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大米翻身逆襲記,阿里數字農場告訴你,能行!

2020-12-12 俊世太保

說起東北大米,人們首先會想到黑龍江的五常大米、遼寧的盤錦大米,但同樣處在北緯45°水稻黃金帶,內蒙東部的科右中旗興安盟卻只能種著1元2-3角收購價的國家儲備糧。如今阿里巴巴數字農場的出現,卻很可能撼動了這樣一個荒誕的現象。

興安盟看得見的改變

作為農牧業大盟,興安盟實有耕地面積1895萬畝、森林面積2792萬畝、草原面積3918萬畝,這裡即是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服務區,也是著名的「有機食品之鄉」。與此同時,興安盟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資源,讓這裡的大米不僅口感綿軟,有機質含量也更豐富。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就了興安盟大米產業,但多年來,當地大米產銷仍然沿用傳統方式,在科右中旗當地傳統的種植模式下,一畝地產糧一千斤,當地大部分農民1.3元一斤賣給工廠,一畝地只能賣1300元,豐富的米業資源多年來更多以原糧的方式被各大米加工企業收購,以其他品牌的身份出現在全國糧食市場。

興安盟大米在市場上的品牌影響力並不突出,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去年9月,為了呼籲國家精準扶貧政策,阿里巴巴大農業團隊與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政府、當地企業達成合作,共同建設「淘鄉甜數字農場—興安盟大米標準示範基地」,通過訂單農業方式承包了興安盟4萬畝優質產區水稻,並聯合阿里生態內天貓、聚划算、零售通、盒馬等線上線下渠道,提升「興安盟大米」的品牌影響力。

阿里巴巴淘鄉甜數字農場興安盟大米標準示範基地

興安盟大米品牌的出現,實際上是阿里巴巴助農系統化的表現,把內蒙古大草原以往粗放、分散的務農模式,改變成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的一條道路。具體來看,標準化是幫米農們建立種植、施藥、收割、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標準;規模化是把各個分散的農戶集中在一起,集中優勢的資源,一起種,一起收,一起來吃技術和訂單農業的紅利;產業化主要是幫忙打造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的品牌,以品牌農業樹立產業標籤。

阿里巴巴給興安盟帶來的改變立竿見影,在2018年阿里巴巴電商扶貧以來,僅興安盟杜爾基鎮水稻利潤就比往年增長了10%。當地農民王梅花表示,「政府和阿里巴巴合作以後,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米好賣了,價格也貴了一些。按照現在的單產和收入計算,每畝大約能收1200斤大米,每斤大米比原來多賣0.2元,100畝地,僅種水稻一項,我們家就會增收2.4萬元」。

去年「雙十一」當日,「興安盟大米」當日實現線上銷售13萬單,銷售額達600多萬元,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得到提升,而當地貧困戶的生活也得到了質的改善。興安盟商務口岸局局長孫書濤這樣總結道,「2018年,興安盟每斤普通水稻價格上漲了4錢,中高端水稻上漲了2毛錢左右。經初步測算,全盟水稻銷售同比增收1.22億元,稻農的種植收入普遍增高」。

阿里的底氣在哪裡?

在阿里巴巴淘香甜數字農場技術的支持下,越來越多興安盟當地貧困戶實現了脫貧,種植的水稻面積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收入也越來越高,而這正是農村淘寶「畝產一千美金」計劃的縮影。

早在2018年3月,農村淘寶就推出了「畝產一千美金」的計劃,這個計劃致力於通過訂單農業連結供需兩端,實現農貨品質的穩定和銷售的可持續,從而實現每畝地產出的農產品的價值能達到1千美金,這是國內首個把畝產折算成收入金額提出來的。一諾千金背後,阿里有足夠的底氣:

1、強大的零售渠道

銷售是產業扶貧的關鍵一環,農產品上行,賣不出去、運不出去是制約很多地方產業發展的瓶頸。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交易鏈條過長,交易成本、運輸成本較高,交易的不確定性大、損耗也較高。農民種的出好糧食,卻爛在地裡,賣不出去。

阿里巴巴通過生態內天貓、聚划算、零售通、盒馬等線上線下全渠道,通過訂單農業方式包銷科右中旗4萬畝優質產區水稻,解決農戶銷售難題。目前興安盟大米一共覆蓋線下全部盒馬渠道、大潤發359家門店、零售通1萬多家店。

因為解決了銷售難題,今年天貓618,阿里淘鄉甜與興安盟大米推出「30天小鮮米」計劃,即30天內才脫谷的大米,這樣的大米保持16%左右的含水量,吃起來口感更佳。而傳統流通渠道中消費者購買的大米往往脫谷3個月以上。

