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茶市丨「自爆」茶人

2021-02-26 老茶鬼

【黑茶是如何出現的?】

@老茶鬼微刊:唐宋以來,歷代王朝實行「以茶易馬"之法擴充軍備,至清雍正十三年停止"以茶易馬」,前後歷時千年。早期的黑茶,品質形成於"船艙中、馬背上」。唐宋年間,兩湖、四川及雲貴等省盛產蒸青綠茶,為便於長途運輸至西北邊區,必須將散茶壓縮體積,蒸製成團塊或簍包茶。運輸過程中多經由水路北上,再沿陸上絲綢之路,由騾馬、駱駝長途販運。團塊茶、簍包茶防水性能極差,沿途日曬雨淋,在溼熱條件下自然發酵,形成了與綠茶完全不同的品質風味。邊區民眾對這種「發酵茶」的口感一旦形成,市場需求便定型。茶商受實踐啟發,便產生了以綠茶溼坯經長時堆積、渥成黑色的黑茶製法。

黑茶大規模製造始於明代中葉。明嘉靖三年(1524),巡茶御史陳講在奏摺中記載:「商茶低偽,悉徵黑茶,產地有限,乃第為上中二品,印烙篦上,書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曬一筐,運至茶司,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見《制茶學》)

可見,黑茶類的前身實為蒸青綠茶。今天的黑茶類涵蓋了茯茶、千兩茶、康磚、藏茶、羊樓洞青磚、安茶、普洱茶、六堡茶等。各地的傳統黑茶製作工藝存在較大區別,但一般都包括殺青、初揉、渥堆、復揉、烘焙等環節,從鮮葉到成品的環節是連貫的。而同屬黑茶類的普洱茶,無論生普還是熟普,製作工藝卻並非傳統黑茶工藝,也並不連貫。生茶經過鮮葉萎凋、殺青、揉捻、曬青等環節製成毛茶,再經蒸壓成型而成;熟茶則在曬青毛茶基礎上,經人工發酵而成。有學者認為,普洱茶的製作工藝有別於傳統六大茶類,是否該歸入黑茶類,仍存在較大爭議。(老茶鬼2017.5.11)

【守住傳統】

@普洱茶人薛姝波:愛普洱茶的人,大多對別的茶類不太愛好,只是現在要喝上好的普洱茶也不易,名山茶貴得嚇人,真假難辯,良萎不齊,引得無數的制茶高手爭相模訪,用各種不同的工藝手法,將新茶做得又甜又香,喝茶的人那裡知道,這樣的茶還能叫普洱茶麼,這樣的茶兩三年後便沒有了轉化,沒有了醇厚,沒有了回甘生津,沒有了香,就象被拔過苗一樣,枯萎了。能守住傳統,製作越陳越香的普洱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回甘速度】

@普洱茶頻道:好的普洱茶苦澀感微弱,也有可能苦澀感明顯,但停留時間短,用喝茶的術語稱為「化」得快。苦過之後應有回甘,而不是一苦到底或苦後無味,回甘產生的速度也是判斷好茶的標準。

【「自爆」茶人】

@蔣豐:松永久秀(別名:松永彈正),被稱為「戰國三梟雄」之一,不僅喜歡搞陰謀鬼計搶班奪權,還唆使他人殺害了將軍足利義輝。但是,松永久秀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雖然心黑手狠,卻收集了許多珍貴茶器。當織田信長以擁護足利將軍的大義名分進入京都時,本意要殺他以為將軍足利義輝報仇。誰料,這小子硬投織田信長所好,送上了兩件極其名貴的寶物:一個茶入「作物茄子」(即「九十九發茄子」)和一把名刀「天下一振吉光」,這才保住了自己的領地和性命。「九十九發茄子」是從中國來的唐物中的極品,因村田珠光花費99貫高價購入而得其名,專家都認為這是戰國時代的第一名品。
儘管成為了織田信長的下屬,但松永久秀熾燃的政治野望並沒有淹滅。史書上稱他有「謀反之癖」。天正五年(1577),織田信長陷入毛利輝元、本願寺和上杉謙信三大勢力的夾擊,尤其是「軍神」上杉謙信的「上洛」鋒芒幾乎牽制了織田信長的全部精力。松永久秀以為機會到了,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毅然在居城信貴山城舉旗謀反。結果,這次松永久秀失算了,織田信長軍的潛力超出他的估計,信貴山城很快就陷入被重重包圍的絕境。不過,織田信長還是給了一個生機,放話說只要松永久秀能夠獻上自己珍藏的國寶「古天明平蜘蛛」茶釜,就可以再次獲得原諒。
但是,這個「有文化的流氓」做出這樣的回話:「在這個世界上,我不想讓織田信長看見的東西有兩個,一個是我的腦袋,一個就是『古天明平蜘蛛』。」當織田信長軍攻入山城,68歲的松永久秀做出平生最後一個出人意料也非常不符合茶人身份的舉動,他在「古田明平蜘蛛」茶釜中裝滿炸藥,然後引爆,讓自己與「平蜘蛛」茶釜同生死共存亡。這樣,松永久秀也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自爆」的人物。

