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中國夢,青春再出發——香港各界青年代表一路北上尋「機遇」

2020-12-12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題:融入中國夢,青春再出發——香港各界青年代表一路北上尋「機遇」

新華社記者 張晶 周雪婷 白瑜

29日,「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在北京結束了為期5天的參訪行程。參訪團約150名香港青年代表從深圳乘坐高鐵出發,依次參訪了改革開放前沿城市深圳、長江經濟帶中部節點城市武漢以及首都北京,深入了解內地改革開放成就,並不斷思考香港青年如何把握國家重大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小標題)從大灣區到長江經濟帶:「未來40年,機遇還有很多」

「改革開放讓當時的香港人能參與到國家發展機遇中來,實現自身發展;希望現在的香港年輕人多去了解祖國發展,未來40年,機遇還有很多。」參訪團團長霍啟剛說。

參訪團不僅走進深圳、武漢的多家企業,還與各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座談,詳細了解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情況。他們表示,國家的區域經濟發展版圖日趨清晰,參訪城市的經濟發展和規劃藍圖令他們驚嘆,他們也進一步意識到,香港青年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尋找廣闊發展機遇。

霍啟剛說,我祖父經常講,就是因為改革開放,讓他有機會參與到國家發展中來,改革開放給了香港很大的機遇。未來,我們要抓住下一輪國家戰略的發展方向,城市群的大方向正是我們的機遇所在。

參訪團秘書長梁毓偉的父親是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批來內地投資的港商。他從小就經常跟著父親往返香港和內地,親眼見證了這些年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香港青年要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戰略,其中蘊含的機遇是無限的。誰能抓住先機,誰就能先成功。」他說。

作為嗅覺靈敏的商人,梁毓偉也打起了「進軍」長江經濟帶的主意。從事機器人教育行業的他告訴記者,武漢之行讓他振奮,武漢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又是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是非常理想的銷售市場。

「想法還不成熟,但打開思路才會有更多機遇。香港青年要多了解國家戰略,多來內地走一走,一定會跟我一樣茅塞頓開。」

(小標題)創新科技:「內地創科環境非常適合香港青年」

創新科技是參訪團行程的重要內容。從深圳的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到武漢的光谷展示中心,再到北京中科院「十八大以來科技成就展」——內地的創新科技氛圍、創新科技成果給參訪團留下了深刻印象。

香港青年聯會副秘書長廖永通2006年來到內地,開啟自己第一個科技創業項目。他已歷經幾段在東莞、深圳等地成功的創業故事。現在,他最新的創業項目是在深圳做電動滑板車。

「深圳有包容的環境、政策的扶持,從金融到硬體的完善配套,更有背靠內地龐大的市場,非常適合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發展。」廖永通說。

陳曉鋒是香港一家移動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創始人。公司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為用戶提供人工智慧推薦好友服務,並計劃推出視頻直播功能。在武漢參訪後,他開始籌劃著和創業夥伴一起來武漢尋求合作。

「武漢有國內領先的視頻直播公司,政府對創新企業孵化的支持力度很大,可以為香港青年提供良好的創業和創新平臺。」陳曉鋒充滿期待。

在北京,當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展現在參訪團面前,大家紛紛表示「驚嘆」「大開眼界」。   

「展覽讓香港青年了解到國家科技發展最尖端、最前沿的技術,也讓香港科技行業從業者看到了行業標杆,在一些領域有了努力的目標。」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召集人楊全盛說。

他說,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香港青年來親身感受國家的科研實力,也希望香港的基礎科學能與內地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更緊密結合,讓更多科研成果造福國民。

(小標題)兩千公裡高鐵行:連著「我的中國心」

5天來,參訪團乘高鐵從深圳出發一路北上。近10個小時的高鐵之旅,讓大家親身體驗了高鐵的舒適、快速、便捷。大家也紛紛表示,非常期待不久後即將通車的廣深港高鐵。

「每輛高鐵的載客量是多少?」「高鐵的維修周期是多久?」「高鐵運營中如何應對突發故障?」……在列車長和車組人員設立的問答環節中,參訪團成員們對高鐵展現出了強烈的好奇心,爭相舉手提問。

