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茶人丨孫鵬,對品質極度較真,像找老婆一樣找茶

2021-03-03 茶語網

極客茶人,孫鵬,「懶葉子tea」品牌創始人兼產品總監。他既是一個喝了二十年茶的「門外漢」,也是一個對品質極度較真的茶品牌創建者,不斷用生命詮釋著挑戰與不服。2015年7月底,結束了營銷顧問生涯最後一場客戶戰略提案,他便背起行囊,用9個月、近10000公裡行程,輾轉4省17地,咀嚼近1000片茶樹鮮葉,品嘗451份茶品小樣,最終只帶回了一款茶——【懶紅】大樹曬紅(紅茶),也是唯一一款打動他的茶,像找老婆一樣找茶,除了孫鵬,沒誰了。

像找老婆一樣找好茶,除了他沒誰了

對於生命中充滿挑戰與不服的孫鵬來說,從油畫匠、4A廣告創意人、到家居建材高級營銷顧問,最後成為「懶葉子tea」品牌創始人兼產品總監,這一系列的職業變動,都不是事。

因為遇到了,所以愛;因為愛,所以認真去幹。

孫鵬前35年幹的都是「出謀劃策」的活,而且幹得不錯,在家居建材圈,他一路輔佐過許多從0到10幾個億的品牌,創造過單日3000萬的事件營銷佳話,也深度染指過當今80%的建材頭牌,說起來,也算是專注、專情的專業人士,如果沒有那一次的聚會,也許,今天他仍坐在那個行業頂尖的營銷顧問公司辦公室裡,寫著方案、做著他的高級合伙人。

從初中偷喝老爸的茶開始,如今已有20年茶齡的孫鵬喜歡呼朋喚友來嘗茶,某次談笑間一位茶友指出其購買的紅茶是加了糖的,讓孫鵬頓時懵了,這對他來說不僅是一個面子問題,更是對於一個喜歡茶的人,深深的刺痛,影響他做了一個以前從沒想過的決定——自己做茶。

2015年7月底,孫鵬結束了營銷顧問生涯最後一場客戶提案,便背起行囊、加滿汽油,一個人、一臺車,沿著祖國的南境線,一路殺到西雙版納、扎進茶山裡,真正的去了解什麼是古樹茶、什麼是大樹茶、什麼是臺地茶,真正去品嘗普洱的魅力、滇紅的醇厚,整整20天,沉迷在茶山裡,學茶、研茶、嘗茶、找茶……一個喝了20年茶的「門外漢」,正式開始了他的茶人生涯。

而後回到廣州的半年時間裡,他便一頭扎到茶堆裡,一邊品嘗從雲南、廣西帶回的451份茶樣,苦練中國好舌頭;一邊拜訪茶業前輩,在混亂市場中尋找可以切入的行業痛點與盲點,當「安全化」、「個人化」、「品飲化」、「日常化」、「簡潔化」、「年輕化」幾個關鍵詞不斷提煉而出的時候,孫鵬知道,這就是我們要做的茶,一杯乾淨、好喝,沒有沉重文化附著、沒有過分雕琢;不非常、剛剛好、平時喝的茶。【懶葉子tea】,這個品牌應運而生。

【懶葉子tea】從誕生之日起,就定下三條鐵律,不乾淨的茶(農殘、添加茶)堅決不做;名山名寨的奢侈茶不做;工藝粗糙的茶不做(口感的好壞一半是原料,一半是工藝,在老孫的體驗裡,工藝粗糙的茶都不會好喝);所以,三條鐵律之下,讓我們的產品合作源選擇變得異常困難,初入茶行,就被冠以「太挑剔」的罪名。

2016年3月,孫鵬再次帶領團隊輾轉廣東、雲南、湖南3省15地,尋找優質綠茶、紅茶、黑茶的茶園與加工廠,近一個月尋茶之旅,他只在雲南帶回了【懶紅】大樹曬紅,也是唯一符合老孫標準的茶。如此較真,除了孫鵬,沒誰了。

孫鵬常說,今天這個時代,技術、原料、工藝都已不再獨門,唯有精細,各有千秋,如果每個地方差一點,累積起來就會差很多,茶如此、建材如此,中國如此!

