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2021-02-07 鳶都初語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濰坊新紀元學校於豔華


一、導入新課

在杭州西湖和安徽黃山之間的青翠群山中,有一條秀麗的江水穿行而過,這便是著名的富春江。古往今來,有多少遊客為這山光水色所傾倒,留下了眾多的詩篇。南北朝著名文學家吳均就曾在遊歷富春江秀麗多姿的山水之後,給友人朱元思修書一封,寫盡奇山異水之妙,今天我們從學習《與朱元思書》開始,一起感受吳均山水小品的魅力!


二、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讀出文章的韻律和畫面。

2.了解本文句式、結構、手法等方面的特色,藉助「換字法」推敲文章遣詞用字之妙。

3.知人論世,聯繫作者生平經歷,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三、活動設計

活動一:讀一讀

(一)讀出韻律

1.從句式上,本文和我們學過的哪一篇文章很相似?——《答謝中書書》)

明確:這篇文章被稱為駢文中的精品,它雖用駢文寫成,但並無一般駢文刻板化一的弊病,而是做到了駢散結合,參差錯落,於整齊中有變化,既有整齊美,又有錯落美,讀起來更具有韻律美,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朗讀,感受一下文章的韻律吧!

2.請一個同學配樂朗讀。

3.老師和同學合作朗讀。

4.背一遍(要求:閉上眼睛背誦,在腦海中想像畫面)。


(二)讀出畫面

過渡語:剛剛的想像背誦,你有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果沒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注意力都在背誦上了,現在,讓我們摒除雜念,做個純粹的欣賞者,嘗試在腦海中勾勒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圖畫吧!我先給大家做個示範!

1.學生讀「風煙俱淨,天山共色。」老師閉上眼睛想像,把自己想像的畫面描述給學生聽:我仿佛跟作者來到了富春江上,沒有一絲風,煙霧也完全消失,碧空如洗,江水湛藍,遠山也在綠中泛著藍色,和天水溶在一起了,我仿佛走進了畫一樣的夢中,順流而下,任憑小船東遊西蕩。

2.過渡語:面對如畫的山水,作者不禁讚美到:「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那麼,這裡的水怎樣的奇異?這裡的山怎樣的獨特呢?讓我們帶上聯想和想像,再次走進文中。

(1)異水:老師讀原文(分靜態和動態兩部分讀),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把你想像到的畫面描述給大家聽。

(2)奇山:老師或者學生讀原文(分視覺和聽覺兩部分讀),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把你想像到的畫面描述給大家聽。


活動二、品一品

過渡語:通過剛才朗讀,我們仿佛徜徉在山水之間,感覺美不勝收:從句式上看,這是一篇駢散結合、錯落有致的美文;從結構上看,這是一篇由總到分、脈絡分明的美文;從手法上看,這是一篇動靜結合、視聽兼備的美文。接下來,我們換種角度再品一品——咬文嚼字。

大家聽說過推敲的故事吧?老師在讀此文時,也進行了一番推敲,覺得本文有幾處用詞值得推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推敲推敲吧!

PPT顯示,學生思考並討論:

1.風煙俱淨(無):寫出了晴朗的程度

2.遊魚細(小)石:寫出了石子的形狀

3.皆生寒(綠)樹:寫出了作者的感覺

學生再從文章找例子品一品,如:

4.泉水激(擊)石:寫出了泉水飛濺的形態

5.猛(巨)狼若奔:寫出了巨浪的性格


活動三、想一想

《與朱元思書》從頭到尾沒有直接寫人,但富春江秀麗的山光水色,在作者的心弦上彈奏出的清音,需要我們仔細聆聽,細心品味。同學們想想看,面對這樣的美景,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1.這句話的意思是:看到這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幽深的山谷,那些忙於政務的人也會流連忘返。

2.想一想:這封信是寫給朱元思的,作者說這句話是在勸說朱元思什麼?(不妨放下爭名奪利之心,放下繁雜的公務,來和我一起欣賞這美景吧!)

3.再想一想:作者有沒有勸說自己的意味?

知人論世:(1)吳均是誰?(看課本的注釋)(2)他詩文寫得好,文體清拔有骨氣,開創一代詩文新風氣,謂為「吳均體」,他也因此頗受趨賢重士者賞識,後來被引薦到當朝皇帝梁武帝身邊,又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奉朝請(給予閒散大官的優厚待遇),「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吳均又何曾不是「鳶飛戾天者」啊!他因通史學,上表欲撰《齊書》,武帝不許,他還不甘心,私下裡撰《齊春秋》,因此觸犯梁武帝,被罷免官職,梁武帝曾這樣批評吳均:「吳均不均,何遜不遜」,也就是批評吳均太耿直了!性格耿直的人做官,大多會經歷宦海沉浮,當他厭倦了官場的黑暗,尋求的就是心靈的解脫,富春江山水給了他!所以,他勸自己:放下爭名奪利之心吧,不要羨慕那些「經綸世務者」了,就讓我置身於這詩情畫意的山水之間,忘情於天地大美,做一個自在之人吧!

