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挑起事態,想讓以色列與中國斷交?

2020-12-06 南魚竿

從今年的疫情爆發開來,世界都亂套了,而美國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個國家,還是不好好處理自己國內事情,還一直對外挑起衝突,一直針對我國,而就在近日,美國想讓以色列和我國斷交,以色列作為美國最鐵桿的盟友,自從以色列建國以來就得到了美國的援助,超過了1200億,也是獲得美國軍事援助最多的一個國家,可以說,以色列是憑著美國的支持才得以立國,對於以色列來說,美國是以色列最為依賴的一個大哥,但美國的這次要求,以色列怎麼可能同意。

在此之前,以色列就一直與中國走得很近,雙方一直有著經濟上的合作,中國經濟市場非常巨大,而國內又非常安全,除了經貿合作,以色列在國際事務中需要中國幫助的地方也太多了,所以對美國的這個要求,以色列又怎會接受,首先,以色列這個國家國土既小又貧瘠,缺少淡水資源,一直大力發展高精尖產業,走貿易富國之路,外向型經濟,尋找市場至關重要,中國的潛在市場規模巨大,對高新技術有著巨大需求,這樣的最佳客戶,以色列又怎會放棄,如果聽從美國的意見,一旦和中國斷交,將會產生讓以色列接受不了的後果。

而中國又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著非常重要的話語權,甚至還有一票否決權,如果以色列和中國斷交,那麼以色列在很多事情上幾乎寸步難行,而以色列又和巴勒斯坦是死對頭,以色列和中東許多國家也是死對頭,他們之間的戰爭從來沒有停息過,聯合國做出了很多相應的決定,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沒有認真執行,這時候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的態度是中立還是偏向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種種現象表明,哪怕以色列和美國走得再近,他們也不會和中國決裂,這幾乎是肯定的。

而美國為何頻頻對我國挑起事件?首先我們來說,美國現在是世界霸主地位,而到了現在,隨著中國日益強大,中國已經逐漸危險到了美國的地位,而美國也認為中國是其未來發展的最大威脅,中國的迅速發展,讓美國感到了壓力,但是對於中國來說,發展強大並不是要取得什麼樣的地位,僅僅只是為了強大自身的力量,和平共處一直是中國所提倡出來的。