極客作品:【懶紅】—大樹曬紅


作品簡介

孫鵬說,【懶紅】—大樹曬紅,和我們傳統認知的紅茶相比,唯一的不同,是處處都不同。

【懶葉子tea】從誕生之日起,就定下三條鐵律,不乾淨的茶(農殘、添加茶)堅決不做;名山名寨的奢侈茶不做;工藝粗糙的茶不做。

在孫鵬這嚴格的要求下,【懶紅】—大樹曬紅採用無需農藥、化肥的乾淨百年大樹葉料,室內自然萎凋(堅持不熱烘),水分精控到60%(±2)、水溶果膠豐厚,口感更佳醇和,揉捻與發酵,更是由三代制茶的老師傅把控完成;最後,超費工夫的晾曬,許多曬紅都選擇半烘、半曬(更香更快),但孫鵬堅持增加成本也要全曬,否則,那就不叫曬紅,沒了曬紅不燥熱的清爽甘甜,也絕殺了後期轉化的空間,就這樣,才是孫鵬【懶葉子】的第一款茶【懶紅】-大樹曬紅。

選擇雲南百年以上大型喬木類茶樹;頭春一芽兩葉採摘;純料製作的懶紅,內含物質豐富,甜潤、韻味十足。它有著不同於烘香的太陽香,因為懶紅-大樹曬紅的最後一道工藝是:曬太陽、自然曬香,讓活性物質繼續活著,像普洱一樣,可以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一般紅茶味道結束於5泡之後,而【懶紅】--大樹曬紅5泡才剛剛開始美好,葉片開始舒展、清爽甘醇娓娓道來,百年樹齡、大樹茶、頭春、曬香……每一個詞都為懶紅貢獻多幾泡好味道,十餘泡,仍不舍。

同時,【懶紅】大樹曬紅也是可以任意衝泡的紅茶,高溫衝、低溫衝、蓋碗衝、大杯衝,不挑泡法、無需特殊照顧,簡單即可美好。


如果你被他們的極客精神所感染,如果你被他們的產品所驚豔,如果你就單純被他們極客茶人的魅力所吸引。請點擊進入茶語網今日發布的微信頭條,為你心儀的極客茶人投票吧!

