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亡靈書」:指導和保護死者順利通過審判獲得永生的護身符

2020-12-21 野談歷史

「亡靈書」是埃及學家對用於陪葬的名為《白天前進》(The Going Forth by Day)的草紙書的統稱。現發現的「亡靈書」版本不一,但內容相似,包含大約200條不同的咒語、讚美詩、祈禱文和神明等。埃及學家們對其內容進行分類,把相似的內容歸為一類,並賦予其標準的章節序號,例如,一些要求死者心臟不要與死者作對的咒語,稱為第30章。

一、「亡靈書」的由來

「亡靈書」是由之前的「金字塔銘文」和「棺文」發展而來的。「金字塔銘文」是法老專用的,「棺文」是為能購買寫有魔咒的棺材的人準備的。棺槨的空間有限,而魔咒是如此之多,就導致許多魔咒無法書寫。

於是,在新王國時期,寫在草紙上的咒語——「亡靈書」便誕生了,不僅空間變大了,而且造價也低廉了許多,很多平民百姓都負擔得起。

對於「亡靈書」的實際名字——「白天前進」,學者們並不清楚它的確切含義。可能是白天進入冥界的意思。古埃及人害怕黑夜,覺得在白天通過冥間的路途更為安全。

二、生產「亡靈書」可能是古埃及一個重要的產業

從產量和質量上看,生產「亡靈書」可能是古埃及一個重要的產業。一些「亡靈書」長達27.4米,並附有美麗多彩的圖畫。如果一個古埃及人比較富有,他就會委託專門書寫「亡靈書」的抄寫員為他寫此書,該書也可能包括他個人的一些傳記。

從一些「亡靈書」的語句:「向你所在的城市的神請求保護」,我們可以推測,「亡靈書」會事先準備好以待出售,在寫死者名字的地方留空,有顧客購買後就填上。

一本「亡靈書」裡,可能會重複出現同一條內容。或許這是由2個抄寫員共同完成的,但他們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而導致了這種情況。

「亡靈書」圖文並茂,可能圖畫和書寫是分工進行的。有時候是插畫師先畫圖,然後抄寫員在空餘的地方寫字。插畫師經常留不夠空間給抄寫員寫咒語,所以,一些「亡靈書」的文字是被嚴重簡化或者濃縮的,整個內容就顯得有點難以理解,甚至可以說是莫名其妙。儘管翻譯和理解「亡靈書」困難重重,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了解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尤其是他們對死後生活的關注。

抄寫員為虔誠的顧客準備好「亡靈書」,以指導死者在陰間接受審判時該如何做,如何去避免在陰間勞作,如何讓死者的身體恢復元氣。

三、「亡靈書」的內容

一般情況下,「亡靈書」涉及死者重生的幾個階段,重要的有:(1)保護死者的屍體;(2)通往冥界之旅;(3)陰間審判;(4)一旦被神接受,在另一個世界裡永生。

保護死者的屍體:

因為古埃及人相信只要屍體保存完整就能夠死而復生,所以「亡靈書」中有許多咒語是保護身體並使之重具活力的。其中,開口儀式最為重要。雖然法老圖坦卡蒙的墳墓是匆忙建造的,但墓壁上還是刻畫有阿伊(繼任的新法老)作為高級祭司,手裡拿著開口工具站在圖坦卡蒙的木乃伊前舉行開口儀式。

可見,該儀式對於古埃及人十分重要。舉行這個儀式時,祭司口裡還需念「亡靈書」中的咒語:

「我的嘴被普塔赫神開啟,我的嘴被普塔赫神開啟,我所在的城市的神鬆開封我嘴的繃帶。託特神來了,他全身戴著具有魔力的護身符來了,全身戴著具有魔力的護身符,解開塞特神束縛我嘴巴的繃帶……」

