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和伊朗又斷交了 沙特阿聯等國紛紛表示支持

2020-12-11 騰訊網

  本欄目為中東研究通訊《周觀中東》系列欄目之《北非國家一周觀察》。

  據美聯社援引伊朗梅赫爾通訊社5月2日報導,伊朗在摩洛哥宣布與其斷交一天後,否認摩洛哥作出的相關指控,即在有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支持西撒哈拉獨立陣線(Polisario)。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加塞米發表聲明稱,相關指控「毫無事實根據」,但伊朗仍會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黎巴嫩真主黨同樣否認該指控,並表示這是摩洛哥「在美國、以色列和沙特進行聯合施壓下的無奈舉措」。

  摩洛哥拉巴特,伊朗大使館入口處的路牌

  來源:AP

  據摩洛哥官方通訊社5月1日報導,摩洛哥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布裡達(Nasser Bourita)當日在首都拉巴特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布裡達稱,摩當局已掌握確切證據,證明「由伊朗扶持的黎巴嫩真主黨自2016年持續向西撒哈拉獨立陣線輸送武器、提供資金支持及人員培訓,嚴重威脅摩洛哥國家安全和利益」。

  緊隨其後,據伊朗學生新聞通訊社(ISNA)5月2日報導稱,當日下午摩洛哥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布裡達在德黑蘭與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Mohammad Javad Zarif)進行簡短會面,其間扎裡夫否認了摩方指控。摩駐伊朗大使此次隨布裡達一同離開德黑蘭,伊朗駐摩洛哥大使已於幾周前離開了拉巴特。

  據悉,沙特於周二表達了對阿拉伯兄弟摩洛哥此舉的大力支持,並「強烈譴責伊朗對於摩洛哥內務的幹涉行為」。沙特的堅定盟友——阿聯和巴林同樣對摩洛哥表示支持,5月5日非洲之角吉布地也表達對摩洛哥的支持。聯合國安理會5月4日通過由美國起草的有關敦促摩阿兩方儘快通過協商解決數十年未果的西撒哈拉糾紛的決議草案。

  此前,摩洛哥曾於2009年與伊朗斷交,以抗議其針對巴林王國主權發表的「不正當言論」。2017年1月,摩洛哥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

  利比亞

  據美聯社援引利比亞內政部聲明報導,5月2日,位於首都的黎波裡的利比亞最高選舉委員會總部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至少14人死亡。這是近年來最嚴重的襲擊事件,旨在破壞正在籌備中的2018年利比亞大選。

  「伊斯蘭國」通過其所屬的「阿瑪克」通訊社(Amaq)宣稱對此次炸彈襲擊負責。各駐利比亞大使館及領事館、觀察員和其他一些機構強烈譴責此次襲擊。聯合國駐利比亞代表團也表示,利比亞尋求團結統一、建立法治政府的進程和願望不會因類似暴力事件而停步不前。

  發生炸彈襲擊的最高選舉委員會總部

  來源:AP

  儘管政局動蕩、安全問題屢屢發生,聯合國和參與國內勢力博弈的外部力量仍敦促利比亞在2018年內進行民主選舉。「伊斯蘭國」利比亞分支等境內極端組織勢力對選舉所使用的基礎設施進行襲擊,表達和宣洩對民主選舉的不滿和抗議。

  蘇丹

  據蘇丹國家通訊社5月2日報導,蘇丹總統巴希爾當日下令關閉13個駐外使館或領事館,以及多數駐外貿易和經濟辦事處,削減政府開支,以期度過嚴重的經濟萎靡時期。所有的貿易辦事處都將關閉,只保留位於阿聯首都阿布達比的一處,以確定關於蘇丹參與2020杜拜世博會的最後安排事項。

  蘇丹總統巴希爾

  來源:Reuters

  上個月,蘇丹外交部長易卜拉欣·甘杜爾(Ibrahim Gandour)被總統解僱,起因是要求議會介入,解決政府無力為駐外外交官支付工資及駐地租金的問題。年初,為吸引外商投資,蘇丹鎊貶值至35磅約合1美元,自此通貨膨脹率超過了50%。

