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觀念裡,幸福的老年生就是健康富足、兒孫繞膝,合家歡樂。
但其實,老了之後就發現:
不一定非要和兒女、老伴在一起,才是幸福的養老生活。
有健康、有財富、有自己的生活樂趣,幸福的老年生活遠不止一種。
01
89歲的養生愛好者
和網購達人
來自杭州的江濱奶奶,今年已經91歲了。
她和89歲的閨蜜王琰琳,一起住在養老公寓裡。
最近這段時間兩閨蜜又「拌嘴」了,原因是江濱嫌王琰琳網購太多東西了。
家裡已經堆了50個快遞,江濱說王琰琳要是再買,她就要和她「一刀兩斷」。
為了讓閨蜜息怒,王琰琳寫保證書:
「我再也不買了,再買我就沒有閨蜜,堅決不買了!」
在記者採訪時,王琰琳的標籤是:「89歲的養生愛好者和網購達人」。
最多的時候,可以自己坐著輪椅一天去拿三個快遞。
她喜歡買東西,子女們也都管不著,因為用的都是自己的錢。
想熬夜刷劇就熬夜刷劇,除了偶爾被閨蜜嘮叨兩句,也沒人能管自己。
但喜歡購物的王琰琳在公寓裡並不孤單。
她還有一個同樣熱衷網購的朋友,名叫楊哈娜。
今年81歲的她,退休前是語文兼英語老師。
現在和老伴一起住在養老公寓裡,四個人常常能湊一起打麻將。
和王琰琳一樣,楊哈娜也是一個網購達人。
她周圍的櫥櫃、小玩具、擺設,都是她網購來的。
但她最喜歡買的,還是美美的連衣裙,收集的連衣裙多到她可以從1號穿到31號不重樣:
「我就喜歡漂亮啊!現在有條件了,為什麼不穿呢?」
人生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得償所願了。
用她自己的話說,覺得如今簡直是「生活在天堂」。
想買就買、想看什麼劇就看什麼劇。
不用操心生活瑣碎,不用為養育孫輩勞累。
身邊還有閨蜜每天陪伴自己,吃飯、散步、聊天、打麻將。
王琰琳和楊哈娜的生活,沒有人們想像中養老院老人的孤獨苦情,反而充滿了生機和樂趣。
相比年輕時候為了工作和家庭忙碌到沒有自我時間,現在的她們的同居式養老,或許才是在真正「享受生活」。
02
賣房養老
央視報導引起大轟動
兩位購物達人奶奶的生活聽起來很酷,而她們的閨蜜江濱奶奶的生活也同樣精彩。
今年已經91歲的江濱奶奶,已經是第二次當「網紅」了。
一年前,央視曾經報導過她80歲賣房環遊世界的故事,引起了不小轟動。
年輕時候江濱就很喜歡四處遊玩,退休後更是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
但2005年時,她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不幸離世,老伴過了一些年也離開了。
接連與摯愛分離的痛苦差點壓垮了她,但最終她還是重新振作了起來。
在她80歲的那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賣掉杭州的房子,給自己來一場環球旅行!
此後的十年間,她跑遍了紐西蘭、瑞士、南非等十幾個國家。
對於八十歲的身體來說,長途跋涉是一件非常辛苦且危險的事。
但江奶奶卻一路堅持了下來且適應得極快。
坐18個小時的飛機去南非、到瑞士攀登3000多米海拔的雪山、獨自拿著幾百美元在拉斯維加斯逛一天...
這都是江濱奶奶旅行路上,一次又一次的「壯舉」。
環球旅行的夢圓滿了後,江濱奶奶回到杭州。
為了不給還在世女兒增加負擔,她住進了養老院。
熱情活潑的個性,讓她在養老院依然過得風生水起。
她和同住養老院的鄰居們成為了好朋友,是大家眼裡的「開心果」。
有她在的地方,就會充滿歡聲笑語。
精力充沛的她還競選了養老院的樓道長,每到周四,就積極地組織起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有時,甚至拉著大家組個局到KTV唱得盡興;
她從來不覺得年齡是一種限制,智慧型手機、微信、網購、點外賣,她都玩的得心應手;
每天早上,江濱奶奶還會做好早飯,送到隔壁給王琰琳。
兩人吃好以後一起出門散步聊天,開啟健康閒適的一天。
看過太多人說害怕老去,因為老了的人生一定了無生趣、枯燥乏味。
但其實只要心不老,對這個世界一直保有熱情,我們便永遠年輕。
人只活這一輩子,苦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不如放平自己的心態,過得快活。
03
90歲了不靠兒女依然很酷
來自上海的卞阿姨,一直都沒有成家。
如今已經60多歲了,是她這一代人裡少有的「單身了一輩子」的。
但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也沒有影響她自己好好生活。
年輕時候有工作,下崗後開了自己的奶茶店,一開就是20年。
生意非常好,在上海還開了好幾家分店。
每當被問到婚姻問題時,她也早就不在乎了。
笑稱「嫁人幹嘛,一個人不要太開心。」
如今已經64歲的她,有錢、有一大批熟悉的顧客朋友。
每天都會騎著自己的車,去給熟客們送奶茶。
卞阿姨說:
覺得自己這樣的生活很酷,會一直賣奶茶賣到90歲。
卞阿姨的「90歲夢想」,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有人會說她能活得那麼瀟灑,是因為年齡還不算真的老。
但其實她夢想的「90歲了不靠兒女依然很酷"的養老生活,早已在他處成真了。
04
願所有的老人
都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年輕人在被催婚、催生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句話:
「你現在不結婚、不生孩子,看你老了怎麼辦?」
但現在已經不是從前的農業社會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都不止一種,為什麼養老方式就只有「天倫之樂」一種幸福方式呢?
這些老人的例子不就證明了,只要身體健康、經濟富足、有自己的朋友和愛好,無論是在養老院還是在小鄉村,都可以過得很充實。
與其把精神都寄托在兒女身上,終日眼巴巴地等待子女來愛自己,或者繼續為兒女孫輩們操心,不如像她們這樣把精力投入到自己身上。
放手去享受,年輕時候被責任牽絆而無法享受的生活。
盡力去彌補,曾經因為條件不夠而留下的種種遺憾。
願所有的老人,都能不被子女牽絆勞累,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願所有的老人,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老去,風生水起,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