離不開了,還很害怕回到自己國家吃不到怎麼辦。
  • 湛江有一種特色美食,叫做「蛤蔞飯」,你吃過嗎?
    蛤蔞飯的原料叫蛤蔞葉,而蛤蔞葉,是一種野生低矮植物,分布於廣東湛江各地,尤其是丘陵地勢明顯的灌木叢中。蛤蔞葉是一種在南方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地方諧音又叫蛤螻、合流、鴿佬、金勾、嘎嘍、噶樓、蛤荖等,有一股幽香,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紫蘇葉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