【世相】

@界面:【為何這麼多的網際網路品牌 越來越愛用「大字報」一樣的廣告?】大字報類型的廣告雖然簡單粗暴,但相比傳達品牌調性的廣告來說,這一類型的廣告需要承載更多的實際轉化。畢竟中國網際網路中空白領域越來越少,用戶爭奪戰之中很難再用更有創意的,更隱晦有趣的方式與受眾對話了。

@發現澳洲FindAus: 澳洲總是不缺乏富有文藝氣息的小店。位於雪梨邦迪的這家名叫Jones & Co的店就是這樣一個超級文藝的小店。主打各式各樣設計感十足且看著很舒服的鍋碗瓢盆,裝飾用品。Jones & Co其實是一個有十年歷史的澳洲文藝網店,今年剛剛開起了實體店。如果你下次去邦迪海灘,不妨來這裡逛逛。

@十相自在靈生:嶧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李斯書。此碑後被北魏太武帝登嶧山時推倒。後被當地官民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不可摹拓。此石是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四年鄭文寶根據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嶧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版本最佳。

@小書軒:對於很多人來說,父母都是他們心裡最柔軟的一個念想,背井離鄉,在外打拼,可以無比堅強,可一談到父母,我們就哭了,其實我們是害怕,害怕來不及用愛、用所有去報答,但其實我們不知道,父母又何嘗需要我們報答,在他們眼裡,我們好好生活,就已經是最好的禮物。—— 伊北《熟年》  

@季箐:剛剛刷微博看到一條評論「去年春節,一個朋友突然去世了,她生前有個追了很久的男生,平時總是來問我他的情況,她去世後他在包廂裡點了五月天的溫柔,是她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我們幾個朋友看到他一個一米八的大個子唱著這首歌哭得不能自己,是愛罷。」

說不出來的難過。

要說遺憾,人生滿是遺憾,要說心酸,人生滿是心酸,要說愛,短短一生卻只愛過你一個人。為什麼喜歡卻不敢大聲說出口,為什麼要畏首畏尾,為什麼要瞻前顧後。不夠好不夠優秀,這些都不是理由,愛一個人不就是好的壞的我都接受都喜歡嗎。

人啊,總是這樣,喜歡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懷疑,失去的懷念,懷念的想相見,相見的恨晚,終其一生,滿是遺憾。

若是我們,再勇敢一點。

@周國平:肉體使人難堪不在於它有欲望,而在於它遲早有一天會因為疾病和衰老而失去欲望,變成一個奇怪的無用的東西。這時候,再活潑的精神也只能無可奈何地眼看著肉體衰敗下去,自己也終將被它拖向衰敗,與它同歸於盡。

@偶遇書: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建立在一份錯覺上。老師錯以為自己可以教學生什麼,而學生錯以為能從老師那裡學到什麼。重要的是,維持這份錯覺對雙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因為看清了真相,反而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在做的事,不過是教育的扮家家而已。――東野圭吾《惡意》

@陳-子聞:《紅樓夢》中有白先勇的「命」,也有中國人的命運,他解釋道:「中國人年輕的時候是儒家,爭取功名,儒家變相;到了中年,有些人被鬥掉了,要麼貪汙被抓了.這個時候道家來了,退隱了,喝普洱茶,去談古琴去了;到了晚年,人生好了,佛家來了.都在《紅樓夢》裡頭。如果沒有這些思想,這本書撐不起來的。」

【茶餘】

@口袋書屋: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 張愛玲

@偶遇書: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是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梁啓超《最苦與最樂》

@UncleFxxker:潮汕本土VIP改裝風格

圖文來源:新浪微博(不代表微刊立場)

