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超是個好孩子,要不是他啊,我的花生賣不了那麼快。」近來,東方市三家鎮樂安村貧困戶佔良端心情格外舒暢,他種的1000多斤花生,全部被一位叫阿超的年輕人買走。僅這一筆,佔良端就收入4800元。
阿超,全名叫吉昌超,是一位年僅27歲的返鄉創業大學生。他創辦的「助村公社」搭建了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專門幫助像佔良端這樣的貧困戶賣特色農產品。
說起「助村公社」的成立,還得回溯到2014年。那一年,樂安村出現甜玉米滯銷的情況,村民數月的努力付諸東流。見此情景,讀大二的吉昌超就萌發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2017年大學畢業後,吉昌超先是和同村4名大學畢業生一起創業,在村裡創辦「助村公社」,通過電商平臺將村裡的特色農產品外銷。起初,平臺接到了不少來自省內外的訂單,也如願將村民們種植的特色農產品外銷。
但好景不長,由於「助村公社」都是高於市場價從農戶手中收購農產品,物流成本又高,幾個月的入不敷出,讓吉昌超的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然而吉昌超並未氣餒。幾個月後,他重整旗鼓,將目標鎖定在村裡樂安雞身上。有了之前失敗的教訓,這一次,吉昌超做了細緻的創業計劃——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樂安雞的銷路問題。
為此,吉昌超帶著從貧困戶手裡收購的10多隻樂安雞,騎車到八所鎮的酒店、餐館售賣,但得到的答覆都是不需要。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吉昌超只好再拉著那10多隻樂安雞回村。途經城區一加油站時,吉昌超停車休息。誰想,幾位周邊住戶走了上來,將10多隻樂安雞全部買走。
「我幹嘛老盯著餐飲行業,為啥不直搭建一個連接城市居民與農家產品的共享平臺呢?」這一次偶然,激發了吉昌超的靈感。他重新調整客戶定位,將樂安雞直接銷往社區、小區的居民手中。很快,吉昌超成功地將樂安雞推介到八所城區的4個小區,並將首批養殖的2000隻樂安雞全部售罄。
由於產品品質高,吉昌超很快將客戶資源擴展到城區的17個小區。除了賣樂安雞,吉昌超還幫助村民賣農家雞、雞蛋、紅心石榴、釋迦等特色農產品。到2018年底,吉昌超的「助村公社」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已幫助46戶貧困戶賣出農產品,直接經濟收益達48萬元。
「助村公社」活了起來,在三家鎮政府的支持下,吉昌超又於去年創辦了佔地170畝的樂安村自然學堂,業務涵蓋果樹認養、鄉村體驗營、拓展培訓以及真人CS等。為了幫助貧困戶就業,自然學堂吸納了9戶貧困戶,讓他們不用遠離家鄉就可以有每月3200元的工資收入。
在三家鎮政府的支持下,今年,吉昌超還牽頭組建三家鎮勞務輸出隊,吸納了403名隊員,其中大部分是貧困戶,現已成功安排115人到就近的用工單位上班。
(本報八所8月2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