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很重要的一點是去感受,並非是理解
我們很少聽見藝術家或者設計師詮釋自己的創作理念,甚至仿佛要求他們這麼做是不合理的,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類型或者說風格。線條、空間、溫度、氣味、感受等等。與其不斷的崇拜或者批判,不如冷靜的思考。關鍵是把信息傳遞到位,給人期望的溫度。裡面還是有幾件作品讓人覺得很有趣、很可愛、很溫暖。
-
周大新談小說創作:寫小說,要關注人性和生活
,談文學,講創作,分享文學閱讀和寫作的收穫與樂趣。周大新以《小說與世道人心》為題,給創意寫作學科的碩士生、博士生做了一場精彩的講座和交流。在文學之夜現場做了一個《小說是一種藥》的簡短講座,還和譚旭東教授做一個微對話。周大新在講座中談自己的創作,談自己對小說的理解,通透入心,獨具見地。我們在現場聆聽,記錄了他的一些觀點。
-
藝術創作與生活的關係密不可分,從生活採擷創作,豐富藝術的對象
藝術創作與生活的關係密不可分,從生活中採擷創作題材,豐富拓展藝術表現的對象;在生活中運用發展傳統的藝術語言,實現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江蘇省美術館的藝術家們始終堅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思想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的創作思想,深入生活,積極創作。
-
意外設計攜手華作天成,創作平凡生活的小美好
在生活細微處發現靈感,這正是意外設計對創作的理解。「微山水」的創作就是一段廢棄木頭與設計師意外邂逅的故事。推開眼前這扇門,便走入一方桃花源。這裡是意外設計工作室,位於深圳福田區福中路福蓮花苑——繁華鬧市中的桃花源,設計師創作的理想之地。意外工作室的設計師周慧笑容甜美,她表示歡迎華作天成一行人的到來,「希望藉助華作天成這個匯聚高端家居品牌的創新平臺,EY將進入更多高端人群的視野。」如今,這間身處鬧市中的世外桃源即將和線上家居平臺華作天成達成戰略合作,開啟一段平凡生活之美的發現之旅。
-
包容心強的五位星座,顧及對方感受,為人和善,理解生活辛苦
當你的情商高的時候就不會被人耽誤了,做事更需要有包容的心態,做事變得更強勢就容易得罪人,生活的辛苦是自己奮鬥出來的,年輕人要懂得磨練自己,做事也要顧及對方的感受,自私自利的態度容易變得抱怨,愛情裡面也不是讓膩為所欲為的,得到後也懂得珍惜才是自己的人生方向,接納對方的一切,只有這樣才不會互相嫌棄
-
老師們創作粉筆畫,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美術老師果斷出手了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們會採用各種粉筆畫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這對於學生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不過當美術老師看到之後,卻酸了起來,認為他們簡直是搶自己的飯碗。畢竟在學生們的心目當中,無論是英語老師畫的怪盜基德,或者是語文老師畫的李清照,都給人惟妙惟肖的感覺,實在太讓人讚嘆了。
-
再生創作亦是一種生活狀態——陳璽
三、答記者問 Q1:在您的設計裡主要是以骨骸為元素加上機械化的改裝,靈感來源和初衷是什麼? 骨骸是沒有血肉沒有情感的赤裸裸的,我們的周遭生活中有一群群猶如「骨骸」的人們,他們沒有思考,沒有情感,冰冷地行走在大街上,社會裡,我必須發聲。在無生命跡象的軀殼上進行真實情感的添加和創作。
-
彼得·漢德克:「我在觀察、理解、感受、回憶、質問」
[摘要]作者在這裡把對現實的觀察和感受在藝術表現中凝結成各種各樣的生存危機,而每一個象徵都深深地印證著這個時代的生存現實和人的精神狀態,同樣也留下了作者自白的蛛絲馬跡。孩童時代隨父母在柏林的經歷以及青年時期在克恩滕鄉間的生活都滲透進他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裡。1961年,漢德克入格拉茨大學讀法律,開始參加「城市公園論壇」的文學活動,成為「格拉茨文學社」的一員。他的第一部小說《大黃蜂》(1966)的問世促使他放棄法律專事文學創作。1966年,漢德克發表了使他一舉成名的劇本《罵觀眾》,在德語文壇引起空前的轟動,從此也使「格拉茨文學社」名聲大振。
-
吳念真:真正的溝通是互相理解生活(圖)
「對要聽我講故事的觀眾,我會先去理解他們。」這就是被譽為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知名編劇、導演吳念真的訣竅。近日,他帶著《臺北上午零時》來到北京,藉由這部和他「個人經歷最接近」的舞臺劇,講臺灣、講年輕人、講他自己的故事。 黑T恤、牛仔褲、黑皮靴,吳念真的打扮和他的語言一樣,雖不花俏卻踏實舒服。
-
淺談看完秒速五釐米,我的感受還有對生活的理解
看完了秒速五釐米,我的感受還有對生活的理解又透徹了一步今天是周末,往常的我,總是喜歡窩在家裡。看看電視,看看動漫,整理資料。今天卻被邀請出去吃飯了。打破了常規,有些不習慣。但是出於禮貌,還是去了。這部動畫最大的感受就是珍惜與成長我猜,每一個看過秒五的人,應該都有很深刻的代入感。這部片子,最大的看點應該是很現實吧。也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愛情的道路上,人總是會經歷愛人和被愛。而很多時候恰巧非常的不湊巧,也就是「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我不愛」。愛情,難以捉摸。
-
他們的生活,是在知乎創作
而事實是,作者們更習慣以一種普通人的姿態擁抱生活。全職工作,兼職寫作,每天拿出3至4個小時時間撰稿,這是一位知乎頭部醫學領域創作者的背面。這些妙筆生花的知乎頂尖作者如何看待創作?如何平衡創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自古而然,所歷、所見是我們創作的鐵門限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自古而然。宋代的理學家和儒學大師朱熹,他不僅懂這個道理,而且「以理語成詩」,用形象思維的比興手法,把它表達出來。他把書比作「半畝方塘」,他覺得打開書就象打開一面鏡子,塘水清澈,天光雲影的自然美景映現水中。
-
95後如皋新銳女作家與你分享文學創作感受
《女巫外賣》既有趣又貼近生活,它以「外賣」為媒介,用一個個小故事多角度地展現成人和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作者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拿捏得細膩準確,使讀者很容易在書中找到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影子,因為這些故事就是真實生活的另一種呈現。尤其是身處不同家庭環境的孩子,他們可能會遭遇一樣的困境,怎麼看待它、理解它、克服它、跨越它,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成長課堂。
-
如何理解工業技術對藝術創作的介入?