除了開口儀式,古埃及人還關注他們身體的各個部分。「亡靈書」中有大量保護心臟的咒語,如「不允許拿走一個人的心」;「我的心和我在一起,不該被拿走,因為我是我心靈的所有者,我連接著我的心。我靠真理而活,我活在真理之中;我是我心中的荷魯斯,他在我體內的中心。我靠說出真話而活,我的心不能被拿走;我的心是我的,任何人都不該挑釁,恐怖無法削弱我。我擁有它,我將從我的父親蓋伯和母親努特那裡獲得重生,因為我沒有冒犯神,我之身心將永無恙。」

陰間審判:

即使屍體被完整的保護了,死者還得面臨陰間審判的挑戰。

陰間審判包括兩個環節,一個是稱心儀式,另一個是否定罪行。這一點十分有趣,證據與辯解並存、客觀與主觀並重,可見古埃及人對於公平、公正的理解是較為全面的。客觀的審判是稱心儀式,天枰的一端是死者的心臟,另一端是一根鴕鳥的羽毛,念做「瑪阿特」,它是一個象形文字符號,意為「真理、公正、秩序」,或許是因為鴕鳥羽毛的長短幾乎一樣。這樣一稱就能檢測死者是否誠實。為了保證公正,奧西裡斯神會主持審判儀式,同時書吏之神託特負責記錄結果。

如果通過了這個測試,死者就會被稱為「正義之聲」,然後進入第二個環節——接受42位神的審問。死者需要在神的面前澄清他沒有做過的壞事。否定罪行之後,死者不僅要說出神的名字,還要說出各個神的法力。

「亡靈書」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揭示了這42位神的名字,這些名字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然後神說「你了解我們,可以通過『雙真理大廳』之門了。」

但要通過大門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首先大門的門栓對死者發難,門栓說:「我不讓你進入,除非你能說出我的名字」。「亡靈書」上寫著名字是「真理之地的重量」。然後從左到右的門梁也會要求死者說出他們的名字。這些名字都很古怪,有「他是負責稱量工作的人」、「鑑酒師」等。

門道的所有部分都要求說出他們的名字,包括門栓、門鎖、門檻和門的其他部分。在死者正確說出他們所有的名字後,他們就會一起說:「你知道我們,你可以通過我們了。」

知道各部分的名字就等同於知道了各個部分,這一點很有趣,這是古埃及基本的魔法原則:知道一個東西的名字就等同於知道了這個事物,對這個名字所做的事情同樣會發生在這個事物上。這就是為什麼古埃及人相信,如果你從一個法老的紀念碑上擦掉他的名字,他就會停止存在。

在通過這麼多的測試和念出這麼多的名字後,死者正式進入另一個世界,獲得了永生。

當「亡靈書」第一次出現在新王國的時候,就成為死者獲得永生極為關鍵的物品。這種信念一直保留到希臘佔領埃及,「亡靈書」的內容也沒有多大改變。雖然許多購買「亡靈書」的人無法讀懂它,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古埃及人認為裡面的咒語具有魔力。

「亡靈書」可以說是研究古代埃及宗教最為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同時也是指導和保護死者順利通過審判獲得永生的重要的護身符。

參考文獻:

