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跑者在馬拉松比賽中,如何安全地跑出個人最好成績

2020-12-19 呼嚕爸爸聊生活

呼嚕爸爸在前兩天的大眾馬拉松跑者的最優比賽配速策略裡已經介紹過,一般的大眾跑者也許在10公裡,21公裡的比賽裡可以很好地控制速度,跑出平時訓練裡能夠達到的水平,但是要在一場42公裡的比賽裡,做到這一點就困難得多。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不可能每一次比賽都會突破個人最佳,但是如果有正確的訓練和比賽策略,在比賽中安全地突破也並非痴人說夢。針對大眾跑者的一些特點,呼嚕爸爸總結了五個方面的建議,對期望成績突破的跑者希望可以有所幫助。

多跑幾個馬拉松

之所以馬拉松比賽對於大多數大眾跑者有難度,就是因為接觸比較少。一般日常訓練中,10公裡,20公裡可能是大部分人練習的距離,身體累積了這樣的跑步經驗,大腦就能夠依據各種因素計算,在比賽中相應地調整肌肉運動水平,跑出最快最有效率的速度。我們把這個可以稱為『大腦的運動速度預期機制』。

對馬拉松距離越熟悉,跑步經驗累積越多,這個運動速度預期機制就會工作得更有效。

對於已經有過多次馬拉松經驗的跑者,正常情況下不會擔心安全完賽和比賽中體力分配的問題,似乎變得越來越平淡。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會對第一次馬拉松的最後幾公裡記憶深刻。那種疲憊感、掙扎和內心的糾結是非常獨特的,之後的比賽就很少再有類似的感覺。

一旦有過了這種經驗,就會下意識地在以後的比賽裡調整後半程的體力和配速,避免再次經受那種體驗。這就是運動速度預期機制根據跑步經驗、體能水平計算得到的。這種學習都是在潛意識裡完成,並且在比賽中會自發地應用。

因此,對於要跑出個人成績的跑者,應該考慮多跑馬拉松距離。除了體能的變化,運動速度預期機制也會逐漸成長,在比賽中就可能採用更好的配速跑出更優秀的成績。對於新人,應該把首馬當作一種體驗而不是期望達成某個突破,小心控制配速,體會身體感受,無論發生了什麼,下一次比賽都能獲得長足的進步。

設置正確的目標

正如前面所說,很多跑者對於短程5公裡、10公裡、21公裡都能很好的控制配速,因為這是他們日常的訓練距離。所以為這樣的距離設置預期目標也相對準確。

但是如果馬拉松賽距離不是習慣的訓練距離時,預期完賽目標就不能過於理想化。比如平時跑5分的配速完成10公裡、20公裡很輕鬆,也許馬拉松比賽中的預期配速放慢10秒會更合適。過高的目標容易在比賽中帶來更多壓力,反而無法跑出自己的水平。

有幾種相對科學的方法對於比賽配速進行估計,可以綜合比對後設定自己的預期目標。

馬拉松成績的對比

如果一年內有過馬拉松比賽的成績,可以把比賽成績作為下一次比賽的參考數據。

當然這個非常取決於個人體能水平的變化。一般來說,只要能夠保持基本訓練,體能水平穩定或逐漸提高的情況下,下一次比賽的成績都應該不會比上一次比賽的成績要差。

訓練成績的對比

更進一步的對比是訓練。最簡單的方法是選擇最近一次的跑不訓練成績,與上一次比賽前類似的訓練成績做比較。這個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兩次比賽之間體能水平的變化與差距。

如果新的訓練成績更好,那麼自然可以在上次的馬拉松成績基礎上預期突破;而如果訓練成績差強人意,就應當適當下調完賽目標,保證安全完賽。

配速計算公式與計算器

假如在近期參加過一些短距離如5公裡或者10公裡的比賽,可以使用這些數據進行計算和成績預估。呼嚕爸爸提供了一個跑步配速計算器 - 呼嚕爸爸的健康生活觀,它是根據近期的運動成績,估算個人的最大攝氧量(VO2Max),然後對不同距離與不同類型的訓練配速做出預估。

另外跑步圈裡還有一個《Daneils的跑步公式》(Daniels』 Running Formula),作者創建了一個基於V-Dot的計算公式。V-Dot是作者提出的區別於最大攝氧量的跑力評估方式。但從公式計算結果來看,V-Dot更偏向專業精英跑者。330完賽的VDot值在47左右,在VDot等級中屬於第三級。最高為10級,VDot值為80,馬拉松完賽時間需要達到2小時6分。

