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坐過火車,但是如果你去問,你吃過火車上的飯嗎,恐怕有80%的人都說沒吃過,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火車上的未解之謎:火車上推車賣快餐一趟趟跑來跑去,但很少有人買,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相信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想法!火車上的餐飲一是貴;二是不好吃;三是不衛生。
首先,「吃不起」。火車上的食物普遍比較貴,無論是盒飯還是泡麵或是其他的東西,基本上都要比外面貴三分之一以上。超市裡三塊錢的泡麵火車上起碼要買七八塊,十塊的盒飯火車上基本上要十五左右。雖然現在老百姓收入比以前樂觀不少了,但是整體上多數人都是普通家庭,收入一般,除非真的餓的不行了,一般不會吃火車上的什麼東西,要麼坐車前吃好了上車,要麼帶點東西墊一墊,下車後再吃。
現在火車上的盒飯都是統一生產,然後冷凍,存在一定的保質期,這就意味著盒飯是否存有防腐劑,有人說是用氮氣保鮮,氮氣保鮮能存放這麼久嗎?
雞肉有指甲蓋大兩塊,六條肉絲,比火柴稍粗一點,看起來不錯兩葷兩素,吃起來沒有一點味道,量還小,遠不夠正常人一頓飯量。所以乘火車外出還是上車前自己準備些食品,營養、可口、美味、經濟。火車上的飯價高、量少、味差,這些可能就是乘客在火車上不吃或少吃火車做的飯的原因吧!
口味比較單一,常見的只有紅燒牛肉、魚香肉絲、、土豆絲三種選擇。火車上的盒飯是食物先在食品車間裡加工,然後急速冷凍,運至列車上再加熱一次。再次加熱後的中餐,味道可想而知。
坐火車有二十多年經歷,很少吃火車上的飯菜。為什麼?因為親眼看過火車上是怎麼做飯菜的,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衛生,雖然可能達標,但在那種環境下,那種條件下,做出來的飯菜比戶外野炊好不到哪去!且味道太差、價格太貴,性價比超低。說實話還不如方便麵來的乾淨、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