郭丹彤、馬曉敏:《法老的詛咒——探尋古埃及神秘的巫術與宗教》

李曉東:《古埃及之謎》

[美]亨利·富蘭克弗特著,郭子林、李鳳偉譯:《古代埃及宗教(上)》

相關焦點

  • 揭秘古埃及「亡靈之書」 法老咒語連接今生來世
    &nbsp&nbsp&nbsp&nbsp古埃及人相信,世界上存在一本由奇特的符號和咒語組成的《亡靈書》,當時稱為「白晝通行書」。是一種咒語和對神的讚美。它可以幫助死者順利到達永恆極樂世界,那麼這個《亡靈書》是什麼來歷?又是通過什麼「法力」引領埃及民眾去崇拜遵守呢?這是一些用來幫助死者在來世渡過難關、得到永生的咒語。
  • 《古埃及〈亡靈書〉》:死亡不一定是結束,而是追求重生的旅程
    二、《亡靈書》:為靈魂的重生而戰在古埃及人的認知裡,第一次死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被冥界之王奧西裡斯主持,42個陪審神判定死亡,是真正的死亡,是永遠的消亡。因此,想要獲得重生,至為關鍵的是通過奧西裡斯的來世審判。
  • 古埃及冷知識:為了復活,古埃及人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硬核操作?
    3、敘述死者轉世以後如何在白晝乘坐太陽船巡遊天空,到了夜間則到奧西裡斯主宰的冥界享用供品並獲得永恒生命所需的能量(第64-129篇)。4、提供順利通過來世審判的攻略。向人們展現死者在冥界、人間和天國之間自由自在的生活(第130-190篇)。
  • 《埃及亡靈書》記載了哪些神秘的東西,和木乃伊有什麼關係
    古埃及人堅信,人死後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上,並會在未來某一時刻復活。在這種理念下,他們把死者製作成了木乃伊,而幾乎每一具木乃伊都有與之相伴的《亡靈書》。那麼《亡靈書》對於木乃伊來說,有什麼作用?
  • 「史話」《亡靈書》:古埃及的「死人之書」
    許松華|輯.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後起靈魂經過地下王國的種種磨難和考驗之後,又會回到人間來。為給死者將來復活作準備,古埃及人就為死者做了三件大事:木乃伊,金字塔和「死人之書」。《亡靈書》就是給亡靈的的「死人之書」。由於亡靈要在地下王國經歷種種磨難,於是,在一種古埃及所特有的紙草上寫下許多詩歌,至於石棺和陵墓,用於指導死者對付地下王國的種種磨難。後人從金字塔和其他墓穴中,把這些指導死者生活的詩歌編成集子,題名為《亡靈書》。
  • 金字塔·不朽之宮 探秘古埃及神與死亡的故事
    ;在石棺內放入《亡靈書》及各式護身符,與陪葬品上的魔法咒語一起,幫助亡者在陰間跨越所有阻礙,獲得永生。   不朽,死者屍骸的保護,以及隨後的保存,是同一個概念的三個方面,而這個概念通過將死者做成木乃伊的過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實現。對於這個複雜儀式最早而且最為詳細的描述來自希羅多德的《歷史》。
  • 對死者和生者都有效:古埃及的《亡靈書》
    考古專家萊普修斯(1810—1884)和商博良(1790-1832)曾就《亡靈書》的性質有過一番爭論:當時發現了一批二百多份的文獻,商博良認為它們是儀式文獻,萊普修斯認為這是專門給死者使用的,並激烈地反駁了商博良。隨後他武斷地表示,這些文獻應該被叫作《亡靈書》(Book of the Dead)。但是現在看來,萊普修斯是錯的。
  • 古埃及人的獨特生死哲學|文內限量福利,購書贈專屬文創!
    在一些《亡靈書》的「附言部分」(類似於使用指南)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亡靈書》不僅可以用於祭祀儀式、放置於死者棺木中,對於活著的人也大有裨益,可以幫助他們獲得各種現世的好處。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古埃及的《亡靈書》成了連接現世與來世、跨越生與死的一門「生意」。
  • 講座︱顏海英:古埃及神廟中的《亡靈書》
    本次講座顏海英教授希望通過對多種材料的長時段考察,做解讀經典的嘗試。埃及有著最發達的墓葬文化,《亡靈書》也是經典中的經典。按照常識,《亡靈書》應該出現在墓葬中,作為指南指引死者到達來世,我們試著探討它為何出現在神廟之中,這需要對比神廟中的《亡靈書》和文本上的有何異同。通過文本對比和對不同時期具體神廟的分析,可以考察當時的儀式環境,以便更深入地解讀經典。
  • 現場 ︳法老的國度:探秘古埃及
