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摩洛哥與伊朗斷交 事發突然絕非偶然

2020-12-11 環球網

本月1日,北非國家摩洛哥突然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這一決定旋即激起波瀾,使地區局勢愈加緊張複雜。

摩洛哥方面給出的斷交理由是,伊朗通過黎巴嫩真主黨向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提供資金、輸送武器並協助其培訓人員,嚴重威脅摩洛哥國家安全和利益。不過,伊朗外交部2日發表聲明,否認摩洛哥關於「伊朗支援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的說法。

1、西撒哈拉

摩洛哥方面指認「伊朗支援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是斷交的導火索。那麼,我們首先看看摩洛哥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是什麼關係。

西撒哈拉歷史上曾為西班牙殖民地。1975年,西班牙宣布撤離西撒哈拉,並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分別籤署分治協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隨後也對西撒哈拉提出領土要求,三方為此曾多次發生武裝衝突。

1979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主權。而摩洛哥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的武裝衝突一直持續至1991年。

聯合國安理會1991年通過決議,決定設立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西撒特派團)。此後,雙方在聯合國斡旋下,從2007年開始恢復談判進程。摩洛哥目前控制著西撒哈拉約四分之三的地區。

2、當麵攤牌

據了解,摩洛哥外交和國際合作大臣布裡達1日上午飛抵德黑蘭,當面告知伊朗外長扎裡夫摩洛哥與伊朗斷交的決定,並在返程途中通知召開新聞發布會。

摩洛哥駐伊朗大使也在1日回國,布裡達還要求伊朗駐摩洛哥大使館臨時代辦儘快離境。

這是摩洛哥外交和國際合作大臣布裡達資料照片。

當地時間1日下午2時,新華社記者突然接到摩洛哥外交部電話,告知一個半小時後摩外長將召開新聞發布會。下午3時30分左右,布裡達宣布摩洛哥與伊朗斷交。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摩洛哥法定假日,因此到外交部參加發布會的只有新華社、法新社、路透社、埃菲社、摩通社的不到10名記者。大部分記者對摩洛哥突然宣布與伊朗斷交感到意外。

摩洛哥曾於2009年與伊朗斷交,以抗議其針對巴林王國主權發表的「不當言論」。2017年1月,摩洛哥與伊朗正式恢復外交關係。

這是伊朗駐摩洛哥大使館。

布裡達在新聞發布會上說,2017年3月12日,摩洛哥政府在卡薩布蘭卡機場逮捕了卡塞姆穆罕默德塔傑丁,他是黎巴嫩真主黨的主要資助者之一,在非洲地區較為活躍。此後,真主黨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的合作明顯加強。摩方掌握的證據顯示,伊朗駐阿爾及利亞大使館的一名外交官也牽涉其中。

布裡達說,摩洛哥從2016年開始就逐漸搜集到黎巴嫩真主黨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合作的證據,摩洛哥不能接受伊朗通過代理人的形式威脅摩洛哥國家安全和利益。

3、受別國影響?

對於摩洛哥為何在5月1日突然與伊朗斷交,許多學者和專家都感到困惑:如果摩洛哥政府2016年就發現黎巴嫩真主黨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合作,那麼為何要在2017年1月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又等到2018年5月1日再次斷交呢?

一些親伊朗的人士認為,摩洛哥與伊朗斷交,是受到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壓力。聯合國安理會4月27日通過決議,決定將西撒特派團任期延長6個月。這一對摩洛哥有利的決議是美國主推的,因此不排除摩洛哥在外交上支持美國對抗伊朗。

但是,布裡達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摩伊斷交是純粹的雙邊外交行為,與地區局勢和國際形勢無關,摩外交部2日發表公報否認兩國斷交是受別國影響,稱摩洛哥在多次地區和國際危機中,始終以獨立的方式做出選擇,這些選擇符合摩洛哥的一貫原則及對局勢的判斷。

摩洛哥學者尤塞夫哈菲茲也認為,兩國斷交的真正原因還有待觀察,因為2017年初正值伊朗與沙特關係的最低谷,作為沙特的傳統盟友,摩洛哥仍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因此摩洛哥受美國、沙特影響而與伊朗斷交的說法站不住腳。

4、「一石三鳥」

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政治學者穆薩維埃拉維認為,面對美國、沙特和以色列的步步緊逼,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目前已經進入了「戰爭思維模式」,伊朗希望通過黎巴嫩真主黨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把北非在內的所有阿拉伯國家牽扯到這場對抗中來。

埃拉維表示,摩洛哥與伊朗斷交,是因為摩方認為黎巴嫩真主黨有可能鼓動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向摩洛哥發動襲擊。摩洛哥選擇此時公開兩者之間的聯繫,可以在西撒問題上獲得國際社會更多支持,贏得外交主動權。

