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業裡,關於對高湯的使用非常普遍,高湯是個非常實用的東西。無論是開滷菜店、開麵館,或是賣一些餛飩之類的小吃,如果有一鍋好的高湯,那做出來的味道肯定要高一個檔次。關於如何製作高湯,雖然不是有些人說的那麼複雜和神秘,但是最基礎的東西還是要知道的,下面我們就針對於製作高湯時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環節,做一下總結。飯館熬製高湯需要注意的地方,滷食、麵湯裡都能用到,很實用!
一, 熬製高湯,所需的食材其實很簡單
對於一般的飯館或者滷食店來說,熬製高湯需要的食材並不複雜。以前的老山東魯菜館吊高湯,講究的是「無雞不鮮,無肘不濃,無骨不香,無水不純」,就是說吊湯的時候,必須要有雞、肘子和豬大骨這三樣,但成本太高。這裡針對一般的餐飲店來說,用豬皮和豬大骨這兩樣就足夠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現在的雞都是養殖場的速成雞或者淘汰下來的老母雞,和以前的老母雞不一樣,基本上毫無鮮味可言,如果不太在乎成本,可以加一隻雞。
至於肘子,成本太高,用豬皮代替即可。什麼叫「無肘不濃」,意思是肘子上面的皮能熬出膠原物質,能使高湯感覺更濃,用這個高湯來做滷水,滷水的質量更好,滷出來的各種肉類口感上感覺更軟糯。而豬皮起的作用和肘子是一樣的,並且還便宜,所以用豬皮代替。如果滷牛肉,可以將豬大骨換成牛腿骨。
再說下麵館或者餛飩館熬製高湯,其實雞和豬皮可以不用,只用豬大骨就行,用豬皮反而使湯顯得過為黏稠,最好不用,如果不太在乎成本,可以再加一隻雞。如果是做的牛肉麵,則需要再加幾根牛腿骨。麵湯如果用高湯,整個麵湯的口味要提升一個檔次,還是很有必要用的。
二, 熬製高湯,什麼香料都不要放,蔥段、姜塊即可
很多人對於高湯不太了解,也不知從哪學來的東西,喜歡在熬製高湯時加入各種香料,告訴你,那絕對不是正宗的做法。高湯要求的就是湯汁奶白、顏色好看,最主要的是湯味鮮美,用上面的幾種食材就足夠了,最多加點蔥段、姜塊去腥,放了香料反而使高湯帶有亂七八糟的香料味了,如果用它來當作麵湯,就有種不倫不類的感覺。如果用來做滷水,香料在滷製的時候再放,高汤滷制的食材,顏色更好看,口感更好。
三, 熬製高湯,火候要注意,雜質要及時清理
熬製高湯時,大火燒開,就轉為小火。水和豬皮、豬大骨、雞總重量的比例,大概是100斤水加20斤食材,一般要熬製一夜的時間,這個不能怕浪費,並且全程要用小火。熬製的過程中,要注意清理鍋裡的浮沫以及鍋中的雜質,一定要使熬出來的高湯晶瑩剔透,這個也很重要。如果平時高湯的高湯量比較大,建議用那種電磁鍋熬製,能比燃氣省下一半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