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業何去何從?(港澳在線)

2021-01-10 人民網

  火爆十年,寒冬突至

  香港旅遊發展局1月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香港整體訪港旅客人次同比下跌2.5%,是2003年SARS以來首次下跌。

  2016年伊始,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寒潮席捲香港,多地氣溫接近冰點。已經高速增長十年的香港旅遊業,無疑也正在迎來一場大寒潮。「香港旅遊業已經步入調整期」,已是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從業者的共識。但如何應對,正眾說紛紜,甚至爭執不下。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2月,訪港旅客同比下跌10.7%,內地來港旅客更是暴跌15.5%。內地訪港旅客全年同比下跌3%。非內地短途市場也不容樂觀,除了菲律賓和泰國外,日本、印尼、新加坡等市場出現下滑。只有美國、加拿大、英國等長途地區市場有所增長,尤其是美國,全年增長4.5%。但是對比之前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去年的香港旅遊市場可謂是遭遇「大寒潮」。

  香港魅力,正在褪色?

  香港旅遊業正經歷的「寒冬」,成因來自「內憂外患」。在政策方面,近年香港社會因內地旅客增長而關注社區的承受能力,因此,中央政府去年實施了深圳個人遊「一周一行」。從外部環境看,近期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的增長也呈放緩跡象,加上一些香港鄰近地區的貨幣貶值,並放寬對內地旅客的籤證措施,影響到訪港旅客數字及零售市場。

  景點老化,吸引不到「回頭客」,也是香港旅遊業面臨的一大挑戰。有多次來港旅遊的內地旅客說,「該玩的都玩過了,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地方沒去過。」比如,坐落於灣仔海濱的金紫荊廣場,是很多內地遊客到港的必遊之地。但這樣一個大名鼎鼎的景點,除了「下車拍照」之外,其他項目乏善可陳,遊客留不下來,遑論消費。

  這一尷尬局面,有望得到改變。香港特區政府聯合動漫業界,今年將在金紫荊廣場旁邊,建立以本地動漫角色為主題的展示區,設有不同年代近30個具代表性的本地漫畫主角塑像和場景,供旅客參觀和自拍。項目可為灣仔區增添文化創意的旅遊特色。

  旅遊業者仍然加大投資,希望以新項目撬動新客源。比如,香港旅遊業的龍頭——迪士尼和海洋公園兩個主題公園都各自訂立了一連串發展計劃,以保持競爭力。海洋公園水上樂園,預計於2018年下半年落成,園內第一家酒店將於2017年落成。香港迪士尼樂園以漫威人物「鐵甲奇俠(鋼鐵俠)」為主題的新園區,及以探索冒險為主題的新酒店,將分別於今明兩年陸續啟用。

  香港旅遊的招牌——每晚在維多利亞海峽兩岸的燈光秀「幻彩詠香江」——也將不再孤單。特區政府的盛事基金會撥款支持11月舉辦的「光·影·香港夜」,在中西區一些選定的建築物外牆上投影燈光和效果,並在建築物上加設燈飾裝置,以新的光影技術,推廣香港的歷史和文化。配合「幻彩詠香江」,旅客可在不同時段和地點體驗香港的光影魅力。

  旅遊業管理者則希望旅客來港能深度旅遊,欣賞它的文化特色。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說,「以我個人旅遊經驗而言,世界各地的旅遊勝地固然有其特色,湖光山色、休閒娛樂、歷史文化等各適其適,但很多時候需花上好一段時間,或許舟車勞頓,才能一一體驗。至於香港,各景點僅是咫尺之遙,配合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短短數天已可享有豐富多元的行程。」

  他舉例說,以三天為例,抵港首天可先到茶餐廳品嘗港式早餐,或到「茶樓」吃點心,然後到淺水灣漫步沙灘,下午和黃昏還有時間乘坐天星小輪到中環及纜車到山頂,繼而在銅鑼灣尖沙咀購物區「血拼」。翌日可到主題樂園暢玩,入夜後再到廟街體驗地道夜市生活;最後一天早上可乘昂坪360纜車參觀大佛,然後到大澳體驗水鄉風情,繼而到中環蘇豪區一帶以豐富異國料理和文化歷史氣息作結。他認為,今時今日,旅客所追求的,已經不單是觀光購物,而是獨特且豐富的旅遊體驗。「以上簡單行程說明香港中西文化薈萃,同時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能予旅客不一樣的體驗。」

  以遠補近,戰略可行?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事實上,香港旅發局早已經嗅到了旅遊市場的蕭條之氣,去年便已經豪擲8000萬元「救市」。在暑假兩個半月的檔期舉行「香港FUN享夏日禮」,來港旅客可參加大抽獎,送7日免費WiFi通行證及景點門票等。但冷冰冰的統計數字,說明這些措施成效有限。

