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過李白的無數詩篇,心知這位詩仙大人的名號可不是自己賦予的,這可是文人墨客千古大家肯定的,是經受住了歷史和粉絲們的考驗的。寫詩的李白那就是月下仙人一枚,飄逸非常,可謂是此身雖在紅塵,奈何君自瀟灑。那麼說到李白的那句」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不禁發問了,這裡面的」清酒「是什麼酒呢,為什麼是清酒不是白酒更不是濁酒呢,這裡面有什麼講究?
就在我國的歷史十分的悠久,酒在古代又叫醴,也有說法叫做鬯,但是鬯已經失傳了。李白生活的唐朝一般喝三種酒,比較常提起的有兩種,一種就是米酒。我們一直到今天還可以在家自製米酒,一般是用大米或者玉米面做成的,但是此米酒不等於彼米酒那個時候的米酒是有講究的。一種是葡萄酒,所謂葡萄美酒夜光杯,這也是一種美酒。古代的米酒不僅分種類,而且分貴賤。由於技術條件等的限制,沒有無菌技術的支持,古人釀出的酒由於微生物的摻和一般都會變成綠色,所以當時的條件不可能存在」白酒「這一說。這也使得很多的詩句中會出現「綠醅」一詞,比如說白居易先生的這首詩:
《落花》白居易留春春不住,春歸人寂寞。厭風風不定,風起花蕭索。既興風前嘆,重命花下酌。勸君嘗綠醅,教人拾紅萼。桃飄火焰焰,梨墮雪漠漠。獨有病眼花,春風吹不落。
其中就有綠醅,「綠醅"也就是綠酒。而且,酒釀成之后里面會含有較多的雜質,看起來不會如清水一般的透徹,所以人們管他們叫」濁酒「,
燕然未勒歸無計,濁酒一杯家萬裡。
數畝荒田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
等等詩句中的濁酒,都有提到。濁酒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沒經過精加工的劣質酒或者普通的酒水。但是濁酒顯然是比較受歡迎的,主要是因為濁酒價格便宜,而經濟條件好的人家只是社會的一小部分,所以價格實惠又甘冽的濁酒就很受普通勞苦大眾的歡迎,尤其還是窮困潦倒或者龍困淺灘又或者是官場失意等等的文人墨客喜愛,畢竟人家愁的不行需要一口酒但是資金又不夠。
那麼濁酒差了點為什麼不把雜質過濾掉呢?自然還是因為當時技術條件不夠。過濾技術在古代算得上是繁複了,不僅需要專門的工具要壓取而且還得用葛巾過濾,過濾完的濁酒就是嚴格意義上的」清酒「了。也就是李白口中的」清酒。也因此清酒的價格也決定了他不是一般人喝得起的。李白的詩句中清酒居多,這主要得益於李白富二代的身份,俗稱家裡有礦,這不僅僅是由於李白豁達,我想更多的是因為他不缺錢,所以才能寫下「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句子。
所以李白先生的詩句中出現的「清酒」是當時上流社會的高端酒品,搭配他的詩句來看: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黃金質地的酒樽、價格昂貴的酒品、玉做的碗碟盛著山珍海味,價值萬錢的排場,奢華至極。所以」清酒「是過濾過的好酒,濁酒質量有些次李白是不會選擇的。而李白常喝清酒還不算,還想天天喝葡萄酒,注意,葡萄酒比之清酒更加珍貴。他甚至還能喝到琥珀酒,這可是酒中之極品。所以,不得不說李白先生真是個很會享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