  據蘇丹國家通訊社5月3日發表聲明,國家政府正在重新考慮是否繼續介入葉門戰事,參與沙特領導的聯軍繼續打擊胡塞武裝的問題。蘇丹國防部長阿里·穆罕默德·薩勒姆(Ali Mohammed Salem)表示,蘇丹參與戰事的得與失仍需進行重新評估。

  據悉,蘇丹自2015年參與沙特領導的聯合打擊葉門胡塞武裝軍事行動,現如今葉門戰場形成僵局,死亡人數已過萬,而蘇丹國內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凋敝的局面,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

相關焦點

  • 解局| 摩洛哥與伊朗斷交 事發突然絕非偶然
    對於摩洛哥為何在5月1日突然與伊朗斷交,許多學者和專家都感到困惑:如果摩洛哥政府2016年就發現黎巴嫩真主黨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合作,那麼為何要在2017年1月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又等到2018年5月1日再次斷交呢?一些親伊朗的人士認為,摩洛哥與伊朗斷交,是受到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壓力。
  • 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交
    中新社北京5月2日電 拉巴特消息:據半島電視臺報導,摩洛哥外交部於當地時間1日宣布,由於伊朗對「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提供支持,摩洛哥正式與伊朗斷交。摩洛哥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布裡達於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摩洛哥將關閉在德黑蘭的大使館,並驅逐伊朗駐摩洛哥臨時代辦,該驅逐令2日起開始生效。布裡達表示,摩洛哥掌握了足夠的證據證明伊朗政府「協助黎巴嫩真主黨向『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提供財政和後勤支持。」他同時表示,他已在早些時候向伊朗外交人員展示了證據。
  • 沙特等國與卡達「和好」
    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等國選擇在此時與卡達「和好」,既是有意解決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問題以應對「伊朗威脅」,又是在向即將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示好。不過,鑑於雙方之間矛盾並未得到徹底解決,未來能否實現緊密合作仍存變數。
  • 幹涉內政」巴林、沙特、埃及、阿聯、葉門同時與...
    今天(6月5日),中東五國——巴林、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和葉門先後宣布與卡達斷交。 剛剛(北京時間5日下午),第六國利比亞也宣布和卡達斷交。隨後,馬爾地夫成了第七個。 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聯盟也發表聲明,宣布將卡達開除出該組織。
  • 繼沙特後,又一海灣國家與伊朗斷交
    伊朗(來源:谷歌地圖)  新華社快訊:巴林政府4日宣布斷絕與伊朗外交關係,並責令伊朗外交人員在48小時內離境。同時,巴林決定關閉其駐伊朗使館並撤回其外交人員。  據阿聯通訊社4日訊,阿聯降低對伊朗的外交級別。
  • 阿聯抱團沙特再向卡達喊話 斷交風波轉機難現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事務國務部長安瓦爾加爾賈什7日說,阿聯、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埃及四國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一年後,依然不會放鬆對卡達的制裁,因為「責任在卡達」。同一天,阿聯與沙特籤署涵蓋國防、核能等領域的一系列備忘錄。
  • 今天多國與卡達斷交 中國一句話回應
    中東發生了一件大事,埃及、沙特、阿聯、巴林、葉門、利比亞六國政府先後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小編看著新聞頭條上不斷刷新的斷交國數量,表示一臉無知。什麼鬼?難道是中東的一幫土豪們錢多了沒地方耍,開玩新遊戲了?仔細看了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認真的在搞斷交。可是一連串的斷交事件,卡達到底做了什麼不得了事,竟引得如此報復?
  • 卡達埃米爾抵達海合會時受沙特王儲歡迎,海灣斷交危機「破冰」?
    截圖自半島電視臺)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等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切斷了與卡達的海陸空聯繫。不久後,包括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在內的多國宣布與卡達斷交。卡達多次否認這些指控,指出斷交「沒有合法性」。
  • 快訊·卡舒吉案宣判/ 沙特阿聯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國/ 哈梅內伊批阿聯與以建交
    阿聯阿聯支持以1967年邊界建立巴勒斯坦國阿聯外交國務部長Anwar Gargash在出席阿拉伯聯盟外交部長線上會議時表示,該國仍將繼續支持以1967年「中東戰爭」爆發前的邊界為基礎建立巴勒斯坦國的方案,並繼續支持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的立場。