2、數字農場技術支持

阿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網際網路技術或者新技術應用到農業裡,從而提高農產品標準體系和生產效率。比如,在種植端,運用數位化設備去監控水源、溫度、風力,用無人機,用衛星遙感的方式,通過紅外線,去觀察當前農作物的情況。

田間地頭的數位化設備

阿里巴巴大農業發展部高級運營專家章新光在介紹興安盟大米時表示,「數字農場是農村淘寶「畝產一千美金」計劃的重點項目,建成後將從生產源頭開始,農戶從選種、播種、除草到灌溉、施藥,全部都有針對性和差異化的指導,大米從田間地頭到城市餐桌的過程,也會有銷售渠道的匹配方案」。簡言之就是實現農業產區的「產-供-銷」全鏈路數位化升級,從源頭管理農品品質,並最終實現品質升級、產業沉澱、農民增收。

阿里巴巴數字農場旨在推動農業產區實現「產-供-銷」全鏈路數位化升級

3、高效的物流倉儲體系

農產品上行過程中,物流是最大的痛點所在,以興安盟大米為例,在和阿里合作之前,興安盟大米運到消費者手裡超過10天的時間,這種物流時效對品牌打造、對溢價是很難的,但如今這個時間最快縮短到3天,通過在長春搭建集群倉,阿里實現了大批量的方式把興安盟米運到銷地,不僅幫助農戶物流成本降低一半,也為消費者帶來20%-30%的物流時效提升。

其實早在2014提出了「千縣萬村」計劃時,阿里就計劃通過「村淘」+「菜鳥」的農村物流實現農村物流上行和城市物流下行的雙向體系,為城鄉消費者、中小企業、電商平臺提供商品到村配送、縣域流通等綜合性解決方案。據菜鳥官網顯示,截止到2018年8月,菜鳥農村已經覆蓋了29個省700多個縣,近30000個農村。

4、品牌賦能能力

「興安盟大米」在過去幾年並沒有品牌概念,但如今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國內很多一線城市的大型超市貨架上,都有了「興安盟大米」的身影。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吉林安圖的黑木耳、內蒙古鄂倫春的黃芪、黑龍江海倫的玉米、雲南雲龍的大蒜、新疆吉木乃的麵粉、甘肅禮縣的蘋果……

藉助阿里的品牌影響力,農產品可以獲得不錯溢價,再配上AI技術提升農產品品質,這是阿里形成的一個閉環。如今作為阿里巴巴集團農村事業的核心,農村淘寶已孵化2500多個農業品牌,而這些都是阿里巴巴品牌賦能能力的體現。

精準扶貧背後的社會責任

如今農村電商正經歷「四大轉變」:從工業品下行向農產品上行轉變,從單純的電商交易向農村綜合服務轉變,從注重農村經濟發展向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轉變,從電商公益扶貧向可持續的系統性扶貧轉變,這些轉變背後即是巨大的挑戰,也是農村電商的巨大機遇。

農業對阿里一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每一次國家呼籲扶持農業,阿里都是鼎力支持。回顧阿里走過的18年,一部阿里史,就是一部阿里公益史,商業和公益,更像是阿里的一體兩面,電商扶貧也是阿里重要的工作之一。三年前,阿里巴巴提出了農村戰略,並與全球化和雲計算一起,作為未來20年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在去年的社會責任報告中,阿里巴巴表示充分整合生態體內的資源,在淘寶開設專門的「興農脫貧」頻道,搭建起供需之間的橋梁,使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與消費者需求精準匹配。阿里巴巴CEO張勇還曾提出,希望2018年能在全國範圍內樹立10個電商脫貧的示範縣。

「基於阿里生態幫助脫貧在戰略上實現創新,不僅利用網際網路增加銷售,同時實現新的產業創新機會,走出貧困,走向可持續發展」,圍繞當地經濟發展所需,打通「從農場到餐桌」的數位化產業鏈。這很大程度上也是阿里巴巴經濟體成長至今的思路,而如今的興安盟正初步感受到阿里巴巴電商脫貧的成果。

從商業的角度講,農村電商農產品上行並不容易,這需要對農村商業基礎設施和商業生態進行重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農村電商農品上行不僅僅是產業,更是一種社會公益,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形成脫貧的有效手段,而這或許正是馬雲一直強調的「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

