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衡山養雞大戶助貧困戶共享「商雞」

2020-12-12 中國衡陽新聞網站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趙詩 潘偉 記者唐家華報導 「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我還是想學學電腦,想通過網際網路,把我們衡山黃雞的品牌效應繼續做強做大!」在衡山縣萱洲鎮,衡山益康種養合作社負責人尹常林以「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把養雞產業越做越大,帶動當地7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已成為了佳話。

4月9日,沐浴著暖陽,記者來到衡山縣萱洲鎮衡山益康種養合作社,雞舍裡的衡山黃雞叫聲不絕於耳,56歲的合作社負責人尹常林正熟練地在打理雞舍。他手提大半桶玉米粒,小心翼翼地給食槽添料、為水槽續水,在完成這幾道工序後,他又轉身和村民們聊起了關於養雞的家常……對於照料這幾萬羽衡山黃雞,尹常林渾身總有使不完的勁兒。

衡山黃雞又名三黃雞,因其羽黃、喙黃、腳黃,善走、能飛、健康、味美而聞名遐邇。據了解,尹常林是當地有名的衡山黃雞養殖大戶,年出籠雞在10000羽以上。有一次,他去澳門參加農博展時,有人看中了衡山黃雞的品質,一次就下了個10萬羽的訂單,但由於他擔心沒辦法按時保質供貨,只能狠心地拒絕了這筆大單。2019年初,尹常林發起並聯合10多戶養雞專業戶,在自願互利原則基礎上成立了衡山益康種養合作社。

村民尹富是衡山益康種養合作社的成員之一。他告訴記者,以前他一直在外地靠打零工為生,日子過的很是拮据。前幾年,他回到家鄉開始養雞,散養的效益也不是很高。在村民的推薦下,2019年,尹富加入了益康種養合作社,沒有技術,尹常林便手把手地傳授餵養技術;沒有資金,尹長林便拿出自己的存款,幫忙墊上。

尹富說,「我們每天撿的雞蛋在4000枚左右。加入合作社後,信息更廣闊,可以在資金、技術上互相交流,銷售渠道也更廣了。」在尹常林的幫助下,尹富第一次嘗到了收穫的甜頭,搖身一變,也變成了「養雞大戶」。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合作社的訂單量下降了不少,大批成雞賣不出去,尹常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問題就要找突破口,於是,56歲的尹常林開始學習電腦知識,準備研發衡山黃雞的購買平臺,還準備在衡陽地區開拓市場,開設白斬雞檔口,打開衡山黃雞的銷路。附近的一些村民主動上門加入合作社,尹常林都一一接收,他也樂於無償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上的幫助。

「大家都是鄰居,一人樂不如眾人樂,一人富不如眾人富!」現在,尹常林每天除了要管理好自家養雞和合作社的飼料供應外,還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了幫助合作社社員發展「衡山黃雞」產業上。社員陳斌賢負責的孵化場內,11臺大型自動孵化機正不間斷地工作,每臺孵化機每21天可以孵出一萬多之小雞,完全可以滿足萱洲及周邊養殖戶的養雞需求;社員尹富家正忙著新建一批新型養雞保溫棚,目前3個安裝有自動保溫和排風設施的保溫棚已經建成,年底即可投入使用。就這樣,在合作社的引領下,不少養雞戶嘗到了甜頭,發展勁頭更足了,並準備擴大養殖規模。

目前,衡山縣益康種養合作社已經發展了11名社員,並帶動7戶貧困戶脫貧。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把「衡山黃雞」品牌做大做強,共同致富逐夢前行。

