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發現一處前山口新石器時代遺址(圖)

2020-12-14 搜狐網

  浙江省安吉縣前山口自然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位於豬婆嶺西側山坡,東連豬婆嶺、南接黃花梨經濟林、西臨靈上公路(靈峰至上墅)、北為前山口自然村。遺址西約1000米是西苕溪上遊主要支流——龍王溪。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日前,浙江省安吉縣文物普查小組在上墅鄉大竹園村進行文物普查時,在前山口自然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報導稱,這是繼去年11月在西苕溪上遊主要支流兩岸發現的王母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後又一處宏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由浙江文物網程永軍提供的報導顯示,遺址位於豬婆嶺西側山坡,東連豬婆嶺、南接黃花梨經濟林、西臨靈上公路(靈峰至上墅)、北為前山口自然村。遺址西約1000米是西苕溪上遊主要支流——龍王溪。

  該遺址為一處山坡地,坡度在10—15度之間。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達7萬平方米左右。繞遺址四周是底窪的農田和水塘。遺址上現種植梨樹、竹林及蔬菜等。經在遺址北側截取一剖面得知,文化層堆積在0.5—1米之間,並有紅燒土塊出土。當地村民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遺址北側採集到石鉞、石刀等石製品,現已隨調查徵集收藏。

  前山口新石器時代遺址背靠大山,面臨河流,是一處古人類理想的聚居場所。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責任編輯:馬濤)