中國峰會基金會創始合伙人謝承潤,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在內地不同城市奔波,高鐵成了他出行的第一選擇。

對於即將通車的廣深港高鐵,他的期待之情溢於言表。「高鐵開通後,廣州到香港只要48分鐘!高鐵能給香港經濟帶來新發展,香港和內地很多方面可以進一步互聯互通。」

香港青年協進會理事莫嘉傑表示,便捷的交通是一個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最大的推動力。未來香港青年北上內地更加方便,除了大灣區,還可以深入到更廣闊的內地腹地,尋找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高鐵上,參訪團顧問張明敏為大家演唱了一首《我的中國心》,優美的旋律伴隨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祖國美景,令在場團員紛紛報以熱烈掌聲。

「祖國的發展令我們驕傲,未來我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是在內地。香港是我的家,內地是我的根,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愛家護根。」謝承潤說。(參與採寫:羅鑫 伍欣 王豐 馬巖)(完)

相關焦點

  • 香港各界青年代表內地參訪:融入中國夢 把握新機遇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張曉曦 林凱潼)「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29日晚在北京結束為期五天的內地行程,返回香港。團員們表示,此行讓他們大開眼界,希望未來繼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新的發展機遇。
  • 中國道路中國夢:以香港所長應國家所需
    如今,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我有幸作為參訪團團長,帶領150名香港各界青年領軍人物,以「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為主題,從深圳出發,乘高鐵北上,一路用心感受國家改革開放發展的巨大變化,思考著香港青年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 香港各界青年參訪深圳 共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這是「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在騰訊總部參觀時的情景。26日,約150名來自香港政商社團、科技界、旅遊界、醫學界和文化藝術界等各界的香港青年代表先後參訪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 香港青年體驗高鐵 「我的中國心」高飛
    參加「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活動的150餘名香港各界青年乘坐高鐵從深圳前往武漢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列車前方停車站武漢站,正點到達的時間是20點23分。」26日,參加「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活動的150餘名香港各界青年,乘坐高鐵從深圳出發一路北上,親身體驗了高鐵的舒適、快速和平穩,並留下一路多彩的經歷。
  • 香港青年北上實習交流——去闖 去圓夢 去發光發熱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香港青年學生除敢創(新)之外,敢闖也很重要,要多到香港以外去看看,外邊的機遇很多。」在6月5日舉行的港澳臺大學生網信企業實習計劃2018(香港區)啟動禮上,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對300多名即將去內地科技網絡企業實習的香港大學生殷殷寄語。近幾年,北上內地實習成為香港青年越來越熱門的選擇。
  • 方舟: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青年創造發展機遇
    新華網北京1月12日電(董一秀)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香港同胞共享國家發展成果是國家在新時代對香港特區的期許,也可為香港青年提供發展機遇。
  • 習近平告訴青年的10句座右銘:信念、青春和奮鬥
    ——2013年5月,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
  • 《我的青春在絲路·八月季》即將上線,看中國青年在異國逐夢青春
    由芒果TV與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攜手推出的《我的青春在絲路·八月季》系列新聞大片即將於8月20日19點30分、21日10點分別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上線播出。節目共14集,每集聚焦一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揮灑汗水的中國年輕人,展示中國青年的風採,彰顯大國之情懷。
  • 「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25日,由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主辦的「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啟動儀式在深圳博物館舉行,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霍啟剛、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陳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馬伯寅參加儀式並致辭。
  • 香港新界代表:把握機遇加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新華社香港8月15日電(記者王欣)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牽動香港各界人士的心弦,香港新界西北的元朗區位處大灣區中心地帶,該區代表日前在參觀大灣區發展研究院後紛紛表示,元朗區毗鄰內地,地理位置優越,要把握機遇,帶頭加深內地與香港的聯繫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積極互動發展,帶動該區青年北上尋求發展。
  • 香港青年爭相湧入前海創業 進軍「拎包北上」夢工場
    香港青年爭相湧入前海創業 進軍「拎包北上」夢工場 2017-08-這片土地讓眾多「拎包北上」的香港創業青年夢想成真。  深港兩城,近年來互聯互通更為緊密。作為新時期進一步擴大內地對港開放合作的國家級戰略平臺,前海在制度創新、新城建設、產業發展、青年創業、法治創新等多個方面,與香港形成了全面合作的新格局。  助力香港青年內地創業  「前海的創業氛圍很成熟,已經成為香港創業者施展拳腳的平臺。」
  • 香港「再出發」應把握「十四五」機遇(聲音)