相關焦點

  • [廣西新聞]精準扶貧 決勝小康:深圳在羅城舉行公益招聘會 助貧困戶...
    [廣西新聞]精準扶貧 決勝小康:深圳在羅城舉行公益招聘會 助貧困戶轉移就業精準脫貧 精準扶貧,決勝小康:深圳在羅城舉行公益招聘會,助貧困戶轉移就業精準脫貧。
  • 贈送雞苗助脫貧 助農致富添動力|規模化養殖|知識產權局|雞苗|新安村
    日前,我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巫山雙龍鎮新安村收到一批特別的捐贈禮物——5000隻雞苗,這次由市知識產權局、重慶綠葉義工組織、巫山縣鄉助山野公益發展促進會共同組織的捐贈將分發給該村5位養雞大戶。隨著雞苗陸續分發到位,新安村養雞產業開啟規模化養殖的新篇章。
  • 天涯區臺樓村「養雞大戶」黃德強:戒酒癮學技術 「強哥」日子強起來
    天涯區臺樓村「養雞大戶」黃德強:戒酒癮學技術 「強哥」日子強起來黃德強餵養農家雞。記者劉琪成攝黃德強查看檳榔果長勢。2016年,黃德強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讓他早日脫貧,幫扶幹部鼓勵他振奮起精神,看病有補貼、產業有扶持,好政策實實在在地「拉」了他一把,2017年黃德強養的第一批150隻雞便是政府發放的。「我什麼都幹不了就養雞。」黃德強在手機屏幕上逐字打出這句話,這是他最初養雞的想法。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疆工信廳幫扶莎車縣:以工業化思維 走扶貧...
    新疆工信廳一級巡視員、伊什庫力鄉克什拉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彭季等同志集思廣益,以工業化思維進行謀劃,形成了前期共同論證、統一決策,項目由1人牽頭、共同實施,突破後成果由各村貧困戶共享的發展思路。初識深度貧困村 尋找脫貧路英艾日克村是莎車縣深度貧困村,2018年前有貧困戶80戶359人。
  • 「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全村貧困戶都有了家庭醫生
    由河北省委網信辦、河北省扶貧辦主辦,河青新聞網、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承辦的「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主題宣傳活動已經啟動。如果您身邊有令人感動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起添加話題詞2020#,講述您身邊駐村工作隊的感人故事。
  • 共享農場 共享養雞,拒絕空談 躬身實戰
    共享經濟模式層出不窮,成功的共享少有,究竟什麼樣的共享經濟才能有效解決消費痛點?共享農場、共享養雞這項目靠譜嗎?帶著層層疑問,我們一起來看博根農場共享養雞項目負責人李波具體講述他的實戰經驗 共享經濟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提高社會財富的循環效率,擴大人們的消費需求,滿足更多人的利益等。共享經濟模式層出不窮,成功的共享少有,究竟什麼樣的共享經濟才能有效解決消費痛點?共享農場、共享養雞這項目靠譜嗎?
  • 重慶雲陽:栽植800畝無花果助貧困戶增收
    重慶雲陽:栽植800畝無花果助貧困戶增收 2017-02-21 13:33:00來源:央廣網
  • 南漳縣板橋鎮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貧困戶增收
    南漳縣板橋鎮河口村貧困戶楊全軍全家每天忙碌著餵食、除糞、撿蛋......藉助村養雞場項目落地帶動,他家和村裡50多戶貧困戶也發展起了養雞產業。楊全軍掰著手指向筆者算了一筆帳:自家養的1200隻雞,除去成本,可以為他家增加純收入6萬多元。該鎮充分依託山林、土地、勞力、文旅等資源優勢,建立扶貧產業項目包保機制,逐項目定包保責任人,定落地時間,定運營機制,定效益目標。
  • 江西撫州:萬畝松林養殖生態雞 建養雞大棚助力貧困戶脫貧
    江西撫州:萬畝松林養殖生態雞 建養雞大棚助力貧困戶脫貧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8年12月06日10:48 周晶在養殖基地向在此養雞的貧困戶了解近況
  • 肖登科:貧困戶變身「養豬大戶」
    給我留幾斤,一會開車過來拿……」近日,記者來到沿河自治縣黃土鎮平原村養豬大戶肖登科家時,正值午飯時間,此時的他正在廚房忙活著,早上剛殺了一頭豬,訂購豬肉的電話不絕於耳。  3年前,肖登科還是平原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昔日貧困戶已成功「逆襲」成養豬大戶,率先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鶴市鎮蓮坑村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助力貧困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鶴市鎮蓮坑村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助力貧困戶穩定脫貧~ 2020-06-11 0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黔西縣金碧鎮:林下養雞 助農增收