註:投票截止時間為8月29日(下周一)23:55

你可以在右下角評論區裡

寫下你喜歡的極客茶人並說明理由

截止時間8月29日(下周一)23:55,評論點讚數排名第一的茶友

可以免費獲得一件驚喜小禮品




相關焦點

  • 極客茶人50強進20強票選第一期 請用投票支持你心目中的極客茶人
    極客茶人搜尋活動無疑在茶界掀起了旋風。此活動不僅為極客茶人提供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發展空間,還能助其成為茶葉的品牌創始人。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句話聽起來有些俗氣,但卻是事實。因為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無數默默傳播茶文化的極客茶人。那麼,「極客茶人」四個字究竟有何深意呢?
  • 極客茶人丨林昱丞,開創「新·臺茶流」的茶人,讓大眾通過一杯茶認識臺灣自然與人文
    極客茶人:林昱丞,男,既是生活文化的傳播者,也是商業文化的創新者。
  • 第二期極客茶人50強進20強票選開始 第一期大眾投票結果公布
    7位極客茶人。了解極客茶人解方的故事,請查看今天微信第2條。 十幾年前,任煥紅辭去公務員這份「鐵飯碗」,只因極度痴愛茶,毅然留在雲南。她與茶結緣十餘載,除了品茶藏茶,與茶友談古論今,更多的時間裡,任煥紅卻是走進了茶山裡,致力於古茶樹的保護,與古茶樹成為了朋友。她也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與茶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她招募並聚集近千人次愛好中華傳統文化的素女們參與雅集茶會活動。
  • 茶人要具備什麼樣的氣質?其實和茶一樣,有一點能打動人足矣
    某天我想起他的話,突然驚覺,這人愛茶愛得很乾淨啊,是純粹的愛,不想有利益得失摻雜進去,原來愛茶是可以愛到有骨風的,如俞伯牙摔琴般的固執和決絕,柳下惠一樣的清靜。茶在他的心中,或許是凌波瑤池的仙子,在水一方的佳人吧。
  • 安化茶人③丨孫建兵:巖中茶香 安化茶人的智造「心」
    【編者按】茶人,謂之精於茶道或採茶、制茶之人。在「黑茶之鄉」安化,堅守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致力於安化黑茶的傳承與創新,執著於安化黑茶文化與品牌推廣;他們,因安化黑茶而創造出豐厚的生命意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安化茶人」。
  • 安化茶人④丨諶展鵬:手築茯磚 安化茶人的工藝「路」
    值此2019年「安化黑茶日」(9月6日)來臨之際,紅網、時刻新聞聯合安化縣委宣傳部、網信辦,安化縣茶旅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共同推出系列網絡微紀錄片《安化茶人》,講述「安化茶人」的初心故事。安化茶人①丨吳建利:光下重生 安化茶人的千兩「韻」安化茶人②丨李高峰:磚上古法 安化茶人的荒山「魂」安化茶人③丨孫建兵:巖中茶香 安化茶人的智造「心」諶展鵬在烘房觀察茯磚茶發酵成效。
  • 茶人的品質有多種,佔一樣,你已是不俗
    品茶能提升人的綜合品質, 是一門綜合藝術, 個人的修養更是息息相關,《茶經》裡也提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所以被稱之為嘉木,正是因為茶樹的外形以及內質都具有質樸、剛強、幽靜和的特點,而因此茶人身上也會被沾染諸多優秀品質。茶人的心意相傳蘇東坡當年來到一個寺院中,由於一路上風餐露宿,他的衣服有些破舊。
  • 找茶,就是找故事
    茶,是尋找得來,所謂「劍及履及」,那是踏破鐵鞋後所獲得的味覺感動。江南江北,海峽兩岸,腳印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茶人的執著,以及一顆茶心摩挲大地時的跳動。《找茶,就是找故事》是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作家,通過文字、畫筆、鏡頭來表現他的行路,以及那一路行程裡的茶湯,和溶解在茶湯裡的故事。
  • 茶人的品質有多種,佔一樣,你已是不俗
    品茶能提升人的綜合品質, 是一門綜合藝術, 個人的修養更是息息相關,《茶經》裡也提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所以被稱之為嘉木,正是因為茶樹的外形以及內質都具有質樸、剛強、幽靜和的特點,而因此茶人身上也會被沾染諸多優秀品質。茶人的心意相傳蘇東坡當年來到一個寺院中,由於一路上風餐露宿,他的衣服有些破舊。
  • 保險極客跨界貝殼找房,要進軍租房界?