    小金字塔靈魂歸來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生命由看得見的軀體和看不見的靈魂組成。來生之旅:亡靈書咒語亡靈書又稱「死者之書」,它描繪了靈魂在通往來世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神祇和妖魔,以及獲得重生需要用到的咒語和聖歌。
  • 埃及《死靈之書》:通往極樂世界的文本攻略?
    早期埃及人相信,亡靈在進入極樂世界前,要先進入冥界,要面對各式的黑暗,甚至惡魔。而《死亡之書》則是用來「以求死者逢兇化吉,安然到達極樂世界「蘆葦之野」,「死亡之書」不是埃及宗教的中心聖書。 這只是一系列手冊中的一個,旨在幫助精英死者的靈魂實現並保持完整的來世。
  • 王佃玉評《法老的寶藏》丨莎草紙:通向永生與財富的輕舟
    法老要為自己修建金字塔等氣勢恢宏的陵墓,並在墳墓內牆壁上刻上銘文,祈禱永生,普通人也要為木乃伊準備豐富的隨葬品。隨葬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就是書寫在莎草紙上的「亡靈書」。在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009年-前1650年),古埃及人形成了死後要在地下世界經歷奧西裡斯審判的信念。奧西裡斯崇拜認為,人死後,要先在地下世界的眾神之前陳述自己生前的所作所為,證明自己沒有犯過罪。
  • 資料:古埃及人的「死後世界」
    葬禮  在防腐措施完成過後,被裹身的屍體會被放置於一具根據屍體形狀製作而成的靈柩內,再以死者生前所擁有的飾物以及特權階級賜予的護身符陪葬(法老王與部分皇室人員會附加一副安卡(Ankh,代表生命的符號)護身符以表示他/她生前對人民生命的操縱權),然後以根據死者容貌製成的模版覆蓋屍體,再加上根據死者容貌製成的棺蓋,最後放入較大的棺材,大棺材與裡層的棺材形狀相同
  • 在古埃及人的認知與觀念中,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走進古埃及文化中最為神秘的一個部分,一起來探尋永恆的斯芬克司之謎,了解古埃及人對待生命的方式為了永生的死亡約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一出生就開始為來世做準備,他們認為,人死後只不過是前往冥界,到冥王奧西裡斯那裡求得永生,只要通過最終審判,就可以復活,登臨天堂與神相伴。所以,在古埃及人心目中,死是極其神聖的,生者也不會覺得死者離開了家庭,他們還會在最困難時去求助於死者。
  • 羅浮宮展上的《亡靈書》
    而到達審判庭只是進入來世的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他必須通過由奧西裡斯主持,由42個神陪審的來世審判。許多經文的內容就是死者獨立完成以上艱巨任務所必備的知識和秘密,另外一些經文則是為了確保那些順利通過審判的死者在來世享受安逸的生活。   《亡靈書》永伴死者   《亡靈書》的雛形出現在古代埃及第二中間期的底比斯一帶,在新王國時期逐漸成形和發展並一直延續到託勒密王朝。
  • 古埃及陵墓壁畫:埃及人對死後冥界的豐富想像
    金字塔文是刻在金字塔上的銘文,棺文是刻在棺蓋和棺木身上的文字,內容分兩類:一類是念誦死者生前的功勞,以求通過冥世審判;另一類是歌頌主宰冥界的神,希望神能護佑死者亡靈的來世旅途。新王國時期,將大量棺文和金字塔文整理成了紙沙草捲軸式的《亡靈書》。
  • 金沙博物館再出大招,帶你走入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
    這次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的155件(組)埃及文物全部來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涵蓋了日常用具、首飾、木乃伊、法老雕像、亡靈書、青銅神像等多個種類,幾乎是該館埃及藏品中最受歡迎的藏品,更有些展品在來到金沙之前從未對外展出過。
  • 古埃及人學萌芽的神性特徵
    阿頓頌表明了古埃及人學萌芽的神性特徵。亡靈書亡靈書舊譯「死者之書」,是新王國時期的產物,但它是古王國、中王國時期「棺書」的發展和延伸,通常是用紙草寫成的咒文、禱文和頌詩,據說是放在王陵中供死者閱讀的書。
  • 大英博物館系列之古埃及文化的瑰寶《死亡之書》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死亡之書的意義和重要程度,在我看來是要遠遠超過那些木乃伊的。死亡之書,包括約兩百篇經文和咒語,把挑選出來的咒語,寫在莎草紙上,放在棺木裡,這樣就成為你前往來世的護照或者指南。死亡之書的內容多半是祈禱或者辯解的咒語,逢兇化吉應付面對審判,前往來世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