相關焦點

  • 阿里首個數字農場:聚焦「一粒米」,數位化這樣輸入「全鏈路」
    近日,阿里巴巴全國首個數字農場聚焦大米產業的「產-供-銷」全鏈路數位化升級,在草原上的國家級貧困縣科中右旗正式落地。品牌雲集、長於賦能的阿里,對農業的升級沒有止於零售端的品牌營銷,這本身就是一個農業數位化浪潮到來的重磅信號……
  • 吉林入圍阿里「數字農場」重點省份
    充足的糧食儲備是國人的底氣,先進的數位技術是農業升級的動力。4月9日,阿里巴巴推出「數字糧倉」計劃,為糧食基地裝上數位化引擎。「數字糧倉」產地直供的模式將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打響農貨品牌,讓農民有奔頭,消費者得實惠。
  • 記翻身農奴、阿里地區噶爾縣昆莎鄉噶爾新村次旦:「共產黨是幫助...
    記翻身農奴、阿里地區噶爾縣昆莎鄉噶爾新村次旦:「共產黨是幫助窮人的」   而60多年前,阿里人民對於「昆莎」的嚮往,則代表的是對自由、平等、民主的不懈追求。   1952年10月,阿里地區第一個黨的地方組織——阿里分工委在噶爾昆莎成立。阿里分工委一方面積極建立各個工作機構,發展貿易,興辦現代醫療衛生機構,修建房屋,開荒種糧、種菜;另一方面,向群眾發放無息貸款,進行臨時性社會救濟,為群眾治病。
  • 京東農場軍稻香大米 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有機」
    (原標題:京東農場軍稻香大米 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有機」)
  • 適合窮人翻身的幾個小本生意,學會了你也能成功逆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們進步的同時富人越來越多,但也有好多生活水平低下的人,為什麼會出現有的人走上了創業致富的道路,同樣的人生,不同的結局,但誰又不想翻身逆襲啊!朵姐之前也是一個平平淡淡的農村女孩,當時創業環境還沒有現在好,但是朵姐堅持創業,創業前期吃的苦只有我自己知道,踩的坑讓我一度想放棄,但是我選擇了堅持,最後通過擺地攤創業成功,回想當初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了,目前創立兩家公司,朵姐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適合窮人翻身的小本生意,學會了你也能成功逆襲。1.
  • 把這粒米的一生縮短到30天,阿里在直播全程
    在內蒙的數字農場:賣的居然不是牛羊肉在外人固有印象裡的內蒙古,應該是蒼茫草原,藍天黃土,錯落有致的坐落著一些蒙古包,山上遊蕩著一群羊;風吹草低,牧民黃色的臉都是風沙洗禮過的痕跡,大體上,聽到哪個企業跑去助農,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就是怎麼把高品質的牛羊肉賣給消費者,甚至阿里巴巴大農業發展部高級運營專家章新光在第一次去內蒙落地助農項目前
  • 種水果用上「黑科技」 阿里「數字農場」落戶衢州柯城
    原標題:種水果用上「黑科技」 近日,衢州柯城區與阿里巴巴農業發展部籤訂框架協議,決定共同打造1000畝柯城雞尾葡萄柚數字農場示範基地。該基地應用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建設高效能示範數字農場,開啟平臺與農業種植產業端合作新模式。
  • 內蒙古科右中旗建起數字農場 草原稻米分外香
    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讓這裡出產的大米口感好、質量高。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當地建起數字農場,帶領種植戶進行高度精準化種植,實現了大米的全鏈條高標準生產,為當地大米創造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賣到了全國各地——2018年以前,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的米農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家裡的大米能賣到全國各地。
  • 空間文:穿越農家被以50斤大米賣掉,她扮豬吃虎帶空間逆襲翻身!
    歡迎大家來到聽南觀小說,看小說是現在人們都比較喜歡的休閒方式,小說的類型有很多種,不知道大家比較喜歡什麼類型的小說呢,在網絡小說迅速發展的時代,小編也加入了書蟲大軍,接下來就和大家安利空間文:穿越農家被以50斤大米賣掉,她扮豬吃虎帶空間逆襲翻身!
  • 阿里數字農場落戶新疆英吉沙 「產供銷」數位化破解鮮杏出疆難題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的數字農場已陸續在內蒙古興安盟、山東煙臺等地展開,並幫助當地大部分貧困農戶實現增產增收。在業內人士看來,缺乏自主品牌,以及未形成系統的產銷機制是種植英吉沙杏難增收的癥結所在。以數字農場為基點,阿里巴巴幫助當地逐步建立英吉沙杏的標準化生產體系,從而在全縣推廣高標準果園,讓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在加速農業全產業鏈的升級。