  針對內地遊客下降的問題,旅發局以維持客源多元化應對。近年旅發局75%的市場推廣資源投放至國際,只有25%資源用於內地。特區政府開出的藥方,則是「發展高增值旅遊業」。特區政府已經表示,今年會重新檢視香港旅遊形象定位,由以往以購物為主軸的賣點,更深化宣傳及推廣富有香港特色的旅遊體驗,包括推廣美食文化,以吸引過夜旅客到港。

  舉辦大型盛事,是香港屢試不爽吸引遊客的高招。瞄準「高消費力的過夜旅客」,香港今年會舉辦一連串大型盛事。當中體育盛事尤其矚目,包括10月首度在中環舉行的國際汽聯電驅方程式錦標賽,屆時將推出具賽事特色的旅遊產品;還有香港國際七人橄欖球賽、香港單車節、香港網球公開賽及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等。旅發局也會繼續舉辦廣受歡迎的新春花車匯演、龍舟嘉年華及美酒佳餚巡禮等。不難看出,這些活動主要還是外國遊客會感興趣,對內地遊客的吸引力有限。

  但是,吸引外國旅客以彌補內地旅客下跌的策略頗受質疑。香港酒店從業者、華大酒店主席鄭啟文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政府不應只集中資源吸引海外旅客,「非內地的訪港旅客,只佔整體十幾個百分點的市場,就算翻番,都救不了整個行業」。他認為,香港擁有龐大的內地旅客市場,當務之急是開放更多「個人遊」城市,非「個人遊」城市則應引進優質旅行團,釋放龐大商機。他直言「張口閉口把資源和心思用到追求高質素遠途客,隻字不提內地市場,不會有效果。」

  即使是吸引外國旅客,前提也是要有新賣點。有資深導遊指出,日韓自由行遊客喜歡香港的九龍寨城,對其歷史極有興趣。日本川崎市2013年就曾設置5層高的遊樂場,主題正是模仿九龍寨城,日本多部漫畫也以九龍寨城作背景。不過,九龍寨城公園當年發展時,並未打算以旅遊為主,故要發展成景點,不論旅行社或業界的導遊,都要設計路線及了解寨城歷史。

  業界呼籲,做好規劃

  旅遊業遭遇寒冬,關於旅遊監管架構的問題,也重新浮出水面,引發熱議。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提出,香港旅遊業一直停留於「有啥賣啥」的狀態,缺少一個負責旅遊發展規劃的旅遊局,導致近年逐一浮現景點舊、交通缺等問題。他說,「五六年前,我們會見國家旅遊局,他們已問現在香港每年3000萬至4000萬名旅客,如果6000萬、8000萬人次,香港的接待能力如何?」姚思榮認為,成立旅遊局,才有能力與發展局商討景點用地,以及與運房局談論交通等安排。

  「旅遊業是香港重要經濟支柱,佔本地GDP的5%,但沒有獨立的政策局負責。旅遊業議會負責監管,旅發局負責海外推廣,商經局負責統籌協調,誰負責旅遊發展規劃?」姚思榮質疑。

  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謝淦廷也認為,其他地方的旅遊局,管理範圍包括機場、酒店、景點、航空公司。而在香港,旅遊發展局只負責推廣,而非長遠發展。目前香港旅遊業從業員達27萬人,行業影響甚廣,政府應整體規劃,成立旅遊局,至少制訂5至10年的目標,並逐個進行市場分析。他說,香港過往成為東方之珠是因有三大優勢,包括旅遊、飲食及購物,但現在被周邊地區超越,「以前我們有劉德華唱歌,紅遍東南亞,但現在韓國、日本和大陸的明星也很受歡迎。美食日本很多,瘋狂購物去韓國,香港推介的廟街和女人街,一晚就都逛完了。」

  旅遊業的窘境,引起政府高度關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已經預告,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將公布協助旅遊業及中小企的措施,讓業界可以挨過此次經濟寒冬及保住打工仔飯碗。他說,過去一段時間聽取不少中小企和旅遊業界朋友反映,當前經營非常困難,正與同事研究支援措施。

  街頭上,寒流中的香港市民,紛紛穿上了羽絨服保暖。政府為香港旅遊業穿的「羽絨服」能否抵禦寒冬,唯有拭目以待。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04日 20 版)