需要注意的是,配速計算都是基於最理想最優化的方式得到的。在實際比賽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偏差,還是要綜合實際訓練的情況進行目標設置。

保持刻苦的訓練

梅花香自苦寒來。有了合適的目標,還要繼續刻苦的訓練才能保障跑步能力。

訓練本身的意義在於校準大腦的運動速度預期機制。它讓身體能夠處於類似馬拉松比賽時的疲勞狀態,讓身體學會計算在疲勞前還可以安全地跑多快、多遠。長久堅持下來,自然就能使跑者掌握比賽中調整配速的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馬拉松訓練計劃中長距離跑訓練必不可少的原因,道理和第一點是類似的。不過,長距離有很多跑法,不一定完全都跑馬拉松距離。下面是一些既有難度,又有訓練效果的參考:

長距離強度訓練

2公裡輕鬆配速熱身用比預期比賽配速慢10秒到15秒的配速完成32公裡 馬拉松比賽配速跑

2公裡輕鬆配速熱身用預期比賽配速完成23到24公裡 預疲勞強度訓練

16公裡輕鬆配速跑用自己最快配速完成10公裡

配速策略推薦前半程卡時間,後半程憑感覺

上一篇文章裡呼嚕爸爸建議普通大眾跑者不用追求後半段加速的比賽策略,只要設置好前半段的完賽目標,盡力達成就好。

原因很簡單,有一些跑者已經跑完過50個、100個甚至更多馬拉松,還有人可以把越野距離的50公裡到160公裡作為常規訓練在進行。對於他們來說,42公裡的馬拉松完全可以靠感覺控制配速,但是普通大眾跑者做不到。

比賽中,由於人群、氛圍,常常會讓人對自己的配速判斷失誤。這時,我們需要依賴實際的數據來檢查配速情況。只有在安全通過半程標誌後,才能憑感覺儘快跑完剩下的距離。後半程查看數據只是為了了解配速情況,而不是控制。

尤其是32公裡後,配速一般都在逐漸下降,盡力憑感覺就好,這時就真的依賴於日常訓練的效果了。最後幾公裡不要節省力氣,也不要拼命前衝,平均速度越接近目標配速越理想。相信自己的訓練和身體的運動速度預期機制。

熟悉比賽路線,不可掉以輕心

很多跑友認為我只要跑出平均配速,勻速跑步完賽就可以了。事實上在不同比賽中,這也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勻速配速控制實際上在體力分配上不會是勻速的,甚至在一些比賽中這樣做會成為糟糕的配速策略。海拔的變化,坡度和彎道的變化等等各種因素,使得保持同一配速變得困難,上坡、平路和下坡所消耗的能量,在同一配速下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比賽前,充分了解路線賽道和坡度、彎度的變化非常重要。通過掌握這些數據,才能在整個馬拉松過程中,適當設置平均分配體能。比如爬坡時要慢些,下坡可以稍快,只有對於路線和坡路有足夠的認識,才能相應地調整配速策略。

而且,對於難度較大的路線,預期完賽目標就應該保守些;而路線平直的比賽,預期目標就可能更積極一點。如果是一個總希望衝擊個人最佳的跑者,報名前選擇那些路線不錯的城市也是很重要的。

可能的情況下,最好在賽前,親自到賽道過一下,讓身體對賽道的情況可以熟悉,這也是能夠跑出出色成績需要做的事情。

當然,上面的建議是一家之言,只是希望對於那些想跑出成績的跑者有所觸動,在日常訓練和比賽策略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法,最後達成自我目標。

