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有著燦爛的古代文明,這些年,每年都有大批國人前往那裡旅遊。埃及人民對中國人民非常友好。埃及人特別是青年人,大都會說英語。碰到中國人,一般會伸出大拇指表示讚揚。在埃及旅遊,心情還是非常愉悅的。但是,在這樣一個和中國文化差異非常大的國家旅遊,有時也會遇到尷尬事。國外大都允許服務生及相關服務人員收取小費,國人從不適應到適應;在埃及旅遊,國人一般都會遵循這一做法。但是,在埃及,遊人碰到的許多當地人主動索要小費,這讓國人不免有些尷尬。埃及人認為,中國人都是財神爺。另外,穿越大沙漠時,「方便」也有點小麻煩。下面就是作者的親歷。(本組圖片攝於2017年3月)
1:有一天,我碰到一大幫參觀完太陽神廟後的小學生,一個個煞是可愛。我端起相機,用英語說了句「大家來照像」,他們迅速聚集在我鏡頭前,笑容純潔而又燦爛,齊刷刷地擺出相當精彩的「Pose」。我迅速按下快門,畫面令我很滿意。讓我沒有意料到的是,拍攝一結束,他們便齊刷刷地用英語衝我喊道:「Money!」(錢),喊了一遍又一遍,並把我圍住走了幾十米。這麼多孩子追要,讓我措手不及。直到我後來大聲說了一句「No!」他們才散去。我發現,帶隊的老師就跟隨著他們,並沒有制止學生們的這種討要。
1:參觀太陽神廟遇到熱情的小學生。
2:金字塔前拍攝駱駝。在覺得已拍攝出自己想要的照片後,我收拾起相機向團隊指定的會合地點走去。正當我越過馬路時,突然被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一個當地小夥子擋住了我的去路。他大聲說著我一句也聽不懂的阿拉伯語或是英語,邊作著手勢。我一下子變得很緊張。出發之前,中方領隊和埃及導遊都反覆告誡過,這地兒秩序不好,大家要多加小心。難道,這「秩序不好」的倒黴事剛好落在我的頭上了?我旋即冷靜下來,腦子急速旋轉,回憶剛才拍攝時的一切。我就在那邊緣拍了幾張照片,並沒招惹誰,憑什麼你攔住我不讓我離開?!想到此,我推開那小子的手,準備強行離開。但是,那小子態度蠻橫地擋住了我,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作了個捻錢的動作,又指了指遠處那三隻駱駝。我立馬明白了,他是那三隻我當模特兒拍過照片的駱駝的主人,不知躲藏在什麼地方偷窺我的行蹤。我要為拍過照的這三隻駱駝模特兒付費!
經過幾個回合討價還價,最終他強行索要了我130埃磅(約8美元)才讓我離開。
2:金字塔前的駱駝,背景是古老的開羅。
3:這天我被索要小費的厄運似乎還沒有結束。
在接下來參觀緊臨金字塔的另一處景點獅身人面像時,我在一處石坎上換鏡頭,一不留神,鏡頭遮光罩滑落掉到1米多高的坎下。正在我感到無計可施時,突然有一個當地小青年,騰地一下,跳下高坎,揀起我那倒黴的遮光罩,又騰地一下,雙手一撐跳上來,笑眯眯地將遮光罩送到我手裡。前後不到5秒鐘,我的遮光罩完璧歸趙。我趕忙用英語說了一聲:「謝謝」。心裡有一種他鄉遇雷鋒的感覺。
我繼續向前參觀。走了大約10來步,這小青年從背後追上來,用英語說了一句:「Chinese?」(中國人)。我點了點頭。他又用英語說:「China Good!」(中國,好)。我心說,這小青年還不錯,對咱中國人很友好。可他接下來又用中文說了兩個字:「小費!」這多少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但他畢竟為我付出過勞動,我沒有猶豫,掬出10埃及磅遞給他,他嫌太少,又繼續討要,我又給他加了10埃及磅。他還嫌少,還要我加碼。我掏出小錢包,打開給他看,裡面空空如也,同時我用英語說了一句:「NO!」他才悻悻地拿了20埃及磅離去。
3:參觀獅身人面像的遊客。
4:我在盧克索參觀太陽神廟。那些精美的巨大的石柱吸引著我忘我地拍攝。拍到情深處,我心想,石柱邊要是有一位當地人作下陪襯才好!恰在此時,一位標準的阿拉伯大爺出現在我鏡頭前,我立馬按動快門。接著,我又去拍攝別的景物去了。而此時,那位大爺卻悄無聲息聲息的跟了上來,我和他有一瞬間的眼神交流。我看出,他是在向我要小費。那種類似設置陷阱的做法令我心中有點窩火。但還是給了他小費 。據我的觀察,在這些熱點景區,這類貌似閒逛的本地大爺,其實就是以引誘外國攝影者拍攝然後索取小費為生的流浪漢。因為語言不通,你遇到此類倒黴事,也無法理論。一般地只好給錢了事。景點沒有人管這些屁事。
4:太陽神廟內的當地老人。
5:穿越北非大沙漠中的不「方便」。那天,團隊離開開羅,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長途轉戰紅海,乘大巴要走600多公裡,基本上是一整天。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中行駛了200多公裡後,有服務區及時給了大家「方便」。在剩下的路程中,導遊告訴大家,在到達紅海住地前,再沒有服務區了,要大家忍著點。但「方便」一事畢竟是無法強忍得了的,何況團隊都是些中老年人,大家在心裡紛紛報報怨當地旅遊部門幹嘛不完善一下基礎設施。報怨歸報怨,解決大家眼前的需求是當務之急,活人總不能被尿脹死。見大家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導遊和司機商量,在高速公路路邊停下來。男同胞倒好說,女同胞畢竟不能太隨意「方便」。導遊指了一下不遠處的一片沙丘。於是,團隊10多名女驢友,迤迤而行,往沙丘後面去了。
5:穿越北非大沙漠時,中途遊客在露天找地方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