    黔西縣金碧鎮:林下養雞 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0-10-13 12:04:30      來源:畢節日報
  • 經營村「三寶」 助貧困戶成功脫貧 經營村究竟有哪三寶呢
    經營村高度重視村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緊緊圍繞「五個一批」、「六個精準」,選好配強村黨支部領導班子,強化黨員帶頭引領,解決好黨組織活動陣地、待遇、經費保障等問題,2020年圍繞脫貧攻堅開展「三會一課」、黨員先鋒日、黨員志願服務、黨建月會和農民夜校等活動35餘次,真正把黨支部建設成為落實黨的政策、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繫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
  • 養雞鴨豚10000餘只,這位貧困戶靠雙手圓了「致富夢」
    劉新來家住溫泉鎮斯橋村儲衝組,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致貧因3個孩子上學。在鎮村的幫扶下,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決心依靠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的面貌。2019年以前,劉新來一直在外面務工,不僅辛苦,賺錢還少,妻子在家幹零活補貼家用,順帶養殖一些家禽。由於妻子有著多年的養殖經驗,劉新來決定回鄉發展,把養殖做大做強。
  • 平和縣實施「養雞生蛋」工程助力精準扶貧紀實
    「養雞生蛋」工程打通 平和精準扶貧的最後一米   近日,人保財產公司平和支公司工作人員和平和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給該縣霞寨鎮聯榮村貧困戶曾文偉送去10萬元理賠款,「這對我哥一家人真是雪中送炭。」妹妹曾秀華說。
  • 全州縣兩河鎮找準績效槓桿支點啟動扶貧產業「春風行動」決勝脫貧...
    人民網全州4月3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州兩河鎮在重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統籌鎮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幫扶幹部等脫貧攻堅中堅力量,充分發揮脫貧攻堅績效管理「槓桿」作用,找準扶貧產業發展這一決勝脫貧攻堅發力「支點」,全面啟動產業扶貧「春風行動」,以更實的舉措,更強的力度,集中精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必勝的硬仗
  • 陝西眉縣縣委書記劉志生:讓貧困戶共享獼猴桃全產業鏈發展成果
    產業扶貧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根本之策。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眉縣緊扣域情實際,立足資源稟賦,挖掘潛能優勢,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自始至終把發展壯大獼猴桃特色優勢主導產業作為脫貧之基、致富之源,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化身「網紅」直播帶貨扶貧助農
    (曹 娜)「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農產品銷售,今天我們通過直播間,到種植基地現場直播『帶貨』,就是為嘉禾縣扶貧產業、農產品打『CALL』!」「鄺代表愛心助農,真的好帥!」「嘉禾的人大代表們好樣的!」這場直播「帶貨」吸引了近13萬網友圍觀,直播間評論區的熱度也不斷攀升,網友們紛紛為兩位人大代表點讚。南瓜橘銷售量不斷創下新高,訂單蜂擁而至,當天就銷售南瓜橘4780斤。這麼好的銷售成績離不開當地人大代表為民分憂、為民解難的服務之心。
  • 組裝傘骨+賣菜+養雞,修武這家貧困戶身殘志不殘
    5月3日上午,正在自家院子裡組裝傘骨的修武縣王屯鄉前董村貧困戶董永軍說道。今年49歲的董永軍因小兒麻痺症導致下肢殘疾,妻子馮冬花患智障和聽力殘疾,兩口子上有70多歲的老母親需要贍養,下邊兩個女兒都還在上學,生活的重擔壓得董永軍喘不過氣來,於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海南日報數字報-創辦「助村公社」幫貧困戶賣土貨
    近來,東方市三家鎮樂安村貧困戶佔良端心情格外舒暢,他種的1000多斤花生,全部被一位叫阿超的年輕人買走。僅這一筆,佔良端就收入4800元。  阿超,全名叫吉昌超,是一位年僅27歲的返鄉創業大學生。他創辦的「助村公社」搭建了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專門幫助像佔良端這樣的貧困戶賣特色農產品。  說起「助村公社」的成立,還得回溯到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