  • 超市大米種類繁多,啥樣的才是好大米?認準這4行數字,準沒錯
    超市大米種類繁多,啥樣的才是好大米?認準這4行數字,準沒錯《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就是說穀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其他食物都是起輔助作用的。五穀是指「稻、黍、稷、麥、菽」,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稻穀,稻穀磨成米就是咱們平時吃的大米。
  • 阿里「數字農場」來衢州!吃貨們,你的口福正在升級中
    阿里巴巴數字農場在衢州開建  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走,一起去現場看看——  人勤春來早。在石樑鎮白雲山腳下的李家村,一望無垠的田地間,二十幾個村民忙著施肥、種桔樹……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現場負責人龔嶽近相告,今年1月份,柯城區和阿里巴巴籤訂了數字農場示範基地框架協議,打造屬於衢州的「數字農場」,衢州的柑桔轉型邁出新路。
  • 黑科技, 逆襲「開心農場」
    地瓜長在樹上,西紅柿爬上了葡萄架,辣椒可以降血糖……7月20日上午,1+13環省行蘇北組記者走進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菜趣園,處處遇到「驚奇」。藉助高科技,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讓農作物插上飛翔翅膀,實現了「逆襲」生長。
  • 超市買大米,袋子沒這行數字,不管什麼牌子,都是假的原產地大米
    」,這個標籤相當於國家頒發的「身份證」,能清楚地知道大米的產地、質量及名稱等信息,而目前大米的國家推薦標準是GB/T1354,只要米袋子上有這行字,起碼這袋子大米是沒問題的,但不是地理標誌性大米。,其中下面這4種是我們常買的品牌優質大米,前面GB/T都是一樣的,記住後面的一行數字,這樣就能輕鬆買到原產地的地理標誌性優質米。
  • 阿里、拼多多、京東的新戰場:水果農場
    這一系列具象化的遊戲最終指向的是同一套邏輯,你的瀏覽、購買、分享換取了平臺的「免費水果」。天貓芭芭農場的小二告訴「電商在線」(ID:dianshangmj),這些「免費水果」皆由平臺買單,通過後臺規則,可以控制數量,目前天貓每天兌換的數量在數十萬單左右,累積下來,每個月真金白銀投入的資金在上千萬。
  • 「中國淘寶村」登陸央視,中國農民上演「草根逆襲」奇蹟
    2009年,阿里研究院首次認證3個淘寶村,2019年上半年,全國淘寶村數量已激增至4000餘個。2018年的數字為3202個。央視紀錄片攝製組攫取7個典型的淘寶村,通過與村民同吃同住,歷時一年不間斷拍攝,記錄了中國農民從土地走向網際網路的「草根逆襲」故事。紀錄片第一集聚焦的丁樓村,其所在的山東曹縣是省級貧困縣。
  • 新基建春風下的京東農場,「數字農業引擎」凸顯產業復原力
    「我們要讓鄉親們有尊嚴的脫貧,讓年輕人回到農村,讓更多的鄉親們在智能的農場裡種出像『羊肥小米』這樣讓大家引以為豪的農業品牌。」京東物流創新業務部負責人喬志偉表示。就在不久前,山西省首家「京東農場」落地武鄉縣,成功打造了武鄉小米產業扶貧數字農業示範基地。
  • 清境農場&青青草原
    臺灣臺中的清境農場,好象跟團遊很少有來這一站的,但自由行的朋友時間充足,都會來這裡打卡。臺中高鐵站有巴士直達清境農場,所以算是比較方便的。來清境農場就三件事,泡民宿,逛青青草原,看合歡山日出。在清境農場的民宿,可以讓民宿老闆幫你安排去合歡山看日出車子,去合歡山看日出要起個大早,如果你5點要趕到觀看點,應該2.3點就該出來了,如果你衣服不夠,還可以向民宿老闆租借厚點的衣服。
  • 軍嫂重生文,矮小胖妹子重生回80,翻身逆襲,嫁1米8多高大壯軍官
    其中第三本小說矮小胖妹子重生回80,翻身逆襲,嫁1米8多高大壯軍官!《穿越八零:麻辣小媳婦》——R燃火火(點擊下方書籤立馬看書)精彩片段無能,請點擊書籤閱讀:她覺得自己有必要去一趟派出所,畢竟她是受害人,她真的沒有想到就之前那點兒小事,能讓謝茜把所有的仇恨都記恨在自己的身上,甚至覺得莫名其妙,她的悲劇並不是自己造成的。
  • 浙江大學徐旭初解讀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基地直採模式是農村電商新...
    在此意義上,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的組建和運營,既是我國農村電商走向農村數字經濟的歷史必然,也體現了阿里服務三農、勇於賦能的社會責任和擔當,還必將引領更多的電商企業投身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再深入觀照,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是阿里經濟體助農的組織升級,其業務核心(或曰支撐點)具有顯著的開創性,一是基地模式,二是產-供-銷結合的中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