相關焦點

  • 2019年赴港遊客減少14.2% 陷入困境的香港旅遊業何去何從?
    2019年赴港遊客減少14.2% 陷入困境的香港旅遊業何去何從?時間:2020-01-16 19:09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年赴港遊客減少14.2% 陷入困境的香港旅遊業何去何從? 昨天,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消息稱,2019年初步訪港旅客數字逾5590萬人次。
  • 香港官員談旅遊業:種種變化挑戰當前 何去何從?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1月18日發表文章稱,經過10年的高速增長後,香港旅遊業步入調整期。近期,多個主要經濟體呈放緩跡象,香港鄰近地區貨幣貶值及放寬對內地旅客的籤證措施,開始影響到訪港旅客數字及零售市道。種種變化及挑戰當前,不少人會問:香港旅遊業的發展何去何從?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發布 羅旭瑞:香港旅遊業將爆發增長
    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基建效率提升的大前提,在2018年9月和10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與港珠澳大橋相繼通車之後,兩個大型跨境基建大大縮短了香港與珠三角城市群之間的交通時間。   在線旅遊將成跨境旅遊服務主力   攜程、驢媽媽、同程、途牛等在線旅遊企業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旅遊規劃將為拉動旅遊產業,尤其是跨境旅遊,打造區域旅遊品牌,用旅遊增強區域協同等方面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而在線旅遊平臺將能利用自身優勢滿足區域旅遊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 失去光彩的香港旅遊業
    文|鄭萃穎 王君擎 楊颯對香港的旅遊業來說,這是一個難熬的季節。香港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形容香港旅遊業正在步入寒冬。他在電臺節目中表示,3月第一周的旅行團從去年同期400多個團跌至100多個團,本港酒店入住率同比下跌一成。一位香港本地導遊向界面新聞介紹道,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將影響五一黃金周的旅客數量,很多人的飯碗要「保不住了」。
  • 香港旅遊業增加特色景點 盛事連連
    原標題:香港旅遊業增加特色景點 盛事連連 圖右為行政長官梁振英   據《大公報》報導,回歸祖國十九年來,香港旅遊業蓬勃發展,海內外遊客連創紀錄,每年訪港旅客人次有約5000萬,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有資深導遊表示,回歸以來,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扶持,旅遊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其中「港澳個人遊」更令香港渡過2003年SARS後經濟難關。
  • 港澳通行證,該說再見了!以後去香港和澳門再也不用那麼麻煩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去香港和澳門旅遊的想法,畢竟這兩個地方的旅遊風光都是非常不錯的。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也是一個中西方文化充分交融之地,有著特別獨特的魅力,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的旅遊景點是很多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太平山頂、維多利亞港、南丫島、尖沙咀等地方都非常受遊客歡迎。
  • 數據最有說服力 2017港澳旅遊業表現超預期
    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攝  圖為香港迪士尼的花車巡遊。  (資料圖片)  據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和澳門旅遊局消息,2017年訪港旅客達5847.2萬人次,同比增長3.2%;去年澳門入境旅客達3260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5.4%。兩地去年全年的旅遊業發展表現超越市場預期。
  • 香港旅遊業欲擺脫低迷 攜手內地電商打造品質遊
    數月來,香港旅遊業的持續低迷頗受關注。據統計,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個人遊」旅客同比下降8.3%。近日,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DFS免稅店、香港航空、香港奧特萊斯等香港旅遊業者攜手內地旅遊電商邁遊網和阿里旅行,面向內地遊客推出了「魅力香港」系列高品質遊產品,旨在擺脫低迷的現狀。
  • 首批港澳導遊將到珠海執業 香港旅遊業報名踴躍
    珠海橫琴新區上周一(16日)啟動招募首期港澳導遊及領隊在橫琴執業崗前培訓班,接獲1534份申請,首批60名港澳導遊及領隊通過培訓認證,日前獲頒「橫琴新區專用導遊證」,可望在十一長假開始在珠海橫琴執業。香港導遊總工會會長黃嘉毅對此表示,香港旅遊市場近來衝擊巨大,而導遊也要生活,到珠海橫琴執業可開拓另一條出路,接受培訓也可以增值。黃嘉毅表示,在1534份申請中,30%為香港導遊及領隊,其餘70%為澳門人。若累計在當地執業滿30日,可獲2萬元人民幣獎勵,頗為吸引香港導遊及領隊,香港導遊總工會至今有約200名會員報名。
  • 讓香港旅遊「綠」起來港澳在線
    沿著港鐵中環站K出口一路往前,百米內便可走到宏偉的昃臣道8號「舊最高法院大樓」門前,近距離觸摸香港的百年滄桑。1912年初,這座哥特風格的大樓在時任港督盧押爵士主禮下正式啟用,後於二戰期間成為「香港憲兵隊本部」,地下室更作為拷問室,見證過不少磨難。1985年大樓改供立法會會議及辦公之用,現任「主人」則是香港終審法院。