埃拉維認為,摩方掌握了伊朗駐阿爾及利亞的外交官為黎巴嫩真主黨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居中協調的確鑿證據。「如果沒有掌握有關伊朗外交官的關鍵證據,布裡達不會專程飛到德黑蘭向伊朗外長攤牌。」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美國對伊朗持續施壓,目前中東局勢日趨緊張,該地區國家紛紛選邊站隊。摩洛哥與伊朗斷交,或有三方面的考量:

一是藉機向美國、沙特等傳統盟友表明心跡,贏得他們在關鍵問題(西撒問題)上的支持;

二是通過揭露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之間的聯繫,在西撒問題上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

三是通過激進的外交政策,在地區局勢膠著的時候主動發聲,提升本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地位。

-END-

相關焦點

  • 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交
    中新社北京5月2日電 拉巴特消息:據半島電視臺報導,摩洛哥外交部於當地時間1日宣布,由於伊朗對「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提供支持,摩洛哥正式與伊朗斷交。摩洛哥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布裡達於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摩洛哥將關閉在德黑蘭的大使館,並驅逐伊朗駐摩洛哥臨時代辦,該驅逐令2日起開始生效。布裡達表示,摩洛哥掌握了足夠的證據證明伊朗政府「協助黎巴嫩真主黨向『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提供財政和後勤支持。」他同時表示,他已在早些時候向伊朗外交人員展示了證據。
  • 摩洛哥突然宣布與伊朗斷交,伊朗該往何處走?
    據環球網5月2日報導稱,法國法新社對外披露了一則消息,摩洛哥在當地時間5月1日這一天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理由似乎也很充分,指責伊朗預謀通過其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向致力於爭取西撒哈拉地區獨立的「玻利薩裡奧陣線」組織運送武器。
  • 摩洛哥否認與伊朗斷交是受別國影響
    摩洛哥否認與伊朗斷交是受別國影響
  • 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交 指責其向獨立運動組織運送武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20分鐘報》5月1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摩洛哥於當地時間5月1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指責後者通過其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向致力於爭取西撒哈拉地區獨立的「玻利薩裡奧陣線」組織運送武器。
  • 摩洛哥和伊朗又斷交了 沙特阿聯等國紛紛表示支持
    據美聯社援引伊朗梅赫爾通訊社5月2日報導,伊朗在摩洛哥宣布與其斷交一天後,否認摩洛哥作出的相關指控,即在有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支持西撒哈拉獨立陣線(Polisario)。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加塞米發表聲明稱,相關指控「毫無事實根據」,但伊朗仍會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
  • 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交 摩洛哥駐德黑蘭大使於1日被召回
    2018年5月2日訊,【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20分鐘報》5月1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摩洛哥於當地時間5月1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指責後者通過其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向致力於爭取西撒哈拉地區獨立的「玻利薩裡奧陣線」組織運送武器。
  • 揭露伊朗贏摩洛哥背後隱藏的事實
    揭露伊朗贏摩洛哥背後隱藏的事實 昨晚世界盃B組進行了兩場比賽,其中一場是伊朗與摩洛哥的比賽,伊朗在完全不佔優,被摩洛哥吊打的情況下,在補時階段利用定位球,替補登場的鮑哈杜茲烏龍絕殺,最終伊朗1比0取勝摩洛哥。
  • 法國勸、以色列罵、摩洛哥斷交,伊朗核協議到底寫了啥?
    2018年5月2日訊,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4月30日給出伊朗就核項目「說謊的證據」,美方予以呼應。伊朗方面回應,聲稱伊朗意圖發展核武器,「荒唐且幼稚」。法國外交部5月1日說,以色列政府4月30日公開指認伊朗對國際社會隱瞞研發核武器項目的情報,說明有必要對伊朗核活動作長期限制。
  • 繼沙特後,又一海灣國家與伊朗斷交
    伊朗(來源:谷歌地圖)  新華社快訊:巴林政府4日宣布斷絕與伊朗外交關係,並責令伊朗外交人員在48小時內離境。同時,巴林決定關閉其駐伊朗使館並撤回其外交人員。  據阿聯通訊社4日訊,阿聯降低對伊朗的外交級別。
  • 卡達斷交風波現轉機 中東領導人展開「穿梭外交」