相關焦點

  • 美國讓以色列與中國斷交?兩頭下注,才會一勞永逸
    所以,以色列全國上下,必須無時不刻地打醒精神。在以色列建國初期,其主體人群來自東歐。比如,利庫德集團的早期領導人,幾乎都是來自俄羅斯和東歐其他國家。等到經營中東百年的老牌殖民者英國衰落,在新的強者美國,插手中東事務之後,以色列就堅決地倒向了美國。現在,以色列對於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也很上心。在以色列的海港城市海法,我曾經去探訪過海法港。
  • 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交 指責其向獨立運動組織運送武器
    5月1日,摩洛哥外交部長納賽爾•布裡達(Nasser Bourita)指出,該決定與當前的國際或地區事態發展並無關係,他特別提到在中東的衝突與危機中,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什葉派的伊朗之間的對立。在當天於黎巴嫩首都拉巴特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布裡達指出,伊朗近期通過該國駐阿爾及爾大使館向「玻利薩裡奧陣線」組織提供了首批武器。
  • 法國勸、以色列罵、摩洛哥斷交,伊朗核協議到底寫了啥?
    美國新任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當天結束中東行回國。他在飛機上告訴隨行記者,以方最新發布的伊朗核武器計劃情報「真實」,其中不少對美國專家而言是「新東西」。蓬佩奧此次中東行到訪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和約旦,其間多次把矛頭對準伊朗,稱美方就伊朗在中東地區「威脅升級」深感擔憂。
  • 三年封鎖後,卡達斷交危機終現轉機
    2017年6月,沙特等四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進行封鎖。封鎖至今沒有解除。斷交危機後,被海灣同胞孤立的卡達加強了與土耳其、伊朗等國的合作,卡達航班開始借道伊朗。去年,沙特與卡達就解決危機進行會談,但最終不歡而散。
  • 伊朗核專家遇襲身亡,以色列與美國首當其衝,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外界分析認為,此次暗殺事件可能是以色列摩薩德所為,而這背後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種種跡象表明,受疫情困擾的美國試圖挑起戰爭,引發中東局勢進一步動蕩。如果任由事件持續發酵下去,伊朗與以色列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兩國衝突將導致美國軍事力量的介入。屆時,中東地區的火藥桶將可能被再次點燃。
  • 庫什納擬本周訪問中東 或再撮合沙特以色列建交
    美國媒體11月29日以政府高級官員為來源報導,美國總統高級顧問、總統唐納·川普的女婿賈裡德·庫什納和團隊擬本周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具體行程沒有公開。媒體預測庫什納可能就推動沙特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以及卡達與沙特等四國化解斷交僵局斡旋。
  • 卡達斷交問題出現解決的明顯跡象,為什麼這樣說,原因是什麼?
    卡達斷交問題為何出現解決的明顯趨向?第一,與科威特特別是美國的長期斡旋分不開。海灣爭端主要相關方都是美國的盟友。卡達擁有該地區最大的美軍基地,巴林擁有美國海軍第五艦隊,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擁有美軍。當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並不願意「斷交問題」持續。
  •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爭
    華黎明:此次謀殺最大的嫌疑者,一個是以色列,一個是美國川普政府。我想不管兇手是川普政府,還是以色列當局,選擇這樣一個時機來謀殺伊朗的頂級核科學家,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刺激伊朗政府做出強烈的反應,然後挑起一場中東戰爭,讓伊核協議永遠不能恢復。這是政治目的。
  • 中東面面觀丨卡達斷交危機三年後 《歐拉宣言》意味著什麼?
    從國際政治上來看,兩國的共同盟友美國選情一破三折,內政混亂,卡達這幾年的新盟友伊朗同美國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沙特近年來一直將伊朗稱為地區安全的威脅,這使得卡達不得不再次考慮同伊朗友誼的親密程度,因為一旦事態升級,沙特畢竟是卡達唯一的陸路鄰國。
  • 海灣斷交危機是否迎來化解曙光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頻傳「破冰」信號:科威特透露各方有望籤署最終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方面公開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 海灣斷交危機始於2017年。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當年6月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隨後又有一些國家宣布與卡達斷交。 這場危機持續了3年多,如今各方接連釋放積極信號。本月4日,斷交危機斡旋方科威特外交大臣艾哈邁德發表聲明說,相關各方最近展開的談判「富有成果」,各方都希望維持海灣和阿拉伯國家的團結穩定,有望於近期籤署最終協議。
  • 邊境局勢選邊站:以色列公開支持印度,提到中國時態度突然變了
    然而川普上臺以後,美國政策大調整,世界熱點地區有東移的趨勢。亞洲邊境局勢颳起偏東風在川普等美國新一代政客看來"中國是美國發展的阻力","中國的發展會影響美國的霸權地位",因此川普挑起了經貿戰,並不斷在南海地區攪動局勢,還鼓譟中國周邊國家與中國對抗,中國周邊地區的局勢熱度上升。而印度趁機炒作相關話題,企圖稱霸亞洲。
  • 川普警告以色列:不要跟中國走太近
    外媒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上月曾警告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如果不限制以色列與中國的關係,那麼以色列與美國的安全關係可能受損。據《以色列時報》網站4月14日報導,就在消息披露前的一段時間,多名美國官員對以色列擴大與北京的商業聯繫表示擔憂。包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和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內的川普政府高官都傳遞了類似的信息。
  • 以色列與中國走近,美國又酸了...
    【文/觀察者網 王慧】 川普上月送了以色列一份大禮,大筆一揮籤署宣言,承認以色列對1300平方公裡的戈蘭高地擁有「主權」。 美國這大禮也不是白送的。據以色列媒體爆料,借著這個機會,川普警告以方:少和中國來往,不然會損害兩國之間的安全合作。但是,以色列官方否認該報導真實性。
  • 在美國撮合下又一國家同意與以色列建交,為何外界反指川普「點燃...
    美國政府10日宣布,摩洛哥與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兩國官方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摩洛哥就此成為四個月來第四個與以色列解除敵對關係的國家,被視為美摩以三國的利好。
  • 解局| 摩洛哥與伊朗斷交 事發突然絕非偶然
    對於摩洛哥為何在5月1日突然與伊朗斷交,許多學者和專家都感到困惑:如果摩洛哥政府2016年就發現黎巴嫩真主黨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合作,那麼為何要在2017年1月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又等到2018年5月1日再次斷交呢?一些親伊朗的人士認為,摩洛哥與伊朗斷交,是受到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壓力。
  •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以色列等美國內部交權時,要對伊朗採取行動
    據美國媒體11月16日報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美國總統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將軍發出了警告,稱:他認為以色列很可能會在新總統上任這段時間裡,對伊朗採取行動!按照美國法律規定,明年1月20日新總統將正式就職,而現在離就職,只剩下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 卡達斷交風波現轉機 中東領導人展開「穿梭外交」
    卡達斷交風波現轉機 中東領導人展開「穿梭外交」 2017-06-14 10:24:30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國宣布約旦河谷和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巴勒斯坦稱又一次被侮辱
    信中說,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強調說,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公布了該計劃,該計劃是對以巴衝突的擬議解決方案,無視1993年的《奧斯陸協定》,奧斯陸協定將約旦河西岸分為以色列,巴勒斯坦和聯合控制下的地區。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說:「該計劃是美國和以色列對奧斯陸協定的反對,因此,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現在認為自己可以無視與以色列的協議,包括安全合作。」
  • 斷交危機迎曙光,地區團結水很深
    謝卓芳    三年封鎖後,海灣斷交危機出現轉機。不久前,科威特透露,各方在解決海灣斷交危機上取得重大進展,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方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埃及四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至今仍沒有解除。    推動卡達斷交潮的最大推手是沙特,如今形勢好轉自然有賴沙特態度的轉變。導致沙特與卡達斷交的根本原因,是沙特不滿卡達與伊朗走得太近。
  • 為了阻撓中美洲國家與臺當局"斷交" 美國又要插手
    「斷交」,美國幾位準大使開始插手幹預了。21日,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布與臺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臺灣各界預測稱「斷交潮」還會繼續,有臺媒曝出,臺當局另外兩個「友邦」——帛琉和尼加拉瓜也「鬆動」。各國政府與臺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是順應國際大勢的事情,然而,美國國內卻又出現了一些「指手畫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