  • 讓香港旅遊「綠」起來(港澳在線)
    沿著港鐵中環站K出口一路往前,百米內便可走到宏偉的昃臣道8號「舊最高法院大樓」門前,近距離觸摸香港的百年滄桑。1912年初,這座哥特風格的大樓在時任港督盧押爵士主禮下正式啟用,後於二戰期間成為「香港憲兵隊本部」,地下室更作為拷問室,見證過不少磨難。1985年大樓改供立法會會議及辦公之用,現任「主人」則是香港終審法院。
  • 新年假期後,暹粒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為重振旅遊業,恢復經濟發展,暹粒政府在嚴格遵守健康和衛生準則的前提下,雖然已經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扶持旅遊業。但還是有不少商戶瀕臨倒閉,為此,暹粒政府還為旅遊行業的相關失業人員提供了救助金。而再過幾天,對旅遊業來說唯一利好的消息——柬新年假期也將結束,當城市恢復按部就班,人與人之間再次築起防疫高牆的時候,暹粒的旅遊業是否會重回低谷,那時又該何去何從呢?
  • 十年之癢:赴港個人遊何去何從?
    自2003年實行港澳個人遊至2011年底,大陸有7840萬人次通過自由行到香港旅遊,4600萬人次到澳門旅遊。而就2012年,到訪香港的陸客接近3500萬人次,佔訪港旅客的72%;旅遊澳門的陸客約1700萬,佔澳門客源市場六成。香港和澳門的旅遊市場已經大面積被大陸遊客佔據。
  • 2020杭州市港澳大學生「雲上在線實習」活動收官
    某次校招直播中,一段快問快答拉近了企業與同學的距離,而這段創意來自公司實習生、香港城市大學在校生莊永斌。今年,莊永斌的實習全程在線上進行。實習導師張丁辰宇每周都會通過視頻會議,向他和另一名實習生布置任務、復盤工作、答疑解惑,也經常一起頭腦風暴,琢磨如何把工作做得更有新意、更有效果。「他們經常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點子,對我也不乏啟迪。
  • 香港旅遊業議會考察團到訪珠海 共推大灣區旅遊業發展
    1月8日至10日,香港旅遊業議會組織約200名港澳旅遊業界人士,組成香港旅遊業議會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到訪澳門及珠海橫琴,與當地同業交流,考察旅遊線路。據了解,香港旅遊業議會為協助香港旅遊業界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開拓更多業務商機,安排香港旅行社代表及旅遊業從業人員到訪大灣區不同城市,與各市旅遊局及行業協會代表會面,並參觀各地著名及新興旅遊景點,以加強大灣區內旅遊同業之間的聯繫和交流,促進跨市業界的溝通和合作,共同推動旅遊產品研發。
  • 粵港旅遊業界研討「重塑香港旅遊」:可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旅遊業界研討「重塑香港旅遊」:可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新華網香港4月5日消息,香港旅遊促進會與來自廣東和香港的十多家旅行社5日在港舉辦「重塑香港旅遊」研討會,探討當前香港旅遊業低迷的原因,並就如何促進香港旅遊業發展
  • 澳門旅遊業恢復艱難 珠海橫琴向港澳導遊開放執業
    截至去年底,累計已有290名港澳導遊及領隊完成了崗前培訓及認證,可以跨境在橫琴帶旅遊團了。陳茵茵是其中的一個。按照橫琴新區頒布的港澳導遊執業實施方案,澳門導遊去橫琴執業,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培訓,相當於「一證換一證」。去年9月,陳茵茵去橫琴參加了三天的培訓,學習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橫琴新區概況、主要旅遊景點講解,並通過現場測試獲得認證。
  • 大量人民幣在香港流通 幾百億的存量何去何從
    特別是近來內地居民個人赴港遊的升溫,內地到香港的人民幣流量大幅增長,為此,各路專家「會診」討論  大量人民幣在港流通 幾百億的存量何去何從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將率隊到香港出席研討會,與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就在香港開辦人民幣業務等問題進行磋商。人們普遍預期,今年底,人民幣在香港的結算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 美麗中國—絲綢之路推廣暨陝甘港澳
    、陝西省旅遊局、香港旅遊事務署、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絲綢之路宣傳推廣暨陝甘港澳旅遊交流合作活動在陝西舉行。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白阿瑩、香港旅遊事務署專員容雄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香港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以及來自陝港澳三地旅行社、旅遊景區、航空公司等相關行業,共計80餘人出席了當晚舉辦的旅遊推介會。
  • 香港海洋公園或倒閉,已經扛不住了,今年旅遊業太難了!
    1977年開幕,有著40多歲的香港海洋公園或破產倒閉。今年旅遊業,真的太難了!困難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上海迪斯尼樂園今日迎來旅遊開放,而香港海洋公園卻要宣告破產倒閉,實在令人唏噓不已。小編表示,香港挺住!加油,加油,加油。其實,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香港旅遊業就遭遇了史無前例的低谷,餐飲業也遭受了巨大打擊。許多門市商家甚至表示,現在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很艱難。香港海洋公園如果六月拿不到政府資金註冊,就可能宣告破產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