編輯:老茶鬼(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微觀茶市丨薄荷塘神話
    @老茶鬼微刊:「第十屆東莞國際茶業博覽會暨第二屆中華愛茶嘉年華」將於5月19-22日舉行。本屆茶博會移師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厚街),首次以「茶與城的故事」為主題,特邀國內十餘個茶城組團參展,上演「中華愛茶嘉年華」。2月22日上午,東莞貿促會、茶促會聯合對外發布了這一消息。
  • 【高頂古茶徵稿】我的微觀茶生活(班章季)
    【高頂古茶徵稿】我的微觀茶生活(班章季)現正開始!本次活動內容還是如上期一樣,我們等著您,還不快手準備去搶?這次是關於各茶友個人對茶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的徵稿活動,我們意在為大家提供一個品茗發聲的平臺,品茗分享茶品的品類、品牌不限,只要您對茶懷有喜愛、珍惜之情,追求因茶而美的茶生活即可參與!
  • 茶人茶事:茶館·茶友·茶人
    我那時剛剛開始學茶,興趣正濃,去過很多茶館,從心裡感謝那些茶館的主人,教給我品茶的知識和方法,使我迅速成長為一名徹頭徹尾的茶人。因為喜歡,對茶館有特別的情懷,坐下來就不想走。因為愛好,對真正有造詣的茶人敬佩有加,喜歡和愛茶懂茶敬茶的人一起交流。毛君是我習茶的啟蒙老師和摯友。
  • 兩岸茶人相聚婺州|臺灣南投縣竹山鎮茶道協會來市供銷社婺州方茶培訓學校交流茶產業
    兩岸茶人同宗同源,茶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是最貼心的問候,也是最真誠的語言。
  • 《古道茶人》,首次公演!
    《古道茶人》,首次公演!湖北省土家族(五峰)歌舞劇團團長張勇介紹,《古道茶人》是以土家族聚居的鄂西山區一條百年運茶的古道以及發生在古老茶路上的人情世故為題材,以土家族民間說唱與歌舞藝術素材為手段,構思創作的歌舞劇作品,具有濃鬱的土家族文化藝術風格和地域風情特色。
  • 「日本茶人之都」 堺市的茶文化發展史
    二、「茶人之都」 堺市的茶文化發展史堺市茶文化是日本茶文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堺市茶文化的發展和貿易形式、歷史變遷、禪宗僧侶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我們不妨先對堺市茶文化的發展歷史作一個概觀。一般來說,堺市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可分為如下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4世紀後半葉。
  • 茶人話茶,復興中國茶文化
    香江茶業深耕武夷山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茶品類的研發,並始終肩負傳承和弘揚中國茶文化的使命,發展至今不僅培育出自有巖茶品牌-曦瓜大紅袍,更融合香江國際地產區域運營能力與香江茶業的產業研發能力,打造出具有「產業+文旅」的特色茶人小鎮,讓更多的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近距離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一起分享這杯中國好茶。
  • 【微觀茶市】九峰茗茶福州門店一夜之間全關停
    @普洱劉宇 :茶行業大力洗牌已來臨,酷暑似寒冬,同行們一起加油!@一生普愛好者 :六七八月,茶葉淡季,估計還有挺不住的,八月底遇機會準備出手。【火了股市,綠了茶市】@安子c峰 :所謂火了股市,綠了茶市。
  • 十年心血一杯茶《茶人三部曲》解讀茶與人生
    上海書展期間,「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茶人三部曲》精裝修訂本讀者見面會」在上海長寧圖書館和上海展覽中心中心活動區舉行。在見面會上,著名作家王旭烽與浙江文藝出版社總編輯王曉樂進行了精彩的對談,與大家共同分享了關於茶葉、茶人、茶事的點點滴滴。
  • 《尋茶記》——茶人的故事
    也許是曾撒在芽尖上的陽光,也許是曾輕拂過的微風,也許是茶工們揉捻時的力道,飲者沏泡時的心緒或一盞入喉後的喜悅.茶的故事是光陰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尋茶記福鼎行第二章我們去結識一下那些故事中的人們。>他是福鼎白茶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白茶變革的親歷者張鄭庫是王師傅的徒弟接觸白茶已30餘年在張正庫眼中白茶永遠是福鼎人的寶 福鼎人的根也正是因為有王奕森和張正庫這樣的茶人