相關焦點

  • 浙江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又一重大發現
    浙江在線·浙江科技新聞網09月16日訊你是否知道,早在大約1萬年前,浙江人不僅吃上了稻穀,而且是人工栽種的,這是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栽種的稻穀。  這兩天,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及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江蘇、上海等地的30餘位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了龍遊荷花山遺址考古現場和遺址出土文物後一致認為,荷花山遺址的新發現是長江下遊早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重要突破,是目前上山文化保存最好、內涵最為豐富的重要遺址,為解決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的相互關係提供了全新的重要佐證。
  • 包頭最早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轉龍藏遺址
    在包頭陰山南側,黃河以北的臺地上,曾發現過多處大型新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阿善遺址。大青山臺地上又相繼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包頭新石器時代遺址示意圖 不過在包頭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卻是在東河區的
  • 豐城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原標題:豐城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出土多件石器和商周時期陶片6月18日,記者從豐城市文物局獲悉,該市近日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出土了多件石刀、石斧等人工打磨的石器和商周時期的陶片。經初步斷定,這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處文化遺存。5月中旬,豐城市淘沙鎮羅家村一名村民在茶頭山油茶基地勞作時,在山上黃土中發現了不少石器和陶片,懷疑這裡是一處古遺址。豐城市文物局接到報告後,隨即派出工作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這些石器和陶片的發現地,位於淘沙鎮羅家村附近的金橋水庫東北端西岸。
  • 貴陽新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新華網貴陽8月2日電(記者王永倫)貴州省文物考古工作人員日前在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鄉一處名叫「觀洞」的洞穴中發現一個新石器時代遺址,專家初步推測距今約4000至8000年間。
  • 沉睡萬年 荷花山醒來 早期新石器遺址又一重大發現
    浙江日報訊你是否知道,早在大約1萬年前,浙江人不僅吃上了稻穀,而且是人工栽種的,這是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栽種的稻穀。  這兩天,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及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江蘇、上海等地的30餘位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了龍遊荷花山遺址考古現場和遺址出土文物後一致認為,荷花山遺址的新發現是長江下遊早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重要突破,是目前上山文化保存最好、內涵最為豐富的重要遺址,為解決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的相互關係提供了全新的重要佐證。
  • 南縣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
    近日,南縣南洲鎮南山村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南山新石器遺址距今5000至7500年,時間跨度從商周至新石器時代,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2米左右。石球石斧南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有石斧、石鑿、石刀、石球(投擲器)、石錛、石餅、礪石、石刮削器、砍砸器等,這些石器打磨的工藝水平高超,所用石材非本地的頁巖石,而是呈一種墨綠色的石頭,應為南山新石器時代居住人從外地帶入或從外地取石磨製而成。
  • 遼寧發現112處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
    遼寧發現112處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 2018-01-18 13遼寧文物考古所供圖   中新網瀋陽1月18日電 (記者 朱明宇)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發布消息稱,在2017年大凌河中上遊紅山文化遺存考古工作中,已發現112處紅山文化遺址。
  • 小山口遺址被採石場「包圍 系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
    小山口遺址位於一片麥田處,現場只有一塊標記石碑。本報訊  宿州市埇橋區曹村鎮小山口遺址,是已確定的安徽省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過,有讀者反映,近年來小山口遺址周圍開山採石現象較多,遺址的安全受到威脅。3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宿州市埇橋區曹村鎮北部的小山口遺址。不過,記者能夠找到的跟遺址有關的物品也就是一座標有「小山口遺址」的石碑。遺址周圍是長滿麥苗的農田,稍遠處,多座山頭上瀰漫著煙塵,那裡是採石場,不斷有載滿石子的重型車輛駛出。「小山口遺址沒有明顯的保護措施,真擔心這些採石場會破壞遺址。」
  • 內蒙古新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史前哈民文化遺址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3日電(記者勿日汗)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通遼市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遺址。根據遺址房屋形制、出土遺物特點推斷,這個遺址屬於哈民文化遺存。哈民文化是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因距今5000年至5500年的新石器時代哈民史前聚落遺址的發現而得名。
  • 山西稷王山發現三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
    新華網太原3月14日電(記者李建平)在以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業官員、生活在距今四千年前的后稷命名的稷王山麓地區,山西省的文物工作者們近日新發現了三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該發現為史料記載的后稷教民稼穡提供了佐證。
  • 基於GIS 的鎮賚縣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遺址分布初探
    東有嫩江自北向南流;南有洮兒河自西向東流,經月亮泡流入嫩江,兩水在鎮賚東南部匯合,形成三角洲地帶(圖版六,1)。   鎮賚縣境內遺存豐富,現有資料表明各時期遺址共150餘處。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鎮賚縣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址,在已發表的資料中新石器時代遺址65處,青銅時代遺址79處,其中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連續使用的遺址28處。
  • 應城又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5000年,面積有待勘探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詠 通訊員程國輝 熊俊傑 餘志紅)昨日,記者從應城獲悉,武漢大學一考古隊日前在該市新發現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一處。11月6日,武漢大學科技考古中心考古工作隊在應城市黃灘鎮木行村老虎臺灣開展文物調查勘探時,發現地面有大量新時器時代陶片。在對地下進行勘探時發現地下5米處有文化層。經初步辨認,該遺址為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目前,遺址的面積還有待進一步調查勘探。
  • 江山新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挖出了……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對江山經濟開發區蓮華山工業園進行文物區域調查評估時,在賀村鎮大賢坂村姜家自然村一工程施工現場發現一處遺址。△ 遺址發現所在地 地圖一、2020年姜家村遺址發現情況△ 江山市文旅局、賀村鎮政府等相關單位赴現場踏勘新發現遺址位於江山市賀村鎮大賢坂村姜家村,該遺址為近圓形土墩,高出周邊農田約 2 米,面積 20000平方米左右。省考古所專家根據現場採集的陶片初步判斷,遺址的年代大致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距今約3500-5000年。
  • 沉睡萬年 荷花山醒來 早期新石器遺址又一重大發現
    浙江日報訊你是否知道,早在大約1萬年前,浙江人不僅吃上了稻穀,而且是人工栽種的,這是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栽種的稻穀。  這兩天,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及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江蘇、上海等地的30餘位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了龍遊荷花山遺址考古現場和遺址出土文物後一致認為,荷花山遺址的新發現是長江下遊早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重要突破,是目前上山文化保存最好、內涵最為豐富的重要遺址,為解決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的相互關係提供了全新的重要佐證。
  • 江西發現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套間式"建築遺址
    華聲報修水消息:為配合武(寧)吉(安)高速公路建設,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一個有著46處文物遺址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群——修水縣上奉鎮山背文化遺址群進行搶救發掘。一處距今約5000年、罕見的新石器時代「套間式」建築遺址於日前出土,專家還在這間房屋遺蹟內發現了100多件藝術性石球、石蛋和大量生產工具及日用器皿,其均為新石器居住遺址中所罕見。
  • 安吉新聞網 | 安樂遺址的發現與探析
    至凌晨2點,答案終於找到了:安樂是一處比商周時期要早得多的史前文化遺址。  7月7日早晨一上工地,我們幾位考古隊員又一起進行現場地層學和類型學分析,確認是一處距今5000多年前的崧澤文化公共墓地。在後來的連續15天裡,我們頂烈日、冒風雨,起早摸黑,在第一、第二文化層,累計發掘清理崧澤文化時期墓葬22座、灰坑18個,其中發現隨葬玉器的墓葬8座。
  • 浙江餘姚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址 又一個河姆渡?
    浙江在線6月16日消息 浙江餘姚轟動了———本月初,距河姆渡遺址僅
  • 內蒙古清水河縣發現一新石器時代古城遺址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5日電(記者柴海亮)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境內發現一處龍山文化時代的古城遺址。它的發現對內蒙古中南部史前城址聚落研究、文明起源以及早期城市形成等諸多重大課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科學資料。
  • 四川金川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
    該遺址人工、自然遺存豐富程度遠超川西北地區已發掘的同時期遺址,這對深入研究馬家窯文化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近日,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正式揭曉,包括四川金川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在內的10個項目被評為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陝西周至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
    新華網西安9月5日電(都紅剛 廉曉君)西安市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周至縣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  東陽化村西遺址平面呈一斜向長方形,南北約120米,東西長約100米,面積近12000平方米。從取土斷面上觀察,文化層堆積在2米左右,暴露有袋狀灰坑等遺蹟,遺物主要為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