  • 沙特等國和卡達復交 三年危機何以化解?
    沙特等國和卡達復交,三年危機何以化解?   歷經三年斷交風波,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終於和好了。作為和解的姿態,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在停機坪前擁抱了前來沙特參加會議的卡達埃米爾塔米姆。
  • 一天之內卡達遭多國「集體斷交」 事出幾何?
    一天之內,多個國家先後發表聲明,與一國斷交,這在國際外交史上並不多見。那麼,卡達究竟為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遭到多國的「集體斷交」?後續事態又是如何演變的?一篇新聞報導引發的斷交危機這場斷交危機始於2017年,引起這一事件的導火索,是由卡達國家通訊社網站播發的一段新聞報導。這篇報導據稱是卡達埃米爾塔米姆的講話,稱支持伊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批評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並譴責對卡達支持恐怖組織的有關指控。
  • 卡達埃米爾抵達海合會時受沙特王儲歡迎,海灣斷交危機...
    截圖自半島電視臺)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等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切斷了與卡達的海陸空聯繫。不久後,包括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在內的多國宣布與卡達斷交。 卡達多次否認這些指控,指出斷交「沒有合法性」。
  • 三年封鎖後,卡達斷交危機終現轉機
    2017年6月,沙特等四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進行封鎖。封鎖至今沒有解除。斷交危機後,被海灣同胞孤立的卡達加強了與土耳其、伊朗等國的合作,卡達航班開始借道伊朗。去年,沙特與卡達就解決危機進行會談,但最終不歡而散。
  • 斷交危機迎曙光,地區團結水很深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埃及四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至今仍沒有解除。    推動卡達斷交潮的最大推手是沙特,如今形勢好轉自然有賴沙特態度的轉變。導致沙特與卡達斷交的根本原因,是沙特不滿卡達與伊朗走得太近。
  • 沙特與卡達斷交3年後欲和解,最耐人尋味的是這點|京釀館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文 | 陶短房據新華社報導,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傳出破冰信號。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方面均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美國消息人士披露,斷交相關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有望在幾周內籤署最終協議。
  • 海灣斷交危機緣何得以化解
    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等國選擇在此時與卡達「和好」,既是有意解決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問題以應對「伊朗威脅」,又是在向即將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示好。不過,鑑於雙方之間矛盾並未得到徹底解決,未來能否實現緊密合作仍存變數。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斷交危機迎和解曙光
    中新網1月6日電 綜合報導,持續3年的卡達斷交危機迎來和解曙光。5日,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卡達方面對此表示歡迎。
  • 卡達危機三年半終破冰:沙特重開邊境,海合會再次團結?
    沙特重開邊境的決定標誌著海灣危機破冰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不過,分析認為,各方實現全面和解的道路依然漫長。2017年6月5日,沙特與巴林以卡達破壞地區穩定局勢為由率先宣布與之斷交,埃及、阿聯、利比亞和葉門立刻跟隨。與卡達接壤的沙特同時對其關閉了陸、海、空邊境。這六個中東國家認為,卡達支持包括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內的恐怖組織,但這一指控遭到卡達否認。
  • 卡達斷交問題出現解決的明顯跡象,為什麼這樣說,原因是什麼?
    2017年6月,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巴林和埃及因卡達涉嫌支持恐怖主義和與伊朗關係而斷絕了外交關係。卡達飛機和船隻被禁止使用這四個國家的領空和海上航線,唯一進入該國的陸路口岸被沙特封鎖。不久約旦加入了最初的四個國家,四國的行動還得到了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吉布地、葛摩、葉門和利比亞東部託布魯克當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