  • 解讀丨中國茶畫中的茶人精神
    茶畫,在中國文化裡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文人墨客可以以茶來表明自己淡泊的心志、也可以用茶來悟禪得道。煮茶時,那水要輕舀慢煮,斷不可魯莽,怕弄傷了水。在我國繪畫史上,有許多關於用茶、品茶、鬥茶的圖畫,表現了我國茶人積極樂觀、謙虛禮讓的精神,也就是「和」的精神。
  • 《茶莊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
    現在普洱茶越來越熱,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尤其是普洱老茶,當然市面的假茶也很多,破朔迷離,入坑不少,如何了解老茶信息,避免入坑,在這裡推薦一本楊凱老師的《茶莊茶人茶事
  • 茶人告訴鐵觀音屬於什麼茶
    茶人告訴鐵觀音屬於什麼茶。大家好,這裡是茶人談生活,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茶人談生活就為大家分享下鐵觀音屬於什麼茶。鐵觀音是綠茶嗎?「鐵觀音是綠茶嗎?」相信對於這個問題有兩種答案,一種是綠茶,另一種不是綠茶。回答前者說明你對茶葉的了解甚少,設置沒喝過;回答後者的人,恭喜你,答對了!
  • 極客茶人丨孫鵬,對品質極度較真,像找老婆一樣找茶
    極客茶人,孫鵬,「懶葉子tea」品牌創始人兼產品總監。他既是一個喝了二十年茶的「門外漢」,也是一個對品質極度較真的茶品牌創建者,不斷用生命詮釋著挑戰與不服。2015年7月底,孫鵬結束了營銷顧問生涯最後一場客戶提案,便背起行囊、加滿汽油,一個人、一臺車,沿著祖國的南境線,一路殺到西雙版納、扎進茶山裡,真正的去了解什麼是古樹茶、什麼是大樹茶、什麼是臺地茶,真正去品嘗普洱的魅力、滇紅的醇厚,整整20天,沉迷在茶山裡,學茶、研茶、嘗茶、找茶……一個喝了20年茶的「門外漢」,正式開始了他的茶人生涯。
  • 茶人何寶強:做有生命的茶
    到了安溪,何寶強拜當地林姓制茶大家族一位茶人為師。何寶強說,林師傅一開始並不教他如何制茶做茶,而是要求他熟悉當地的氣候水土、歷史典故、人文習俗等。他漸漸明白,一款茶製作生產出來,不光代表了日月,也是一個茶人對節令氣候的理解和掌控運用。他說,一款好茶,應苦而不澀,苦而回甘。
  • 如約茶事——深刻解讀茶人修養的最高境界
    正如如約茶事時,對煮茶器具的用法,品茶論道時的言語等,處處都透露著飲茶者的修養。《茶經》的作者陸羽,用四個字概括茶人修養的最高境界——精、行、儉、德。精茶人對茶品質、品飲環境、煮器、選水、品飲等程序,要求精心而作。茶有九難包括: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 一葉香茶連兩岸 兩岸茶人共話「國茶復興夢」
    兩岸茶人共敘茶緣茶情。兩岸茶人親切合影。                用「一衣帶水」來形容兩岸茶業最合適不過。茶為國飲,一葉香茶連兩岸,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30多年的時間,茶推動著兩岸交流與合作。
  • 《中華茶通典》之《茶人物典》:給茶人以風骨,給茶業以氣象,完整呈現古今茶人的文化傳承和茶道人心,成就第一部中華茶人物正典
    《中華茶通典》之《茶人物典》:給茶史以尊嚴,給茶人以風骨,給茶業以氣象,完整呈現古今茶人的文化傳承和茶道人心,成就第一部中華茶人物正典!  打開《中華茶通典》之《茶人物典》,在這裡讀懂古今中華茶人!
  • 種茶人歐陽佰友:一杯黃湯 五十多年的堅守~
    種茶人歐陽佰友:一杯黃湯 五十多年的堅守~ 2020-08-17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茶萬仟丨第二日:臺北書院
    靈修 天仁名茶吃茶趣。經典茶套餐 臺北書院禪味。茶與樂的對話 悠於藝。永康街文化商圈  在人們眼中,這是一方「大隱隱於市」的生命安頓之所。 林谷芳老師講到茶道時說道:」茶在日本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在日本跟禪宗有關,茶禪一味源於日本。韓國茶禮在韓國跟儒家有關,在中國,道家對藝術的影響最大。在臺灣看到茶樂,茶席一鋪,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