作者 | 呼嚕爸爸

編輯 |一仟流

相關焦點

  • 大眾馬拉松跑者的最優比賽配速策略
    對於很多普通人,隨著跑步熱潮的高漲和越來越多的城市組織比賽,挑戰一個馬拉松的願望,也似乎從遙遠的仰望變得觸手可及。但是不管是新人想完成首馬的挑戰,還是經驗跑者對個人最好成績的衝擊,下一個馬拉松都會是一個新的徵途,充滿未知,令人敬畏又讓人熱血沸騰。
  • 如何提高馬拉松比賽成績(適用於普通大眾跑者)?跑量只是一方面
    大多數人跑步的初衷就是為了減肥,在逐漸感受到跑步帶來的好處以後,才把跑步發展成了一項自己的愛好,跑步也由於門檻低、可參與度高深受大家喜愛,而跑步愛好者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參加一場馬拉松,在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時候,很多人的想法是只要能夠完賽就是突破自我,但在有了一次成功的經歷以後,大家的心態也在隨之發生變化
  • 詹宇豪大阪馬拉松刷新個人PB 305的成績僅排1248名
    然而在我們的隔壁日本,有很多中國選手參加的大阪馬拉松比賽受到好評,多人刷新個人最好成績!臺灣著名藝人詹宇豪更是跑出3小時05分的好成績,同樣刷新PB,但是僅排名1248,讓其不禁感慨:日本人強大的跑步實力。
  • 我市再添一位「破3」馬拉松精英跑者
    本報訊  在11月1日舉行的無錫馬拉松賽中,來自建德的餘衛華(圖中左二)以2小時58分43秒的成績,成功刷新自己2018年在浪漫櫻花無錫馬拉松賽上創造的3小時04分的個人最好成績,成為建德屈指可數的全程馬拉松「破3」的精英跑者。
  • 2020東風日產成都馬拉松今日開跑:於燦爛晨光中來一場「溫暖」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賽參賽選手大多跑出了好成績,男子組前三名中,冠軍李子成2小時13分06秒的成績,也是他四年來的個人最好成績,而亞軍關思楊和季軍孫曉陽,均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成馬,堪稱馬拉松跑者的福地!參賽選手杜文龍說:「於燦爛晨光中,來一場『溫暖』的馬拉松,真乃人生幸事。」
  • 國內成績最好的賽事!2020南京馬拉松一場比賽,前四名都跑進了2小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瓊 李穎 圖片:揚子晚報供圖 今天全國共有三場大型馬拉松賽事開跑,上海馬拉松、成都馬拉松、南京馬拉松,今天這三場比賽上,好成績刷屏了。 成都馬拉松,李子成創個人最好成績,2小時13分02秒奪冠。
  • 保持勻速是最好的馬拉松參賽策略嗎?
    如何進行合理配速是每個馬拉松跑者都要考慮的事情 圖/網絡無論是佩戴普通運動腕錶還是帶GPS功能的手錶,還是僅僅跟著感覺跑的跑者,合理規劃自己的配速都十分重要,這一點在長距離訓練或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尤為重要。儘管大家都知道配速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比賽中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可以說,如何進行合理配速是每個馬拉松跑者都要考慮的事情。
  • 2020上海馬拉鬆開跑 刷新「上馬」國內選手最佳成績
    新華社上海11月29日電(記者許東遠)2020上海馬拉松賽(下稱「上馬」)29日鳴槍起跑,賈俄仁加和李芷萱分別獲得男女組冠軍,賈俄仁加2小時12分44秒的成績刷新了「上馬」國內選手的最佳成績。今年「上馬」只保留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報名人數突破12萬,參賽人數限制在9000人。
  • 馬拉松賽前一個月,該如何科學備戰?
    △不完全算統計那麼賽前一個月、半個月、甚至一周,大眾馬拉松選手們應該如何科學地安排跑步訓練比賽時應該按心率跑還是配速跑?比賽前裝備該如何準備?比賽中如何補給?今天就來說說馬拉松比賽那些需要你格外注意的事。馬拉松賽前一個月,如何安排跑步訓練?
  • 很多跑者就由十公裡開啟了馬拉松
    不管是初入馬拉松圈的跑步小白,還是馬拉松國家一級以上的高手,都離不開一個衡量數據——跑量。於是很多跑者就由十公裡開啟了馬拉松。舉個例子,日本的一位60~64歲年齡組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Yoshihisa Hosaka,他每天累計跑量30多公裡,但是從來不是一次拉完長距離。他更喜歡高強度拆分長距離,這種訓練模式,不僅讓他健康跑了數十年,也讓他在45歲時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2小時25分,60歲甚至跑出了該年齡組的世界紀錄!