四、練一練

除《與朱元思書》外,吳均還有《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以善寫山水為其特色,與《與朱元思書》的「歸隱」意趣相一致。請同學們根據本節課所學方法,自學這兩篇短文,下節課我們交流展示自學成果!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面試《與朱元思書》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與朱元思書》。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與朱元思書》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該單元所選文章均為寫景抒情的散文,感受我國山水之美,激發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
  • 《與朱元思書》練習題與答案
    與朱元思書  [基礎知識訓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①.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  ③.好......   與朱元思書  [基礎知識訓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①.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  ③.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 八年級上冊語文《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內容。2、體會文中描繪的山水情境。3、掌握生字新詞。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 作者: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二、初讀課文。大體感知這篇課文。
  • 賞析《與朱元思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上)
    《與朱元思書》,是作者吳均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朱元思是作者的好朋友。古人之前寫信是很隨意的,但慢慢地,便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體「書」。抒情、寫景、議論等等都可以寫成書。類似今天的微博,是古代文人們的一種書寫方式,是一種文體。
  • 中華經典資源庫:吳均《與朱元思書》
    不過一條微博的長度,寫了山,寫了水,寫了靜,寫了動,寫了畫,寫了音,更在美景之外,寫了心情,今夜一起來讀讀這篇凝鍊多姿、下筆有神的《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翻譯:與朱元思書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翻譯: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吳均   原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山水詩:與朱元思書_山水詩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與朱元思書》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與朱元思書》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與朱元思書》原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2020初中語文八上《與朱元思書》原文翻譯及習題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與朱元思書》知識點整理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與朱元思書》知識點整理     與朱元思書   吳均       【人物介紹】   吳均(469~520年),又名吳筠,字叔庠,吳興故鄣(現在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
  • 朱元思 宋元思難倒學生家長
    朱元思 宋元思難倒學生家長     作者: 凌衝來源:  本報訊 (記者凌衝)「我記得我們讀書時明明是『宋元思』,怎麼現在就變成『朱元思  李先生告訴記者,去年女兒上初二時,課本中有吳叔庠(吳均)的《與宋元思書》一文,這是《古文觀止》中的名篇,但現在語文課本都印成了《與朱元思書》。今年女兒上初三,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中「寵辱皆忘」又成「寵辱偕忘」:「我勸女兒改過來,女兒卻說老師不讓改。」李先生哭笑不得地說。
  • 初中文言文翻譯《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翻譯)  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裡(的水路上),儘是奇山異水,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遊魚和細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
  •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與朱元思書》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與朱元思書》   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譯:(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譯:湍急的江流比箭還快,那驚濤駭浪像飛奔的馬。   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 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與朱元思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與朱元思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文中從側面表現江水清澈的句子是: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2.文中與「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比喻、誇張)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2015中考與朱元思書閱讀答案
    與朱元思書課文語段閱讀題及答案   一、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文言文之《朱元思書》作者檔案及基礎知識積累
    《朱元思書》一、作者檔案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他擅長詩歌、散文、多描寫山水景物,「文體清拔有骨氣」,自成一體,人稱「吳均體 」 。曾應梁武帝令作《通史》,未完而逝。
  •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手工書的多種表現形式。2.欣賞手工書的實物並簡要的分析,把握設計要點,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技法。3.激發美術學習興趣,養成讀書、愛書的好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初步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方法。
  • 經典文言文賞析|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就是吳均融合其情後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書信。本文是用駢(pián)體寫成的一篇山水小品,駢文常用四字六字組織,故亦稱「四六文」。本文敘述作者乘船自桐廬至富陽途中所見,它創造出一種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同時也表現出作者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對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視,含蓄地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之趣。
  • 中考語文資源:與朱元思書同步練習
    與朱元思書   ●作業導航   1.深入感受山水的奇異之處;   2.啟發學生聯想和想像;   3.了解文章的體裁。
  • 賞析《與朱元思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下)
    賞析《與朱元思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上)關鍵詞解析【書:寫信】【俱:都】【淨:可以理解為消散、乾淨】【流:流水;從流:就是順著水流】【從:跟從,這裡省略了主語「船」】
  • 《夢幻的城堡》教學設計
    《夢幻的城堡》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通過對真實城堡與城堡作品的欣賞,啟發學生對城堡展開創想像,創作出富有個性特點和形式感的新穎城堡。2.巧妙運用各種材料以及折、剪、鏤、繪製等方法,嘗試設計製作夢幻的城堡,提高學生的設計、應用能力。3.提高學生對建築物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滲透變廢為寶的設計理念。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欣賞與實踐,學習折、剪、鏤空等造型方法。難點:嘗試運用不同製作方法,創造造型新穎的夢幻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