謝謝你讓我們來看一個更加本質的問題,藝術家在什麼維度上對物質進行了製作和創作。做一個思想實驗:梵谷畫了一幅畫。梵谷所用的筆從何而來,一定是買的,某個匠人製作了這支筆。所以一張梵谷的畫,由顏料商、筆商、紙商、木匠的商品構成,那麼我們買來的顏料和紙,當然不等同於一幅畫。你買到的是畫家畢生所學和他天才的創作,是他的精神成果,是觀念和形式語言的搭配。
-
我在印度菩提伽耶寫生,簡樸生活中感受禪趣
原標題:我在印度菩提伽耶寫生,簡樸生活中感受禪趣日期:[2016-09-11] 版次:[A18] 版名:[收藏周刊·展覽] 字體:【大中小】 當他站在菩提伽耶時,他不禁感慨,「能和玄奘大師站在同樣的地方對著佛教的發源地,惟有萬般的敬畏與誠恐。」■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盧遠芳 陳雪梅被晨鐘喚醒的感覺是我從未有過的體驗對佛法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收藏周刊:說說去印度的緣由?
-
作家張翎:「童年和故鄉是我創作的基礎」
在創作這部小說時,阿燕的經歷也讓張翎感受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她對人類頑強的生命力懷有深深敬意。 這樣的創作主題,也與張翎的人生經歷有關,張翎在北美做過17年的聽力康復師。她在年輕時,見過經歷了一戰的老兵;後來,來診所治療的退伍兵年紀愈來愈小,參加過二戰、越戰,上過阿富汗戰場、中東戰場。「這群人的經歷,是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永遠無法理解的。
-
徐學:閱讀當代經典 破譯生命密碼一從余光中的生活和創作談起
又如何從余光中的生活和創作中,破譯生命密碼?9月02日下午3點,讓我們跟隨原廈大臺灣研究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徐學老師,進入余光中立體多元、卻又保持平衡的生命歲月。書籍推薦《余光中傳》作者:徐學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余光中傳》抓住了傳主余光中生命的美和歷史的真,準確、生動、全面地記錄了詩人的瑰麗年華,深刻、細緻、精闢地闡述了詩人在創作和學術上的巨大貢獻,分析了他的人格力量的時代意義和人學價值,肯定了他在20
-
紀錄片杜甫BBC觀後感 導演談杜甫紀錄片創作與感受
紀錄片杜甫BBC觀後感 導演談杜甫紀錄片創作與感受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播出單集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引起廣泛關注。作為該片製作者和主持人,伍德在片中不僅盛讚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還借哈佛大學知名漢學家宇文所安的評價,將杜甫與西方文學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同時對中國詩歌和文化的悠久傳承給予很高評價。 伍德認為,這部紀錄片在英國播出「恰逢其時」,在疫情陰霾下發出微弱光芒,為西方觀眾提供新的視野,「讓他們看到中國,去了解中國人的感受和想法」。
-
感受陽光享受生活
或許有朋友會說我天天都看到陽光,但你真的感受陽光了嗎?忙碌的工作學習使我們身心疲憊,每到下班放學的時刻,每一個人都是行色匆匆,滿身疲倦。當你伸著懶腰,打著哈氣走出辦公室的時候。你哪裡還有心情去管溫暖的陽光,路邊的美景。我得工作相對來說是朝九晚五非常固定,所以給了我充足的時間讓我學習創作,品味生活。也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關注身邊的一切。
-
詩歌就是生活,肉體的感受是詩歌的意義
這行詩中的肉體感受,就是它的意義。我們對詩歌還有其它種種經驗,如意象等等。然而,你必須使自己知道,肉體的感受是最根本的。許多人並不清楚這一點。他們認為詩歌都是優美的。優美?見鬼去吧!詩歌就是生活,是充滿了活力的經歷。理解詩歌的訣竅就是要讀,這樣讀的時候就聽到了。不一定要念出聲來,肌肉使所有的字句活動。