  • 黃埔馬拉松2萬名跑者開跑
    12月22日上午8時,備受期待的廣州農商銀行·2019廣州黃埔馬拉松賽在黃埔區綠軸廣場將鳴槍開跑。本次賽事一大亮點是有四位院士現場鳴槍助跑,2萬名跑者亮相廣州科學城最美賽道,全馬選手一路向北奔向中新廣州知識城。人潮湧動,激情澎湃,為黃埔開啟最燃冬至。
  • 懂得跑10公裡,才有資格跑馬拉松
    ---傑夫·蓋洛威(美國跑步教授)在國際跑圈裡,尤其是一些知名的跑步俱樂部中,經常流行這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跑10公裡,那你很難跑出一場成功的馬拉松。10公裡,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可是為什麼10公裡卻被很多跑界的大神所重視和熱愛呢?
  • 疫情中的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跑者通過手機參加「線上馬拉松」
    不用擔心名古屋城附近的名城公園吸引了許多跑者,因為這裡沒有像交通燈之類的障礙物。許多跑者迫不及待地在第一天就參加了線上馬拉松的比賽,玲子就是其中之一。在愛知縣的赤塔和常滑,玲子與三位跑友見了面,當天一同跑完了前10公裡。
  • 東京馬拉松向中國跑者致歉:所有大眾跑者都需另付報名費
    因疫情影響,近日,東京馬拉松組委會發布公告稱,希望居住在中國的跑者能夠自願放棄比賽選擇報名2021年馬拉松,同時,2020年的報名費不予退還,選手們還需另外支付2021年的報名費。退賽不退費,東馬的做法引發熱議。 據@人民日報體育 報導,20日,東京馬拉松組委會向居住在中國並且原定參加東京馬拉松2020的跑者發布致歉信。
  • 抗癌辣媽 跑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成為「六星跑者」
    至此,劉英兩年半時間內,完成了柏林、東京、芝加哥、紐約、波士頓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成為「六星跑者」。而截至2017年11月16日,大滿貫官網公布的全球僅有2222名「六星跑者」。  劉英,無疑是這群業餘馬拉松跑步精英中非常特殊的一位。2014年,剛愛上跑馬的她確診淋巴癌,她決定放棄化療,搶在生命結束前,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目標。
  • 中國馬拉松好成績井噴,三大背景功不可沒
    尤其是南京馬拉松賽場,彭建華、楊紹輝、多布傑、陳天宇4人跑進2小時10分,這在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是頭一次,他們的成績分別高居歷史第3位、第5位、第7位、第9位。女子方面,南京馬拉松的前四名均跑進2小時29分30秒,一同超過奧運達標線,李芷萱則以2小時26分39秒的年度最好成績奪得上海馬拉松女子組冠軍。
  • 佛系跑者:馬拉松沒中籤!這得看緣分吧
    近年來,全國各地舉辦著馬拉松賽事,跑步成為一種新的熱潮,跑馬拉松也是一種新的挑戰自我的方式。但對於參加馬拉松來說,需要自己具備一定的跑量與經驗,懂得應用科學安全的跑法,養成良好的跑步習慣,這樣才能在馬拉松比賽裡跑得輕鬆無傷。否則,馬拉松並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參加的。
  • 這場馬拉松近六成人跑出PB!你拖後腿了嗎?
    2020建發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於12月6日上午在風光旖旎的海滄灣畔圓滿落幕,目前已成功舉辦了5屆!來自全國各地的跑者齊聚活力海滄灣,在奔跑中一起感受「山海望、灣城融」的濱海美景。最終,吳向東以1小時05分56秒的成績奪得男子組冠軍,李芷萱以1小時12分16秒的成績奪得女子組冠軍,刷新個人半馬最好成績。男子冠軍吳向東表示,「本次是第二次來廈門跑半程馬拉松,2015年來的時候半程馬拉松還是廈門馬拉松的配套賽,因為上周剛剛參加過南馬。
  • 洛杉磯馬拉松疫情下開跑 大迫傑一山麻緒領銜日本奧運代表團| 跑圈...
    最終一山麻緒跑出了2:20:29的驚人成績,這個成績不僅快於松田瑞生一個月前跑出的2:21:47,助一山麻緒成功贏下了最後的代表日本出戰東京奧運會的機會, 更是讓成為日本歷史上馬拉松成績第4好的女子選手。
  • 【跑步加油站】影響馬拉松比賽的關鍵因素,你了解了嗎?
    一、競技水平 對於技術、技戰術含量並不是很高的42.195公裡的全程馬拉松,跑者們在比賽中爆冷取勝的概率很低,要想在如此漫長的競賽距離中取得好成績,比的就是運動員的真實訓練水平。 因此,堅持科學的訓練模式,重視周期訓練,是廣大跑者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