    近期,企業員工保險平臺保險極客與全新亮相的房源居住服務大平臺貝殼找房達成戰略合作。保險極客表示,雙方將就企業員工租房、平臺資源互通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為職場精英打造有保障的品質生活。保險極客目前在全國擁有3800+優質企業、數十萬的用戶量,主要涉及網際網路、TMT、文化產業等新興行業,再加以企業口的條件把控,算得上是高質量流量源。此次跨界合作將依託於貝殼找房龐大的房源平臺,為保險極客的用戶提供最優質、最實惠同時更有保障的居住福利。
  • 吳德亮:《找茶,就是找故事》| 通過鏡頭愛上茶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越來越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是發現我越來越像父親。父親最大的愛好是聽京劇,伺弄杜鵑花,喝茶,寫作。歷經歲月,我也漸入暮年,父親喜歡喝茶,寫作的愛好,被我一一俯拾,並深陷其中,樂此不疲。
  • 吳德亮:《找茶,就是找故事》| 通過鏡頭愛上茶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越來越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是發現我越來越像父親。父親最大的愛好是聽京劇,伺弄杜鵑花,喝茶,寫作。歷經歲月,我也漸入暮年,父親喜歡喝茶,寫作的愛好,被我一一俯拾,並深陷其中,樂此不疲。
  • 《找茶就是找故事》| 八千裡路雲和月,劍及履及的尋茶故事
    喝茶不過舉手投足,找茶卻要身體力行。
  • 《紙上談茶》之二十九:茶人列傳
    S佔了主泡臺,找小黃要來茶餅,自己重新撬茶、泡茶、潤茶、分湯,只見S緩緩抿一小口,閉上眼睛回味良久,吐了口氣,對小黃說到:「好茶!舒服!小黃,你泡茶的技術需要多跟我學學,我這麼好的茶被你泡壞了。」接下來,S開始大談他的茶多好,遊說小黃只賣他的茶。
  • 安化茶人⑤丨鄧秀:茗品百味 安化茶人的文化「美」
    【編者按】茶人,謂之精於茶道或採茶、制茶之人。在「黑茶之鄉」安化,堅守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致力於安化黑茶的傳承與創新,執著於安化黑茶文化與品牌推廣;他們,因安化黑茶而創造出豐厚的生命意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安化茶人」。
  • 微觀茶市丨「自爆」茶人
    @老茶鬼微刊:唐宋以來,歷代王朝實行「以茶易馬"之法擴充軍備,至清雍正十三年停止"以茶易馬」,前後歷時千年。早期的黑茶,品質形成於"船艙中、馬背上」。唐宋年間,兩湖、四川及雲貴等省盛產蒸青綠茶,為便於長途運輸至西北邊區,必須將散茶壓縮體積,蒸製成團塊或簍包茶。運輸過程中多經由水路北上,再沿陸上絲綢之路,由騾馬、駱駝長途販運。
  • 找茶商買茶還是找茶農買茶,這是個問題
    「你說的跟我老師說的不一樣!」這是最近與別人聊茶看到的一句話,緣由我們討論茶葉衝泡的問題,問我紅茶怎麼泡好喝? 我說泡茶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隨意點就好; 他回道:你說的跟我老師說的不一樣,她講泡茶要沿著茶葉緩慢環圈注水,口感才會好。
  • 茶,茶人,茶室
    茶人的茶席,就是茶人的內心。有人在日常的工作桌面上,一壺一盞,即為一席。
  • 過了年又大一歲,老婆該怎麼找?
    昨天家庭聚餐,表弟二十好幾,大姑大嬸都在問他的人生大事,這個一句,那個一句,表弟驚人之語,蹦出一句,「女人有大把,我又沒結過婚,我怎麼知道哪個適合做老婆?」找個知書達禮的女人做老婆,把知識寫在臉上,把智慧刻在心扉,把溫柔釀成美酒,把嫵媚化作高貴。暢遊於知識的海洋,徜徉於智慧的殿堂,為我們下一代人生至美,人生至善做了表率。有人說,世界有十分美麗,但如果沒有女人,將失掉七分色彩;女人有十分美麗,但如果遠離書籍,將失掉七分內蘊。
  • 找茶商買茶和找茶農買茶,到底有什麼區別?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越發喜歡找原產地或者說茶農們來買茶,原因是溯源至茶產地或者找茶農買茶的話,更容易買到物美價廉的好茶。果真如此嗎?其實很多人不敢找茶商買茶的原因是怕被帶入坑中。的確,有一些無良的商家為了將自己的茶賣出到高價,所以在賣茶這件事上不可謂無奇不用:以次充好,掛羊頭賣狗肉的比比皆是。那麼相對來說,找茶農買的茶就真的是好茶麼?其實有人將茶農們自己加工製成的茶叫做農家茶。這是因為茶農們的不管是加工的條件或者是對炒制時的一個溫度把控無法做到批量性的操作,所以他們所製成的茶更多了一些「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