    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在擘畫國家發展藍圖時,明確支持香港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新社發表時評指出,把握「十四五」時期發展機遇,找準自身定位,順勢而為,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香港將可擺脫當前經濟低迷狀態,實現「再出發」。文章摘編如下:觀察人士認為,未來5至15年,將是內地推動高質量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而經歷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後的香港,也可望走出困境,乘國家發展大勢,固本強基,再現榮景。
  • 「四海一家」青年交流活動啟動 兩千香港青年將赴川浙粵體驗國家發展
    2019「四海一家」青年交流活動授旗禮9日在香港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納新):由香港新家園協會主辦的2019「四海一家」青年交流活動6月9日在香港正式啟動。
  • 打通「北上」與「南下」 高鐵帶旺香港及沿線旅遊
    迪曼建言大灣區機器人產業:聚力蝶變創新局迪曼機械人(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宋思賢日前出席此間舉辦的首屆「創新香港-國際人才嘉年華」,並在活動期間的首場高峰論壇就機器人產業發表演講,分析「數字中國」給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建言粵港澳大灣區把握「天時地利人和」,謀求機器人產業的「量變」、「質變」。
  • 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
    很高興同香港、澳門各界代表人士見面。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進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同時要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啟示。在這個時機,我們邀請香港、澳門各界代表組團來內地參觀訪問,並安排今天這樣的會見和座談交流,表明中央充分肯定港澳同胞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作用和貢獻。
  • 習近平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
    很高興同香港、澳門各界代表人士見面。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進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同時要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啟示。在這個時機,我們邀請香港、澳門各界代表組團來內地參觀訪問,並安排今天這樣的會見和座談交流,表明中央充分肯定港澳同胞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作用和貢獻。
  • 香港青年代表高度評價內地參訪活動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馬巖 周雪婷)為期五天的「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活動29日落下帷幕,在最後的總結會上,香港青年代表們對此番活動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表示受益匪淺。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參訪團團長霍啟剛表示,這次活動讓香港青年代表實地感受了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使他們對國家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騰訊、烽火科技等企業和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創新成果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科創成果實現產業化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香港發達的金融業可以成為內地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力助手。
  • 香港各界人士:香港與內地血濃於水 應珍惜發展機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香港各界人士連日來紛紛表示,香港與內地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香港應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香港各界人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提供了重要機遇,香港社會各界,特別是年輕人應加深對相關發展戰略的了解,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董 李志強:我的願望就是真的希望在我們祖國支持之下,在我們特區政府努力之下,我們一起把香港經濟搞得像過往一樣。而且在大灣區有這樣好的機遇給我們,我們真的要珍惜一下。
  •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2018年11月12日)
    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2018年11月12日)習近平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很高興同香港、澳門各界代表人士見面。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進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同時要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啟示。
  • 香港各界支持施政報告:重振經濟 幫助香港再出發
    香港各界對施政報告表示歡迎和大力支持,認為相關措施有望重振香港經濟,幫助香港再出發。其中,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大力支持令人感到振奮,為香港的發展提出了具體的路徑和方向。   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說,施政報告的不少措施都具突破性和開創性,可說是一份相當全面、務實、進取,具有前瞻性的施政藍圖,充分表現出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香港重回正軌的決心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