    卡達斷交風波現轉機 中東領導人展開「穿梭外交」 2017-06-14 10:24:30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川普撮合以色列與摩洛哥,巴勒斯坦與西撒哈拉獨立之路越來越難
    川普「撮合」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的消息,首先是由川普透露的:白宮12月10日證實,川普與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通電話,繼而確定以色列和摩洛哥將籤署關係正常化協議。摩洛哥國王辦公室發表公報,證實摩洛哥將與以色列恢復官方聯繫,並儘快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不過,摩洛哥王室也在一份聲明中說,摩洛哥沒有放棄捍衛巴勒斯坦人合法權益的責任,支持通過「兩國方案」化解巴以衝突。
  • 世界盃6月15日摩洛哥VS伊朗賽事分析與推薦
    世界盃第二個比賽日,B組小組賽摩洛哥VS伊朗世界排名:伊朗(37) 摩洛哥(41)賽事分析:身處死亡之組B組,面臨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支傳統強隊的合圍,不論對於摩洛哥還是伊朗來說摩洛哥時隔二十年重返世界盃,隊中擁有多名效力於西甲,意甲和英超等超級聯賽的球員,實力不可小覷。此外,在世界盃的準備方面,摩洛哥同樣十分重視,自3月份開始,摩洛哥陸續與塞爾維亞,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斯洛伐克以及愛沙尼亞等5支球隊進行了熱身賽,取得了4勝1負的不敗戰績,競技狀態相當出色。
  • 伊朗的特殊博物館:每輛布滿彈孔的汽車裡,都有一位核專家死亡
    然而更鮮為人知的是,如此的慘劇並非偶然,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上演。 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伊朗多名科學家都以與法赫裡扎德類似的方式死於暗殺,事發大多在上下班出行途中,炸彈襲擊,場面血腥。
  • 卡達斷交風波初現轉機
    卡達斷交危機自2017年延宕至今,近期出現新的緩和跡象。但分析人士認為,受制於美國和沙特同伊朗之間的複雜矛盾,海灣阿拉伯國家完全走出斷交危機的前景難言樂觀。圍繞海合會峰會的各方互動或將成為關係緩和試金石。
  • 西班牙2-2摩洛哥 葡萄牙1-1伊朗 雙雙攜手出線
    伊朗和葡萄牙比賽上半場,馬裡奧失良機,誇雷斯馬打出標誌性外腳背世界波攻破伊朗大門;下半場,C羅造點後親自主罰卻被貝蘭萬德撲出,主裁判多次使用VAR做出判罰,替補出場的安薩裡法德補時點射扳平,塔雷米錯失翻盤機會。最終,伊朗1-1葡萄牙。葡萄牙遺憾的以小組第二出線將戰烏拉圭,伊朗則被淘汰。
  • 2018俄羅斯世界盃葡萄牙vs摩洛哥實力分析
    先看摩洛哥:摩洛哥預選賽6戰3勝3平進11球0失球,面對小組最強對手象牙海岸(現在沒有明星),第一場0:0,小組賽最後一場客場2:0擊敗象牙海岸,積12分領先象牙海岸的8分進級世界盃小組賽。摩洛哥其實不算非洲球隊,算歐洲二隊,因為很多是非洲後裔在歐洲長大,只是選擇代表參加成年國家隊而已,他們青年國家隊都代表歐洲球隊,比較有名的是荷蘭「叛徒」效力於阿賈克斯93年出生的齊耶赫,他是阿賈克斯核心,是荷甲球星,看他樣子也是球星樣子,眼神堅定,摩洛哥面對伊朗上來10幾分鐘幾乎是半場狂轟亂炸,伊朗能不丟球是運氣太好,齊耶赫在這場比賽中有兩個凌空射門都射的非常漂亮,證明他基本功非常紮實
  • 「世界盃競猜巡禮」B組——葡萄牙 西班牙 伊朗 摩洛哥
    距世界盃開幕還是還有25天的時間,今日帶來的是B組葡萄牙、西班牙、伊朗、摩洛哥諸強賠率分析。世界盃各支球隊23人名單逐一揭曉,更多信息可下載瘋狂紅單APP進行查看。B組球隊,歐洲球隊兩名,亞洲球隊一名,非洲球隊一名,小組之間實力對比,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兩支球隊被喻為小組的掌控者,伊朗、摩洛哥則充當陪讀角色。
  • 中東四國突然宣布與這國復交,一場危機得以解除,四國為何妥協了?
    當日海灣國家籤署「團結與穩定」協議,與會旁聽的埃及也宣布與卡達復交,長達三年半的卡達斷交危機終於落下帷幕。然而,各國的關係修復能走多遠引發了外界討論。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四國宣布與卡達全面斷交,並對其施以海、陸、空封鎖。這場聲勢浩大的斷交危機雖事發突然,但也早有伏筆,此前雙方已爆發過幾次小型外交風波,矛盾的焦點是對伊朗和政治伊斯蘭的不同態度。
  • 斷交危機迎曙光,地區團結水很深
    謝卓芳    三年封鎖後,海灣斷交危機出現轉機。不久前,科威特透露,各方在解決海灣斷交危機上取得重大進展,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方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埃及四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至今仍沒有解除。    推動卡達斷交潮的最大推手是沙特,如今形勢好轉自然有賴沙特態度的轉變。導致沙特與卡達斷交的根本原因,是沙特不滿卡達與伊朗走得太近。
  • 海灣斷交危機是否迎來化解曙光
    新華社開羅12月7日電(國際觀察)海灣斷交危機是否迎來化解曙光  新華社記者李芮 王昊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頻傳「破冰」信號:科威特透露各方有望籤署最終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方面公開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  有分析人士認為,海灣斷交危機出現轉機的重要原因是美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